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蔗糖
沼气池发电那可是长缨的看家本领。
在她来到郁南县前, 邹光明特意听了下这位新领导,这年头信息交流不畅,以至于听到的消息不是很多, 但沼气池这个他的确知道。
在报纸上看到过。
阿秋有点懵,沼气池是啥?他听都没听过。
电他是知道的, 他每次进城跟人换东西都看得到,县城里有电,可明堂了。
可惜他们没钱, 用不上。
长缨笑了下,“沼气池发电也得看条件,高山寨这边粮食种的少,也没什么玉米秸秆, 那是搞沼气池的最佳原材料。”
邹光明有些着急,“那树叶和草不行吗?水稻秸秆也行的吧?“
人看到希望后不免会产生更大的期待, 如果能解决高山寨的用电问题,他这个县革委会主任觉得自己起码尽到了一些义务, 就没那么对不起这里的群众。
“邹主任是这样的,也不是不行,不过高山寨这边情况特殊了点, 我们主任的意思是要因地制宜的发展, 咱们过来的时候看到这边有河对吧?”
这个阿秋懂的,“有的, 那是我们的母亲河。”
他们用的水都来自那条河。
“你们可以发水电,和沼气发电没什么区别。”
水电?
这个邹光明倒是懂得, 水电站嘛。
南方水资源多, 用水发电倒是常态。
只不过这都是在大江大河才建造水电站,还是第一次听可以在村庄搞这个。
“徐秘书的是, 高山寨这边地理位置偏僻,就算是扯了电线过来,其实对他们也是用电负担,自家发电才是最好的选择。”
长缨看着邹光明,“邹主任,回头我让徐秘书协助,你把咱们郁南县的情况摸清楚,能沼气池发电的就沼气池发电,可以利用水力的咱们就建个型的水电站,争取让郁南县的群众都能用上电。”
其实用电问题到二十一世纪也没完全解决,不过那时候有国家电网不计成本的去搞。
眼下嘛,长缨不算给国家电网出难题。
她牵头来搞就是了,来到平川地区她真正意义上为这方土地的百姓做的事情,那就是让他们用上电。
邹光明是个善于思考的人,“那是不是要组织一下其他的县,这样整个平川地区一起学习,到时候再需要设备的话咱们一起调度,也能节约点成本。”
作为郁南县的一把手,上任两年后也没能实质性的改变当地群众的生活水平,在这件事上邹光明觉得自己愧对父老乡亲。
不过他到底是思考过的,所以眼下立马发现其中的问题。
就算高山寨可以利用地理环境优势自己发电,但是发电机组电线这些钱只怕高山寨也出不起。
这样的话还是得需要县里来支持。
一个高山寨或许县里还能勉力支持下,可郁南县所有没电的村子都这么搞,邹光明觉得县里破产怕是也搞不下来。
不过没关系,拉着市里来,这样从市里取得支持就行了。
最好的办法还是把其他兄弟县一起喊上,这么一搞就轻松多了。
但也有一个坏处,就是把压力推到了市领导这边。
邹光明多少有些忐忑,他看得出这位新领导脑子灵活,肯定能想到这一点。
自己这么做,是不是有些开罪领导?
正想着,只见长缨笑了下,“成啊,这样一来的话,得辛苦徐秘书了,回头你组织个调查组,把各个县的情况摸底调查清楚,争取不落下一个村子寨子。”
徐立川连连点头,“成,我知道了。”
长缨离开沂县前,已经让沂县所有的村都通了电,而下一步的计划是通自来水,可惜她还没来得及实施就离开了。
不过都是为群众做事,在哪里做都一样。
希望在平川市能实现她原本的目标。
邹光明听到这话松了口气,“我们一定全力配合徐秘书的工作。”
长缨笑道:“那这个军令状我可收下了,咱们就用两年时间,等后年这个时候我来抽查情况,但凡有哪个村子做不到,我就拿你邹光明是问。”
邹光明答应的爽快,“行,就这么办。”
阿秋有些跟不上领导的思路,他挠挠脑袋,一脸的费解。
正想着这到底什么个情况,又听到领导温温柔柔的声音,“阿秋,你们这里能做刺绣的人多吗?”
“多的,除了我们猎的男人不会做以外,大家都会。”
长缨听到这话忍不住趣徐立川,“看来徐秘书倒是棋逢对手了。”
徐立川有些不好意思,“我可不会苏绣。”
他就是纸上谈兵,针法能认得出来,让自己来刺绣,他可做不到。
“主任您的意思是想要发动高山寨的人,多弄点绣品搞出口。”
多年配合的人默契十足,长缨倒是没隐瞒自己的想法,“是啊,咱们市里头的财政也不见得多宽绰,整个平川地区不知道多少高山寨这样的村子还没通电呢,也得让村子寨子自己有点钱才是。”
市里县里可以做,但是也不能完全依赖别人,想要通电村子里也得出些力。
不然到时候养出一群吸血虫可不好。
长缨和邹光明约法三章,补充另一条约定,“咱们提供发电机组至于电线得让村子里弄,这么一来,咱们还得再想着法子让村子里有营收,这样他们才能买得起电线。”
邹光明绕过这个弯来,白了就是要村子里有挣钱的门路。
谁不想挣钱呢,可是这门路却不见得这么好找。
这是个大难题,但是再难也得解决。
不然当什么领导干部,人民公仆可不就是为人民解决问题的嘛。
“长缨主任您的意思是发展高山寨的刺绣?”
