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A+A-

    “爹!别了!娘啊!娘救我!”叶寻蕙这会儿子被叶镐拽着了几下就哭爹喊娘起来。

    可惜叶镐找不到棍子人, 否则叶寻蕙还不知道怎么惨呢。

    叶镐平日里对儿子少有管教,心情不好了最多就是踢奴才两脚,对女人最狠也就是当初给了王姨娘几巴掌了吧。

    这回让他逮到了叶寻蕙做这种污蔑弟弟的事情, 又是难得生气。

    今儿差点就让他在金氏面前得不是了,这臭子,不止要害弟弟,还他老子!这坑爹的傻儿子, 好好养着他, 他也能把自己作死, 真是自己蠢还害人。

    叶镐不止一个儿子, 况且这大儿子混账, 他确实得,所以不知心疼二字, 下手十分重。

    而金氏只有这么一个儿子, 方才叶寻蕙已经受了伤, 金氏就心疼不已了。这会儿看见他老子要他,自然要去阻拦。

    她没有那么大力气, 双手托着叶老爷的腿,脚跪在地上,被叶镐带着拖出老远。

    “老爷要蕙儿, 不如先死我吧!我生儿晚,只有这么一个儿子养在膝下,我是没命再生了啊老爷!他才伤成那样,这会儿怎么受得了老爷一顿啊!老爷就当可怜可怜我, 看在你我好歹夫妻二十年的份儿上吧!老爷啊,别了!”

    这会儿有丫鬟上前拦着,却怕叶镐也伤着他们, 因此并没有太过阻拦,这着实叫叶镐了叶寻蕙不知多少下。

    金氏心疼,上前用身子挡在儿子面前,也被叶镐了好几下。又是身疼又是心疼,狼狈的哭倒在地。

    她这些妯娌们看在眼里,有觉得好笑的,有替她委屈的。劝别的,在一旁看戏的都有。

    叶寻芳几个族叔也过来劝解,了一堆家和万事兴的话。可老子教训儿子天经地义,所以看着叶镐了几下叶寻蕙之后,他们这才上前拦着。

    “好了好了,也了,这教训也够了,大过年的,堂兄这是做什么呢。”

    “堂兄莫再了,也给嫂嫂留些面子。”

    “别吓坏了女人孩子,蕙哥儿有不是,好好教就好了。”

    叶镐被族兄弟劝下之后,心里还是窝火:“瞧瞧你教的这孽障!将来叶家由他继承,迟早败坏在他手里!”

    他对着金氏骂了一通,火气稍微降下来了些,熬了一晚上他也累了,没什么力气人,方才不知哪里找来了一个门栓,拿在手上重得要死还不到人,索性将门栓一扔,大脚一踏,出了门去。

    金氏抱着儿子痛哭,在场跟她要好的几个女人过来劝她,方才多拿了些金疮药,这会儿子正好用上了。

    叶寻芳待在这里也不大受人欢迎,虽事情不因他起,这都是叶寻蕙活该,但整件事情还是跟他有关的。这会儿大家的同情都在金氏身上,王姨娘一个妾什么都不值当。

    叶寻芳走过去,有些心疼这个女人。默默地牵了她起来,却见王姨娘脸上全是泪水,但是眼神却很是坚定。

    她伸出冰凉的手过来摸叶寻芳的头,摸着摸着又流下泪来。

    叶寻芳心里清楚,这王姨娘是将他当做了精神支柱。儿子没有做错事,没有被罚,她就已经知足了。不管她怎么被轻贱被看,只要儿子是立着的,就仿佛她也立着。

    王姨娘刚才跪了很久,现在站起来都很困难,寻芳就让丫鬟帮着去扶她起来。

    等叶寻芳扶了王姨娘起身后,几人缓缓地朝屏风那处走去,准备离开。

    这时候叶老爷走了,金氏的情绪也慢慢地平静了下来。

    叶寻芳不知怎么的,就觉得自己背后好像有人在看自己。不经意地回头一看,却见金氏红着眼,头发凌乱,正被丫鬟们扶着起来,但是她的眼里却散发着冰冷的光,就这么幽幽地注视着叶寻芳。

