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五十六:夜间谈话
杨氏那一帮人走后, 府里来了一群新养娘。
也如司马光所言,新来的养娘竟真没给张儒秀找过事。大抵是宅老给的月钱多罢,那帮养娘待张儒秀如同祖宗一般, 冬日一来, 抢着给夫人熬热汤,烧热水。
张儒秀自己也享不完那些好处,有什么好物件都分给的自己屋里的几位女使, 看着人一副感激的模样, 张儒秀心里也欢喜。
再后来,那些好物件都被分给了院里诸位下人, 一整个院都得了甜头。
张儒秀先前还头疼的后院问题, 就这般解决了。
许是那日在杨氏脸上拍过去的一巴掌太过骇人,过后竟震住了院里的下人。晴末原本就待张儒秀上心,这件事过后,晴末便更是感激,恨不得把心肺掏出来给张儒秀看, 以鉴自己的衷心。
后院一静下来, 张儒秀在铺子里办事也安心。
百姓不知道这场战争的具体情况, 可地方官不会不知道,官员的亲属也不会不知道。司马光每每归来, 便同张儒秀诉着这些事。
李元昊上台后政策强势,可偏偏官家又是一般仁和模样, 那些旨意都是在无数次动摇之后出来的, 故而时效性也差。往往是西夏都夺了几个城池,官家才赶忙调京官过去, 抵抗外敌。
不过好在如今将近年末, 两国都困于天寒地冻, 只是多生一些摩擦而已,大战还未开始,不过待到来年开春入夏近秋,这局势可就要生了大变。
司马光怎么不知道这理?
每每同张儒秀灯下夜话,司马光总要叹一分不能亲自赴战场杀敌,只能做些口头功夫徒劳无用。
这份文人特有的清高矜持,张儒秀看在眼里,也不出来,只是当着位倾听者,偶尔安慰几句。
日子转眼就到了十五,这晚司马光难得提早放了衙,早早地回了府。
司马光风尘仆仆地赶来,却没在前院看见张儒秀的身影,便赶忙问着身旁伺候的宅老。
宅老眨眨眼,道张儒秀一直待在屋里,叫女使伺候着。
司马光听罢,满心欢喜,顾不得换身衣服,便直奔后院。
屋里,张儒秀正数着铜板,她挣得不少,每日午后一时辰,时间也不长,不易叫人怀疑。
刚开始做时,连着好几日,客人都只出五个铜板,只是尝个鲜而已,并没有多少人愿意出十五个铜板进行下一步咨询。后来衙府一行动起来,客人心里压了事,才有更多人愿意出这十五铜板花钱买个心安。
不过纵使钱财升了上去,可张儒秀先前积攒的几波力气都用了尽,连日下来弹幕的显示度都淡了许多。她必须要在三日之内再干一些力气活儿,以换取新一波弹幕来。
可如今院里的人都惯着她,更别去哪儿做什么重活儿了。顺街巷里的人显然不相信张儒秀这般美娇娘能干得了大汉那些铸铁炼铜的事,如此一来,张儒秀便找不到什么机会出力。
正想得出神时,便听得屋外传来敲门声。
“岁岁,是我。”司马光站在门外,道。
张儒秀叫晴末晴连赶紧把这铜板收拾了一番,装在罐里,上面缀一杂物签。
“你俩先出去,在外面候着。”张儒秀对晴末晴连道。
罢,晴末晴连便告礼走了出去。
司马光是等女使走远后,才进了屋。
“怎么还穿着官服啊?”张儒秀见司马光一脸憔悴,问道。
“我一进院,没看见你。问了宅老才知,原来你早早就进了屋。来的急,没顾上换。”司马光罢,走过去,一下便注意到了桌上放着的几个灰罐子,并排摆放着。
“在干什么?”司马光脱了外层的绒毛斗篷,朝张儒秀那方走过去。
司马光显然是对屋里的新物件——几个罐子,感到好奇。搬来凳子坐在张儒秀对面,低头盯着。
张儒秀看着他这般好奇认真的模样,便扯了个慌,道:“不过几个破罐子罢了,我就看了一会儿。”
张儒秀罢,伸手就想把罐子往怀里览。这一动作刚做出来,司马光就伸手断,他的手覆于瓦罐之上,示意张儒秀先不要动。
张儒秀这般充满戒备的模样,兴许她自己不清楚,可司马光看在眼里,便只觉好笑。
“怎么了?这罐子里是装了些什么我不知道的物件么?”司马光揶揄着道,却不知他竟无意间将这其中玄机猜了出来。
张儒秀心里一慌,此时要是再做动作,不过是欲盖弥彰罢了。所幸由着他去,何况司马光得到她同意之前,绝不会私自揭下标签,开罐来。
“罐子挺重的,装的都是些我从汴京带来的物件罢了。不过不常用,也不值几个钱,我就把这些都装到罐子里去了。今日无事,便翻出了这些罐来。”张儒秀松开手,反倒把其中一个罐子推到司马光身前来。
罐里装的不少,罐底被推来时,发出一阵摩擦的声音。
司马光听罢,用了力把那罐子掂了起来,才发现罐子里的物件似是装的很满,对他来,不是很重。
“原来是这样。”司马光笑道,又把那罐子放到了原位,将那杂物签对准张儒秀那侧。
张儒秀颇为难堪地笑笑,暗自松了口气,随意问道:“今儿怎么来的这么早,是那些公事都处理完了么?”
