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古穿文中的皇帝

A+A-

    宣政殿内围坐在一群人, 气氛十分凝重。

    看着这份……坦白书,谁能信?谁敢信?有人能从后世过来,真的不是疯子?

    “陛下、相信?”贾阁老缓缓开口问道。

    “嗯, 我想信一次,信这世间真有这样的作物,能让承国百姓免于饥荒之苦。”谢奉盈看着坦白书道。

    礼部元尚书看着坦白书上的内容, 目光焦距在活字印刷身上,随后把自己早先带来的奏章往袖子一塞。

    比起这些, 选秀什么的缓一缓也没事。

    “这些东西,除了粮种要去海外搜寻, 其它的都跟工部有关啊。”王首辅轻咳了两声后道。

    “首辅的没错,据那后世女子所, 后世注重技艺,他们的匠人研发出各种东西,用机械代替了人力,是科技兴国。”身为审讯主力的秦中郎也一起聚在宣政殿上。

    “后世的华国没有君王,称呼现在的制度为封建制度, 男女平等、自由,百姓不会被冻死、饿死, 能合力度过天灾。这样一听,朕还真想看看呢!”

    谢奉盈在况园园全都招了后去看过她, 这次她破罐子破摔,没有再隐瞒, 问什么回什么,所以这是可信的。

    而且他还看过那本书, 那上面的评语一针见血, 没有对皇权的敬畏, 后世真的没有帝皇了。

    “绝不可能,不管怎么,一些阶级总归存在,就算是天下大同,也有当权者,陛下莫要轻信。”王首辅道。

    “朕明白,朕想要的只是让百姓过得好一点,让承国再无饿死之人,做到这之后,再论其它。”

    “阁老、院士们可有对这些技艺感兴趣的,工部和农院可有相关的能人?”

    听到这话,本来还被陛下话语吸引并对陛下敬佩的诸臣,瞬间来精神了。

    “陛下,若想让百姓吃饱穿暖,那么产量大的粮种和能保暖的棉花一定要找到,所以我们需要组建商队。”大学士道。

    “看上面之言,各色种子多在海外,那就需要船队,还要海船。与此同时还要有保护海域的水军,这些都是银子。”贾阁老已经在开始计算开支了。

    “去海外风险极大,而且我们并没有那些地方的海图,到时候一去不回,承国现在还承受不起这损失。”

    兵部文尚书可不这么认为,道:“你只想着失败,你就没想想万一成功,然后一转卖,钱不就来了吗?”

    “诶,别我这是与民争利,百姓又不做这行当。”文尚书摆摆手道。

    “没错,那后世之人他们的商税极高,用商税补地税,若是把海运带起来,我们的关税,可以再提一提。”

    户部贾尚书心动了,但好歹还有些理智,道:“不行,国库一定要有银子在,不然要是遇到灾害无力赈灾,那就乱了。”

    “贾卿的没错,我们必须要预留出应对各种灾祸的银两。”谢奉盈认同道。

    王首辅和康阁老看着上面的东西,随后道:“我们可以先用这赚取银子,当然不是向百姓,而是官员和富商。”

    他们点出来的是赫然是玻璃,肥皂这个被无视了,这玩意儿的用处跟皂角差不多,讲究的是薄利多销,但它又是用油造的,百姓自己还缺油呢。

    要论什么东西赚钱快,同琉璃类似的玻璃首当其冲,而且那女子比造价不贵,那它应该会受到达官贵人和富商的欢迎。

    “嗯,这前期花费应该不大,而且工部本来也要买料制造琉璃,可以一试。”

    “虽然暂时无法出海寻找良种,但她所的杂交水稻可以让司农寺着手尝试。工部改良海船,保证远航船队的战斗力和稳定性。兵部先行选拔能训练水师的将领,制定对策。”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得有银子,只有有了银子,才可以进行下一步,户部查探能缩减开支的地方。玻璃,由工部营缮司负责,那名女子也会过去,当个吏。”

