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听这孩儿自己还有个母亲, 寻芳心下松了一口气,否则还真不知道该拿这孩儿怎么办。
这事儿是遇上了,不好不管, 可让他去拯救吧,他也没那么大本事,所以宁可眼不见的好。
这姑娘,就像是路上遇到的一只饿了好几日的猫咪。
它长得很可爱, 也很乖巧, 它没有主人, 你能够预想到自己如果不将它带回家, 它很可能就会死在外面。
而你, 又正好是一个爱猫人士,但是养这只猫会花费你许多的精力。
寻芳刚才就是陷入了这纠结当中, 如果这姑娘没有亲人, 他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忍心不管她。
虽然管她一顿饭, 已经算是他的好心了。可如果她接下来的命运就是等死的话,寻芳不知道自己这一顿饭到底施舍的是好还是不好。
现在听她还有个母亲, 寻芳便轻松了许多。因为他发现,这只“喵咪”是个有主人的。
寻芳对那孩儿问道:“你叫巧儿?”
孩儿见他问,乖巧地点了点头。
“天色不早了, 得快些回去,一会儿宵禁了。”叶寻芝在一旁提醒寻芳道。
寻芳原本想叫元庆送孩儿回去,但这会儿确实不能耽误时间,否则要被抓去问罪的。即便寻芳他们能被通融, 最后结局最多就是被关一夜然后放回去,但也没必要去惹这个麻烦。
从元宝那里拿了一吊钱,寻芳将这钱塞给了孩儿, 对她道:“好好照顾你母亲。”
这钱不多,寻芳只怕多给了到时候她们孤儿寡母会被抢。一吊钱么,也不过是一个月的口粮。
孩儿显然没想到寻芳会给自己钱,手里拿着钱,心神却都还感觉不现实,就这么呆呆地望着寻芳。
寻芳没有理会她太多,站直身体,跟寻芝和雪松离开了。
“寻芳,下次莫要施舍了,咱们县城里的难民,比如今府城的还要多呢。你这样碰上一个孩儿就施舍一两银子一只鸡,就是金山银山也要叫你施舍光了。”杨雪松走在寻芳身边道。
寻芳是常年不怎么出门的状态,因为不怎么出门所以也就不常看见穷人,他们家宅门一关,都是照常过日子。
就是出门也是坐马车轿子,所以不常看见这样的难民。偶尔瞧见了,就觉得给那么点儿钱不算什么,反正他每月赚得更多一些。
可杨雪松是过来人,他们家就住在近郊,并不是什么繁华的地界,那里偶尔就有难民来刨食都会被赶走。
叫他们吃了自己地里的粮食,又叫守着土地吃饭的人吃什么?每年还有赋税要上交,大家也都难。
杨雪松见惯了,同情归同情,但也只能施与同情罢了。
原本寻芳的家境跟他不一样,杨雪松不这些也没什么。但两人是要好的,他不想看着寻芳总是这么好心施舍,因为他知道怎么也舍不够的。
“这是个孩儿。若是大人,我可能也就罢了。”寻芳明白杨雪松的意思,但还是觉得孩子太可怜。
今日见到这孩儿,忽然让他有些想家起来。没有手机没关系,至少华夏的人民大体上吃穿是不愁的,只有少部分特别贫困的地方,zf还要极力扶持呢。
他从出生就没挨饿过,他周围的人也从没挨饿过,在那连乞丐都不曾见到过的地方长到二十几岁。
一朝穿越,不豪门望族,也是康之家,吃喝不愁,手头有闲钱,穿衣吃饭都有专人伺候。
实在是,有些看不得这些跟他同样身为人的人受苦。
