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弹劾

A+A-

    大庆殿上。

    赵匡胤端坐龙椅之上,文武官员们见礼过后,以孟昶为首的三十三人伏身跪拜道:

    “罪臣孟昶/李昊/母昭裔,拜见陛下。”

    赵匡胤看着下面伏身拜倒的蜀国君臣,心中升起了巨大的成就感。

    当初后周世宗柴荣没能做到的事情,自己做到了。

    可以,征蜀的成功,让赵匡胤感觉自己头顶的阴影都消散了许多。他再也不用担心其他人:他赵匡胤只是个窃取柴荣余荫的幸运儿罢了。

    心怀大畅的赵匡胤抬道:

    “都起身吧,来之前朕就过,恕尔等无罪,诸位也无需以罪臣自称了。”

    “谢陛下。”

    蜀国君臣们谢礼之后便站起了身,被李昊扶起来的孟昶率先拱道:

    “陛下虽然宽恕了我等罪过,但是罪臣不敢就此放下。在这段时日里,罪臣一直常思己过,细数一番以后,罪臣写出了成文一篇,希望后人看了能够引以为戒。”

    “哦,孟太师的文笔造诣,举世皆知,朕倒想先睹为快了。”

    “罪臣今天已经带来了。”

    着,孟昶从袖中取出了一卷书册,交给了旁边的黄门。

    黄门检查了一番之后,便把书册交到了赵匡胤中。

    赵匡胤翻看了一下,神色变得有些微妙。

    在这本书册上,孟昶详细的写下了自己的十桩大罪,二十多条罪,一桩桩一件件的都不带重复的。

    这当头的第一桩罪责就是讲孟昶如何昏庸自大,招惹了神文圣武的宋朝皇帝,以至于被天朝派出的天兵天将所征讨。

    文章里面不是孟昶抹黑自己,就是大力颂扬宋朝尤其是颂扬赵匡胤的内容。

    以孟昶的文笔,这种明摆着拍马屁的内容也能写的花团锦簇,看的人身心舒畅。

    可以,要是这书册上的内容刻印出去,孟昶的名声就彻底臭掉了。

    尤其是这书还是孟昶本人写的,这就更具备可信度了。

    赵匡胤明白,这是孟昶在用自己的名声来成全大宋。

    赵匡胤不着痕迹的扫了赵德昭的位置一眼,随后对着孟昶道:

    “孟太师文笔果然出众,此文可以是难得一见的佳作了,朕这便命人刊印出来,通传天下。”

    孟昶拜道:

    “谢陛下天恩。”

    对于孟昶的识趣之举,赵匡胤直接全盘笑纳了,这种对自己名声有利的东西,赵匡胤向来都是来之不拒,多多益善的。

    更重要的是,这东西传发到蜀地去的话,对于蜀地的叛乱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蜀地如今都叛乱了大半年了,牵扯了大宋太多的精力,赵匡胤对任何可能帮助大宋脱离这个泥潭的方法都愿意尝试一番。

    “孟太师能够悬崖勒马,消弭了一场兵灾,便是大功一件。朕当时就答应过,会厚待你孟氏,朕决不食言。”

    “着令:封孟昶为秦国公,世袭罔替,孟氏亲族皆有封赏。”

    赵匡胤完,孟昶便再度伏倒下去,高呼:

    “谢陛下隆恩。”

    接下来,赵匡胤还宣布了对于蜀地降臣们的处置。

    就像赵匡胤之前答应的那样,这些蜀地降臣们也全都以原品秩留任了,只不过都被安排到了一些虚职部门。

    对此,那些人也没用有什么意见,毕竟还能保留高官待遇就已经算是好的了。

    等到关于孟昶等人的安排都做好以后,时间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时辰,眼看着日头都爬的老高了。

    赵匡胤扫视了一圈之后,问道:

    “诸位卿家,可还有什么其他的事情?若是没有的话,诸位就一同移步集英殿,为秦国公他们接风洗尘。”

    “臣有本奏。”

    赵匡胤看着站出列的窦诰,目光转向了前排的窦仪,眼神里闪过一丝阴霾。

    这个老家伙,还是没能忍住啊!

