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公粮

A+A-

    长缨这趟上海之行一来一回大半个月过去了。

    好在离开这段时间也没啥大事发生, 当然嘛,事不断。

    “你走之前不是安排了几个人来这边饲养奶牛嘛,我瞧着罗跟那个高知青走的挺近的。”

    “哪个高, 高建设吗?他不是在跟艾红梅处对象嘛。”

    苗花被她这一本正经给吓了一跳,反应过来撞了下长缨的胳膊, “李家洼村的高知青。”

    长缨收拾东西直乐呵,“又不是未成年人三五岁的孩,愿意处对象咱也不好拦着呀, 让他们去处呗。”

    其实只要别折腾出什么事来,长缨倒觉得没什么。

    你非要知青和当地人结婚组建家庭,未免有些牛不喝水强摁头。

    苗花也就是随口一,她咬掉线头, 把长缨那在火车上刮破了的背包缝好,“前几天那个红星公社的书记还来了一趟呢, 又要给你介绍对象。”

    “可别了,上次介绍的不就看不上我吗?我也不稀罕。”长缨不得不承认同样长了两只手, 区别可天差地别呀。

    “苗花姐你上辈子是织女吧?”这包缝好了不,还用黄白线绣了个花花,军绿色的背包都透着几分稚气可爱。

    她背着包转了两圈, 像是臭美的姑娘, “邻居给我做了好几身衣服呢,苗花姐你看有喜欢的没。”

    钟婶也给她做了几件, 比起赵婶的裙子更合长缨的心意——

    军绿、灰蓝色的长衣长裤耐穿又耐脏,特别方便四处走动, 也更符合她的身份。

    至于裙子, 留一条穿的就行。

    除了苗花,长缨还给了艾红梅两条, 这让艾红梅挺不好意思的,顺带着跟长缨起了八卦,公社里有知青要回城。

    便是大湾村这边也有几个知青要回去。

    最开始是十二人,曹盼军郭春燕走后春节后又走了一个,这次又要走两个。

    一个去当兵,另一个则是回家接他爸妈的班。

    “老高回头要送行,长缨你要不要也过来?”

    “行啊,一起插过队也是缘分,送行是应该的嘛。”

    话是这么的,只是赶上那天县里头来视察,长缨陪着乔主任满公社的跑,等着回到大湾村天都黑透了,知青宿舍那边高建设正在收拾。

    其他几个知青喝多了,这会儿正在屋里头呼呼大睡,床铺空了几个,显然人已经走了。

    长缨看着正在收拾的高建设,“你家里没给你找门路?”

    “指望不上。”高建设早就接受了这一事实,他家不会给他半分助力,想要回城除非哪天知青都能回去,又或者自己被推荐去大学。

    可洪山公社那么多知青,出类拔萃的多得是,压根轮不到自己。

    “长缨,你算扎根在这里,呆一辈子吗?”

    “没有啊。”长缨拿起扫帚帮忙,“哪可能呆一辈子,过两年公社这边都步入正轨,我也该去忙我的了。”

    “去上大学?”

    高建设坚信,如果沂县只有一个读大学的名额,那应该属于傅长缨。

    然而他再坚定有什么用?这件事又不是他了算。

    “不定我回头还能再往上走一步呢。”

    再走一步……

    高建设扭头看了过来,“你真算走仕途呀?”

    可要是走仕途,就更需要学历,不去读大学行吗?

    长缨笑了笑,走仕途也不是不行,她暂且没考虑那么多,只想着先把手头上的事情做好。

    脚踏实地的走好每一步,这更重要。

    送走乔主任第二天,洪山公社召开了一个村干部会议,做今年夏收双抢的动员工作。

    崔庄的村支书发言道:“我瞧着今年庄稼能丰收,咱们可以跟粮站的下,到时候多交点公粮。”

    牛书记听到这话没有立即接话,反倒是看向了旁边,“老徐、长缨你们之前不还用了粮所弄来的高产种子吗?怎么样?”

    到底是问到这事了,村长看了眼长缨这才开口,“还凑合吧,主要是村里头今年人手不太够用,照顾地里有些不够,上交给国家征购的粮食应该能跟去年持平,保证不拖后腿。”

    到底是面对公社的书记,谎话多少有些心虚。

    可是长缨了,不能实话。

    村长心里头略有些忐忑,等着牛书记的指示。

    “抓生产抓发展也不能落下地里的生产,长缨你往后得注意下。”

    长缨连忙答应,“我知道了牛书记,回头我做检讨。”

    这一句让与会的村干部有些懵了——

    谁不知道傅长缨一贯是牛书记的心头好,宝贝的不得了,怎么也得做检讨了?

    这是咋了。

    洪山公社要变天了吗?

    徐长富也担心的很,走出这边大院就拉着长缨到一旁声念叨,“你这是咋想的?”

    “我做个检讨,咱们不用多交粮食,这多划算的买卖呀。”

    村长听得直皱眉头,“长缨,交给国家粮食那是光荣的事情,咱们不能逃避责任。”

    从徐长富这里听到这话长缨一点都不奇怪。

    这个革命老区的村干部有着极为朴素的思想,多粮交给国家,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和她爹傅国胜那精致的利己主义完全不一回事。

    “村长你得学会算账,咱们多交的那点粮食没那么大的用处,这两年没什么饥荒这点粮食不是救命的粮。但留下来咱们的奶牛能吃点好的多产奶,咱们交给县里财政上的钱更多,用处更大。”

    徐长富略有些迟疑。

    “我问过村里人,我没来之前咱们这地里的粮食倒是也有增产,交的粮食多了,可咱们的日子好过了吗?”

