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还是在一起了

A+A-

    回想起,那晚自己突然从背后抱住季泽的那一幕,左晓晓认为自己是被当时的灯光和氛围蛊惑了。或许在暖色调的刺激下,人难免会变得感性些。她也察觉到,经过那一晚,似乎和季泽之间又有了些不同。

    日子一天天在课程与码字之间过着,季泽的珠宝生意也开始步入轨道。创业初期,难免要卯足了干劲,一天下来,身体里贮存的体力也被抽空,每每这时,季泽总喜欢斜靠在左晓晓家沙发上,和她聊聊一天中有趣的事情。偶尔太过疲惫,就这么睡了过去。这时,左晓晓总会蹑手蹑脚走进厨房,或者为他下碗热腾腾的面,或者做个暖胃的糖水,再轻轻唤醒他,提醒他吃完再睡。这个时候,季泽总有种和左晓晓是老夫老妻的错觉。他记得时候,爸爸喝醉酒躺在沙发上,自己的母亲也是这么料理他的。要是能和左晓晓这么简简单单、鸡毛蒜皮的过着,能多好。

    于是,左晓晓家中季泽的东西也渐渐多了起来,厕所里的剃须刀,沙发上的毯子,厨房里的专用碗筷,甚至是衣柜里的西装。左晓晓也将自己偷偷写的事情告诉了季泽,季泽成了她的第一个忠实读者。撇开滤镜,季泽觉得左晓晓的,写得是真心不错,虽然文笔比起大神们,还是略显稚嫩,但好在文字间满是真情流露,而不是华丽辞藻的一味堆砌。在写作这块,显然左晓晓是有些天赋的。

    “晓晓,你这段写得不错,特别是女主角爷爷得了帕金森,不肯向病情妥协的这一段。”季泽主动走到电脑前,翻看着左晓晓一天的写作成果。左晓晓很需要季泽的意见,每次他都能恰到好处地鼓励自己,也能一针见血地指出文章里的问题。在这方面,左晓晓是发自内心的感谢和钦佩季泽。有时,她会看着季泽完美的侧颜思考,他俩现在究竟是什么关系。后来在微博上刷到一篇短文,里面有句话很好诠释了,他俩的状态,“友达以上,恋人未满”。

    10月份的某天,伦敦依旧雨天。课后,左晓晓在ipad上整理着笔记,突然ins上跳出一条推送,今天是摇滚女歌手Jess Glynne的生日。原来,自己和Jess Glynne同一天生日,看到女歌手ins下无数粉丝的生日留言祝福,左晓晓想,今年似乎要在图书馆度过自己的24岁生日了,如果是在以前,那个人肯定会…..这种疑似怀念的念头冒出来,左晓晓自己也吓了一跳,赶紧熄灭了思维的火苗,但心中还是不免失落。

    “晓晓,生日快乐!我们要不要玩个生日寻宝游戏?”微信上跳出季泽发来的信息,寻宝游戏引发了左晓晓的兴趣。

    “好啊。怎么个寻法。”

    “我把图书馆里某本书所在的位置发给你,你顺着我的提示去找,书封里夹着我要给你的宝藏。”似乎这是个有趣的游戏。

    “HI132.49 .B1 2016”季泽发来第一个图书代码。

    左晓晓根据提示,顺利来到书架边,拿起那本叫做《Stoner》(斯通纳)的书,封面里夹着一张照片。那是大一时的左晓晓,站在都江大学标志性的樱花树下,当着季泽的写真模特。记得那是左晓晓第一次在校园里见到季泽,那天阳光明媚,他正拿着单反相机在校园里找着什么,看到左晓晓,便径自走过来,邀约她当自己的模特。左晓晓以为的不期而遇,却是季泽整整半个月的等待、寻找和蓄谋。左晓晓翻过照片,背后用蓝色的墨水笔写着“今夏,最美的樱花开了”落款时间正是樱花盛开的那天。背后还有一行新字“翻到232页”,左晓晓翻到那页,赫然看到那行字“四十三岁那年,斯通纳学会了别人——比他年轻的人——在他之前早就学会的东西:你最初爱的那个人并不是你最终爱的那个人,爱不是最终目标而是一个过程,借助这个过程,一个人想去了解另一个人。”

