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A+A-

    “今儿有官差过来送的这封信, 你爹,你爹......”王老爹看着俞敏,已经不出话来。

    王老爹是村里的里正, 专门管一部分人家,就相当于这一块地的地头蛇。有时候乡间的事情,找官府都无法解决,但是找里正就能够解决。

    王老爹跟俞鹏做了挺久的邻居, 村里大家也挺敬重俞鹏的, 因为他功夫好, 为人正义, 就跟这时候话本里的那些人一样的品行, 所以邻居都喜欢俞鹏。

    后来俞鹏去参军,大家对俞敏也多有照顾。就是俞敏性格不怎么亲近人, 但大家还是很关心这孩儿的。

    俞敏年纪, 父母就都不在身边了。偏偏他还能将自己照顾的很好, 自己有吃有穿有住,从不麻烦别人, 反而还有帮忙的时候。这样乖巧懂事的孩子,任谁都会心疼。

    所以俞鹏去世,王老爹也是真心的难受, 到了俞敏面前,不出让人伤心的话来。

    就是王老爹要,其实这会儿俞敏也听不进谁的话。

    只见俞敏拿过王老爹手里的信后,颤着手将信封拆开了, 里头只有一块灰色的布料,布料上写着一行字“为国捐躯,虽死无悔。吾儿长成后宜参军, 为父报仇”。

    杨雪松就站在俞敏身边,看到了信上的内容,声音沙哑地唤着俞敏:“敏哥儿。”

    杨雪松实在想安慰一下俞敏,却又觉得,此时此刻,俞敏发泄出来,反而会比憋着更好。

    寻芳跳下车来,担忧地走到俞敏身边,元宝跟在他身边,提着一盏灯笼,将那布上的字照得清清楚楚。

    那布上的字是用血染的,光是咬破手指是流不出这么多血的。光是看着那血书,寻芳就能想象出当时先生的惨烈状况。

    俞鹏跟寻芳相处了几年,师徒二人的关系一向很好。不像是丧父丧母之痛,却也像失去一个好朋友的感觉,万分悲凉。

    前儿师父寄信给寻芳的时候,寻芳还很高兴,虽然不及给俞敏寄信一般频繁,但寻芳过两三个月还是能收到一封信的。

    俞鹏前儿还被提拔了一下,当了个领导,结果这会儿再见信,却已经是阴阳相隔了。

    天色越发晚了,寻芳却舍不得走,此刻的俞敏不管嘴上怎么,肯定是需要人陪伴的。就是什么都不,光陪在他身边也好。

    寻芳不想在这时候离开,这正是俞敏难熬的时候。

    寻芳忍住鼻尖的酸意,将元庆拉到一边,吩咐道:“你回家去一趟,叫家里人备两套衣物给我送来。”

    元庆听了他的话,有些惊讶。

    “爷,你今儿不算回去了?”

    寻芳点头道:“我就在杨孝廉家住两日,你去跟我母亲一声,顺便,把敏哥儿父亲去了的事情了,就我执意要留下,母亲不会难我的。”

    孝廉就是举人,寻芳让元庆传话去给王氏,就是想让她知道,自己并不是因为跟别人在鬼混所以不回去。

    他是住在自己好友家,而他这个好友是个举人。并且还明了自己师父去世,要陪伴好友的原因,这要是王氏还坚持让他回家的话,就太不体谅了些。

    元庆是想劝寻芳回去的,这样一来,他也要折腾一个来回不,要是太太不高兴了,他还得挨一顿。

    因是寻芳房里的人,王氏对元庆还是挺好的,过年也不会忘记给他分红包,月钱更是从来不会迟。这次回去,若是王氏不高兴了,挨倒是不至于,但是挨一顿是肯定的。

    王氏那个念人的本事,别元庆了,就是平时很能哄王氏的寻芳都受不住。

    “爷......”元庆原本想劝寻芳还是回去,但随即想一想又感觉寻芳不可能会听自己的,所以憋着什么话也没,坐上车回去了。

    寻芳见元庆回去之后,才再走回俞敏他们这边。

    “寻芳,怎么不回去了?”杨雪松方才没怎么注意寻芳,所有关注的点都放在俞敏身上了。

    方才见马车远去,还以为寻芳回去了,结果这会儿却见到寻芳还没走。

    俞敏看着那封信,身子都软了,看了好半晌,才开始落下泪来。他就是属于那种哭都不会出声的孩子,所以看着格外叫人心疼。

    杨雪松谢过了王老爹,给了那王老爹五十文钱算作请他喝茶的费用。

    人家傍晚该吃饭的时间特意跑过来,也不确定俞敏在不在,就是想让他赶快知道消息,这么老远地跑过来真是挺辛苦的。

    比起亲疏,自然是寻芳杨雪松他们跟俞敏更亲一些。人家王老爹只是邻居,而寻芳他们跟俞敏则像是亲人。

    寻芳对杨雪松道:“我今儿不回去了,你过两日要走,又要收拾行李,还要照应这里一切,只怕你忙不过来。”

