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A+A-

    不过在开始写之前,胤礽还稍微纠结了一下,具体应该从哪个科目开始。

    他跟着系统学了这么久,自然知道自己学过的这些东西是真正有用,甚至要比那些史书经策对大清有用的多。

    正因为知道有用,所以他也不再他汗阿玛让他修书当做惩罚,反而更想好好的把所学过的东西整理出来。以后留给后人,还能帮助大清。

    定了主意要整理成册,胤礽自然就想列个计划,要怎么写才能浅显易懂。

    他对数学的兴趣最大,最想先从数学开始写。但是一想到自己学过的那些公式,公式里包含的那些英文或其他符号,他就觉得即使写出来,他汗阿玛看过也只会一句不知所谓。

    除了数学,化学和物理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但这两门课程也是奇怪符号居多。只是起了头,胤礽就愁的已经开始挠头。

    怎么把英文符号整理成汉字,这是第一大难处。

    怎么写才能让他汗阿玛知道,他学过的所有东西确实有用,这是第二大难处。

    他自己做学生的时候被难住过好一阵,现在换他讲给别人听,感觉比做学生还难。

    就在胤礽边挠头边整理的这段时间,他的禁闭,却没有关满两个月。

    中秋家宴,他的兄弟们齐齐求情,请康熙把他们的太子哥哥早日放出来。其中三阿哥和四阿哥跑的最勤快,几乎是一天一趟的往乾清宫里跑。

    胤礽知道后甚是感动,不过直到中秋当晚,他被一堆兄弟们围着嘘寒问暖时,才察觉到有些不对。

    几个阿哥聚成一堆儿,几乎是按照大个头排开的。胤礽一个个看过去,一直都挂着笑脸,直到他看到六阿哥。

    “六弟怎么在这儿…”

    确切的,令他感觉怪异之处不是六阿哥为什么还在,是六阿哥现在为什么还活着。胤礽记忆里,他六弟应该早就薨了。

    因为最近太忙,他也是忙得昏头,竟然忘了,上一世他六弟去年就应该不在了才对。

    而现在,六阿哥就一个孩童的标准来,长得十分健壮,一点没有要早夭的迹象。若是按年纪算,过两年可以开始读书了。

    “殿下可以获得第二次机会,为何别人不可以?”系统淡定的。

    胤礽皱眉,“你的意思是,六弟也是…”

    难道六弟和他一样,也是重生?

    “殿下误会”系统否定了他的胡乱猜测,“殿下的机会改变了原本的历史,所以从此往后所有的事情都与您的前世不同了。”

    “也就是,大清不一定会被灭亡。”

    “只要殿下努力。”

    听系统这么,胤礽痛快的自己闷了一口酒。可惜这种喜悦无法与其他人明言。他又与其他兄弟们了会儿话,便起身去给他汗阿玛敬酒。

    胤礽亲端了酒杯走到康熙跟前儿,羞赫道:“汗阿玛,儿臣知错了。”

    错在当时太馋,不然肯定还能瞒一段时间。

    康熙的气还没消,看都不看他,“书抄的如何?”

    胤礽羞窘,“差…差不多了。”

    事实上不是差不多,而是差很多。所有的科目都要写出来,实在太难了。他憋了一个月,也只把数学中几何类最基础的东西整理完。

    康熙仍旧不看他,“先把那些放一放,火铳的那些先仔细写下了。”

    “汗阿玛想先看那些?”

    “不是朕看”康熙终于侧过脸瞥了儿子一眼,“是戴梓急着看。”

    康熙原本就不想催。火铳那东西危险,他巴不得儿子拿出一张白纸跟他,汗阿玛儿子不知道什么是火铳,那些都是旁人诬赖儿子的。

    尽管知道这就是在自欺欺人,他心底依旧忍不住这样期望。

    可是架不住在景山负责做火铳的戴梓,一直不放弃的催。

    他们离了景山之后,戴梓知道要太子写出详细的制作过程,还需要许多功夫,于是便拿着胤礽留下的图纸自己先做尝试。

    康熙对火铳之事格外看重,他那里又是研究中心,所以一应物件,铁器,甚至工匠都是齐全的。

    正是东西齐全,所以戴梓多次尝试后,做出的东西始终达不到想要的效果。不是火铳炸膛,扳机的作用约等于零,就是子弹中填装的火药分量控制不住。

    他废了好一番功夫,废寝忘食的不断做了又做,实验几次却还是失败。眼看着靠自己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做出来了,戴梓索性就写了折子来问康熙,太子殿下何时才能把精细废方法写出来。

    若是只催一次还好,康熙不会这么不耐烦,只当他心思直率。当谁知他隔三差五就写折子,明面上问安汇报进程,实际就是催要。把康熙搞得不厌其烦。

    胤礽想到戴梓为了火铳那个耿直狂热的劲儿,便忍不住想笑。亏的是他现在受汗阿玛重用,否则还不定被怎么贬斥。

    “儿子明日便先整理火铳的东西,写好之后派人给戴先生送过去。”

