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精忠报国
局长看着聂远。
伸出双,笑道:“你好,聂先生,我是东海市的局长江涛,还请聂先生离开这里,万一爆炸,不堪设想。”
聂远点头;“好,我马上离开。”
聂远转头看着杨丽:“杨姐,跟我出去,专业人员到了,这些事情他们会处理。”
杨丽走出房间。
看着对面一位中年人,一看就是官家的人。
江局长道:“你是杨丽吧,我是东海市局长江涛,为了你的人生安全,这些东西我们要拿走,统一爆破。”
杨丽看着这么多人。
眉头紧皱:“怎么这么多人,我一个人就能搞定。”
江涛气得不行。
你一个人怎么搞定?
难道还真像你的,保险栓一拉,随后一丢,就炸了?
你当是打仗啊!
江涛一脸严肃:“这些问题要交给专业人士处理,这些武器经过了这么多年,很有可能引线已经没用了,随时都能爆炸。”
“为了你的人身安全着想,这些由我们处理就好。”
杨丽瞪了一眼:“多大个事儿啊!”
虽然这么,杨丽还是走出去。
这些东西她也知道危险,爷爷才将这些东西保存起来,并且封存下去。
江涛一通指挥。
所有人都走出了四合院。
警戒起来。
几人进入房间内,心翼翼将东西拿出来,放在一处沙滩上。
江涛松了一口气。
问道:“杨丽,你家里为什么会有这些东西?”
杨丽解释道:“我父亲是一名战士,这是从敌人上缉获的东西,就放在这里。”
江涛点头明白。
东海市在那个年代,可是被鬼子占领。
并且在东海市建立了军事港口,甚至有几艘军舰停靠在港口。
在那个时候有很多股游击队,剿灭鬼子。
此时局长已经明白。
杨丽的父亲应该就是游击队的一员,而这个四合院就是藏匿他们缴获的战利品。
此时几名人员心翼翼抬着武一米长的娱雷从四合院出来。
江涛惊掉了下巴。
这要是炸了,只怕他们也会付出性命,那是能炸毁军舰的东西。
威力可想而知。
此时一名警员拿着一个笔记本过来。
“江局长,找到一本笔记本。”
江涛接过去一看,走到杨丽面前,问道;“这是从房间里找到的,很有可能与这一批武器有关系。”
杨丽一脸惊讶:“我怎么不知道有这个?”
聂远道:“翻来看看,写的是什么?”
几人也非常好奇,这上面记录着什么。
江涛翻开第一页。
只见第一页写了四个大字:精忠报国。
江涛心里极为震撼。
这四个字笔走龙蛇,刚劲有力。
能够写四个字的人,一定是爱国的侠士,要不然写不出这样的气魄,也写不出这样的气势。
可见这四个字是深深刺进他的识海。
直播间看着这四个字。
弹幕瞬间炸了。
这一位肯定是抗敌的英雄。
看到这四个字,我灵魂为之一颤。
这四个字写的太好了,一定是一位爱国人士写的,苍劲有力。
不知道记录着什么?
直播间无数粉丝对于上面记录的非常好奇。
江涛打开第一页。
江涛看着上面的字迹,念道:“本人杨涛,见倭寇侵犯华夏国土,践踏国人尊严,辱我族人,国门领土岂能让他人侵犯,尊严岂能让倭寇践踏,联合岳阳,建立队抗击倭寇。”
“我辈中人应该气壮山河,忠肝义胆,驱赶倭寇,还我国土。”
“不求功名,只求击杀倭寇。”
“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往后人紧记,精忠报国,撞我山河。”
江涛继续读到这些字,赞扬道:“这一定是一位抗日将领写,这杨涛是谁?”
杨丽道:“他是我父亲。”
江涛点头:“你父亲一定是一位英雄,抗击鬼子的英雄。”
杨丽表情很复杂。
杨丽从未见过他父亲,一直都是爷爷带大的。
果然,杨姐的父亲肯定是一位英雄,一位抗日英雄,这些东西肯定是他们击杀鬼子,缴获的武器。
忠肝义胆,听见这话,我要去当兵,报效祖国。
真是一位英雄,钦佩不已。
为什么这一位英雄的事迹,没有任何记载。
楼上,那个年代,不知道有多少人抛头颅、洒热血,又有多少无名战士为国捐躯,他们都是默默无名之辈,为国家做贡献,你这是在质疑什么吗?
这一位抗日英雄好强大的气魄,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光是听见这几个字,心头都在震撼。
直播间吃瓜群众震撼不已。
这是一位抗日英雄的笔记。
是一位不折不扣的英雄。
气壮山河,忠肝义胆。
尤其是最后一句: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着实震撼了在场的人。
局长翻开第二页,继续念道:
“一九三九年七月八号,率领十人偷袭一处军事要塞,击杀敌人三十二人。”
“一九三九年七月十五号,率领三十人偷袭军师要塞,击杀敌人三十五人。”
“一九三九年七月二十九号,侦察到敌人一处秘密基地,率领一百人前去伏击,击杀敌人,缴获敌人数箱武器。”
“一九三九年十二月十九号,率领一百八十人击杀敌人,阵亡一百人,炸掉敌人军舰一艘”
密密麻麻写了很多东西,都是击杀敌人人数,壮烈牺牲的英雄,不仅有详细的记载,上面更是有名有姓。
聂远热泪盈眶:“精忠报国,我们华夏就需要这样的战士,就需要华夏抛头颅、洒热血的战士。”
此时江涛也明白过来,这些东西都是抗日英雄缴获的东西,将这些东西储存在这里,准备为日后做准备。
这上面有详细的记录。
有多少无名之辈在那个年代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默默无闻。
有多少无名之辈,连死了都没人记住。
他们不求功名,不求富贵。
只求他日有一天,能驱赶倭寇,壮我山河。
江涛继续看上面的记录。
那上面清晰写了有多少人,有多少人牺牲,虽然击杀倭寇的人数很少,但是却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民族的希望。
很快,里面的东西都搬空。
江涛也常常松了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