“是有这个意思,这样好了。阿秋,你先把寨子里能拿出的绣品都找出来,我让人送到广州那边去,看看能卖出什么价钱。”
长缨对绣品卖出高价还是很有信心的。
谁让外国人就好这一口呢。
只不过有钱人也往往要求多,还得看他们对绣品,比如整块绣布有什么要求。
做得尽善尽美了,卖出去的价钱才能更高一些不是?
邹光明闻言眼前一亮,“长缨主任,要不我再去看看其他村子有什么能拿得出手的东西,咱们一起带到广州去?”
这个邹光明,净逮着她这个绵羊薅羊毛了。
“这个你先慢慢收拾,今年春季的广交会已经结束,等九月份秋季的那一次也不迟。我先让人看看这些绣品再。”
邹光明觉得这样也成,归根结底自己目的达到了,而且时间也更宽绰一些,“行嘞,那就听您的,我回头仔细的去研究这个。”
阿秋这次依旧听得一知半解,还是徐立川解释了好半天,他这才明白,“那我们的盐和油怎么办?”
“你这个同志咋还记挂这些,知不知道什么叫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邹光明觉得这话的好像不太对劲,似乎把市领导反派化了。
长缨觉得这位郁南县的一把手挺好玩一人,活泼严肃。
“回头我给你一些票,你拿着这些票去跟人兑换就成。”
她也不白拿人东西,钱是不能给的,不过一些用不着的票子倒是可以给。
作为市里的一把手,长缨现在的工资待遇又提升了一大截,现在一个月差不多三百块,每月给的各种票也多得是。她又是调任过来的,这边还有一些补偿性的票券。
很多她都用不着,给阿秋便是。
阿秋这些放下心来,“糖我们有,好多呢。”
好吃的,他们每天都能吃到,不缺这个。
“你们有糖?”
阿秋点头,“我们种了糖。”
这糖还能种?是邹光明不知道的知识。
长缨听到这话意识到什么,“能带我去看看吗?”
阿秋连连点头,“走。”
所谓的种糖其实是种的甘蔗。
虽然不怎么跟城里通信,但是高山寨祖祖辈辈摸索出来的方法,让他们能够吃上蔗糖。
“你们这还有很多?”
阿秋点头,“很多,家家户户都有。”
邹光明瞧到长缨眉开眼笑忍不住问了起来,“长缨主任您笑什么?”
“邹主任,这下子就算绣品卖不出去也没什么关系了,高山寨有钱了。”
油和糖是稀罕东西,一个普通工人一个月的油票二两,糖票一两。
其中油是必需品,而糖的甜味能带给人极大的安抚,在很多地区都是不错的礼物。
高山寨不止有苏绣绣品,后山那边有漫山遍野的甘蔗地,寨子里有很多糖。
虽然自制的糖粗糙了些,但是味道还挺不错。
邹光明大概明白过来,“您的意思是要高山寨把这些糖卖给县里头?”
“是啊,送到供销社去,我想供销社很乐意收的。”
不乐意也得收,只要县里头跟供销社沟通好就成。
邹光明有些迟疑,“这真的没问题?”
“邹主任,我们主任在沂县时就是这么做的,在各个村开设代销点,和供销社那边合作,这样供销社每月的营收都能增加不少。”
徐立川拿出佐证,这让邹光明放心了些,既然是成功经验那自然没什么好的。
“成,回头我跟县里的供销社开会讨论这个问题。”
郁南县有晒盐场不缺盐巴,只不过糖这玩意儿全国都缺,郁南县也不例外。
应该没什么问题。
阿秋没想过糖还能换钱,他们这里很多啊,多的东西不都不值钱吗?
不明白。
这个山里人的表情出卖了他,长缨笑着解释一番这才让阿秋明白过来。
“能带我去寨子里其他人家看看吗?”
阿秋连连带路。
高山寨的村民大部分身材矮干瘦,身上穿着土布衣服,不过上面有着各色刺绣有几分别致。
几个年老者一如黎家那位老母亲一样瞎了眼,绣活做太多的缘故。
“寨子里一共有五百二十三口人。”
这些人仿佛世外遗民一般,不知道今夕何夕。
早两年来这边调查的邹光明和上世纪末来这边调查的前清官员没什么本质区别。
邹光明听到后心情复杂,“这是我工作不到位。”
长缨安抚他,“也不怪你,还是教育缺失。”下一秒她又补充道:“但现在我们要补上这个缺口,不能再这么继续下去了。”
高山寨需要与时代接轨。
党组织要建,村民也得扫盲。
这是眼下最要紧的两项工作,对这么个山村而言却也是任重道远。
作者有话要:
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