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相处

A+A-

    在这里衣食住行都不需要操心,钱更是身外之物,何景铄觉得欠魏俊行一个人情,然而在这种情况下,他也不知道该做些什么。

    何景铄没想到魏俊行会为了他做到这个地步,虽然失了生魂,但魂魄所经历的一切他都记得清楚,现在除了利用自身的优势找出离开的方法,别的对于魏俊行来也没什么意义。

    现在他们二个只剩下三枚布,要想出去,按照张和光的要求,在接下来的考试中,他们必须不遗余力,齐心合作才行。

    可经过这次事件之后,何景铄也隐约觉得事情越来越不对劲了。蛤蟆仙这一关,他觉得整件事都有些针对他跟魏俊行,以后他们能不能顺利拿到布也成了一个问题。

    魏俊行沉默了很久也没有答话,他依旧双臂抱头,抬头望天,那根狗尾巴草,只剩一个尾巴露在嘴角外边,草杆被他吞下去大半截,

    “你还好吗?”

    何景铄有些担心地又问了一句,才听到魏俊行幽幽地道,

    “当初我回到这里是有些开心的,可是现在我开始后悔了,没有伙伴,没有父母的故土不过就是一副熟悉的图画而已,于我来,没有任何意义。”

    魏俊行语声沮丧。

    何景铄翻身掣肘,撑在他的身侧,目不转睛地望向魏俊行,他整个人看起来确实有些不太好,

    “明明你救了大家,又救了我,现在我醒了,我们可以一起努力找到出口,现在还不是丧气的时候。”

    魏俊行迷茫的眼神与何景铄相对,一时间百感交集。

    何景铄拍了拍胸口,“相信我,我们一定可以出去的。你现在好好想想,以前村子里有什么传啊,故事啊,有关于一个教书先生的,或者是类似的怪人的?”

    魏俊行吐出已经嚼到发白的狗尾巴草茎,坐了起来,盯着何景铄摇了摇头,

    “我现在脑子里一团乱,什么都想不起来了。我真的很害怕我们走不出去,被永远地困在这里。”

    何景铄醒来就听他们七七八八地着发生的事,也为魏俊行捏了一把汗,

    “害怕又能改变什么呢?”他目光灼灼,满脸坚定。

    魏俊行眸色微动,沉寂片刻,突然扬脸,嘴角上扬,露出一个坏坏的笑,

    “也是啊,你终于醒了,这本是件好事,我不应该扫兴才对。”

    何景铄听魏俊行的语气,突然明白了他意有所指,忍不住蹙眉恐吓道,

    “昨天发生的事一个字也不能出去,听到没?”

    何景铄明明是想要威胁魏俊行,可是听在魏俊行的耳中却完全没有震慑力,反而有了几分娇嗔的味道,

    “万万没想到我们的学霸居然内里是这么闷骚的一个人,在蛤蟆仙洞里究竟是你自己本来的意识,还是受了蛤蟆仙的……”

    他话还没完,何景铄的拳头便直接挥了上来,魏俊行抬手招架,二人在麦垛上你来我往地了起来。

    何景铄出拳速度非常快,而且很快占居了麦垛的正中央,魏俊行上来就躲他那一拳,身子一歪,差点滚下麦垛,他匆忙间一把抓住何景铄的脚踝,

    “学霸,我认输,我对天发誓,绝不把昨天的事出去。”

    何景铄见魏俊行终于被自己的拳头降服,跪在麦垛上,倨傲地道,

    “我可是跆拳道黑带选手,想在拳脚上胜过我,你还得再多练几年。”

    魏俊行伸出长腿,又爬到了麦垛上,趴在何景铄的身边,

    “你黑带?怎么刺猬仙的时候还那么逊。”

    “谁还没有个适应过程?”

    “对对,我甘拜下风,对学霸肃然起敬。”

    魏俊行抱着头,又躺回了麦垛上,活动了一下,感觉心情好多了。

    “学霸,你什么样的事才会对我们现在的状况有帮助?”

    “既然黑,大黄,刺猬仙,青蛙仙,都曾经是你时候的玩伴或者传故事里的人物,那接下来无论发生什么,一定也会与那些有关,所以我就想多了解一些,你想一想,我们一起分析分析。”

    魏俊行经他这么一提点,还真想起来一件,在他时候也算是有趣的事,而且是对他来比较重要的事。

    他跳下麦垛,拍了拍身上的灰尘,眯着眼望了一眼北方的天空,

    “走,带你去个地方。”

    何景铄跟着跳下麦垛,跃跃欲试道,

    “你想起了什么?”

    “去了就知道了。”

    魏俊行迈开阔步,风风火火朝着村子东北方向而去,故乡,他想回的故乡,原本是童年那个热闹的村子,现在看来,不过只是自己的一厢情愿罢了,可是这里毕竟还是他的地盘,他存放的东西或许有用也不定。

    阳光猛烈,照耀着寂静的村落,白天沉默,夜晚恐怖的村庄,藏着魏俊行的童年故事,也藏着数不尽的谜团,他想尽快逃离这里,回到自己的现实生活里。

    村子的东北边,也就是昨夜初醒庙出现的场沿边上是叔盖的房子,后来叔搬了家,魏俊行就和妈妈搬到了这边住,新家的对面,就是死党军子的家。

    那时候二人经常一起玩,一起上学放学,而那个埋下的秘密盒子,也是埋在叔家新盖的院子里。

    村子里的院落除了种枣树,就是种榆树。榆树会在春天结出许多绿色圆钮扣似的榆钱,可以充饥。

    以前穷的时候,春天青黄不接,榆钱就成了救命的粮食,同枣子一样受到大家的喜爱。

    虽然现在已经不会再饿到依靠榆钱求生的地步,但种榆树的习惯却一直延续了下来。

    叔家的院子里就有一棵直径近五十公分的老榆树。

    叔盖房子的时候,早就不再用泥坯,而是换成了红砖红瓦,正屋本是要盖五间的,因为没那么多人住,就只盖起了三间,另外二间只了地基空在了那里,空着的地基里种着向日葵。

    此时正是向日葵的花季,它们个个都捧着花冠朝向太阳的方向努力生长着,蝉声阵阵,骄阳似火,榆树下的树阴里,杵着一个低头忙碌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