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章阻碍重重

A+A-

    有洛云斓命令,衢州知府麻溜地关闭城门,这让准备出城的百姓叫苦不迭。

    得到消息,洛云斓从西北大营归来,面色凝重。

    暴雨后粮库积水,这段时日,将士们好不容易缓过一口气,却要面临严峻的问题。

    在大齐,已经有二十几年没有发生过瘟疫了。

    衢州知府换成白家族人,按照辈分来,沈清宁还得叫一声舅父。

    都是自己人,安排起来不费事,只是百姓们不了解情况,怨声载道。

    “对比战事,瘟疫杀人不见血。”

    瘟疫盛行,死的范围可不仅仅是将士,还有在衢州城内无辜的百姓。

    现下周边的村镇已经开始人传人,得上鼠疫的人家,全村多人感染,形势分外严峻。

    几日的时间,不仅是大齐衢州,异族的情况更是严重。

    拓跋明月再次发狂,已经撤军离开。

    城内,沈清宁挑选几队人负责上门劝百姓,进展缓慢。

    治疗鼠疫,首先得把已经有症状的人带走隔离。

    而隔离地区选在哪里,又是个问题。

    患得鼠疫的病人分散,无端增加传染的面积,不如统一管理救治,不与外人接触,也避免二次传染的风险。

    “这次大规

    模爆发鼠疫,比你我想象的严重。”

    城里百姓们关门闭户,很少与外界交流,面对官差的询问呐呐不敢言。

    有人患病后,悄无声息地死去,天气热,才几天,尸体便放的**。

    城中到处弥漫着腐尸带来的臭气。

    老鼠啃咬尸体,加重鼠疫传播,恶性循环。

    沈清宁很发愁,做比想象难得多。

    “现在的问题是,涉及到性命,百姓们不配合。”

    对付鼠疫,治疗是一部分,而预防才是重中之重,不可本末倒置。

    首先要灭老鼠,跳蚤,家畜身上也要撒一遍药粉,截断传染源。

    城内散播流言,官府和西北大营的将士抓人,并不是为治疗,而是找个没人的地方把人活埋。

    这件事,在大齐历史上的确发生过。

    惶恐的百姓拼死抵抗,任由众人解释,他们不听不看不相信,认为一切是假象。

    隔离点内,总共也没有多少人,留着染上瘟疫的人在家里,等他们绝望的死去。

    城中百姓哀嚎声一片,夜里不断有人啼哭。

    窗外,日头火辣辣的。

    沈清宁站在光晕中,丝毫察觉不到温度,遍体生寒。

    她以为,自己有一套完整的体系,有把握打一

    场胜仗,可现实是一只拦路虎,面前层层阻碍。

    “姐,咱们走吧。”

    玉屏抹着眼泪,劝解道。

    天热,瘟疫传播加快,百姓们似乎也没有任何信心,在家中等死。

    衢州城死气沉沉,再不离开难道要给这些人陪葬不成?

    她家姐是太子妃,生来高贵。

    “是啊姐,奴婢对百姓们的疾苦感同身受,可即便是这样,也不支持您留在衢州。”

    木香考虑良久,而后道,“之前阻断源头及时,周边几个城池一切正常,大齐也不会因为没了衢州亡国。”

    沈清宁已经做了很多,百姓们不理解,还能怎么样,非得要把性命搭进去吗?

    “你们让我静一静。”

    沈清宁不是圣人,她有私心,当然想离开衢州逃难。

    可是她走了,没有任何一人能拯救这座孤城。

    药在她这,办法也在她这,韩济都没想着退缩,还在死死撑着,她如何能离开?

    或许,老天给了她独特的医药空间,希望她救百姓于水火。

    “奴婢知道您的心,奈何好良言难劝该死鬼,他们不听啊!”

    玉屏哭了,衢州人死绝了又如何,她只要自家姐平安。

    她心狠她认了,玉屏

    一个做下人的,只认沈清宁为主。

    “事到如今,只有放一搏。”

    沈清宁想通了,突然变得更加坚定,她道:“去把韩济找来。”

    韩济已经两三日没有闭眼,胡子拉碴面容憔悴。

    哪怕百姓们愚昧,可他们太惨了,如果不是有心人胡乱带节奏,也不至于那么激进。

    目前最有效的办法,是尽快把得了鼠疫的人治疗好,有迹可循,有例可查,让他们相信官府。

    “韩济,此番鼠疫,以腺型最多见,常常发于流行初期。”

    急起寒战,高热,头痛,乏力,皮肤瘀斑,出血,伴随有腹股沟,颈部,腋下等淋巴结肿大。

    继续发展下去,可转变为更为严重的肺型。

    全身中毒症状明显,并且剧烈地咳嗽,痰由少量转变为大量鲜红色血痰。

    如果不能及时抢救,只有两三天的寿命,临终前,患者皮肤呈黑紫色,故有黑死病之称。

    根据官府的统计,目前为止,因为鼠疫而死亡的人数上升到数百,可以想象发展多么迅速。

    沈清宁空间里暂时做不出大批量的成药,中药还得发挥主要的作用。

    “万变不离其宗,还是得解表清热,解毒消肿。”

    大齐历史上鼠疫大爆发,并未得到有效控制,官府强行关押患病的百姓,感染风寒的都被关押在一起。

    最后,全部被斩杀火化,死一百万人。

    这是百年前,官方数据,而到底死亡多少人,韩济也不晓得,但是他相信一旦扩散,远不止这个数。

    京城太远了,等御医赶过来至少要月余。

    沈清宁召集衢州所有的郎中,哪怕有点经验的赤脚大夫也可以,众人齐聚一堂,商议用药。

    没有前人经验,药方要自己配置。

    关于每种药材的量,还需仔细地斟酌。

    黄岑,黄连,板蓝根,连翘,元参,生石膏,知母,薄荷,赤芍,大贝母,夏枯草,生地,这些解毒药材一种不能少。

    “添两样辅助,效果事半功倍。”

    从理论上,沈清宁认同,又加了两样,分别为马勃和生甘草,用于化痰止咳。

    城里的药铺全部被征用,这次商户看得清楚,谁也不敢发灾难财,主要一旦瘟疫大爆发,他们也活不下去。

    药方配好后,即刻对症状较轻的百姓们分发。

    人命关天,到底用多少银钱,沈清宁不考虑,暂时记账,等一切尘埃落定后,发动那些有钱的大户人家募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