如果生在现代,遇到这么多难民的话,寻芳手头有些闲钱,很可能会去做个志愿者帮帮他们。但是偏生在古代,除了施舍之外,没有丝毫可以帮忙的。
“就是有些人,知道你们可怜孩,所以专门教孩儿出来讨钱的也有。寻芳,下次斟酌着些吧。”杨雪松道。
寻芳边想念着上辈子把他喂饱的袁爷爷,边点头道:“我知道了。”
叶寻芝在一旁听着二人的言语,一路沉默着。
就这样回到府学,学习了一阵时间。忽然有个之前跟梁佩恩认识的人要选卷子,让梁佩恩帮着批卷。
这就是选出一些考秀才用的卷子,前几年的一些卷子拿过来让梁佩恩来批,选好之后就会定成一册刊印出来,到时候选卷人的名字,会在书页上写着。
梁佩恩是不差这么点儿钱的,之前帮忙选过卷,是因为这原本是凌云帮忙的,凌云那时候没有钱,又不去做馆,就靠着这个赚几两银子。
他卷子批的快,花不了太多看书的时间,一个月最多占用他五天的时间。
后来凌云回家去了,那书店的人找不到凌云,便只能来请往日里跟他要好的梁佩恩了。
梁佩恩原本不想答应,但是人家都求上来了,又不是什么大事,还有钱赚,一时不好直接回绝,便答应帮一次忙。
况且,这年的选卷上有他的名字,多少也增加些名气,没有什么不好,这样想来,他的益处是多的。
只是有一就有二,谁想接下来人家书店掌柜又来找他了。
这次来找的时候,正好寻芳也听到了,梁佩恩就问寻芳有没有兴趣帮着选。
他知道寻芳家里是有些钱的,梁佩恩自己这样的家境是远比不上寻芳。但寻芳年纪,或许好奇这些。
“可是我不太会。”寻芳有些尴尬地道,好奇是好奇,但是多余麻烦的事情他也不想做,他又不缺钱。
“我可以教你。”梁佩恩见寻芳没有拒绝,便觉事情已经成了两分。
“这能行吗?人家是来请你的。”寻芳道。
“我记得你中秀才的名次也不低,有什么不行的?”
梁佩恩话刚完,便看向了书店的那掌柜。结果却看到了对方有话不敢言的表情。
“怎么了?”梁佩恩问他道。
原本这选卷,只要试试看,选得好的话,下次再合作,选不好本来也没什么,下次找别人便好了。
寻芳是个正经秀才,又不是什么没文化的粗人。并不耽误他们书店的名声。
只见那掌柜擦着额上的汗道:“就是相公,看着年轻了些。”
他这话的直白,人家想不懂都难。原来他是觉得寻芳年纪,由他选卷,似乎有些不妥当。大概还是觉得年纪大些的人跟稳重吧。
寻芳也没有计较这个,选不选这卷子都无所谓。他不缺这银子花,也不图那名声。
见选不成卷,寻芳没有恼怒,只道:“我倒有个人介绍给你,他比我长几岁,是上一届的秀才,文采极好,成绩也是前排。”
掌柜有些不愿意让年纪的寻芳来选卷,本来还觉得自己应该是得罪这个相公了,如今却见寻芳非但没有怪罪,还要介绍个人过来给他帮忙。
这掌柜岂敢再拒绝?一见寻芳这么,自然是欣喜的。
“这感情好,只是不知道那位相公愿不愿意过来帮忙。”
寻芳是知道杨雪松缺钱花的,寻芳要是给他介绍一个脑力活,还有银子拿,那他肯定是乐意接受。
可当着这请人的掌柜的面儿,不能先自降了身价,倒弄得像是他们巴着要过去选卷一样。
于是寻芳装作思考了一会儿,才道:“这也不一定,先叫我去替你问一问,明日后日一准给你答复。”
完,又问道:“你那里着急要卷子吗?共要批多少出来?大概在什么时间内需批出来?”
