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错误
老百姓们要安稳, 但领导干部不能贪图安稳。
这个道理谁都懂的,但关键时候敢大着胆子去做事的,终究只有极一部分。
长缨管不了别人, 但金城这一亩三分地上的事情,她了算, 总是要竭尽全力把这个西北地区的省城搞好才是。
杨秘书过来还带来了另一个消息,“市文联响应省里号召,想要举办座谈会, 希望您到时候能过去讲两句。”
“就我这文章水平就别过去露丑了,他们座谈会的主题是什么?”
杨秘书笑着回答,“也没跟我透露风声。”
“那你留意着下,另外跟文联那边一声, 坐在家里不见得能想出好的故事,真要写动人心的故事还是得四处走走看看。”
杨秘书觉得这有点批评的意思在里面, 不过的倒也是现状。
作家们和社会脱节可不好。
文字是有力量的,而且这力量还不, 咱们当初能革命成功,宣传工作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想到宣传,杨秘书觉得这事完全可以让宣传部那边去搞, “我回头再去请示下程书记, 参考他的意见来安排文联的活动。”
文联那帮人拿的是国家发的工资,总得给国家干活才是。
要是搞什么放下碗骂娘的事情, 那还真得好好算算账。
看着时间还早,杨秘书先去宣传部那边找程海亮商量这事。
过去的时候就看到程书记正在发火。
“就这么个宣传画报都做不好, 你看你这画的是什么东西?从到大老师就没教你怎么画国旗是吧?”
杨秘书凑过去看了眼, 发现这宣传画报的问题。
国旗上的几颗星星画的不对。
这种常识性的错误出现很不该啊。
尤其是做文宣工作的,哪能犯这种低级错误?
宣传部的科长连忙喊那干事重新去做宣传画报。
程海亮气不一处来, 偏生这会儿杨秘书又在,想着回头再整顿一下部门里的事情。
这算什么回事嘛。
杨秘书到底没有插手别人家内务的习惯,简单的了文联那边的事情后就先离开了。
程海亮送走了人,这才找手底下的人算账,“他画错了你就这么让他送上来,你这个科长是干什么用的?”
门外,杨秘书听到这怒吼声忍不住摇头。
不过国旗上的星星怎么能画错呢?
去学校的路上,杨秘书把这事给长缨听,“这些还是今年刚毕业的大学生,理论上不该出现这种低级错误才是。”
要是那些工农兵大学生里面混子多,杨秘书倒是能理解,毕竟到后面走后门的实在是太多了点。
可这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毕业生,当时高考录取率就那么点,而且又是安排到市政府工作的,学校和教育局那边也都双重考查。
能犯这种错误实在是让人难以想象。
杨秘书留意到领导在那里皱着眉头,他心里不免有些不安,“您觉得是哪里不对劲吗?”
“现在的大学生要上政治课吗?”
“当然。”杨秘书意识到问题所在,“您觉得这可能是间谍?”
拿到毕业证而言不需要太高的政治素养,但是想要进机关单位工作就不一样了。
当然现在工作都是统一安排分配,进入宣传部也不用参加考试,没有什么程序将这个干事拦在门外。
“可以去查查看,应该能找出点什么东西来。对了,之前有抓过间谍吗?”
杨秘书点头,“早些年一直都有抓,不过这些年倒是好多了。这要真是间谍的话,只怕就得好好审一下了。”
“也不一定是间谍。宣传部那边不是进了好几个人吗?一个学校的估摸着还脸熟,总不能这些都是间谍吧?”
杨秘书反应过来,“也是,那……”
“回头查查他家里人吧。”长缨觉得可能是双胞胎李代桃僵了,但调查结果出来前她也只是怀疑。
这不算多大的事情,杨秘书也没太着急,到了金城大学这边先去开会。
研究所这边来的人还挺多,主要是几个所长带队,这是大事,他们可不是得慎重?
