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第 71 章

A+A-

    半个月后, 九月中旬的一个深夜。雁门大营。

    姜祖望临睡前,在大帐中又坐了片刻。

    就着案头的烛火,他的目光落在白天刚收到的一道信报上, 眉头微蹙, 心中犹豫不决。

    这是一则来自西面的云落城的战报。

    上月,西面也传来了起战的消息。时隔多年之后,北狄再次纠集起一支杂合人马, 再一次对大魏的西关发起了骚扰和攻袭。

    这是狄人为了配合八部之战而发起的攻袭。一东一西, 遥相呼应。

    这些年来, 大魏恩威并施,在西关一带,以云落城为中心, 已造出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缓冲带。周围除了那些反复横跳的国和部族, 其余皆已归附。此外,大魏也在西关驻有一支军队, 以归德将军刘怀远为统领。此人也素有将名。生乱之后, 刘怀远和云落城主燕重相互配合, 局面很快就得到控制, 西关再次稳定了下来。

    这自然是捷报。但是同时, 也带来了一个不大好的消息。

    燕重受了伤,伤情反复, 情况不是很好。

    西关也起战的消息, 姜祖望除了通报朝廷, 也没有瞒女儿。在随后的往来战报通传里, 他第一时间就告知了她。他相信这个消息绝不至于会令女儿分心。战场之上, 她具有一种罕见的临危不乱、勇于担当的冷静品格。这种品格,加上对全局的掌控, 以及足够的威望,是成就一个能够独当一面统领万军的统帅的必要条件。

    随着时日推移,到了最近这一两年,姜祖望愈发觉得,自己不会看错人。

    如今捷报飞抵,但却来了这样一个他没有想到的坏消息。

    要不要现在就送信去告诉女儿?

    女儿和她的舅父从亲近,感情深厚,远甚她和自己的父女之情。

    姜祖望迟疑良久,最后终于做了决定。

    他很快修书完毕,召人来,连同西关捷报一道,命发送出去。

    不早了,他该休息了。女儿这趟走之前,曾叮嘱过他,要保重身体。

    姜祖望从案后起身,正待脱衣上榻,忽然这时,他听到帐外传来一阵疾奔靠近的脚步之声。

    直觉告诉他,应是来了一道刚刚送抵的紧急消息。

    无论是西关还是八部,战况的进展都算是顺利。此刻深夜却又来急报。

    是燕重病情加重,甚至噩耗?还是八部那里又起了新的变数?

    姜祖望立刻停了动作,转过身,帐外也传来了亲兵的通报,姜祖望命人入内。

    亲兵:“大将军,大营外刚到了一队人马,请大将军立刻出营相见!”

    姜祖望一怔:“什么来路?”

    “没,只传入此物,请大将军过目。”

    亲兵呈上一面用布裹着的物件,姜祖望接过开,见是一面腰牌。

    禁军将军的腰牌。

    刘向?

    竟然是他深夜到此!

    他在长安,和自己已多年未通音讯,只在几个月前女儿回来之后,从樊敬的口中,姜祖望方知刘向也正随同摄政王南巡。

    此刻,他怎突然来到了雁门?

    姜祖望迷惑不已,整过衣冠,立刻出了大帐。

    边地入秋得早。长安的这季,当还菊黄蟹肥,方添秋衣,但在这里,却已是草黄芦残,入夜,更是寒风飒飒,天地肃杀。

    姜祖望跨步,匆匆出了大营,停在辕门之外,朝前展眼。

    夜空里挂着一轮秋月。泠寒的月光之下,前方一箭之地的一处缓坡上,正静静地停了一队几十人的人马。望去,皆作常服装扮。当中一人翻身下马,朝他疾奔而来。姜祖望也走了过去。隔着十几步的距离,他便就认了出来,这正向着自己奔来的人,确系刘向无疑。

    “大将军!末将刘向见过大将军!”一个照面过后,刘向持当年的旧礼参见,毕恭毕敬,声音有些不稳,可见此刻内心情绪之波动。

    骤然见到阔别多年的昔日部将,姜祖望一时诸多感慨,回了礼,随即顾不得寒暄叙话,问道:“你可是有事?”

    以他如今的身份,突然奔赴雁门,绝不可能是来叙旧。

    刘向附到姜祖望的耳边,低语一声。

    摄政王束慎徽竟然亲自到此,连夜等候在大营之外!

    姜祖望猛地再次抬眼。坡上另外的一道身影这时也下了马,朝着这边迈步走来。

    姜祖望回过神,立刻也大步迎上。

    月光照出了一张青年的面颜。姜祖望曾经见过此面。虽然那是多年之前的一张少年的脸,但却是给姜祖望留下了无比深刻的印象。此刻,面前的这位青年,他的眉目,仪态,甚至是他迎风迈步走路之时的身影,只一眼,便叫姜祖望将他和当年的少年重合了起来。

    “殿下!摄政王殿下!臣将不知是殿下驾到,有失远迎,请殿下恕罪!”

