第76章 干翻重生女5
日复一日在耳边回荡的嘲笑,肖家二房默默承受;承受不住的时候,肖正荣就拿肖王氏想出气,时不时拳脚相加。
被打了几回,肖王氏把所有的仇恨转移到了肖二丫身上;肖二丫才明白,当初她能好好长大,出嫁是多幸福的事情。分了家,爷奶管不到爹娘,大房恨上了她,对她遭的罪视若无睹。
两房分了家,二房沉寂下来,偶尔鸡飞狗跳;大房和乐融融,肖鸿康跟随父亲肖正平去县城上学后,大房也冷清下来。
肖鸿平每日去找村里的伙伴玩,明婳进父亲书房看书,因她人又矮;时常能见到这样一番景象,粉嫩团子穿着碎花布衣服坐在门槛上缩成一团,认真翻阅书籍。
“三丫天天抱着书看,瞧那样子跟能看懂似的。”与肖老太太摇头失笑。
肖老太太笑了笑,没话;二房分出去之后,她这样好多天了。
一旁的肖老爷子一边抽旱烟,一边朝明婳的方向看,“可不能笑话三丫,她这年纪能坐得住,坐的稳,明是个读书的料子;当今女皇陛下允许女子考学,不如,咱们送三丫去私塾?”
“一个女孩子读什么书?”老太太不乐意了,“有那钱,不如送平平去,平平还没读书呢。”
肖老爷子轻叹,家里的钱就那么多,确实没法供应三个孩子上学。
者有意,听着有心。
肖乐氏偷瞧女儿好几眼,接下来干活也总忍不住去看她;女儿不比儿子能一直在身边,总有嫁人的时候,若是有个功名在身肯定好亲。去了婆家,人家想慢待也要多掂量掂量。
丈夫是秀才,大儿子和二儿子是肯定会入学的。
为长远计,等肖正宁沐休归家,她便将心里的打算跟他提了提。
肖正宁听的连连点头,“咱们家姑娘有这份耐力,差不了;入学的事我去书院问问,要入就入书院,咱又不是没有条件。咱们家老二也该入学了,让他们兄妹一个班读。”
“三丫这么,人家能要吗?”
()(e) “没问题的,我回来之前接到了学院一等授课先生的聘书;下学期开始去甲班教学,甲班的先生月例银子比丙班多一两呢。”
肖乐氏惊讶又喜,“真的?”
“我还能骗你?”肖正宁笑看她。
“太好了,有这一两银子,我们省着点儿应该能供三丫上学了。”脸上扬起笑,兴高采烈的又道:“三丫想入学,得公公婆婆首肯,公公那里不担心,婆婆不太同意三丫入学;你得服婆婆,要是有可能咱们搬到县学附近住就好了。来往方便,孩子们不用来回跑。”
肖正宁听在耳中,若有所思。
天亮,肖正宁找到肖老太太和肖老爷子,陪着他们闲话家常了一会儿便拉开了话题。
“爹娘,我升到甲班当先生了,以后每个月会多一两月银;我想把三丫和平平一起送去县学,在县学有我和康康照应着方便些,您二老觉得呢?”
肖老爷子点头,“我没意见。”
“什么没意见。”肖老太太瞪了老头子一眼,问儿子,“你那一两银子能干什么?县学一年要用是五两银子呢,这还不吃穿用度;家里三个孩子,你不能把银钱全给败了,总要给两个儿子留点家底,给三丫备好嫁妆。”
肖正宁漫不经心的笑道,“娘,现在想这些早了点儿;再,只要三丫有才华有能力,嫁妆少怎么了。我们是耕读之家,嫁妆少不是正常的嘛!只要三丫能立起来,不管去哪儿都是有能耐的人,别人都得敬着。”
“所以,爹娘,我觉得该让三丫去县城读书;我们做父母长辈的不可能一辈子陪着她,当下又正好与到好时,年前女皇陛下登基下了女子可入学科考的圣旨,让三丫入学成为第一批入学的女学生多好呀。”
“三丫坐得住,五岁可见心性沉稳,好好培养不会差;我们肖家和族里能出一个女秀才、女举人,甚至是女进士的话,那可太光宗耀祖了。咱们肖氏一族姑娘们的婚事都不愁了,也可以让外人看看咱们肖氏一族的家风有多好,有多开明。”
()(e) 肖老爷子越听越觉得该让三丫去,不去可亏死了,不等肖老太太,一拍板敲定。
“去,为什么不去,只要三丫能读,能考;咱们砸锅卖铁也要供。”
“就你还供?”肖老太太冷哼一声,“三个孩子入学,花销太大了;一年就是十五两银子啊!家里分那二十五两顶多供他们读一年,老大的月银三两,一年十二个月,不吃不喝也才能攒下三十六两。四个人在县学吃喝,一个月少要一两半银子,一年就是十八两;加上十五两学费,一年只能省下三两银子。”
“再几个孩子穿的用的不置办了?”愁死人了,丈夫儿子都不是当家的料。
肖老爷子不自在的轻咳一声,“实在不行,我去外面接接活计;农忙的时候一天也能赚二十个铜板,积少成多嘛!我觉得该让三丫入学,不能因为三丫是女孩子就看轻了。”
“死老头子,我什么时候看轻三丫了?这不是家里没钱嘛!只能紧着男丁。”肖老太太不服气的道。
肖老爷子苦笑,就这样了还不是看清?
肖正宁出言解围,“爹娘,你们别了,大不了我抽空出来辅导县城里富家子弟;开灶总要给点束脩,这样应该能拉拔着走。”
“你在学院能私底下接这种活?可别给开除了。”肖老太太的很直接,也是怕儿子丢了这份赚钱的营生。
“不会,我在县城租一套房子便是,不在学院开班,问题应该不大。”完,思路似被打开了一样,“我也可以给县学以外的学生私下开开灶,要是县学里有学生非要来,我也没办法不是。”
肖老太太摇头,肖老爷子否定了他的提议,“不妥,干一行忠一行,你这么干肯定给人抓把柄。”
“这样吧,在咱们村里开办私塾;七天开一天,你沐休时开课一天,咱们收束脩也不收其他的,每家能拿点什么就给点什么。”儿子是秀才,愿意在村里开办一个私塾,虽然是七天开一天,想来也有不少人愿意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