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家丁陈四
翌日,卖板栗的除了慕爷爷,其余两人换成了刚回来的慕朗。
因为租借了牛车,其实慕朗一个人去就可以了,但是因为昨天和甜品铺子谈的是慕爷爷,就算要换人也要去知会一声。
临走时,四叔慕起却站出来要去镇上买新的麻纸;
原本慕爷爷算直接给他买回来,让他不用去,但是慕起却借口他们不会选,也上了牛车。于是牛车上三个背篓的板栗,再加上三个成人,显得很是有些拥挤。
待到了甜品铺子,慕起左顾右盼,看到来来往往的人好多都买了他们家的板栗,看来生意比想象中还好;哪怕价格贵,总有富家人会买。
慕爷爷带着慕朗进来店铺,让慕起在外看一会儿牛车。
老板一看慕爷爷进来,赶紧从柜台里出来,热情地招呼:“慕老爷子你可来了,你再不来,我都要去找你了,今天的板栗送来了吧。”
慕爷爷往外一指:“送来了,就在门口。”
老板高兴道:“好好好,我这就让伙计过来搬货。”着就去叫人了。
慕起在门口的牛车上百无聊赖的坐着,早上起得早,他这会儿有些犯困。
旁边一家丁扮的人,远远望着背篓里的东西很是眼熟,他揉揉眼睛走近一看,果然就是他们二少爷昨天连连夸赞的板栗。
起来这板栗,还是他昨天替二少爷买糕点时,老板极力推荐的,他尝了一个,味道的确极好。
买回去后二少爷还夸他有眼光,得了二两银子的赏钱,让他今日再多买些。
他走上前,冲着牛车上的人道:“你是甜品铺子的伙计吧,跟你们老板这些板栗陈家都要了。”
慕起迷茫地看着他,用手指着自己:“你是在我吗?”
家丁陈四一副我是大爷的样子道:“自然是你,不然还谁?”
慕起从牛车上下来,双手向前一抱,端着书生文人的样子:“这位兄台可能误会了,生不是铺子里的伙计,生是来送货的。”
陈四眼睛一眯,上下量他了一番:“你是来送货的?”
慕起:“是的,来送货的。”
陈四计上心来:“那好,你这车板栗我都要了,不用给甜品铺子了。一斤多少钱,你给算算。”
慕起为难:“兄台,只是这板栗甜品铺子已经先要了,这样怕是不好吧。”
陈四凶狠道:“别兄台兄台的,谁和你是兄弟。有什么不好的,你也不听听我们陈家是什么人家,我今天就是把这些板栗全要了,甜品铺子的李老板也不敢什么。”
这时铺子老板带着伙计出来,看到陈四忙迎上去:“哟,这不是四爷嘛,您这是又来买板栗啊。您要多少,我马上给您准备好。”
陈四拂开他的手:“去去去,别那些有的没的,这些板栗我陈四要了,跟你也没关系。”
他伸手指着李老板对慕起道:“看到没,你知道该怎么做了吧。”
慕起询问的眼神看向店铺老板。
李老板再次讨好地迎上去:“四爷,我们按照您的来,这些板栗都是您的,我们都卖给你。”
“什么你们我们的,我跟他买和跟你买价格能一样吗?你少给我这儿马虎眼儿。”陈四喷了他一脸口水。
李老板哈腰道:“是是是,四爷得有理,我们哪儿挣四爷您的钱啊!”着背着手给站在门口观望情况的慕老爷子比了个手势。
慕老爷子连忙走过来圆场:“李老板的对,我们卖给四爷,我们给李老板十五文一斤,四爷要给十四文一斤就好,我们这就给您过称。”
李老板配合指挥伙计道:“对对,你们赶紧过去帮忙过称,给四爷收拾得妥妥的。”
陈四对他们的上道非常满意:“好,你们过完称跟我送到陈家去。”
几人赶紧称好,然后跟着陈四送去了陈家。
慕家人在陈家侧门等结账,陈四进去支帐钱去了。
没过一会儿,陈四出来抛给他们一个钱袋子:“钱给了,你们回去吧。”
陈四转身后,摸着胸口的内袋高兴地咧嘴笑,中间这么一倒腾足足挣了快三两银子。
慕家人往回走,慕起好奇地问:“我们之前卖给李老板不是十二文吗?怎么变成十五文了。”
慕老爷子斜眯了他一眼:“你没看到李老板的手势?这些做老板的都圆滑得很,自然对这些家丁的想法门儿清。”
“这陈四明摆着是想吃中间的差价,在我们这里买了,回去再报铺子里的卖价,这中间不是就有甜头可赚嘛。”
慕朗:“我看李老板店里板栗卖的二十文一斤,比手势让我们报十五文也是存了让陈四占点甜头意思,又没有暴露真实的进货价格。哪怕日后陈四再来,他最少也给对方十五文,肯定不会亏。”
慕老爷子:“对,想必待会我们去见李老板,他肯定不会再让我们送货了,应该会安排人跟我们回去拉货。”
再次回到甜品铺子,果然李老板表示以后就不用他们来了。
让他们等会儿,他安排一辆马车跟他们一起回去拉货。这次就将货全部拉走,货款也一次性付清。
慕起看着店里来来往往的客人,感叹做生意真挣钱。
突然柜台处传来争执声,原来客人和二是因为算账有出入才吵了起来。
一村民扮的客人道:“这饴糖一斤九文钱,我这才半斤,你怎么就收我五文钱,你若收我五文钱,那还差我六钱重量的饴糖呢。”
慕起心里一算,这村民算的没错。他少有来镇上,但也知道饴糖压秤,这六钱重量不多,要想切一块儿六钱重的可不容易,他想看看店家要怎么解决。
柜台后面站起来一个绣眉弯弯的女孩子,笑起来嘴角有酒窝,看起来很甜美可爱。
慕起顿时觉得眼前一亮,甜进了心里,只隐约听见女子清脆的声音传来。
“大哥,我是这店里记账的,刚刚二的确给你算错了,六钱饴糖不好称,你看这样行不,我给你再称半斤一文钱一斤的麸饼可好,这样价钱刚好。”
村民这才作罢,同意了女子的提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