    “陛下,先不她是女子,是否能进工部当胥吏,而是看这些供词,便能看出此女眼高手低,所以当个仆役便好。”

    谢奉盈觉得这话很有道理,况园园的自我感觉太好,旁人对她尊敬些,她就能蹬鼻子上脸,还是仆役好,能安下心来好好做事。

    这些东西只要能做出个十分之一,他就赐她金银,要是历练出来了,品性能力具备的话,照她的功劳算,当个官吏也不是不可以。

    随后又是一轮轮讨论,把这些事情排个先后出来,像培育良种这样的,肯定是要长期算的。

    这期间没有大臣质疑这些话语的真实性,这可是秦中郎审讯的。

    “贾卿,如此算来,国库的银钱可够?”

    贾阁老在这些人的时候,一直在心算,道:“够的,之前老臣是按每年的税收算的,今年不太一样,国库挺满。”

    这个不太一样就是指抄出的那些银钱珍宝,能让承国宽裕几年了,现在吧,还是紧一点吧!

    “趁此机会,我们可以调整下商税。”看着上面的地税低廉,用商税、工税支撑国家开支,贾阁老颇为心动。

    以商养农,有一定的可能性。

    设立关卡,收商税,这些承国也有,但是承国并不鼓励行商,毕竟要是人都去行商了,这地谁种?

    所以首先还是要有好的良种,还有各种工具,当十亩地能养活一家人的时候,就可以鼓励行商了,当然还得有所限制才行。

    所以现在鼓励是不能鼓励的,但是一些方便还是可行的,比如商路上的安全和便捷,然后收个路费。

    一瞬间贾存章想出了好几个收钱方法,一个个讲给陛下同僚们听。

    完后,叹了口气,想当初他也是清清白白的读书人,一入户部,就沾染了满身铜臭,被同僚们暗中称为铁公鸡,唉!

    其他人听得一愣一愣的,突然觉得他们完全可以放手大干一次,反正银子什么的贾大人会想办法的。

    这也只能想想,第一步贾大人就能把银子卡喽。

    况园园呆呆地看着天空,明明眼睛被光刺激的流泪,但她就是舍不得挪开。

    “公公,你多跟我话吧,不要停,我最喜欢别人跟我话了。”看着带她去其他地方的宦官,况园园声地。

    在慎刑司的默房里,除了自己发出来的声音,一点旁的声音都没有。

    现在好不容易出来了,她就喜欢听别人话,不管什么都好。

    “一个仆役还提要求,我告诉你,你去了工部就好好干活,别弄些有的没的,况家已经败了,就那些人,你回去也不好过。”

    “还不如安安分分的在工部帮忙呢,干的好了还有上次。别看那些工匠粗,都是有真本事的,你要是厉害,偷摸着学些手艺,以后日子也能对付过去。”

    “别动那些歪脑筋……”

    洪公公絮絮叨叨地着,这姑娘怎么呢,又笨又傻的,总是白日做梦,胆子还,去了外面也不知道会怎么样,还不如在慎刑司呆着呢。

    况园园听得很认真,她这次是真的知道怕了,那些人一点都不傻,一点点不对都能被听出来,电视剧都是骗人的!!

    洪公公带着她来到工部,那些吏看到一个公公带着个女人来,有些惊奇。

    那吏先对着洪公公作揖,然后问道:“这位公公是走错了吧,我们这儿是工部营缮司,可不是宫六局,你带个宫女做什么?”

    “没错,此乃陛下旨意,此女对锻造琉璃之法颇有心得,特意让杂家送来的。”

    “原来新来的仆役是你啊!”那胥吏量了下况园园的身量和脸蛋,皱眉道:“想来你也是被家里人牵累,成为了官奴。”

    “但你做什么不好,一定要会锻造之术,还到我们工部来,这不纯属添乱来了吗?”