这几天朱所长把金城市逛了一圈,从建设角度上来这里自然及不上首都和东部地区的一些大城市,但这两年的建设投入大,市里先后上马一些中型项目并且给足了资金预算,对比国家不断叫停大中型项目,显得更为可靠些。
学校这边也有建设几个实验室,朱所长还在这里遇到了老熟人。
只是没想到昔年的机械专家如今成了外语系的老教授,朱所长感慨良多,这才意识到原来长缨就是那个昔年把邱教授一行人从干校带走的人。
这么一来,朱所长对于安排研究员入驻金城就更放心一些。
省里主管教育的副省长以及省教育厅的厅长也都过了来,更是表明了对教育尤其是建设金城高等教育的重视。
这次会议规模比靳随安原本预期的要大得多,当然效果也好得多。
几个研究所入驻金城大学展开合作,将派遣研究员在这边工作,同时协助金城大学建设学科专业。
市里承担这部分研究员的薪资待遇,市里和省里共同负担新实验室的建设费用,至于仪器设备则是由金城市负责。
明确了职责,双方都十分满意。
朱所长甚至还有些不好意思,“我们这些人在研究所里呆惯了,倒是不知道该怎么跟外面交流了,有什么不周到的地方长缨同志你多多担待。”
“哪有您的这么严重,您能答应来这边我已经很感激了,往后可能遇到什么技术上的麻烦还得请您多多指教呢。”
别朱所长,其他几个所长也都连连答应,毕竟这又不是什么麻烦事。
涉及到学科专业的设置,虽专业可能要安排到下学年来,但是一些课程开设倒是不耽误。
朱所长等人又留在这边跟学校里继续讨论研究,长缨则是陪同省里来的领导们回去。
省里主管教育的省长姓阎,因为平日里严肃着一张面孔,又被叫做活阎王。
今天这位活阎王心情倒是不错,招手喊长缨在校园这边溜达一番。
“之前我来金城大学,这里还光秃秃的,春秋时节咱们这起风沙的时候,学生们恨不得拿衣服罩着脸走,现在看学校倒是好些了。”
学校占地面积大,有些地方没顾得搞绿化,便是先种了些庄稼。
这会儿正是玉米成熟的时候,学校食堂那边正安排人掰玉米刚才问了句,是算明天做排骨玉米。
长缨还被食堂的大师傅塞了好几个玉米棒子,“这些有点老,拿萝卜擦一擦,熬粥喝香得很。”
长缨都被馋了,反正家里有个能做饭的大厨,她也就没再客气。
这会儿抱着几个玉米棒,跟在领导身边,“有省里的大力支持,咱们金城肯定会越来越好的。”
阎副省长听到这话瞥了长缨一眼,这是个会话的,一向都会对症下药,省里两个大领导的毛都被她顺了下来。
他过来也只是传达省里的意思,倒是没必要跟人较真。
“金城大学没什么底蕴,但好好发展也还来得及,有什么需要就跟省里。”
长缨笑着答应,“是,回头有什么问题积极与省里商量着来。”
场面话谁不会呢?
人家都到这份上了,省里这边也不好再做什么要求。
回去的路上,周昌平絮叨起来,“省里头难得大方,真是不容易,阎副省长一贯瞧不上咱们这穷乡僻壤的,难得这次肯过来开会。”
长缨有些奇怪,“看不上?”
“是啊,起来他跟您还是老乡呢。”
长缨听到这话笑了起来,“这样啊,不过没闹到面前不用管他。”
当年的远东第一大城市,十里洋场光鲜亮丽的背后是什么谁还不知道?
有什么好骄傲的。
周昌平笑了下,“他多少有些不如意,早些年觉得是梁……”想到梁秋明之前被查早就被剥夺了政治权利,再称呼主任似乎不太合适。周昌平改口道:“上面压着郁郁不得志,后来省里头变动,他可能觉得自己能升上去。”
但人算不如天算啊,中央直接调派代建平过来担任一把手,别是一把手,阎副省长连二把手都不是。
再过几年就要退休了,转正的希望渺茫。
但这又跟他们有什么关系,整天摆着一张臭脸给谁看呢。
周昌平还有些埋怨呢。
长缨笑了起来,“我哥哥家有两个孩子,大的那个名字还是我起的,叫长宜。当初立川长城长缨长宜都是长字辈的,不像是两代人倒像是兄妹。不过我觉得这名字还挺好。风物长宜放眼量,还挺有内涵。”
周昌平熟读诗词,自然晓得前面那句。
牢骚太盛防肠断。
这是在吐槽那位阎副省长呢。
他也得自省才是。
……
长缨下午和县里的干部们开完会回办公室,门口已经有人等着了。
宣传部长程海亮神色不佳,搞的跟在长缨身边还算再讨论一下的下面县区干部有些不敢进去了。
“你们先去喝口水休息下,我处理点咱们再谈。”
眼看着又到了秋忙时节,下面县里这次主动了许多,会上讨论还不算完,会后还要再争取一番。
长缨觉得自己今天又得加班。
不过眼下还得处理下程部长这边的事情,“怎么,已经查出来了?”
