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第 170 章 摄政王府,一如往日庄……

A+A-

    摄政王府, 一如往日庄严肃穆,这是李善的府邸,自他成年后出宫开府, 只住了几年,即回到云州封地驻守边境,偶尔回京,也只是住几日。

    几年前先帝驾崩,李善杀死最有望继承大统的二皇子李忆,就在所有人都以为他会登基称帝时,他却将年幼的五皇子扶上皇位,甘心成为摄政王辅佐幼帝。

    偌大的摄政王府, 除了李善,便就徐绮儿这么一个正经女主人, 不知几时,徐绮儿发觉一切都变了, 她依旧是这座王府的女主人,锦衣玉食,仆妇成群, 不过在王府里, 她处处受人掣肘,再不如几年前那般自由自在, 她明白,掣肘她的人是王府真正的主人,亦是她的夫君——摄政王李善。

    王府的嘉辉堂,李善坐在主位,徐绮儿站在她下首,在她身后的人是谢宝镜, 她神情狼狈,跪在李善的面前,正堂之外,王府的奴仆们,乌压压一路排到二门,人群雅雀无声,只有庭院里传来一阵一阵击的闷响声。

    那是一个幺儿,他被绑在条凳上,地上已经淌了满地鲜血,那幺儿早就晕死过去,挥的棍棒却还未停下,直到那幺儿被活活死,立时过来两个长随,沉默的拖走他,鲜血在地面上留下一道红痕,看起来极为刺目。

    这场惩罚还未结束,死后的幺儿已经拖走,随际又有人被拉出来板子,他们有男有女,个个被堵住嘴,板子在肉身上的钝响如此清晰,所有人都胆战心惊,唯恐自己是下一个。

    谢宝镜身边服侍的人,一个不留,全被杖杀,接着又拉出来一人,这回挨的是个老嬷嬷,她是徐绮儿从娘家带来的老人儿,徐绮儿闭了一下眼睛,然后又睁开,这板子不是在别人身上,分明是给他看的。

    “王爷,别了。”

    李善不曾喊停,庭院里依旧一板接着一板,徐绮儿看着眼前冷酷无情的李善,含泪求情,“万嬷嬷年岁已高,禁不住这些板子,求王爷手下超生。”

    那老嬷嬷挨了十几板子,不到片刻就没了气息,老嬷嬷被拖下,又换成徐绮儿的陪房挨,不过半日的工夫,徐绮儿的人已经去了一大半。

    眼见李善丝毫没有轻饶的意思,徐绮儿终于跪了下来,她红着眼圈儿道,“王爷,我身为王府主母,没有管好内宅,的确有失职之罪,只求王爷宽恕一回,莫要牵连无辜的人。”

    徐绮儿的眼泪显然没有动李善,他冷冷问道,“今日杖杀的人,有谁无辜,王妃何不指出来给本王看看。”

    还不等徐绮儿话,一旁的谢宝镜凄厉惨笑,她道,“王爷,你不必怪罪王妃,暗杀谢宝扇是我一人的主意,王妃并不知情。”

    李善没有看她,他手里拿着那把伤谢宝扇的火铳,火铳的来历依旧不清不楚,谢宝镜坦白,这火铳是她托人从豪镜弄来的,那里洋人多,只要肯花银钱,弄一把火铳并不费劲。

    外面的板子声仍旧未停,李善喊来管事,那管事战战兢兢的进来,李善把火铳递给他,道,“差人送给工部侍郎钱桑。”

    管事去了,李善这才把目光落在徐绮儿身上,他清冷的声音道,“本王姑且就当你对此事不知情。”

    徐绮儿脸色煞白,一口闷气憋在胸口,“妾身……”

    李善抬起手,止住她的话,他压根儿不想听徐绮儿辩白,只是冷眼看着瘫软在地的谢宝镜,谢宝镜和他对视,道,“王爷,我在决定做这件事的这一日,就没算活着。”

    罢,她眼底带着几分兴奋,问道,“王爷,她死了吗,谢宝扇死了吗?”

    她亲眼看着那一枪击中谢宝扇,流了那么多血,一定是活不成了吧,只要能杀死谢宝扇,为谢家人报仇,就算要她死,她又有何惧呢。

    李善波澜不惊,他看着谢宝镜,“谢氏,你当真是愚不可及。”

    谢宝镜坐起身,她抹了一把笑出来的眼泪,道,“王爷,只要谢宝扇活着一日,我就永远不能活得畅快。”

    到最后,她的神情几近扭曲,“信国公府因她而落败,老爷死了,太太也病入膏肓,她以为扶持一个庶子就能重振谢家,洗刷她心中的罪孽,别做梦了,信国公府就算败了,也轮不到庶出的子女来做主。”

    “谢家早就没了,不需要谁来重振谢家,我杀谢宝扇,是为了替家族那些枉死的人报仇。”

    她的控诉声回荡在摄政王府的正厅,眼前的谢宝镜,在李善眼里,无疑已是一个死人,他道,“把人拖出去,别死了,留一口气送到京兆衙门。”