那掌柜道:“这两日倒可缓得,着急倒不是很着急,若是叶相公朋友那里没问题的话,时间更缓一些罢了。”
完,又将那试卷要批多少册子,以及时间都了。
寻芳算了算,觉得这对杨雪松来应该不难,心下已经有了九成把握,只要不出什么乱子的话,杨雪松是会答应的。
梁佩恩就在寻芳身边坐着,瞧见寻芳应付那掌柜应付的有模有样,话间就将事情定下了。
方才那掌柜还有些轻看寻芳,觉得他年纪,叫他选卷不成样子。这会儿竟隐隐有些佩服他,甚至感恩他的感觉了。
寻芳年纪,在对人这方面简直没有话。梁佩恩心里暗暗赞叹寻芳为人处世有条理。
几人又了一会儿子话,等那掌柜走了,寻芳才又继续跟梁佩恩探讨起了书上的问题。
他原本就是来问问题的,只是这会儿正好碰上了那掌柜罢了。
等解决了书上的事情,寻芳准备别过梁佩恩,结果梁佩恩起了亲近的心思,问了寻芳许多家里的事情。
原本他是知道寻芳家做过官的,这次细问了一下。寻芳的家室没有什么不能跟人的,见梁佩恩要跟他聊天,就坐下来了一会儿,直聊到了他们家分家的事情。
如今叶家两家独大,一家就是他们这出了两个秀才,还准备要考举人的叶家。还有一家,就是叶锦先生那才强盛起来的那一脉。
梁佩恩只是个富农,家里祖上一直没有做官的出现过,不过天下姓梁的也多了,序一序他们家保不定也有个厉害的人物,只是到他们这一代,已经是旁支的旁支罢了。
听了寻芳家里许多事情,梁佩恩少有些向往。
就是没落了的家庭,也是此等富贵,人员这样繁茂,叫人如何不羡慕呢?从此,梁佩恩对寻芳更加不同。
这日梁佩恩留了寻芳晚上一起吃饭,寻芳也乐得多交朋友,便留下来吃了再走的。
晚上离开梁佩恩屋子的时候,直接去了杨雪松那处。
这时候杨雪松一样是刚吃过晚饭,傍晚在外面走了走消食,回来仍旧看书的。
见寻芳拿着书来,他还以为寻芳是来求教的。谁想,寻芳是来告诉他,有人希望他帮忙选卷的。
“到时候价格还要再看他怎么给。这也不是天天都有的活儿,一年大概也就这么几次,给的酬金自然是不会少的。我梁佩恩,这估计也就话十来天时间能批完。但是他给的时间倒长,有那么一两个月的时间,你到时候可批两天,然后中间穿插些学习的时间。”
“这与你学业并不妨碍,学习之余还能抽空赚些花用。有了这些钱,家里也无需再多给你恁多的补贴,你以后出去跟人诗会吃酒,底气也硬些。”寻芳将这好处全分析给了杨雪松听。
杨雪松正愁着没钱,就是家里有钱,如今还欠着寻芳不少,之前寻芳给的钱也是好每年慢慢的还,这时候他不敢乱花家里的钱。
但是人在府学,跟同学们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人家来约,就是经常推脱,也不好全都拒绝。
可大家聚一次,凑公分就要二钱银子。即便每月一次,五个月也要花上一两银子了,加上平时吃喝,生病看病,读书买书,那钱如流水般的花了出去。
他家里若有个劳壮的男人赚钱,或者不是只有母亲姐姐的话,但凡多一两个帮衬,他花钱的时候也不会这么有罪恶感。
平时杨雪松赚钱,就是帮着书店里抄书。他的字好看,却也不是什么书法家,画画也就一般,根本不能靠着这些赚钱。
抄书是来钱快,但是来钱不多。加上他自己还要读书,抄书需要的时间太多,他很难帮忙。
况且这时候都有印刷,基本是没有刷出来的书才叫帮着抄的,抄的书本也不多,他这钱还是一时有一时无的。
这会儿寻芳帮他解决了这个问题,杨雪松岂有不感恩的?
