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A+A-

    郁闷了好几天之后,麦尔斯总算是想开了。之前去的不过是个边缘城市,如果能到这个国家最重要的城市看一看,他不定能查探到更多对国王有用的信息。

    这么一想他心里顿时好受了不少,好受之后他也不再闷在船舱里,而是时不时到船头观赏一路的风景。

    麦尔斯的转变,也让目睹他的脸色阴云密布好几天的徐日升白晋两个人,更摸不着头脑。

    皇帝陛下吩咐的事情他们做了,这个不列颠人的身份他们倒是多少探到了一点。两人私下一合计,两边都不要全部信息,只等着看大清皇帝到时候怎么对待这个不列颠人吧。

    虽然想在清宫里混官位,但其实这两人私心里,并不希望不列颠人真的能跟大清进行长久的贸易。大清越繁盛,在他们看来对自己的传教行动越是不利。所以即使皇帝陛下许他们高官厚禄,他么也不会为了金银放弃自己的主教。

    但是为了更利于之后的传教活动,现在这点表面功夫他们还是要做一做的。

    船队在两个月后,顺利到了天津府。留下几十人看着自家的商船,其余十几人跟着麦尔斯一起换了马车,然后搬运了所有船上的所有金币之后,一行人从陆路向京城而去。

    又走了五六日,才抵达了京城。之所以这么慢,是因为他们租了十几辆马车,每辆马车又拉了太多箱金币。

    当他们走到顺天府城门口的时候,迎接他们的不只有守城的数百将士,礼部的十几位官员,还有城门口摆着的二十门巨炮,以及列队整齐,气势森严的五百人持枪方阵。

    这里要明一下,为了好看,这些方阵拿的依旧是米尼式长枪。

    白晋和徐日升:…(目瞪口呆.jpg)

    这是什么画风?他们才离京三个月吧?大清皇帝难道是把他们看做敌人了!

    任职礼部的从三品官员看着他们逐渐慌张的表情,不慌不忙的上前解释道:“二位大人不必惊慌,这是太子殿下交代的欢迎仪式。”

    “欢迎仪式?”白晋用那怪异的口吻大叫道,“太子殿下吩咐了用这些巨炮欢迎我们吗?”

    又一位礼部官员接过话上前,看似恭敬的表情下暗藏了不怀好意,“是欢迎远道而来的不列颠贵族。”

    徐日升:“.…”就是我们不配的意思呗。

    而完全不懂中文的麦尔斯,则两眼直愣愣的看着不远处摆放整齐的那二十门巨炮,至今还没有收回自己的下巴。虽然炮火还没有放出去,但他的耳朵里已经开始嗡嗡作响了。

    他的心里正在默默祷告,上帝啊,以及亲爱的陛下,还有我信奉的主教大人,如果今日人不能回到我热爱的故土,请一定不要忘记人曾经的忠心。

    而其余看守马车的侍从,则完全被眼前的情景吓得大气也不敢出。他们在自己的国家也没有见过太多次这样的武器,如今到异国他乡,反而真是开了眼界了。

    看麦尔斯如此呆愣,那礼部官员更显得热络,兴致勃勃的道:“太子殿下吩咐了,这火炮就是摆了迎接远客的,不放一发实在不成规矩。太子殿下的吩咐咱们不敢不照办,所以这些炮今日是一定要放一放的。”

    听的懂汉语的徐日升脸色已经隐隐有些发白,他擦干了冷汗急忙上前阻拦道:“大人您大可不必!”

    看礼部官员们面色有异,他忙补充了一句:“太子殿下的心意,不列颠的这位贵族阁下想必已经很了解,这火炮就不用急着放了吧。”

    “那怎么能行”最开始话的那位礼部官员故作大方道,“太子殿下的一番心意,我等岂敢辜负啊。所以今日这炮,咱们必须要放一放!”

    如果不是官袍宽大,大家一定可以看到这位礼部管理的腿,其实也在着哆嗦。身为一个从未见识过沙场征伐的残忍和血腥的文官,其实这位大人在刚看到这摆出的二十门巨炮时,也被吓得脸色发青。

    如今这炮在城门口摆了十天,他也看了十天。这才勉强能习惯炮口,能当着众人如此慷慨陈词。

    当然,守城的将士们初看到时,倒是围着惊奇了一番。

    不顾其余那群不列颠人瑟瑟发抖围成一团的情景,礼部官员对着一旁立着的旗手吩咐道:“告诉他们,吉时已到,可以放火炮了。”

    “是。”旗手跑着走向最前方,再次高举右手的旗帜,“左一听令,放!”