    康熙颔首,又看了儿子略有些消瘦的脸,便止不住有些心疼。他嘱托道:“戴梓那里不急,你也要注意自己的身体才是。”

    胤礽憨笑:“谢汗阿玛。”

    他又与康熙了些其他事,顺便得知这段时间索额图又被派去和准噶尔和谈。

    是和谈,不过索额图临行前也得了旨意,无论胡搅蛮缠也罢,找借口拉扯不理也罢,一定要拖着,拖到准噶尔没了耐心。

    父子俩闲聊至家宴将散。

    胤礽正准备回宫,却见他大哥脸色略带忸怩的走过来。

    “大哥可是来灌酒的”胤礽玩笑道,“如今天色已晚,你这杯孤可是不敢再喝了。”

    胤褆看了看左右,屏退了下人后才上前,凑在胤礽耳边:“听你在跟戴梓捣鼓火铳?”

    胤礽失笑,“大哥听谁的,我不过是问过他几句话而已。”

    这宫里的留言传的真快。景山离京城那么远,那天猎场的事情竟然已经不是秘密了。

    “少糊弄我。”胤褆明显不信他的辞。

    他抬头觑了眼康熙,又:“若是你真的会做,到时候想着给我留一把。这事儿别告诉汗阿玛,否则也就告状你…你不学无术。”

    老二想要藏私,他可是头一个不答应。火铳那东西有多难得,人人都知道。若不趁机要一把,可亏了他思量再三今日放下面子来讨好。

    胤礽只觉身心疲累,哪有求人是这个态度的。但看他那个这个不达目的是不罢休的劲头,他只能含糊道:“是是是,若是戴梓做出来了,孤叫他给大哥留一把。”

    完了,光是应付他汗阿玛已经够心累的,以后还得应付他大哥。

    胤褆听他终于答应,心满意足的走了。

    胤礽摇了摇头,心想谁能料到有一日,他跟老大的关系能好到,自己被威胁了还连告黑状的想法都没有的地步。

    眼见着都散了,他汗阿玛也早就离了宴席,胤礽毫无形象的伸了个懒腰,吩咐跟着自己的怀庆去传人抬撵。

    他喝了酒,浑身懒洋洋的,实在不想自己走回去。

    一路被下人抬回毓庆宫。

    胤礽半摊的倚着座椅,忽的想起几年前,他汗阿玛生辰时,自己也是这样被抬回来。彼时下人抬着他,路过端本殿前的园子,他蹲在地上心疼了好一阵自己辛苦种的花。

    堂堂太子亲自种花,已经是很遥远的事情了。现下花园里的花儿,依旧是奉辰苑的花匠精细繁育出的品种。

    叫人在书房里点了灯,胤礽想趁着自己的困劲儿不大,把戴梓催要的火药和火铳的东西整理好。

    月上中天。奴才们都退下,只有怀庆留在书房里伺候。

    怀庆边替他磨墨边劝道:“太子殿下,时候不早了,您还是早点歇着吧。”

    胤礽没理他,笔尖沾满墨汁后,只忙着低头提笔写东西。

    他给戴梓的那份图纸是从系统这里抠出来的,用的是最早的米尼弹丸火铳。考虑到现在工匠的制作水平,和戴梓的理解能力,他并没有选取后世中更先进的火铳样式。

    太过强大的火铳,如

    K之类的,即使他能写的清楚,工匠也未见得可以造的出来。

    这米妮弹丸的可怕之处,就在与不仅能实现弹药连发,杀伤性还十分高。举例来,现在戴梓所能做出的火铳,最多能在五十步之外射中猎物的话,这米妮弹丸的射程就远了一倍还不止。

    其次就是,虽然火铳的样式不能再先进,但做这火铳的材料,却可以更好些。

    胤礽仔细的把做火铳的材质写下,想了想,又把从铁矿中炼铁,然后进一步炼钢,以及可能会用到的合金冶炼的方式也写了下来。

    直到子时又过儿多半个时辰,他才写完所有的东西。

    吹了吹未干的墨迹,又与系统核对了一遍过程,再检查一遍自己写的是否有错字后,胤礽才放下笔回寝殿就寝。

    这些东西第二天一早被送到康熙手里。

    虽然中秋家宴上,康熙短暂的允许胤礽解禁出来跟兄弟们团圆,但他到底还是没有下旨让儿子回去上早朝。

    所以胤礽窝在毓庆宫继续修书。

    康熙则拿着儿子写的东西反复看了几遍,只看得一头雾水。随后才吩咐:“着人快马加鞭送去给戴梓。”

    梁九功领了旨去办。

    康熙本以为这样就可以了,戴梓总算能安生一阵。谁知胤礽写的东西被送到景山没多久,戴梓又写了折子来问。

    这次他不再问火铳了,反而改问,炼钢的方式上是否还有额外要注意的,合金的制作所需的矿材从哪里挖合适。

    康熙翻看后怒道:“把戴梓从景山给朕叫回来!”

    他还得寸进尺,没完没了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