    左晓晓的心不觉抖动了一下,感叹这书本的作者约翰·威廉斯早已看穿爱情的本质。

    随后,季泽的第二个提示也来了:“HI245.53 .B1 2012”。

    这次,左晓晓准确拿到的这本书是伊塔洛·卡尔维诺的《树上的男爵》。封面里夹着的照片将左晓晓的思绪再次拉回大学。那是一大的暑假,约好和穆景天一起去瑞典尤卡萨维看极光,因为他临时有生意要谈,自己只能在他的安排下只身前往。那天看到了从天幕里突然冲出的极光,只能在视频里和穆景天分享这份喜悦。没想到,那天,除了保镖,自己并不是一个人。就不远处,季泽灼热的目光正跟随着自己,用镜头记录下自己雀跃的一幕。照片后头写着“翻到196页吧。”这页写着

    “爱情像吵架一样疯疯傻傻地重新开始。这其实是一回事,但柯西莫对此一点也不开窍。

    ‘你为什么让我痛苦?’

    “因为我爱你。“

    这时他火大了:不,你不爱我!恋爱的人需要幸福,不要痛苦!"确实如果真的爱一个人,怎么会忍心让她痛苦。

    第三个提示是:“HI368.79 .B2 2019”.

    第三本书是埃莱娜·费兰特的《成年人的谎言生活》。书里的照片是学校后坡奶茶店的便利贴墙,在众多期许中,有张绿色新型便利贴,自己用马克笔写着“我想过平凡而幸福的人生,和我的他,以及未来的他(她)”。根据照片的提示,映入左晓晓眼帘的是这么一段话“我快满十五岁了,到那时为止,从来没有男人真正吸引过我,最多也就是库拉多和罗萨里奥了。但一见到罗伯特,还没等他开口,还没等他流露出任何表情,还没等他出一个字胸口就感到一阵剧痛。我知道,我的人生会发生改变,我想得到他,我必须得到他。尽管我不信上帝,但我还是会每日每夜祷,希望这件事能够成真。唯有这个愿望、这份希望,唯有这个祈祷可以阻止我在当时倒地身亡。”左晓晓第一次见到穆景天时,只有紧张,确实没有这样的悸动。这段文字里也夹着一张明信片,是季泽的笔迹“晓晓,我第一次见到你,就成了这段中的’wo‘。我想和你一起,实现你写在便利贴上的人生。”

    接着的第四个提示:“HI768.88 .B2 2019”,是海莲·汉芙的《查令十字街84号》,季泽标注给左晓晓的那段话是128的页“好书像真爱,可能一见钟情,但死生契阔与子成,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杳远理解和同情却总需要悠悠岁月。”

    左晓晓把书拿在手里,用心读着那一串文字,合起书的一瞬间抬头,看到书架的尽头,季泽就站在那儿,脸上挂着专属于左晓晓的笑容。那笑上移到眼睛,转移到左晓晓心里。

    “晓晓,我要带你去个地方。”季泽伸出了手,左晓晓这次没有拒绝,任由季泽牵着,他的手心里满是濡湿,却温暖有力。

    季泽带着左晓晓来到查令十字街84号,他们背后是一群围观市民。左晓晓和他们发现,原本占据84号的金拱门门店消失了,84号图书馆又回来了,那装潢和书里写的一模一样。季泽牵着左晓晓走进书店,里面的场景也还原了书里的灵魂。季泽将书店的钥匙交到左晓晓的手中,“晓晓,这是我送你的生日礼物,查令街84号书店,你愿意当它的老板娘吗?”

    左晓晓环顾着店里,书架上一模一样的书单,桌子上完全相同的台灯,仿佛能看到挑灯写信给海莲·汉芙的弗兰克,能感受到他收到海莲回信时的悸动。作为这本书的忠实书名,左晓晓不得不承认这是她收到的最棒的生日礼物。从那一个个标注、一段段文字开始,她已经无法拒绝眼前这个男人的好意,此刻她只想跟着自己的心走。

    左晓晓看着季泽,接过钥匙,笃定地告诉他,“我愿意。”

    “你的是真的吗?晓晓”季泽为了这次惊喜,甚至拿出了镇店珠宝,换取了金拱门的移址,晓晓的回答,让他觉得一切已然值得。

    “嗯,我是真的愿意。”两个人拥得更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