    只这么一眼,叶寻芳就觉得自己简直如坠冰窖,那股凉意就这么从脚底心儿窜了上来。

    金氏记住他了,她不会这么轻易放过自己的,这便是叶寻芳当时一瞬间闪过的念头。

    她眼神可怕归可怕,寻芳已经懒得再去管了。金氏可怜是可怜,但若真有一日对他兵戈相向的话,那叶寻芳就会选择除掉她。

    早上带着姨娘回房,叶寻芳检查了一下她脸上跟腿上的伤势,发现并不那么严重,就稍微给她上了药。

    这会儿大家都又困又累,没有什么精神聊天,了两句话,寻芳便回了房去睡觉去了。

    自那日之后,叶宅一直安静到了正月中旬龙灯。

    闹龙灯那日只再热闹了这么一回之后,所有人的生活便慢慢开始重新回归忙碌。

    叶寻蕙的身体也很幸运地在考试之前好了,他已经去礼房报名考县试,眼看二月就要去考了。

    而这边儿叶寻芳却没有听到叶寻芝要去考试的消息,于是主动问起了叶寻芝二月会不会去考试的事情。

    “父亲,我年纪,让我再等一年。他希望我明年能得个案首。”叶寻芝是如是回答的。

    在叶寻芳还在想着明年能不能学习完毕去考试的时候,叶寻芝在烦恼的,只是能不能得第一。

    寻芳知道,叶寻芝是有学习的天分的。在叶寻芝这么之后,他大概猜到了,木秀于林不是一件好事儿。估计先生就是不希望叶寻芝太过出众才下了这样的决定吧。

    童子试其实并不是难度特别大的考试,考秀才其实最主要的就是为了考验学生对儒家典籍的掌握程度。

    只有少部分是比较实务的问题,这是叶寻芳翻看过以前的测试卷子而得出的结论。

    像是秀才,他们考出来除了见官不跪,和一些优惠之外,是不能做官的。

    叶寻芳穿越之前所在的那个时代,是明朝的时候,举人才都能有做官资格的,在这之前连举人都很难有官做。

    所以许多人家在明朝之后,就将看重门第择婿而转变成了看重举业了。

    而他穿越过来的这个王朝也有着相同的历史,举人最少也能做个县里的官,所以才会有这么多人前赴后继地去考科举。因为做官之后阶级就不一样了。

    历史上就有很多考生,就是从寒门农户里面出来的。在这个朝代又有着许多这样那样激励人学习的故事流传,这就导致人们更重科举了。

    但是叶寻芳现在所在这个朝代,跟之前的明朝不一样的是,他这里没有用八股取士。

    这里科举也是三年一科,考试用四书五经的内容。现在时间长了,就偶尔会夹杂一些别的书本作为考试内容,但是四书五经还是最主要的。

    八股取士是当时明朝为了避免学生跟主考官有贿赂之类的事情发生,所以才采取的一种取士办法。

    因为八股文是很难去写的,对格式之类的都很有要求,这就让考生很难在考卷内夹杂一些能够让考官辨别对象的内容。

    但即便如此,肯定还是会有漏网之鱼。

    况且八股取士之后,让文人学子专注研究八股文,而觉得其它东西都不重要,这就像是现代所的严重偏科。

    可能对于一部分有这方面才能的人是好事,但是对整个社会来,所有治国文人都偏一科的话,可不一定是什么好事儿。

    本国的开国皇帝,大概也想到过这一点,所以叶寻芳目前所处的朝代是没有用八股取士的。

    但是这也有个坏处,那就是科举场中,贿赂的事情屡见不鲜,漏网之鱼多不胜数。

    明清的士人也不都是傻子,八股取士的弊端是肯定有的,他们肯定也有人发现了。

    但是古代跟现代不一样,你要公平公正公开实在太难。即便现在,开了摄像头可以监控高考了,谁又能保证所有学生都没有作弊?总还是会有漏网之鱼。

    所以寻芳觉得,八股取士虽然有很大的弊端。但是在当时确实是没有办法去更改的一种取士方法。

    这个朝代没有八股取士,想必这时候的皇帝,大概也为考试作弊的学子跟官员们愁大了头。

    可这至少是便宜了叶寻芳,要是让他去学八股文,那可能还得再等上两年才能去考试了。

    学习的时间照样进行着,正月最令叶寻芳高兴的事情,那莫过于宝儿的病好了,能够出来到院子逛逛了。

    二月县试,因为临近考场,整个丹城都热闹了不少,光是参加考试就有成百上千人。

    今年县试共分了五场,县试时考生不用住在考场内,一天只考一场,当天考完当天出来。照着本国的法,前一场过了就能够有参加府试的机会。

    但是叶寻蕙在第一场就被刷了下来,这件事情还在叶家掀起了不的风浪。

    因为当初叶寻蕙去考试的时候,连先生叶锦都过他这次应该差不多了。意思就是他这次极有可能考上秀才的。

    就因为这个,叶寻蕙到处自己一定会考上的。结果别秀才了,连个童生都没有挣到。第一场就被刷了下来,简直丢死人。

    叶锦以为这可能是由于这次考试太难,或者有些文章他自己没有跟学生细讲的缘故,便叫叶寻蕙将试题默出来给自己看。

    结果却发现,这是在考试前刚过的题目。就因为这个,连先生都生了叶寻蕙好久的气。

    先生当时看完那试卷,当场就了叶寻蕙是太过骄傲自满,觉得他品性还需要锻炼。直叫他抄了一整本书。

    因为这实在是太可惜了些。再去考试,还要等上整整一年的时间。

    叶寻蕙的知识量原本是够的,但是因为他粗心大意,不止错字,还有许多明明会背会默的东西都没能在考场上写出来。

    这就不怪先生会生气了,连金氏知道这事儿后都有些恨铁不成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