程海亮没好气,“不是什么间谍,家里还有个双胞胎的哥哥,当初考上大学的是哥哥,弟弟是个没出息的,一直都在家里游手好闲。哥哥毕业后安排到市里工作,谁知道还没来单位报道喝酒竟然把自己给喝死了,这家人觉得浪费这么一个岗位不好,就让弟弟来顶岗。”
和长缨猜测的还真差不多,但还是有些奇怪,“怎么喝酒喝死的?”
这话起来就带着点味道了,程海亮清了清嗓子,“是喝酒喝多了,去厕所的时候不心掉进茅坑淹死了。”
长缨:“……”这种死法,有点难受。
“死了人就想着冒名顶替?”长缨还是觉得这件事可以慎重些,“这家人胆子还挺大,你掉茅坑淹死了,他是农村户口?”
“是。”程海亮做宣传出身,很快就意识到长缨怀疑的内容,他倒是也有所怀疑,但还是消了这个念头,总觉得就算弟弟为了工作害了哥哥,这家里的父母呢?
他们也能同意?
“那我再去查查吧。”
“是咱们金城本地的吗?”
“不是,隔壁乐宁市的,不过这种事情性质很恶劣,那边会配合咱们调查,应该问题不大。”
长缨点头,“那成,辛苦你去查查看,既然发现猫腻就把这事情给查清楚,也算对咱们自己有个交代。”
双胞胎李代桃僵,这家人胆子大得很,长缨觉得心去调查下总归是好的,万一真的有内情呢。
程海亮离开前还特意把在隔壁喝茶等着的几个人喊了过来。
长缨继续开会,主要还是涉及到下面公社的种植养殖事业。
市里头领导了要统一安排,县里头在这个要求范围内幅度的调整。
今年年景好,夏粮丰收,各个公社的副业生产经营也都红红火火,乡下的日子过得好了些,城里的工人也都涨了工资,整体来都在进步,县里头不免会多些想法。
“畜牧养殖生产规模可以增加一下,你们县里头也可以做几个副食品厂,需要做哪些工作可以来市里取经嘛。不过在办厂之前还是得跟市里头做一下备案。”
现在经济还没彻底放开,虽金城市范围内的粮票基本上已经取消,但是放眼全国还都属于计划经济统筹下。
副食品厂的产品销路还是得市里头想法子先研究确定下来。
有备无患总归是好的。
长缨管事有点细,下面几个县又怕回头理解错了,得到指示后又紧接着问了起来,把生产经营的方向,甚至大概的规模、产量都大致确定下来,几个县里来的干部这才离开。
当然,这也只是确定个大概方向而已。
回头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县里头把这项目方案做出来,再商量该如何落实。
九月下旬,如今太阳逐渐往南回归线那边移动,天都黑得早了些。
长缨离开这边大院时,下意识地往食堂那边去。
走到食堂门口又想起来娄越在家,中午的时候杨秘书就把那些老玉米送到家中去,晚上她可以喝到新鲜的玉米碴子粥。
长缨笑着摇头,调转方向往家属院那边去。
家属院里正热闹着,大大的孩子正在跳绳乒乓球,玩得不亦乐乎。
长缨看着球台两侧的朋友,下意识地跟着比划了两下。
“怎么不过去玩两把?”
长缨看着跟自己话的人笑道:“我不太会玩,过去也是在那里捡球,就别扰孩子们的兴致了。”
汪老师听到这话笑了起来,“是吗?不过多玩玩也就会了,这也不麻烦,回头实在不行喊娄师长过来,让他捡球。”
娄越的乒乓球不太好,长缨觉得手残就别为难手残了。
跟汪老师闲聊着她上楼去,刚开门就察觉到家里气氛有些奇怪。
原本每天列队出来欢迎自己的大黄和乌云踏雪今天没出现。
“大黄?雪?娄团长,咱们家那俩毛孩子哪去了?”
长缨喊了两声没人应,她换了鞋往里去,“娄团长你又耍什么花招呢?该不会是……”
映入眼帘的人让长缨脸上笑容缓缓消失。
“妈,你怎么来了?”
薛红梅憔悴许多,仿佛被抽干了血肉似的皮包骨头,一张脸格外刻薄,便是那眼神都冷冷的瘆人。
仿佛要兴师问罪。
作者有话要:
二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