    很快,来了两个婆子一左一右挟住谢宝镜,把她拖到庭院里,那谢宝镜犹不自悔,她高声喊道,“王爷,谢宝扇心机深沉,你万万不能被她蛊惑……”

    她的声音越来越,继而消失,接着,便只听外面的击声。

    徐绮儿的脸上越来越苍白,她浑身颤抖,过了许久,徐绮儿这才对李善道,“王爷,谢氏罪大恶极,便是死也不为过,只是她即便有罪,理应由王府惩处,若是送往京兆衙门发落,怕是有碍王爷的声名。”

    李善看着徐绮儿,他冷淡的道,“谢氏谋害圣母皇太后,王妃莫非不知是何罪名,认真细究起来,摄政王府里,谁也逃不了干系。”

    徐绮儿双腿一软,瘫坐在地,李善面容生硬,没有一丝怜惜的意味,他俯视徐绮儿,沉声道,“王妃,你是摄政王府的女主人,本王愿意给足你体面,但是本王只望你心里清楚,甚么事该做,甚么事不该做。”

    他话里警告的意味不言而喻,徐绮儿面如土色,不知几时,外面的击声停了下来,李善问道,“都杖杀完了吗?”

    门外有人回禀,“除去谢氏,都已杖杀完毕。”

    李善起身,他越过徐绮儿,跨出正堂,外面天色渐晚,庭院的地面上积了一层暗色的血痕,浓烈的血腥味挥之不去,李善对此并不陌生,他踩着血迹,离开摄政王府。

    徐绮儿看着他远离的背影,心如死灰,她莫名觉得,李善再也不会见她,她想起初见李善之时,他英姿焕发,是云州的封王,只是还不待他们夫妇相熟,一场瘟疫席卷云州,李善染疫,一度到了生死攸关的地步,就在徐绮儿将要死心的时候,李善又挺过这一劫。

    她在云州和李善相处的那几年,清楚得感觉到他的野心,她从未担忧,反倒觉得本该如此,她和他夫妻一体,为此她回到京城,暗中替他笼络京城的贵族。

    先皇驾崩后,李善起兵,他们原本已是胜券在握,却在最后一刻,李善将这大好江山拱手让人,更为讽刺的是那登上皇位的人是谢宝扇的儿子,这就像一记响亮的耳光,狠狠在她的脸上。

    李善走了,不久,进来几个粗壮的媳妇子,她们扶着徐绮儿进到内宅,自此,徐绮儿至死也没能踏出摄政王府的内宅。

    李善在上灯前回宫,他刚刚进宫,就有内侍来回话,是谢宝扇又发起高热,李善心头一紧,不及多,匆匆赶到宁寿宫。

    谢宝扇体内的铅弹虽已被取出,这几日却是最要紧之时,驻守的御医们,谁也不敢大意,那贤太妃被李善委以重任,更是寸步不离。

    李善进殿后,张其正躬身迎了上前,李善沉声问道,“太后的病情如何?”

    张其正回道,“已用了退热的药,只迟迟不见退热,下官和同僚们正在商议,若是再不退热,便要加重药量。”

    “太后几时能退热?”

    张其正犹豫道,“病情因人而异,下官不断妄断。”

    李善心中一阵烦燥,在里间的贤太妃闻言走出来,她见御医们面色为难,出声道,“王爷,依本宫的愚见,平日太后的身子素来健壮,况且这几日会有发热之症,御医们早有预料,本宫听御医,太后虽有时有发热,但还算平稳,相信太后定能逢难化祥。”

    贤太妃宽慰了李善几句,那李善默默不语,他踏足进到里间,银环正在榻边服侍谢宝扇,李善走到近前,灯火之下,谢宝扇的面色腊黄,她始终在沉睡,好在气息尚且平稳。李善并未在宁寿宫多留,他今日身上沾了太多的血腥味,还未更衣,便来看望谢宝扇,谢宝扇本就在病中,他只怕身上的煞气冲撞到她,提点了御医们几句,便匆匆离去。

    待他换衣后,又回到宁寿宫,直守到深夜方才回去。

    隔日,京兆府的折子已经送来,谢宝镜谋害皇太后,那谢宝镜并连谢氏一族的人,皆都下了大牢,唯有谢宝瓶,她已是端王府的儿媳,竟逃过这此劫,听闻谢宝扇性命垂危,谢家也惹了这泼天大祸,谢宝瓶难免慌了神,端王夫妇使人探听消息,却也只听闻谢宝扇还未脱险,其余有用的消息,到底也没听到。

    谢宝扇遇险,已有许多人丢了性命,只剩半条命的谢宝镜被送到京兆府,引人议论纷纷,那严氏本就缠绵床榻,在大牢关了两日,便一命呜呼,正逢这风口浪尖,就连收尸的人都没有,严氏的尸身只能被随意葬在乱葬岗。

    且谢宝扇接连发热,宁寿宫的人无不提心吊胆,到了第四日,傍晚,有个太监欣喜的来向李善禀报,是谢宝扇已经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