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A+A-

    平山村的生活条件好,愿意花十文钱进菊园看菊花的大有人在,只是今天菊园封园,这些人注定跑个空,村民们败兴而归,顺便也带回了菊园被花神降罪的消息,沈族长家的孙子沈志清就是其中之一。

    “真有这么玄乎?别是瞎传的吧?”

    “那可不,我起先也不信,后来见许多人扒在菊园的墙头上往里瞧,我就也大着胆子看了看,嚯……好家伙,那菊花,一个个跟霜的茄子一样,这要不是亲眼所见,我都不能信这世上还真有这么玄乎的事。”

    “我也瞧见了,大片大片的菊花,是一夜之间就败了,真的,要不是前面两天还有人进去看了,我还真怀疑这是假的呢。”

    人群中不知道谁喊道:“起来,花神降罪是因为菊园的人故意弄坏了六盆并蒂菊,而这菊花听是咱村里沈家那个从京城回来的丫头种的呢,志清兄弟,要不你带咱去你婶子家瞧瞧?”

    沈志清自己也很想看,当即就应了一声好,一行人二十多人浩浩荡荡往沈惊春家跑。

    这架势简直跟土匪进村一样,沈惊春被他们这阵仗搞的一脸懵逼。

    方氏听到动静慌忙从厨房跑了出来,一见领头的是族长家的志清,倒是松了一口气,问道:“志清啊,你们这么多人干嘛呢?”

    沈志清嘻嘻笑道:“婶子,这不是大家听菊园被花神降罪了,那几株菊花被惊春妹子带回来了,所以大家都想来看看嘛。”

    沈惊春停了手里的活,往几盆菊花的方向一指:“喏,你们要看的菊花在那边。”

    二十几人中,有老有少有男有女,沈惊春回到平山村一个多月一直深居简出,不少人都没见过她,此刻一瞧,这沈家闺女居然长了这么一张好皮相,又有手艺傍身,当即心思就活泛了起来。

    连几个未婚的少年也都凑到沈志清身边问他:“你这隔房的堂妹长得可真是好看啊,可人家没有。”

    他声音虽刻意压低,但沈惊春还是听见了,视线往那边一扫,几个年轻人就都红了脸。

    沈志清被他问的差点被自己口水呛住,瞥了他一眼道:“我惊春妹妹这样的,自然该配最好的。”

    他往屋里瞄了一眼,哪怕院子里乱哄哄的,陈淮却依旧稳如老僧,下笔的动作没有丝毫停顿,沈志清压低了声音道:“我瞧着,咱村里,也只有陈淮能勉强配的上我妹。”

    他是真的这么想的。

    论长相别平山村了,就是整个祁县,也找不出几个比陈淮还要好看的来,再者人家怎么也是个读书人,十岁就成了祁县最年轻的童生,后面没考秀才,也是被家庭拖累,要陈淮唯一的美中不足,就是如今成了孤家寡人。

    这话,在场的少年很难反驳,众人看罢菊花,又乱哄哄的走了。

    沈惊春原以为这只是个插曲,过去就算了,却不想没过三天,就有媒人上了门。

    彼时她正在院子里做床,相对于家里的两间房来,住七口人,委实有点挤了,加上又没有生意上门,她便干脆画了图纸,算做俩架子床。

    “这就是沈姑娘吧,瞧这脸长的比花还要娇嫩几分,你娘可在家,我今日上门是要送你们家一桩喜事的。”

    头上插着朵红花的张媒婆满脸堆笑。

    沈惊春虽然不认识这人,但看着她头上那朵大红的绢花,多少也能知道这人是干什么的:“我娘去河里洗衣服了,我让人去叫她回来。”

    今日太阳很好,方氏闲着没事,便将家里的床单被褥全都拆出来拿到河里去洗了,沈惊春朝后院喊了一声,正跟沈蔓在后院玩的豆芽便跑了过来。

    “你去河里将娘喊回来,就家里来了个媒婆。”沈惊春声吩咐了豆芽,又去厨房冲了一碗糖水出来:“我娘从河里回来还要一会,婶子且喝口水歇歇脚。”

    听家里来了媒婆,方氏回来的很快,一进门瞧见是张媒婆,心里就有点不痛快了。

    那撇下沈惊秋和一双儿女和离回家再嫁的前儿媳,便是这张媒婆给沈家的。

    方氏心里不痛快,面上却笑道:“哎呀,可真是稀客啊。”

    张媒婆是隔壁平田村的人,平山村没有媒婆,平日里请人媒多半便是请她,加上沈家几桩媒都是她合的,与方氏也算相熟,见她脸上虽有些老态,可精气神远比前两月见到的时候要好,便知道是这个闺女的缘故。

    “沈家嫂子,我这人一向快人快语,有话就直接了,这次上门来,是有人托了我来你家丫头的。”

    二人到了堂屋坐下,张媒婆见这房子虽然老旧,摆放的家具却全是新做的精致的很,心里更加有数了,语气又热络了几分。

    方氏的态度却不上多热络:“我闺女平日里少有出门的时候,这家怎么会看上我家闺女?”