    话里话外,嫌弃满满。

    况园园不可思议的看着他,她这么大一个美人,就算因为在慎刑司受到折磨,憔悴了很多,但她全招后就没被折腾过了。

    如今还是一个美人,竟然被人这么嫌弃!

    洪公公看到况园园那委屈的神情,道:“工部的那些人,特别是老工匠和他们的徒弟,都不是什么怜香惜玉的主,你多待一会儿,也就习惯了。”

    “你们跟我来吧!王匠人正在研究炼制琉璃的矿石。”

    “是沙子吗?”况园园记得自己过用沙子和天然苏做玻璃,但是天然苏到底怎么来的,她不知道,她当初也是听了一耳朵。

    “什么沙子?沙子怎么能制造出琉璃?当然要用各种矿石才行啊!”

    随后况园园看到摆在身前水晶料,和那些成品琉璃,好美,这种美跟玻璃完全不一样!

    看着琉璃匠人们一步步设计、雕塑……磨,况园园目不暇接,这样看来玻璃也就胜在原料便宜,而且够通透。

    工部康尚书特意过来看这位自称来自后世的女子(明明是被迫承认的!),看她那惊叹的样子很满意。

    “你既然能锻造琉璃,吧,是什么样子的?要用到多少水晶料?”

    “那个不是琉璃,就只是单纯地玻璃,是透明的,它是用沙子和天然苏做的。”见到这些琉璃后,况园园把玻璃和这些艺术品分开了。

    康尚书还在想只要能少用一半水晶料就不错了,结果这人什么,不需要水晶料?!

    “只需要沙子?那天然苏又是何物?”

    “就、就是……”况园园一时不上来,强迫自己努力回想,把可能的东西了一通,什么石灰水啊、盐碱地的石块啊等等。

    其余工匠听后,若有所思,觉得可以一试。

    况园园就这么在工部安顿下来了,那群工匠不知疲惫的找寻着制作玻璃的办法,他们不在乎朝廷要用它来干什么的,只知道这是一项全新的技艺。

    康大人还有些恍恍惚惚,要是真能用沙子和那些石头做出琉璃,啊不,玻璃来,承国还用愁钱?

    一时间整个承国都在高速运转,每个人都恨不得把自己分成两半来用,就连各地的地方官都感到了紧张感,虽然他们也不知道为什么。

    粮商们见朝廷的状态,暗暗地伸出头来,想着上京刚经历过一次波动,官员们应该把抑制粮价的事情给忘了。

    于是他们出手了,本来平稳的粮价开始上升。

    百姓们早就习惯了,每年冬天粮价都是要上涨的,今年晚了两个多月,已经够让他们开心的了。

    “陈老弟,你是真不算升?”

    “前段时日的风声你也不是没听到,官府还出了通告,就算不是正式公文,我们也不能这般啊!”

    “而且 朝廷对粮商赚差价的方法早就不满了,现在还不收敛,我担心……”一个留着短须的中年十分忧心。

    “这有什么可担心的,现在上京出了这么多事,那些官老爷肯定管不过来,再不济,送点银子也就够了。”另外一个穿着绸缎衣裳的中年人道。

    “话不是这么,有了苗头,我们就该躲着点了。”

    “你这也太心谨慎了,本来因着这个通告,我们收粮的价格没低多少,现在的价格也就以前的六成,你有什么可担心的?”

    看着陈粮商犹犹豫豫的样子,那个粮商有些不耐烦了。

    “陈齐彦,我就跟你坦白吧,这事,不是我定的,是泽安府内所有的粮行行头定的,你要是违反他的意思……”

    “以后你这粮店就别想开下去了。”

    陈齐彦看着这个人,叹了口气,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当地官府当初通告的是收购和贩卖的差价最好不要相差一半,现在已经到极限了,再提就超了。

    这种事情没有正式公文,主要还是看当地官府的意思,看他们是不是会严加查办。

    所以一些粮行已经在试探了,发现官府没反应,自然想在年前赚上一笔。

    陈齐彦关了店门,慢慢走回家,他还得想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