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A+A-

    这个念头就像是有魔力一样,柳庭璋想得入迷起来。

    年岁、容貌、学识,他自认与郡主夫子还算般配,但是郡主夫子未必这么以为吧?

    二人身份有着云泥之别,这让柳庭璋自惭形秽。他完全没想起自己算是柳家名门之后。自从错过会试报名,柳庭璋就很少想到生父了。

    更为重要的是,郡主夫子会喜欢自己么?

    郡主夫子定然不讨厌自己,不然也不会与他为师七八年。但是这份对学生对徒弟的情感,完全不同于少女怀春的那份悸动吧?

    反观自己呢?夫子一直像是北斗七星一样的指路明灯,照亮了柳庭璋的人生。

    在以为夫子是比继父秦秀才还年长的退隐高人时,柳庭璋自然是对其崇敬有加的,将纸上的「卫夫子」视同父祖。

    知道了夫子原来是幼薇郡主,柳庭璋心底的感觉变得不清道不明,纸面背后的人物,让他更加好奇起来。

    他有时会想着,郡主夫子有多高?爱吃零食么?平日里做什么消遣?这些也是他旁敲侧击向信二哥听的内容。

    “如何关心一个未婚姑娘,你成何体统?”被信二哥质问到脸上时,柳庭璋那时还能辩解「有事弟子服其劳」,自己只是想多了解夫子一些,以便将来更好更妥帖地孝敬夫子。

    在京外山庄见过少女后,柳庭璋脑海中的夫子形象生动具体了。然而短短时日相处怎么够?分别时候,他比夫子不舍得多。

    待他回到云州,不知不觉、不声不响间,夫子与他沟通的口吻发生了变化,仿佛放开了自我,更有儿女态,诉心事更加直白。

    柳庭璋欣欣于此,回复时隐隐约约自居兄长,更加直抒胸臆,仿佛将一颗赤诚的心捧给夫子看。

    直到现下,夫子提及亲事,柳庭璋像是醍醐灌顶,发现自己对郡主顾采薇生了邪念。

    他能描摹出郡主最细致的表情,记得郡主提及的所有爱好兴趣,一想到娇俏少女就觉得心情变好,嘴角会忍不住上扬,每日变着法子找事情与郡主笔谈。

    计算着与郡主分开的日子,一心盼着早日再见她一面,街市上行走时看到什么东西,会想着买给郡主。

    这些表现,是不是正如古人所言的「慕少艾」?