    张媒婆也不在乎她语气冷淡,依旧笑道:“是隔壁村子赵瑞家的三子,赵瑞这人想必沈家嫂子多少也知道些,家里良田有六十亩,鱼塘两个,还有一片二十亩的果园,他家三郎今年十八,前两年刚考中童生,准备明年院试下场试试,人长得也俊俏。”

    她一口气了一堆话,喝了口水继续道:“起来也是两个孩子有缘分,他家姐姐就嫁到了你们村里徐大年家,前几日随父母来走亲戚,跟着徐家几个子在你家院子里瞧见了你家丫头,回去就同赵瑞提了这事。”

    张媒婆的应该就是沈志清带人来看菊花的那天。

    当时闹哄哄的,方氏现在也想不起来当时来的都有谁,但徐大娘一家人都还不错,从老宅搬出来之后,两家多有往来,赵家的人怎么样方氏不知道,但徐大娘的孙媳赵氏确实个温婉贤淑极好相处的人。

    方氏很纠结,闺女如今十六,她一边想着能多留她在家待两年,等到十八再嫁人也不算晚,可又不想因为自己的这点私心,耽误了闺女。

    张媒婆也没想着一次就成事,见方氏面露迟疑,便道:“赵三郎这人确实不错,这十里八乡家世比他好的,没他有出息,比他有出息的又没他俊俏,我是想拿这谢媒钱,但这话绝对没有半分虚假,沈家嫂子若是不放心,随便听听便知道。”

    方氏纠结万分,回房抓了把铜钱送走张媒婆,家也没回,抬脚就往沈族长家去了。

    本来么,要是听赵家的事,找徐大娘是最好的,可徐家孙媳毕竟是赵家女。

    如今水稻收完了,地里的活松快了不少,沈族长老两口也享起清福来,田里的事交给三个儿子带着孙子们去做,方氏一进门,就瞧见老两口正坐在院子里晒着太阳捡着豆子。

    方氏也算个稀客,平时很少登门,一进门沈族长就站了起来问道:“三郎媳妇怎么来了?”

    方氏喊了声大伯大娘,才道:“今日有媒婆登门要给惊春亲,就是隔壁村子赵瑞家的三子,我想着志清认识他,就先来问问情况,志清在家吗?”

    沈家男娃都是读过几年书的,若是有天分,就会继续读,沈志清属于资质平平那一类,读了几年就自觉的从学堂回来了,跟着爹和爷爷种地。

    “这可是大事,我去田里叫他回来。”沈族长背着手就匆匆出了门。

    没一会,沈家兄弟几个就都从地里回来了。

    沈志清是一路跑回来的,到家先灌了一大杯水,才抹了汗道:“赵家的家境应该不错,具体的我也不太清楚,但这赵三郎大名赵景林,是三年前考中的童生,如今在闻道书院读书。”

    方氏点点头,那张媒婆应该不会在家境上胡,六十亩良田二十亩果园这些应该都是真的,余下便是赵家人口情况和赵三郎本人是个什么样的人。

    “那这赵三郎为人如何?”

    沈志清道:“个子只比我略矮一些,书生么,身板肯定是不如常年在田里干活的子的,倒是生了一张俊俏的脸,话不多,与姑娘家多几句脸就会红,脾气也挺温和的。”

    沈志清的个子与沈惊秋差不多,赵三郎比他稍矮一些,那个子确实不了。

    “玉娘也是平田村的,不如叫她来问问?”

    沈志辉着就出了堂屋去房里将大着肚子的周氏扶了出来,她已经怀孕九个月,肚子大的像个球,从房间过来走的很慢,已经听丈夫了大概的事,到了堂屋心坐下后便:“赵瑞家里三个儿子一个女儿,上面大儿子二儿子都已经娶妻,女儿你们也知道就是嫁到徐大娘家的。”

    她捧着肚子歇了歇又道:“赵家的家境是没得,十里八乡也是排的上号的,赵瑞两口子为人实诚,赵家婶子对儿媳也还不错,骂是绝对没有的,赵三郎长的俊俏,这几年上门给他亲的一茬又一茬,但他自己不同意,是想等考上秀才再成家。”

    沈大娘听了奇道:“这么来,这还真是一门好亲了?”

    都是自家人,周氏肯定不会胡,赵三郎无论是人品才学还是家世相貌在乡下都是一等一的好。

    沈族长听到这,却叹了口气。

    沈家人不明所以,沈志清问道:“这不是门好亲吗?爷爷你叹啥气啊?”

    沈族长朝方氏道:“我原本想着你将陈淮留在家中住,是有什么想法,这孩子也算是咱们看着长大的,人品才学相貌这些都没得,只家世这一条比赵三郎多有不及,可他孤家寡人一个,无论是招他入赘还是惊春嫁过去,日后都能帮衬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