    就算有杨杏儿跟杨母帮衬,家里的事物现在不比之前了。杨杏儿跟杨母总归要学一学这个阶级的女主人应该做的事情的,他们杨家从来没有接触过中上层阶级,这就表明他们还有得学。

    “况且敏哥儿也是我弟弟,这会儿我撇下他,算什么事儿?”这才是寻芳最想的。

    寻芳帮俞敏擦了眼泪,带他重新回院子。

    俞敏已经哭的都无法思考了,这会儿寻芳他们带他做什么,他都跟着,就是一个劲儿的流泪,听不进他们劝的话。

    进了屋里,杨母瞧见他们所有人都回来了,还在诧异。但是一瞧见在哭泣的俞敏,顿时住了想要问出口的话。

    杨雪松叫丫鬟还有厮坐马车去了寻芳那院子,让人简单收拾了两套衣服过去,寻芳他们年纪比俞敏大,倒是想把衣服借他穿,却不适合他穿。

    晚上杨母就哄着俞敏,俞敏趴在杨母怀里哭,看着叫人心疼。但是这会儿寻芳他们也劝不住。

    等到晚上摆上饭来,杨杏儿亲自下厨多加了几道菜。寻芳他们吃了,俞敏吃不下,寻芳跟杨雪松就代替杨母,哄着俞敏吃几口,杨母这才有空到餐桌上吃饭。

    然而今天发生的事情实在太糟心,大家都是勉强对付着。就是杨杏儿的做菜手艺再好,饭菜吃到嘴里,那香味也减去了一半。

    寻芳想着想着,在饭桌上还落了几滴泪。他是一会儿想师父,一会儿又想在现代的父母。脑袋挺混乱的,总是想着伤心事儿。

    然而伤心事儿他也无法集中一件地去想,负面情绪往往就在这种时候一起袭来。

    杨雪松虽然也跟俞敏关系好,但和关系基本是建立在母亲跟姐姐和俞敏的关系上的。

    真正来,是杨母跟杨杏儿和俞敏相处的时间长,她们将俞敏当做了自己的儿子跟弟弟。

    杨雪松平时也就是放假才跟俞敏有些相处,时间长了,就感觉好像认识了很久一样,自然而然地对俞敏好。

    但是实际上,还是寻芳对俞敏还有俞鹏感情更深一些。所以在场所有人都哭了,杨雪松也是真心难过,却只唯独他没哭,还能劝寻芳他们节哀顺变别太伤心。

    等寻芳他们用过饭后,俞敏被哄着也吃了几口饭。但是吃进去不到一会儿又吐了出来,寻芳他们只好喂他一些蜂蜜水。

    之后简单帮着他洗漱了,就让他在杨雪松的屋里睡下了。杨杏儿则忙着给寻芳收拾好客房。

    她刚带着寻芳到了客房,准备收拾一床被褥出来的时候,寻芳的厮元庆就回来了,并且还带了绿萝还有寻芳房里的一个婆子来的。

    吃过饭后,寻芳也喝了一些蜂蜜水,这会儿情绪已经稳定下来了。见到绿萝他们,寻芳还是觉得有些尴尬的。

    “我又不是出远门,都是在城内,坐车都不需两刻钟,你们来做什么?”寻芳真是搞不懂他就是在这里住下两日,需要来这么多人过来照顾吗?

    平时在书院的时候,也不过元庆跟另外一个厮照应着,另一个厮也只是偶尔帮着传话,提东西罢了,实际上元庆一个人忙活就够了。

    这会儿好了,一个马夫加一个元庆,还要再来个绿萝。

    元庆见寻芳有些不高兴,解释道:“这是太太吩咐的,我也没法儿啊。”

    杨杏儿在一旁道:“罢了,多一个人伺候你还不高兴。我们家不如以往了,别是多来一两个人,就是多来十个,饭还是管够的。”

    寻芳清楚,她这么是不想让自己尴尬。

    “这些被子带过来做什么?”人多来一个,寻芳也就算了,但这些东西带过来又是做什么?