    这一句话问住了徐长富——粮食比早些年增产,可交的粮食多了大家日子反倒是过得越发寒酸。

    所以长缨的到来改变了许多,先是让大家兜里头有了点钱,紧接着又带来了好的种子,粮食比之前增产了些。

    徐长富不知道该什么好,长缨看着他那一张苦瓜脸哭笑不得。

    倒不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但长缨是熟悉历史的人,知道对于种地的农民来有一个词叫做高产穷农。

    多给国家上交粮食,那对农民来是再光荣不过的事情。

    当然,国家也不会白要你的粮食,会有征购价,然而那个征购价是多少?

    麦一斤一毛二,玉米一斤八分钱。

    这点钱能够什么用?分到一家一户又能有几毛几块钱?

    更大的问题在于越光荣越多交,最终导致的是农民留给自己的粮食不够吃。

    在长缨看来,没必要因为用了好粮种就多交粮食,增产的粮食留下来,回头弄个磨面机,给村里人弄点精细面,那些豆子玉米留给村里的牲畜,让它们能吃点好的,多长膘多下蛋,这才是更合适的出路。

    徐长富倒不是蠢人,明白了这里面的弯弯绕,但还有些担心,“可是我怕牛书记回头知道……”

    万一被书记知道他们瞒产,这可不是什么好事。

    对他来,大不了这个村长不干了。

    可长缨是外地来的知青,这要是传出去的话……

    长缨笑了起来,“叔你可真傻,你以为牛书记不知道吗?那个崔庄的支书提议要多缴公粮时,牛书记为啥要把话题转移到咱们这里来?他也不想。”

    显然作为公社的一把手,这两年来牛书记看到公社的发展,对于如何发展公社的经济有他的看法。

    多交粮是光荣,可填饱肚子让公社里的乡亲们吃好喝好,那更是头等大事。

    只不过他不好直接表态,所以把话题抛给了他们。

    虽然事先没跟牛书记通气,不过在这件事上两人看法高度一致——

    不能再提升公粮缴纳额度了。

    这个征收额度一提上去很难降下来,最终苦了的还是洪山公社百姓甚至整个沂县的百姓。

    徐长富还是不安,“那要不咱们再回去跟牛书记确定下?”

    没有得到准话,心里头可不怎么确定。

    “那也行。”长缨倒是觉得没什么,让村长吃了定心丸也不错。

    好在前两天乔主任下来时,她陪同着四处转悠没有提到夏收可能增产之类的话,不然那边也不好交代。

    牛书记正在和崔庄的支书话,瞧着长缨和徐长富过来,他招了招手,“刚才正想着跟你呢,我刚才和老崔商量了下,觉得咱们今年的公粮还是按照去年的标准交,我还想着回头一个个电话通知,你们倒是又回来了。”

    长缨笑了起来,“这不村长怕我检讨书写不好,非要拉我过来问问您我写多少字的检讨合适。”

    “随便写点就行了,有那时间不如多转转,对了,你安排梁实他们去学习,得学习多久?”

    赶上夏收,整个公社都空前的忙碌,要是人能够在六月初回来那可真是再好不过。

    “我安排他们学习半个月,估摸着赶不上抢收了,不过抢种应该能赶得上。”

    牛书记听到这话思考了下,“算了,好好学习吧,争取能学到什么本领回来,咱们这也不缺他们几个人。来回折腾还怪麻烦的,也不少花钱,不过要是他们学不好,回头我第一个找你算账。”

    崔庄的支书听到这话就知道洪山公社的天没变。

    所谓的检讨就是个过场而已,牛书记并没有算找傅长缨的麻烦。

    这个知青书记,还是他们牛书记的得力干将啊。

    同样的认知徐长富也深有感触,自己还真是多虑了。

    不过不用多交公粮是挺好的。

    家里头留点麦子,回头也能弄点好面,给他老娘做点白面包子吃。

    这是好事。

    好事但并不能大肆宣扬,徐长富为了保险起见,这段时间亲自保管公社的账本,尤其是关于夏粮的这个账本,这倒是让村里的接线员兼书记员委屈坏了。

    人去找长缨哭诉委屈,“长缨,你村长啥意思呀,我当了这么久的书记员,管了那么长时间的账,他竟然不信我。”

    这事徐长富之前跟长缨过招呼,长缨倒是也赞成。

    毕竟有时候遇到嘴上没把门的也挺烦,先藏着倒也没什么不好,知道的人多了秘密也将不复存在嘛。

    面对找上门来的书记员,长缨连连安慰,“不是不信任你,是头些天我在那里算账,村长看着新鲜就非要学,这不把账本拿走练习去了。”

    “真的?”书记员将信将疑,“那你也教教我呗。”

    长缨:“……”挖坑埋了我自己,可还好?

    作者有话要:

    粮价三十年一贯制,麦1毛2,玉米八分一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