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大理寺探监

A+A-

    这两年,安宁郡主做了跟踪狂,时常跟着卫子丰去外城,只为制造偶遇,可真碰见走个面对面,她就怂了,马上找胡同躲避。想通之后,她认为自己的行为很是可笑。

    “我跟踪卫子丰从未换过马车,他不可能不晓得。”

    正是卫子丰知晓,却不主动挑明,这让安宁郡主心里不舒服。

    二人从一起长大,那么多年的情分,就算卫子丰坐实她推林嫣下水,哪怕对她表示厌恶,都比冷淡好。

    “两年间,我品尝了京城里各色的老字号。”

    从另个角度来讲,安宁郡主并非全然无收获。

    “民以食为天,在百姓眼里有吃有喝是好日子,咱们就把目标定得远大一些,吃好喝好吧。”

    沈清宁发觉自己应该好好反思,她这个人有很强的原则性,不喜欢欠别人的人情。

    比方在前世,她忙得吃不上早饭,同事为她带几个包子,沈清宁心里记着,不出第二日,她一定把人情还上。

    站在她的角度,她没有错,可是却没想过是否为别人造成负担。

    本来一顿饭而已,同事并没当回事,看她这急于还人情的模样,许是也会有别的想法。

    沈清

    宁给安宁郡主启发,在这个同时,沈清宁也学会与朋友相处,彼此真心,坦诚,若是对方遇见困难,及时出相助,这样才可一直走下去。

    “当然,我们又不是外人。”

    安宁郡主抿嘴笑道,“你该不会以为我提议轮流做东,是因为吃了齐宣一顿饭吧?”

    并非如此,安宁郡主与齐宣投契,无关身份地位,只是谈得来,彼此轮流做东,为增加相处的会。

    他们都是不差银子的人,不必为了一顿饭而争执不休,那都是事。

    安宁郡主又道:“所以清宁,我是你是好姐妹,不可能总是你在身后帮助我,而你有困难,却自己一个人硬扛。”

    沈清宁的骨子里,清冷孤绝,安宁郡主心细,早已察觉到,现下用开玩笑的方式提出来。

    “好。”

    沈清宁心里一动,前世她遇见所有麻烦,都习惯自己找方法解决,她不愿意给别人找麻烦。

    来到大齐,虽前路不顺,但沈清宁因祸得福,她安于现状。

    “咱们是京城四害,目的是为祸害别人,可不是被**害。”

    安宁郡主鼓着脸握拳,反正做祸害比做大善人强。

    付出得多,就被

    认为理所当然,而当一件事得不到满足,白眼狼就会跳出来,抹杀大善人所有的善举。

    “我是不是话有些多了?”

    安宁郡主握住沈清宁的,微微颤抖道。

    距离大理寺越来越近,她要面临逃避两年的问题,而且必须迎难而上。

    安宁郡主嘴上强硬,实则还是有后退的心思。

    “不多。”

    沈清宁早已察觉,一针见血道,“等你出了大理寺,无论是什么样的结果,你都会感到轻松。”

    走出这一步,若是卫子丰无动于衷,安宁郡主就不要为此事太过纠结,自己无愧于心就好。

    “清宁,你要见三皇子,难道不紧张吗?”

    听闻沈为康大人和三皇子搭伴一路回京,沈清宁提起三皇子,有莫名的熟稔之感。

    女子在见到自己的未婚夫婿,应该会比较羞涩吧。

    “为什么紧张?”

    沈清宁正在想做术的事,被安宁郡主问得一愣。

    “没我就是随便问问。”

    安宁郡主不由得有些羡慕,还是沈清宁心大,就算没有羞涩感,弄了饭铺的几道菜忽悠三皇子,咋就没有一点心虚呢。

    话间,马车已经停在大理寺门前。

    丫

    鬟沐儿先一步下马车,找大理寺的官员项。

    片刻后,卫子丰迎出来,对沈清宁道:“沈姐,皇上有口谕,您可以随时探看三皇子殿下。”

    “多谢卫大人。”

    沈清宁还礼,顺便扫了一眼,卫子丰眉清目秀,面皮白净,典型读书人的长相,看起来不像是薄情寡义之人。

    不过,人不可貌相,沈焕也不像,却改不了是个衣冠禽兽的事实。

    安宁郡主跟在沈清宁身侧,被卫子丰拦住,冷漠地道:“皇上只交代沈姐可探看三皇子殿下,这里是大理寺重地,闲杂人等一律不得入内。”

    被拦下,安宁郡主脸上挂不住,她怒道:“本郡主不是来探监的。”

    卫子丰无动于衷,迈着大步向前走,却听身后道:“卫子丰你站住,本郡主来找你!”

    安宁郡主一嗓子,守卫吓一跳,众人频频侧头,把视线放在卫子丰身上。

    “现下是当值的时辰,郡主还是等下了衙再吧。”

    卫子丰脚步一顿,再次冷漠拒绝,找到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

    “好。”

    安宁郡主气不打一处来,若她因此闹开,她完全站不住脚。

    卫子丰的态度,让安宁

    郡主深感受伤,她决定留在大理寺等着,哪也不去。

    这边,沈清宁已经进入牢狱中。

    大理寺的牢狱里,关着的全部是重犯,沈清宁一进门,就有人哭着喊冤枉。

    牢狱比较整洁,通风,比沈清宁想象的条件好上一些。

    “想不到,大理寺里牢狱如此紧张。”

    沈清宁感叹,在京城里,夜晚有城防军和五城兵马司的人轮流值守,夜晚很多百姓人家夜不闭户,宵之徒若被抓到严惩,治安比西北衢州好太多了。

    没成想,大理寺牢狱人满为患。

    “沈姐,原本大理寺牢狱空旷,你看到的皆为孙氏族人。”

    卫子丰解释一句,孙氏族人因为金华酒中被掺入蜂蜜,使得太后发作,犯下重罪被下了牢狱,秋后问斩。

    “百十来口人,一个不剩?”

    沈清宁曾研究过大齐律,大齐律在累及全族上,还是有几分人性的。

    除非通敌叛国,否则不至于一人获罪累及全家。

    再者,关于金华酒一案,沈清宁得知其中的猫腻。

    孙氏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不值得同情,她是活该,倒霉的是这些无辜的商户,人微言轻,获罪的时候首当其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