    杨家的东西就这么不入王氏的眼了?寻芳觉得这未免太夸张了些。

    绿萝道:“自家的东西爷用惯了,太太怕你睡不惯,就让带来了。”

    其实大家心里清楚,就是王氏嫌杨家东西不够好,怕是别人用过的被褥拿来给寻芳用,所以才特地叫人带了这些来的。

    寻芳见他们这么,想着还是不能反驳太太。王氏一向将她当成眼珠子似的疼,行为夸张能够理解,就是寻芳觉得这未免让杨家人觉得尴尬。

    谁想杨杏儿是不那么爱计较的性格,她很大度,寻芳毕竟是他们杨家的客人,并且他们家跟寻芳关系跟寻常朋友不一样,要更好许多。

    杨杏儿反倒怕寻芳尴尬,自己笑道:“这倒好了,正好省了我去拿被褥。我还怕你用不惯,还要选一床呢,现在不用麻烦了。”

    寻芳见她这样贴心,心里也豁达许多。于是叫元庆帮着绿萝将被褥都摆弄好,谢过了杨杏儿。

    杨杏儿跟寻芳了几句话,就回她自己房间去了。

    整理好了寻芳的行李后,绿萝就让元庆先回去睡觉了。

    杨杏儿原是让元庆也在这里睡下的,但是寻芳觉得这太过扰,还要让杨杏儿准备下人用的房间跟东西,所以就让元庆跟车夫先回去了。

    绿萝反正也是睡在寻芳房里的,平时就睡在寻芳寝室附近的榻上。这是为了方便寻芳睡觉中途醒来还能使唤到人。

    当然,寻芳从来没有那么麻烦过别人。平时就是半夜醒来口渴了,也是他自己去倒水喝。

    好在寻芳这时候睡的屋子里也有榻,绿萝同样带了自己的被褥跟换洗衣物过来,正好能睡下,就是跟自己家里还是不能比的。

    “他们家不是有下人么?怎么杨姑娘方才亲自带你过来这屋的?”绿萝有些搞不明白,就好像家里的宝儿,遇见外男的时候,还亲自下去照顾一样。

    叶家的女人,除了平时过节会见一见亲戚外,平时就是跟外男在一起两句话都会很拘谨。

    要是跟一个男人共处,身边又没有人的话,估计叶家的女人能被吓晕过去。

    这不是夸张的法,而是真实的情况。

    因为在叶家,就算是开宴会,都要分开男女席。女人坐着吃酒的地方,一般还有下人守着,一面有男人误入了女人所在的地方,惊扰到太太姐们。

    但是若要问寻芳跟她们相处的感受,他还是觉得跟杨杏儿在一起相处的时候会更自然。

    “他们原没有我们家那么讲究,但是杏儿姐是个很好的人。她与我们家的太太姑娘是不同的,之前雪松不在的时候,她又要赚钱养家又要侍奉母亲。是个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的女子。”

    绿萝问道:“杏儿姑娘多大了?瞧着好像比你大不了多少,她该是许了人家了吧?”

    寻芳想了想,道:“好像比我大四五岁,具体也不大清楚。”

    绿萝道:“哟,都十七八的姑娘了,该定好人家了吧?”

    寻芳道:“还没有,雪松这两年读书,还多亏着她看顾家里的。”

    “这也该一户人家了,杨少爷今年还准备考试吗?还是跟爷一样先等等?他姐姐要亲了,他总得帮着把关吧。寻常人家女儿,就是二十岁嫁人,这会儿也该好一户人家了。他姐姐不嫁人,不都是因着他的前程么?”

    寻芳听绿萝这话里的意思,感觉她是觉得,杨杏儿这么大不嫁人,全是被杨雪松耽误了似的。

    “她自己或许不想这么早跟人成婚。”寻芳道。

    “爷这话就好笑了,哪有女儿家不想成婚的?”绿萝笑道。

    寻芳见她这么,疑惑道:“你不就不想成婚么?”

    绿萝眼神暗了暗,道:“我不一样,我又比不得她,是个千金姐。就是从前贫困如今身份贵重了,我连她贫穷那会儿也比不得。我是个奴才,怎么比她正经人家的姑娘?”

    寻芳道:“别这些话,在我眼里,你跟她是一样的人。你怎么就不是正经人家的姑娘了?你要是想,我会帮你安排,等你出去了,还做人家正头娘子。”

    绿萝见他自己是正经人家的姑娘,还自己跟杨杏儿是一样的人,嘴角扬起一抹笑来。

    “那也要我同意不是?你不是,只要我不点头,就不会叫我随便嫁人的吗?怎么,你反悔了不成?”

    寻芳摇头道:“这是哪里话,你不愿意,我自然不强你。”

    绿萝点着头道:“这才是嘛。”

    接着,她又问道:“那杨姐姐今年该亲了吧?”

    寻芳觉得也是,便道:“可能就在这一两年了,你别操心人家的事儿。就是雪松不在这里,杨姐姐要亲,我们这些平日玩得好的人,也会帮着她相看的。”

    姑娘家的婚姻是一辈子的事儿,马虎不得。将来杨杏儿要是真的要订婚,寻芳肯定是要帮她听她未来丈夫的人品家室如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