“书院的建设工程正如常进行中,不过民风还未开化全来,短期内,成效不大。漕运方面,得幸丈人在上,这方面行的顺。至于旁的方面……”司马光话里有些停顿,似是在细细思考。
张儒秀以为他遇到了一些棘手的事,便开口问道:“怎么了?可是遇到了什么难事?不妨。”
司马光知道张儒秀在担心他,便安慰道:“倒是没有太过棘手的事,只是这旁的事太过玄妙,来话长。”
司马光不,也是为了保护张儒秀。
“没事,你且罢,我都能承受下来的。”
司马光愈是难言,张儒秀愈是想往前去探索。一番拉扯下来,还是司马光先败下阵,告知了这事。
“近日来顺街那些风气,愈发昌盛起来。这种邪术,于我看来,虽是不合理,却也可存在着,只是不能喧宾夺主。如今衙府的令下来,民间风声渐弱,可仍有一些疯言闲语存在,私下质疑衙府的一番作为。顺街那处,是华州的老传统,本不该管,只是如今……”
司马光话里尽是纠结两难,似是真的非要想出个法子一般,来对付那股巫卜风气。
张儒秀一听,好不容易捂热的心又凉了下去。她也不知道司马光难言的事竟会牵扯到她自己,且听司马光这语气,恨不得把顺街众铺一锅端下来,以解多日心头之恨。
“存在即合理,这类术法本就发展不起来,又何必在此方面花费心思呢?百姓去那儿也是花钱买个心安罢了,交易而已,哪里都有。”张儒秀试探地开口,观摩着司马光的反应。
司马光听罢她这话,也是叹了口气:“那一条长街,多少间铺子,又是多少人养家糊口的倚仗。发展出来的风气虽是不少,可也不能随意干涉其中。”
张儒秀心里那崩着的弦稍稍松了下来,问道:“看你描绘的这般真切,难不成你是那处的常客?”
司马光对张儒秀这番问话反应颇大,言语间尽是急切,似是在证明自己绝不是这样的人:“怎么可能?衙府里有专门搜集这方面信息的人,每隔一段时间,便会把这些信息集中报到我这儿来,就当是采集民风了。”
张儒秀一听这解释,那根弦又崩了起来。
照司马光所言,衙府里会有专门负责的人去顺街转,这一转,不定就看到她了呢?
虽然她出门前特意换了一身衣裳,带了面纱,声音也伪装起来,即便如此,张儒秀仍是心乱如麻。
司马光看着张儒秀一副苦大仇深的模样,心有疑惑,开口问道:“怎么了?在想什么事么?”
张儒秀摇摇头,“没事。”想了想,又开口:“你啊,也不要只盯着顺街上的这些事,毕竟这风气再怎么发展也成不了主流,不如暂且随它自由发展。何况当下要紧的,并不是顺街上的这些事。西夏与我西北边境年末长生摩擦,理应把心思投到这上面才是。”
司马光觉着张儒秀的中肯,只是还禁不住笑。
“平时我同你一些公事,你都仅是听听而已,也不往心里去。怎么今日提起顺街这事来,这么有兴致呢?”
司马光许是随口问着,却不曾想叫张儒秀露出来的笑意都僵了几分。
“你明明知道的啊,我对这方面的事一概不知。对自己不知道的事,当然要更为上心一些。”张儒秀罢,似是怕这番话不能完全使人信服,一时计上心来,赶紧握着司马光的手撒着娇。
司马光笑笑,也就信了她的话,不再问下去。
“想来,都快到新年了,这一年过得真快啊。”司马光给张儒秀暖着手,感慨道。
张儒秀点点头。她是春季来的大宋,到现在,已是寒冬了。中间那几月,都在驿馆与驿道之间度过,日子苦条件差,如今想想,竟也硬生生地熬了过来。
张儒秀抬头看着司马光,那人正低头专心给她捂着手,一边声絮叨着她的手为何总是那般凉。
灯火葳蕤间,映着少年郎的意气风发状。
张儒秀忽然觉着,就这样过下去也挺好。就这样,同司马光在一起,也挺好。
“光哥。”张儒秀情不自禁地唤道。
“嗯?”司马光抬起头,看她,只将她的手握的更紧。
“一起过年罢。”
司马光听了她这话,颇为无奈:“什么傻话呢?当然要一起过年。不止今年,之后每一年都要在一起。”
张儒秀听罢,略有迟疑,点了下头。
那一块寒冰无声间融化开来,蔓延到炉火噼啪作响的屋子里。
张儒秀觉着自己的心,也随着火苗,一跳一跃起来。
作者有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