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A+A-

    务丰二十四年三月十五,不仅是京城龙凤胎郡王郡主的十四岁生辰,也是云州息县青年举人柳庭璋的十七岁生辰。

    云州地处南方,息县在众山之间,少活水缺良田,气候奥热,每到夏季总是让人每日都全身汗湿,十分难耐,春季自然也比京城热上一些,雨水又不丰沛,用信的话,就是干热无聊的春天。

    艳阳当空,信穿着以前在京城初夏才会上身的轻罗纱衣,几日车马劳顿,一身黏腻不适,终于在十五当日清按时从云州府自家宅院跑到了息县柳家,熟络地登门拜访柳庭璋。

    他正好看到孟氏为柳庭璋做长寿面,便知今日也是友人生辰。

    一方面觉得诧异,柳庭璋与薇薇同月同日生,何等巧合,另一方面觉得羞窘,自己就这么大喇喇地来了,事先不知道所以连份生辰礼都没带。

    “柳兄弟生辰安乐。息县也流行生辰早上吃长寿面么?倒是与京城风俗一致。”

    信没话找话,不过吃起孟氏端来的面条来,丝毫不比寿星本人慢,好歹吃相还优雅,要不就近似于狼吞虎咽了。毕竟好几日没吃到热乎乎的家常吃食了。

    “娘亲做面食的手艺倒是越来越好了,听自己描述一遍后,做出来的面条又长又匀有嚼劲,不知道幼薇郡主今早吃的长寿面是什么样子的呢,是否与此类似。”

    柳庭璋边吃边胡乱想着,吃罢后回答信的问话:“多谢信二哥。我听京城有此习俗,所以今年才想着托娘亲试试,信二哥吃着觉得如何?”

    哼,显摆息县这几年产面粉了么?不对,听京城风俗,还不是听薇薇的。

    信觉得面里仿佛带了一丝酸气,再细品又没有,瞪柳庭璋一眼,碍于孟氏在一旁,只好是不比京城的差。

    他自顾自在心里气鼓,今天就是来找柳庭璋问问京城幼弟妹庆贺生辰的情况,一来却得知妹妹连早饭都告诉这人了。

    饭后,柳庭璋私塾学生们明日就要参加县里院试,他要和秦秀才一道再去答疑解惑,稍加叮嘱,中午便归,下午无事,可以陪信闲聊。

    信本就是不告而来,自然从善如流,一上午安生在院里陪孟氏寒暄。

    因是儿子生辰,又信任亲热信这个年轻人,孟氏聊着聊着就到柳庭璋亲爹。

    不过她没提那人是当年县令,只是个短暂在息县住了三年的大户人家子弟,姓柳,一走再无踪影。

    信只听不问,但是默默记在心里。

    一上午,信正好在此帮助柳庭璋收了不少贺礼,有县令和县里官吏的,有本县举人们合力送的,有学生家长送的,还有邻里街坊送的,很是热闹,自然与信当年在京城过生辰比不得。

    不过在孟氏看来,非常受宠若惊了。信还安抚了她半晌,直这是柳举人该得的,他出面,一一有礼接下。

    午膳很丰盛,秦秀才看着芝兰玉树并排坐着的两个年轻人感慨万千,一个是曾经高高在上天潢贵胄的郡王爷,如今是平民之身,一个是自己看着长大的孩子,读书不到十载已有举人功名在身,远胜于己。

    “两个都是好孩子啊,只盼你们志诚为友,扶持相帮。”秦秀才祝酒劝茶道。

    信只吃菜蔬,不碰肉荤,为着秦伯这祝福,将手边清茶一口喝下。

    看罢相识大半年的信的举动,柳庭璋将杯中水酒一口喝尽,再谢父母教育教导,回敬恭祝。

    二老午休,信明来意,柳庭璋不自觉地唇角带笑,又露出右侧酒窝。

    按照柳庭璋的法,即使信不来,他也准备今日知道了夫子庆生细节后,写信送到云州州府的,他知道兄妹们互相惦念。

    他和夫子昨晚聊到深夜,直到夜寒如水才惊醒一般,他连催夫子去安寝,生辰当日肯定有得忙。

    两人约定好,等今日夫子晚膳后得了空,再进教室与他笔谈的。

    信便知,他要留在柳家用晚饭了,干脆留宿也罢,能第一时间听到柳庭璋转述的细节。柳家自然欢迎。

    信又问柳庭璋给他尊敬的「夫子」,隔山隔水的,可送了什么生辰贺礼。

    柳庭璋一派大方,嗓音听久了没那么暗哑,反倒有些特别:“学生蒙夫子教导全新的学问,半年有余,昨日将心得整理后写给夫子指正。整整写了一日,若是单论字数,怕是够一本论语了,自然学生浅薄,远远不及圣人,只是让信二哥对于字数有个印象。”

    就是,柳庭璋在一日之内,给妹妹写了本书?