    最左边的火炮被往前推了十几步的距离,然后一左一右两个将士很快填充好炮弹,调整好角度,射程至少超过三百米的火炮朝着远处的空地,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飞速而去。

    跟着麦尔斯的其他车队中的不列颠侍从,也不顾上再发抖,纷纷仰着头直盯着那枚炮弹,直到它在几百米之外炸开。

    是欢迎式放炮,当然不可能二十门一起放了,否则京城之外哪里还有平地呢?所以礼部官员也就意思意思放了其中一枚而已。但这一门的起到下马威作用,也可以给的是相当到位。

    效果真是完全达到了胤礽预料,在场的不只是洋人,就连礼部的官员都忍不住蹲下抱头。

    早在当初康熙从景山回来之后,胤礽便开始命人着手清理京城外的这片空地。为了这个欢迎仪式,他可谓是煞费苦心。住的近需要迁移的百姓给补贴,可能会被误伤的动物提前驱赶,总之,耗费了不的功夫。

    所以城外已经被清理干净,放出的炮弹完全不会影响百姓的生活。

    硝烟散尽,抱头的礼部官员完全忘记了自己刚才也被吓得礼仪尽失,率先站起,然后笑呵呵对着不列颠的洋人以及徐日升道:“各位,请吧。”

    对汉语已经熟识的徐日升看着对方的笑脸,脑子里很快冒出了一个成语,这厮笑里藏刀。

    不过就算心里不快,他也不能在此时发作。他只能强装镇定的回过神,对着麦尔斯用英文邀请道:“阁下,大清的国君想必已经恭候多时了,请随我们入城吧。”

    尚未从惊吓中恢复过来的麦尔斯傻傻的看着他。为什么对面这个人的嘴唇在张合,却不发出声音呢?他到底在对着我些什么?

    只能,我们的麦尔斯阁下受到的惊吓,比在座的所有人都要大的多。但是请大家一定要原谅他,毕竟他一个的侍从,伪装出贵族的身份已经十分不容易了,能见过什么世面呢?

    缓了好一阵之后,礼部官员的脸上都已经有些不耐烦了,麦尔斯才回过神来,磕磕巴巴的用英文回应道:“走…走吧。”

    这话刚一落地,紧闭的城门便从里面被开了。聚集在城门口的百姓好奇的量着外面一群金发碧眼的洋人,然后各自交头接耳,指着他们议论纷纷。

    麦尔斯领着其他几十个失魂落魄的不列颠洋人迈开了脚,一步一顿的进了城门。光看他们的脸色不看那些行李,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刚刚从战场了回来呢。

    但他们才刚走了十几步,礼部官员就仿佛才刚刚想起什么一般,对着城门口的将士交代道:“太子殿下还了,火铳队表一表心意才好。”

    “是。”城门口的守卫回复的十分干脆,下指令下的更加干脆。

    片刻之后,木仓声便如夏日里沉闷的雷一般,持久且连续的,轰隆隆的发出动静来。

    听到声音的麦尔斯肩膀又瑟缩了一下,然后眼前一白,便人世不醒的晕了过去。

    城门口的另一名守卫一路跑着过来看了看情况,对着礼部官员恭敬道:“回大人,这位…额…洋毛子晕过去了。”

    礼部官员满脸不屑,轻嗤一笑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乎。看来这位不列颠的阁下似乎对太子殿下的欢迎仪式有些不满啊。”

    一旁头脑发昏的白晋二人也不敢再装鹌鹑,马上上前替麦尔斯辩驳道:“这位不列颠的贵族阁下只是旅途劳累了,还请大人尽快为他安排住处吧。”

    “好。”帮忙搭台子的礼部官员仍旧笑眯眯的,“驿馆已经准备好了,随我们来就是。”他又准头告诉另一名守卫,“去向太子殿下请旨,今日这位不列颠的大人累倒了,接见的时间能否推迟到明日。”

    “是,人这就去。”

    从城门口到宫门口,骑马也得半个时辰。所以礼部的一应官员倒也没在城门口空等着,领着一群洋人,很快奔向了驿站。

    而在宫中等消息的胤礽,此刻正在见杨衍裘。

    “孤让你备的货可备好了?”

    “殿下吩咐的草民都备下了。”杨衍裘恭敬道。他的船一个月之前出发,比徐日升他们早到了五六天。

    胤礽笑得和洵,“你放心,此次定不会让你跑空。”

    “多谢殿下”杨衍裘大大揖礼,转念一想,忍不住问道:“草民听殿下叫人在城门口摆了火炮,不知所谓何事?”

    “此事你不必在意”胤礽安抚道,“等过几日你自然会知晓。”

    “是,尽听殿下吩咐。”杨衍裘不敢再问,便起身告退。

    他走后不久,怀庆就向自家主子汇报了不列颠的洋人在城门口被吓昏过去的消息。

    胤礽一改刚才的温和,脸上的笑被自动调节道了狰狞那档,“孤还没用火铳指着他的脑袋,他怎么就晕过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