    姜祖望压下胸中翻腾着的意外和激动的感情,到了近前,纳头,正欲下拜,束慎徽便伸出双手,将姜祖望一把托住,扶了起来。

    “大将军不必多礼。”束慎徽道。

    他面含微笑,看起来风度超然,正是姜祖望印象中的样子。但是此刻距离近了,借着月光,姜祖望立刻便发现,自己的这个女婿,他风尘仆仆,面容似带倦色,不但如此,嗓音也嘶哑了。

    他看起来十分疲倦。

    姜祖望原本心中疑虑无数,不知他深夜突然远途赶到,目的为何。

    如今的战事,远没到需要他亲自前来督战的程度。

    如果不是为公,那便是私。

    难道是为女儿来的?但感觉,又好像不像。

    姜祖望立刻开口,请他入营。不料他摇头,接着,低声问道:“大将军这里,可曾见过陛下?”

    姜祖望怔道:“陛下?”他一时没回过神。

    束慎徽问完,见姜祖望神色茫然,便明白了过来。

    和他猜测得一样,束戬不会等在这里的。他必定继续去往八部了。

    虽然开口之前,他对这个结果就已有了准备,但此刻,他的心中还是控制不住,涌出了一阵如同沸水煎熬般的焦灼之感。

    只来雁门也就罢了,平静没有战事。但是八部,甚至去往八部的路途之上,会发生什么,谁都无法预料。

    束慎徽稳神,用尽量平稳的声音解释道:“大将军,本王此行,是为陛下而来。”

    他几句话便将经过向姜祖望做了个扼要的明。在他错愕至极的目光之中,继续道:“陛下想必已追去八部。本王这就上路,你这里换马,再叫个熟悉道路的向导!”

    姜祖望终于从巨大的震惊当中回了神,整个人了个寒战,返身匆匆吩咐完亲兵,转过头,望一眼不远之外那道还在月下立着的冷肃的影,压下心中的纷乱,迅速走了回去,恭声道:“请殿下稍候。”

    束慎徽面上显出一缕笑意:“有劳大将军。”

    “出了如此的大事,本该由臣追随殿下去接陛下——”

    姜祖望绝不会为了去接少帝,或者保护摄政王,在这个时候自己离开雁门。他的计划是派一支军队随同摄政王而去。不料话未完,便见听他道,“不必。大将军你只需驻在雁门,也不用派人送我。本王人手足够,自能应对。”

    姜祖望作罢。

    摄政王此行显然需要保密,姜祖望也就不再行虚礼,谁也没叫,只自己在旁陪着。在等待向导和所需的换乘马匹之时,他又报上西关和八部如今最新的战事进展情况。

    但禀完公事,这一对从联姻成功之后时至今日才方得以碰面的翁婿,竟就各自默然,相对无言了起来。

    姜祖望将女婿那心事重重的样子尽都收入眼底,知情况之特殊,前所未有,万分火急,他怕急着上路,正想自己亲自去催,忽然看见望向自己。

    “殿下有何吩咐?”姜祖望立刻问道。

    束慎徽慢慢呼了一口气。

    “岳父,兕兕近况应当也都好吧?”他低声问道。

    姜祖望听到他竟突然喊自己岳父,开口问女儿,起先极是意外,接着,心中涌出了极大的欣慰之感。

    “是!是!殿下放心,她平安无事!都怪我!方才竟忘了向殿下报她平安!”

    “……她起初回来,可有在岳父的面前,起过和我有关的事?”

    他见自己的女婿仿佛迟疑了下,又如此发问。

    姜祖望连连点头:“有!有!她回来后,对殿下赞不绝口!”

    他完,见自己的摄政王女婿再次沉默了下来。这时,大营后方传来一阵马匹嘶鸣的声音。很快,马匹和识路的人便到了近前。

    束慎徽和姜祖望道了声别,命随众更换坐骑,未再作停留,上了马背,连夜继续朝着前方而去。

    枫叶城中。转眼,束戬来此便有十来天了。

    终于脱出了皇宫的囚笼。

    反正事情已做下了,虽然觉得对不住三皇叔的教导,辜负了他对自己的期待,但是一两个月后,自己就要再度回宫了。往后这样的日子,此生恐怕再也不会有。抓住最后的机会,及时行乐便是。

    刚开始的时候,束戬便抱着如此的心态,到处游荡,颇觉新鲜,倒也快活了几天,但很快,这里就没什么可以吸引他新兴趣的地方了。姜含元又极是忙碌,露面有限,大部分的时间,她都待在城门附近的军营里。