“难为你还想着我,多谢你。这事儿我同意了,什么时候我们去见见那掌柜?还是快些定下来的好,免得中途出现变故,或是叫人家等久了。”
寻芳见他果然同意,便道:“我过这两日给他答复的,这样,咱们明日下午就去好。你得对,免得事情拖久了出现变故。”
人家也不一定就只有他们这里一个选择,暂时还有时间的话,他明天也可以去找别人。
不过既然是已经答应了寻芳的,应该还是会等过这两日再。
否则之前那掌柜求着人帮忙,现在他帮了忙了,人家反而拒绝,这没有道理。
跟杨雪松商量好之后,寻芳便回了自己的屋里睡下。
第二日早上学习过后,下午就跟杨雪松去了那书店铺子。
这是府城,下午离饭点还有好一段时间,街上却也是熙熙攘攘来来往往的人群。
虽南方乱,但跟他们府城又仿佛完全没有关系一般。大家只知道这个消息,却难以想象那里究竟已经乱成什么模样了。
下午天热,寻芳手里拿着个扇子,跟杨雪松昂首挺胸地走进书店里。
人家买书的地方都以为他们是来买书的,只在那里继续埋头干自己的活儿。
这时候并没有瞧见之前见过的那掌柜,寻芳便对一个正在算账的先生问了人,是昨天约好了这两日回来见面的叶寻芳。
那算账的先生知道了,便请寻芳他们先稍等,跑着去找了掌柜出来。
这书店后面楼上都有房间,掌柜就住在书店后面,见寻芳来了,身边还站着杨雪松,欢欢喜喜过来迎接。
杨雪松今年秋已经十四岁了,他原本就瘦,如今家里条件好了,升高也跟着窜了上来,看上去像是十六岁左右的年纪。长相清秀,气质内敛,看着又有礼貌,是挺容易让人有好感的类型。
掌柜见杨雪松如此模样,脸上表情看着就很满意了。
他问了杨雪松的年纪,杨雪松答的是要十六岁,按着虚岁再加一岁,这是寻芳教他的。这时候这么也不算什么,毕竟今年也不剩几个月了。
这时候许多人进场考试还会故意将自己的年纪压一压,夸张压上十来岁二十来岁的都有,杨雪松不过抬了一岁,并不夸张。
这掌柜一听杨雪松的年纪,勉强算是可以了。之后又问了杨雪松的成绩,有没有批卷子的经验。
杨雪松一一答了,那掌柜似乎对杨雪松的成绩很满意。下午留下吃了些果品,喝了茶,就很快将这事情定了下来。
一切都尽在寻芳意料之内的,只是这报酬比寻芳想象中多了一些。
自然,这是令人高兴的事情,杨雪松有了另外一份收入,还多亏了寻芳的介绍。
“等我拿了这报酬,下次请你吃酒。”别过掌柜,二人回去的时候,杨雪松还对寻芳道。
寻芳自然笑着应了,等着他的酒吃。
天气由暖转凉,很快一月过去又是一月。
到了十一月份的时候,寻芳照常收到了一封家书,这都是王氏找了会写字的厮给他写的信。
书信开头,是对之前寻芳回信过去的回话。王氏抱怨寻芳写回去的信字数太少,希望他这次能够多写些字回去。
另外就是了一些家常的事情,譬如宝儿这半个月来跟她闹了一次别扭,今年的天冷的比去年快之类的。
之后她可能就是为了跟寻芳倾诉一下,老爷的身子越发不好了,为了保命,彻底从柳姨娘房里搬了出来,而今正过着清心寡欲的生活。
最近不知道听了那道观里一个道士什么话,开始吃起丹药来了。
再就是了些亲戚家的事情,叶寻苌跟也寻苠那里她是并不多接触的,所以只了寻芳表哥已经定下明年年初要成婚的事情,还帮寻芳算了一下时间,觉得他能参加表哥的婚礼。
最后就是惯例的结尾,提醒寻芳多穿衣服,让厮多照顾,别懒得使唤人,凡事别总是亲力亲为。
在寻芳看来亲力亲为独立一些应该是好事儿,但是王氏却觉得坐着享福才是好事儿。
叶寻芝也收到了来自京都的信,是叶锦写的一封家书,就是报个平安,还有就是吩咐叶寻芝好好学习。
另外寄了两本书过来,让寻芝跟寻芳好好看看。
寻芳看过叶寻芝手里的信,王氏那洋洋洒洒好几面的信纸,跟叶锦寥寥数语的一张信纸,简直成了鲜明的对比。
看过信后,就得回信。
再不到一个月就要放假了,寻芳实在没想到有什么好写的,就只写了让王氏注意宝儿,这两日天气越发冷了,他怕宝儿又生病。
虽然这会儿宝儿的身体已经好了许多,但寻芳还是很不放心妹妹。
写好信后,唤了厮过去寄信。
厮接了信后快速跑了出去,寻芳站在屋外看着厮跑远的背影,呼出一口暖气,嘴里跑出淡淡的白烟。
寻芳想着,等这信寄到家的那日,他也差不多该启程回家过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