    信觉得越发牙酸。

    他和柳庭璋都不知道的是,顾采薇看着徒弟洋洋洒洒写过去的法家学论述,如获至宝,一夜梦中都在想着如何点评呼应。

    今日一大早她就换到自己书房里,细细琢磨写出草稿,准备等想透了写明白了,再回教室写给柳庭璋看。然后顾采薇的这份草稿就被柳祭酒看到并指正了。

    房中只有二人,话尽可随意,柳庭璋正好觑机问道:“信二哥,郡主前几日,她三哥与大皇子很不对付,她为之忧心忡忡。信二哥对这些纠葛了解么?能否给学生讲讲?”

    信感觉,自己鞍前马后地跟随大皇子顾瑾,仿佛都是上辈子的事了,遥远如烟,被柳庭璋这么一提,他悚然一惊,喃喃道:“他们都没与我起过。总是报喜不报忧的一群人。”

    定定神,信告诉柳庭璋,也是间隔告诉妹妹顾采薇,他对大皇子的一些了解。

    大皇子比二皇子年长六岁,比三皇子年长三岁,在年龄上占优,自然对于太子之位很有想法。

    奈何因为生母的出身限制,他心思极为敏感,总觉得身边亲人看不起他,下人怠慢他,一时言语举止极为有礼,一时又会有自暴自弃、自嘲自怨、怨天尤人的法。

    信那时候看不清,还屡屡劝慰,频频拍胸脯保证自己的忠心,然而现在又是什么下场?大皇子弃他如敝履,明此人品行有瑕,短视利己。

    信给柳庭璋举了两个极的例子来佐证。

    他曾不止一次看到,大皇子虐杀猫狗,鲜血淋漓,尸无好肉,还辩称是猫狗先咬了他、对他咆哮等。如今的信回想起来,突然觉得浑身冷战。

    为了拉拢信,大皇子曾悄悄与他许诺,等他成天子后,将废了信的大哥顾传,转而让信来当诚王。

    信当时就觉得不妥,他虽然对自己大哥有些不认同、不崇敬,但是完全没有取而代之的念头。因此只是拒绝了大皇子的这个许诺。

    柳庭璋听罢第一条,直此人根子不正。但是对于第二条尚且有些不解其意,信索性掰开揉碎给他解释:“新皇登位,大肆封赏从龙之臣已是惯例。皇子们私下给拥戴之人封官许诺更是不可或缺的环节。就以方才那例而言,大皇子完全可以,将来另封我个一品亲王,份例与诚王相同,根本没有必要让我顶了大哥的位子。到底,连空口画饼,大皇子都舍不得给我画个新的,只是局限在旧窠臼里。”

    柳庭璋这才明白,深思后点头,慎重出自己论断,大皇子毫无储君涵养,更无明君之相。

    这是半年多前的柳庭璋完全不敢想象的场景,他在与友人私下臧否皇子之流的云端人物,还是用着一副否定的、指点江山的口吻。

    不过今非昔比,随着他知道了夫子真实身份,一下子觉得宗室贵胄亲切亲近了起来,夫子的交往圈是这些人物,他自然愿意了解他们的品行癖好,好与夫子有更多的话可以聊。

    “那么,对于令弟与大皇子争端,信二哥有何良方可解么?”柳庭璋问到自己最关心的问题,想要为夫子郡主出谋划策。

    信沉吟起来,半晌不语。柳庭璋久等也不出声,屋内一片静寂,只有浮尘在光线中无忧无虑地飞舞。

    看着信欲言又止、想不出办法的神态,柳庭璋更加明白这是多么棘手的问题,怪不得郡主那般烦恼呢,屡次在纸上抑制不住地抒发愁闷之语,他觉得心头有些发痛,只恨自己没有办法为夫子分担一二。

    最终,信摇摇头,只:“让薇薇转告三弟,只有个忍字。我们惹不起大皇子,他手段不少的。”

    柳庭璋进一步:“郡主过,她也是这么劝的,但是好像于事无补。”

    信叹气:“也是,三弟的性子,看似奸商一般的油滑,实则在骨子里高傲至极,若是大皇子惹他厉害了,只怕他就会不管不顾反击,宁肯鱼死网破。他可忍不得、受不得,唉。”

    “一个皇子,一个郡王,好歹都是人中龙凤,也许不至于如同信二哥、郡主担忧得那般不堪吧。”柳庭璋起精神劝慰道。

    “但愿如此,听你一,我总怕出事,出大事。”信拧紧了眉头。

    不过,晚上听柳庭璋转述薇薇的话,今日有位三弟极为信任的人到府劝诫。也许,情况不至于恶化到不可挽回?

    信才发现顾采薇很懂得什么话能,什么话不能尽跟徒弟吐露。就如同这位到府之人,她就只是三弟信任的,没提身份。

    柳庭璋没有追问,只是如实转述,信却猜了出来,应该是二皇子顾珩。

    信果然留宿一晚,与柳庭璋聊到了儿时往事,自然了很多顾采薇幼时趣事,柳庭璋听得极为认真,点滴记到心间。

    只是对夫子最近一两个月就犯一回的卧床休养病症,二人都不得而知,柳庭璋依然挂记着。

    作者有话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