    束戬渐觉无聊。

    今日白天,他实在无地可去,干脆闷头睡觉,没想到竟然梦见他回了皇宫,坐在那张他已坐了几年的高位之上。对面,是那些熟悉的抱圭肃立的大臣。他在大臣跪拜三呼万岁的声音里醒了过来。

    他惊坐而起,想不明白,才出来多久,他怎就梦见了那座他一向就没好感的皇宫,还有大臣们那一张张令人生厌的犹如纸扎人似的呆板的脸。

    他颇觉晦气。但想到如今自己跑了,皇宫里可能会有的光景,还有三皇叔到来见面的那一关,心情愈发不好了。再发呆片刻,决定出门,去透口气。

    樊敬照例是随在他的身后。他到了城门附近,登上城楼,眺望着驻扎在城外附近的魏军军营。那个方向,不断有披着战甲的人纵马进出,又随风传来了士兵操练发出的呼吼之声。束戬不禁心动,想出去。

    果不其然,又被樊敬阻拦,他先去告知将军。

    几天前,他也想出城,他的三皇婶知道后,并未拒绝,但是,却是她亲自陪同,骑马在旁,寸步不离。

    束戬倒是盼望她能时常陪伴在旁,但他脸皮再厚,也知如今战事威胁还未曾消除。他何敢再多占用她的时间,忙解释道:“不用了吧?我不走远,我只想去营中看士兵操练。我不扰,我就远远地看。看完我就回来。”

    哪一个少年人不向往铁马金戈、奋烈杀敌?何况如今,他人都到了战地,每天竟然只能被困在这座方城之中,乏味也就算了,太可惜。

    千辛万苦终于获得如此机会,来到了边塞之地,倘若什么都不曾见识过,就这样被三皇叔给领回去,待到将来回顾,恐怕会是终身遗憾。

    樊敬道:“公子勿怪。如今两军对峙,这也是为了公子的安全考虑。将军了,公子若想出城,她再来接你。”

    束戬定了片刻,道:“罢了。”

    他也没心情游荡了,转过身,怏怏下了城墙,正想转回去,抬头,看见梯道尽头的下方,城门附近,停了一个红衣少女,眼眸正直勾勾地盯着自己。二人四目相对的那一刻,少女神色大变,睁大眼睛,仿佛想起了什么,抬手指着他,惊呼:“是你?长安的皇——”

    束戬也认了出来,这少女是大赫王的女儿,名叫好像叫做萧什么花来着?那日长安春赛,她傍在三皇婶的身边,他瞧过一眼,留有一点印象。

    束戬没想到这里碰见她,又见她认出了自己,岂容她喊破,一个箭步冲下梯道,抬手便死死地捂住了她嘴。萧琳花瞪大眼睛挣扎,束戬附到她的耳边:“不许出去!”

    萧琳花听得分明,转头,对上魏国这个少年皇帝的眼,呆住。

    束戬见她不动了,松开手。

    萧琳花今天自己亲手做了些吃食,和侍女一道拿着,想送到外头的军营里去。方才走到这里,冷不丁看见一个人从城楼上下来,觉得像是她在长安见过的魏国少年皇帝,但又不确定,就停了下来。

    她又是紧张,又是不解,实在想不明白,大魏的那个皇帝,怎会突然从长安移到了这里?

    忽然,她想了起来。前些天,她听兄长提了一句,长宁将军有个少年亲戚前来投奔,人就住在他们城中的一处邸舍里。

    原来如此!那个投奔的少年,竟就是当今的大魏皇帝。

    萧琳花依然满头雾水,但明白了这一层,又听他这么叮嘱了,何敢贸然再多言一句,忙点头,后退了一步。

    “我知道了。陛……“她一顿,“你若是无别事,我便出城,去军营了……”

    对着大魏的少年皇帝,萧琳花就会想起另个摄政王,心里发怯,完,见他瞥了眼自己手里提的食盒,忙解释,“我是去看将军姐姐,顺便给她带些我自己做的吃食……”

    束戬听了,心里愈发气闷。

    连这个萧什么花都能去军营寻她,唯独自己,都到了这里,出个城门也不自由。

    萧琳花见他神色不快,有点忐忑,迟疑了下,试探道:“你……要不要也吃一点……”

    这时,城门外忽然响起一阵马蹄的疾驰之声,束戬心一跳,撇下萧琳花,翻身又冲上城头,居高望去。

    军营里起了一阵骚动。很快,有士兵整装待发,纵马出了辕门,看起来,仿佛出了什么事情,在执行行动。

    束戬顿时兴奋了起来,双手紧紧攀住墙砖,双目一眨不眨地望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