    “窦员外郎请讲。”

    窦诰看着赵匡胤的脸色,不知为何心中有些打突突。

    可是想到父亲的交待,窦诰还是压了压自己的心思,准备按照父亲叮嘱的开口了。

    站在前面看似老神在在的窦仪心中也是有些担忧,但是想到这些天来登门的客们描绘的前景,不得不窦仪还是十分心动的。

    窦仪不明白,为何赵匡胤一直都不看好自己。赵匡胤的态度让他知道,自己想要再进一步的话,指望赵匡胤是没什么指望了。

    只能是看下一任官家。

    赵匡胤现在就两个儿子,自己已经和赵德昭断绝关系,形同陌路。

    这样的话,赵德芳就成了窦仪的唯一选择。只要赵德芳成为了太子,窦仪便是太子太傅,若是等到赵德芳登基,他窦仪便能位列三公了。

    在这样的诱惑下,窦仪最终同意了那些客们的意见,在朝堂上带头向赵德昭发难。

    储君之争从来都是无所不用其极的,何况现在赵德昭有这么大的把柄放在了面前,不趁踩上一脚,窦仪都感觉对不起自己。

    当然,这种事肯定不是窦仪亲自上阵的,一般都是让自己的门生之类的出头就行。

    只不过朝堂上都是明眼人,谁都能看出来窦仪已经被赵匡胤安排养老了,窦仪身边自然也就是人走茶凉,使得他上连个过河卒都没有,只能让自己儿子亲自上阵。

    大殿里,窦诰的声音响起:

    “启禀陛下,臣听闻二皇子赵德昭在征蜀期间,肆意妄为,无端杀戮,在蜀地犯下多重暴行,以至于蜀国投降之后,依旧是叛乱不止”

    大殿上,窦诰滔滔不绝的讲了半天赵德昭在蜀地做的各种恶行,详细的仿佛亲眼见证的一般。

    讲了许久之后,有些口干舌燥的窦诰才总结道:

    “臣以为,二皇子此等斑斑劣迹违反了军纪国法不,更是污了我大宋朝廷的声名。此等重罪,不严加惩治的话,不足以平民愤。”

    “臣附议。”

    “臣附议。”

    窦诰刚完,就有十多名大臣跟着站了出来,表示支持窦诰的意见。

    赵匡胤看着这些人,眼底的光芒莫名。

    随后他看向了赵德昭,问道:

    “德昭,你可有话?”

    赵德昭站出队伍,走到了窦诰面前,开口问道:

    “敢问窦员外郎,你所的这些,可有证据?若有的话,便将人叫上来对质一番。若没有的话,那边是凭空捏造,污蔑他人。”

    窦诰横眉道:

    “你做下的那些事情,开封城里谁不知道?还需要什么证据?”

    “那白了,还就是窦员外郎你空口白话,对吗?”

    窦诰哼道:

    “正所谓无风不起浪,若是二皇子没做过的话,为何这城里上上下下都知道的这么清楚?”

    赵德昭笑了笑,道:

    “简单啊,有人兴风作浪呗。”

    “二皇子这是什么意思?”

    “我请问窦员外郎,上月洛阳城下了几天的雨?”

    窦诰不满道:

    “你这是什么意思?莫要岔开话题。”

    赵德昭环顾四周,大声问道:

    “我就问一句,在这大殿上,有多少人知道上月洛阳城下了几天的雨没有的?”

    众人都被问的有些奇怪,一时间也没人答话。

    赵德昭摇头道:

    “窦员外郎你看,就连几百里外洛阳城的事情你们都不知道。怎么千里之外的蜀地的事情,你们一个个就言之凿凿的跟亲眼所见一样了?”

    窦诰被问住了一下,随后强辩道:

    “这两件事怎可混为一谈?”

    “有何不可?我只问窦员外郎,你的这些罪责,可有证据?你既然的这么清楚,那么这些人证呢?他们的证词呢?窦员外郎能拿出来吗?”

    “他们远在千里之外的蜀地,怎么可能”

    赵德昭就这么看着窦诰,那脸上的表情仿佛在:我看你怎么圆?

    43、弹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