    他是喜欢郡主的,想要娶她为妻的那种喜欢!可谓之心悦吧。

    柳庭璋醒悟到这一点,顿时觉得心跳得厉害,像是要从嘴里蹦出来。脸上发烫,只怕耳根早就红透了,幸好自己独居,无人得见。

    然而夫子无心亲事,在国子监里认真学习,一心为将来开办书院而努力着。

    她国子监里的同窗少年郎必然个个龙章凤姿,出身名门,夫子却一个都看不上。自己的这等龌龊心思便实在见不得人,柳庭璋只想暗自藏好。

    从此,柳庭璋再也不能抱持着「君子坦荡荡」的姿态与郡主夫子交流了,他自觉问心有愧,对夫子存上不应该的遐想了。

    他只能尽量控制着笔触,希望不要给顾采薇带来烦扰。

    在京城的顾采薇看来,就是徒弟柳庭璋的文风突变,好像拘谨了不少,笔谈时越发字斟句酌、简短隐晦了。

    顾采薇猜想,他是近墨者黑,在云王身边接触着各路人马,眼花缭乱,话也跟着吞吞吐吐、半藏半露起来。真是烦人,好没意思的。

    不过人各有志,顾采薇知道徒弟是想为官做宰、有大抱负的,在笔头上埋怨过几句,看柳庭璋不改文风,也就罢了,只是叮嘱徒弟立身之本还是学问,让他抽空多读书以备科考而已。

    这时的他们,都以为会试要等到三年之后,没想到形势变化迅速,来年就等到了新帝开设的恩科。

    一切要从顾采蓟喜欢上一个姑娘起。

    对于时人男子来,最有力、最铁杆的支持者无非舅家与岳家,就是母族和妻族,太子也概莫能外。

    太子的舅家曹家已经荡然无存,连累他母后都隐在深宫,宫务全在柳妃手中,太子地位其实已经岌岌可危。

    他与诚王一系的龙凤胎同龄,平郡王顾采蓟还没定亲,他却被父皇指了婚,岳父是内阁大学士邢丞相,在朝廷的影响虽然不及二哥的外祖柳老,也算数一数二了。

    况且柳老已告老不再任职,邢丞相却正当龄,照如今势头,十年内应该能超越柳老在文臣中的威望,毕竟年纪有时候也是一种优势。

    当然二哥还有军方象征郑国公的支持,这是太子难以望其项背的。

    邢丞相出身世家,对于官场、权势有着天生的敏感,混到如今位子上,算是人臣之极,除了家族优势,也少不得他看准风云的眼光和果断投机的手段。

    比如,他的嫡长女不是别人,正是曾经的大皇子妃,如今的封王妃。那时候,邢丞相自然与大皇子顾瑾亲善。

    去年皇上贬斥大皇子,还着意安抚邢丞相,将他的嫡次女指婚给自家三子,以做弥补。

    邢丞相揣度着皇上心思,接受得乐意之至。

    邢大姑娘对于父亲来就成了弃子,他对于随夫奔赴封州的长女再无一声问候。

    邢二姑娘成了准太子妃,没人在意她比太子大一岁,邢丞相便自然成了太子党。这其实也是皇上的意思。

    邢丞相日日要向皇上汇报朝廷大事务,自然见证着自金秋九月起,皇上苦心教导太子的种种画面,直到寒冬腊月,皇上旧病复发又暂停理政为止。

    三个月时间足够邢丞相全方位了解太子了。他很快在心底对太子的能力给出判断,这是位「扶不起的阿斗」。

    若是太子能顺利继位,舅家不存,无人争权,邢丞相作为国舅爷,便有可能一手遮天,这是他最希望出现的局面。

    然而云王却不是吃素的,封王好像也蠢蠢欲动,都是帝王亲子,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在这两人中,邢丞相希望封王能赢。毕竟是女婿,然而又清楚知道,云王胜算更大。

    皇上身子骨三天好两天坏的,看着蔫不唧的太子,邢丞相对于前景颇有些担忧,想要做两手算,生怕自己在太子这颗歪脖子树上吊死。

    这还不算,腊月里某日,邢二姑娘半是含羞地找到父亲,想要悔婚!

    邢丞相觉得自己闻言一阵头晕。皇上定下的亲事,岂有他们反悔的道理?

    女儿可是自己与太子产生关联的桥梁啊!他是想过给自己留条后路,但从未想过不把女儿嫁过去。

    强忍着怒气,拿出哄未来皇后娘娘的恭谨态度,邢丞相细问女儿原因。

    十六岁的邢二姑娘丝毫没沾染上父亲的油滑气,一派娇憨,天真可爱,有什么什么。

    她半年前偶遇平郡王顾采蓟,在彼此不知身份情况下偶有往来,渐渐相互倾心。

    直到前两日,顾采蓟向她红着脸坦陈自己郡王身份,表示想要登门求娶,询问姑娘家门。

    邢二姑娘仿佛这时才想起来自己有婚约在身,摇摇头拒绝了心上人,流着清泪,请顾采蓟等她半个月再做算,其余的什么都没交代。

    所以,邢二姑娘这就来找父亲了,想要在半月内退婚,嫁给平郡王。

    邢丞相边听边想,其实也怪不得女儿,他在御前常见到值守的顾采蓟,实在一表人才、英武不凡,而太子则相形见绌。

    何况太子像是榆木疙瘩,不仅对女儿没什么示好,完全没有约出去游玩、时不时赠礼之类,对自己这个准岳父也是木呆呆的,视同路人。

    邢丞相自然不能当下应许女儿,一面喝骂邢二姑娘胡闹,令她在府中好好反省,一面自己动起了心思,衡量此事发展下去的利弊。

    想着想着,邢丞相时不时冒酸,顾采蓟那兔崽子,怎么不声不响就撬了太子墙角,而且见到了姑娘父亲也就是自己,一样一本正经,毫无讨好意味。

    顾采蓟到底是真的愿意冒着得罪皇上、太子的风险去抢准太子妃,还是闲来无事骗自家姑娘的?自己要信几分?

    邢丞相想得最多的,是自己能从这变相的「一家有女百家求」中得到什么好处?只是恨自己再无第三个嫡女啊!

    那么,将女儿如约许给太子?还是另嫁平郡王?背后最关键的还是皇上的态度。

    那一边,顾采蓟一头雾水地回府,一五一十告诉了妹妹顾采薇,寻求指点姑娘这是什么意思。

    顾采薇自从八月与四哥一同祭拜亲人时,知道他心有所属,一直鼓励四哥勇往直前,自告奋勇任了感情军师。

    她时不时给哥哥出谋划策,约姑娘去哪里听戏啊,给姑娘买些什么好吃好玩的啊,顾采蓟一一采纳,博取美人欢心,回来就猛夸妹妹。

    只恨四哥一直不肯带她去看看那位姑娘,顾采薇对其人好奇极了。

    如今看着水到渠成,四哥寤寐思服,一提到心上人就面红耳赤、如同醉酒的情态,顾采薇便郑重建议四哥,对一个姑娘最大的爱意就是娶她为妻,可以请母妃为他去提亲。

    顾采蓟深以为然,兴冲冲出去询问姑娘家住何方以备提亲,他一点儿都不介意姑娘是富是贫,只想与之相伴终生,像父王母妃那样成为京城有名的恩爱夫妻。

    不料姑娘却不肯明身份,他耐心等了半个月,又半个月,直到过年都没再见到她,姑娘像是凭空消失一般。

    直到务丰二十六年正月十五宫中大宴,顾采蓟在亮如白昼的盏盏繁灯映照下,看清楚了难得出席的准太子妃面容,正是心爱又失踪的姑娘,一时间呆立当场。

    他的心里则如同猛虎下山,躁动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