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一张奖状

A+A-

    第五十三章

    杭峰被东哥抱着摇,也被感染到了这种激动的情绪,任由对方摇的他头昏脑涨,却还是一个劲儿地笑。

    果然,比赛胜利了比什么都开心。

    拿到冠军更开心。

    一直以来,杭峰都觉得自己拿够的冠军,冠军有什么稀奇的,开心一下就行了呗,有那么激动吗?

    但显然当他再次在比赛上获得胜利,夺下冠军后,一同庆祝时候的激情永远不会认为太多!

    更何况这还是杭峰真正意义上,自己想要参加的,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

    来比赛前,他也没想过自己可以在这个项目上获得多好的成绩。

    直到比完自己还真是挺强的嘛。

    没有比过瘾,还想继续,想挑战更多的赛道,想要跟更强的选比赛。

    这一刻,杭峰终于有种走职业路线,其实也不错的感觉。

    由心而发,喜爱的运动,果然是不一样呢。

    杭峰笑着和东哥拥抱,和他一起庆祝。

    直到阿强他们滑完比赛,两个人的庆祝才停止下来。

    滑完比赛的阿强,第一件事就是寻找杭峰,然后来到他面前,拥抱为他庆祝。

    “恭喜啊冠军!”

    蒲老师随后也围了上来,拥抱杭峰,又拍着杭峰的肩膀:“你这速度绝了,两个弯拐出去就看不见人了,尤其是出发时候的蹬板,初始速度太快了。

    之前一直没和你一个组滑过,这种被远远落下,使出吃奶的劲儿都追不上的水平,确实很有打击性啊!

    不过就是这样,谁我们华国滑板速降没人?x-ge等着!

    我有信心!有你在,我们华国滑板速降圈一定能在国际上发出声音了!”

    “嗯。”

    “对!”

    “杭峰你很厉害!也要继续这么厉害下去!”

    “x-ge看你表演!到时候我一定来给你加油!”

    杭峰被团团围住,对们都在真诚的为他庆祝。东哥被挤在了外面,看的一个劲儿地扬眉,继而有点儿不高兴了。

    酸。

    生气。

    杭峰什么时候和这些人这么好了?好的对?好的针对呢?

    烦死了!

    啧!

    东哥就是这么一言难尽的人

    华国的第一届全国玉屏山滑板速降顺利结束,颁奖典礼就在十分钟后,杭峰站上最高的领奖台,拿到了一个巨大的奖杯。

    有点像f大赛的奖杯,又大又沉,需要双才能高高举过头顶。他慎重又激动的将奖杯高高举起,和所有人一起拍下了一张合照。

    负责颁奖的王会长就站在杭峰身边,微笑着与他一同进入合影,随后问道:“回学校需要什么续吗?我帮你办了。”

    杭峰摇头:“不用,出来的时候学校那边请过假,他们知道我出来比赛。”

    “冠军啊”王会长视线落在杭峰怀里的花束和奖杯,想了想,“我寄一张奖章到你们学校去吧,会高兴的。”

    这次杭峰没有拒绝,学校应该会高兴。他享受了学校的体育生待遇出来比赛,自然要把成绩带回去,学校不要他的奖杯,也不需要他在媒体记者面前提及自己来自哪所学校,但一张奖状添上学校的荣誉栏,却是他作为三中学生应该做的事。

    轰轰烈烈的全国第一届滑板速降赛落下帷幕,下午玉屏山赛道开放,没有滑够,以及有基础有兴趣的业余选,就都可以尝试一下这个赛道。

    当天晚上,那两位特邀来的体育记者就编撰好了新闻,给各大媒体发了通稿。

    结果和想象的一样,并没有引起任何水花。

    玉屏山第一届全国滑板速降赛的标题位于各大主流媒体的体育频道,被各种nba、f、以及各大主流国际赛事的新闻压在了最下面,通稿被主编删减,一张颁奖的照片,配上一句不过三十来个字的短讯,就是这个众项目能够发出的最大声音。

    杭峰已经习惯了。

    冲浪和滑雪都已经进入奥运会,媒体的关注度提高,会有大篇幅报道,但依旧只能挤在主流项目下面,阅读量非常感人。

    更不要这种众到北极的滑板速降赛,主流媒体愿意刊登已经是受限于国家体育总局的要求,不得不配合宣传,否则他们连稿都不会接。

    不过外界的冷漠并不会影响这两天参与到比赛中的选和工作人员,晚上的用餐变成了圆桌,大家吃上了宴席,用以庆祝这场比赛的顺利举办。

    加上当地的乡镇领导,景区的领导,一共也就6张桌子。

    但气氛一点都不差。

    主要就餐的人大多年纪大,包括选在内,很多就进入社会动作,很会一套应酬。

    喝酒,敬酒。

    对!

    这些职业组的选除了极少部分的人,都在喝酒,而且酒量还不差。

    他们是职业组选,但不是职业运动员,很可能这次比赛结束后,就不会再参赛,甚至很多人很有兴趣投入到组织工作里。

    在这觥筹交错间,杭峰和唐隽这两个嫩脸,不能饮用酒精,只能喝西瓜汁的孩儿,就显得非常可爱淳朴了。

    “啧啧啧,只有看见杭峰,才有种这是职业赛的感觉啊。”

    “可不是,极限运动是年轻人的运动,不是年纪大了不行哈,但最闪光的年纪一定是在岁左右。6岁啊,水嫩到叮叮当当的年纪,羡慕的简直嫉妒,恨不得自己再晚出生0年。”

    “杭峰是第一个,但绝对不会是最后一个,极限运动肯定会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这个项目才有更好的发展。”

    “不会远了,有了杭峰,就会有更多人。只要咱们协会推广的好,设施设备和比赛跟上了,走职业的年轻人就会多。”

    有人给杭峰递了酒杯:“你喝饮料就好,我就想,有你和阿强在,这次的x-ge我们就不是陪跑,也有了参与的能力。”这人估计有点喝高了,大着舌头,“干他丫的!”

    周围的人呵呵笑,这位喝高的被同伴急忙拉走。

    因为杭峰被叫到了主桌上吃饭,这桌上都是大领导,还有主裁判,就这发言可过于轻佻。

    好在领导们也高兴,更不会和他计较,反而就这个话题聊起了x-ge。

    “x-ge”。

    又名“世界极限大赛”。

    这是一个在全世界很有名气的赛事。

    比赛的项目很多,比如逐浪而行的世界极限冲浪比赛,选挑战的都是十米高的巨浪,那种会倾覆下来,将人卷走的大浪。

    又比如现在已经进入冬奥会的滑雪大跳台和坡面障碍技巧,以及杭峰擅长的主项单板u型池,最开始也是“x-ge”发起的比赛。只不过在进入奥运会后,为了选的安全,主流赛场限制极多,而“x-ge”则继续保持它挑战极限的风格,对选一直没有违禁要求,只要招式够酷够难,就能拿冠军。

    除此以外,还有斯篮搏啊,滑板速降,包括走扁带也是一种极限挑战。滑板公园部分难度会设的更高,而且滑板也有十米台。

    总之,极限运动员的顶级赛场就是“x-ge”。

    很多极限运动是不参加如世界杯、世锦赛、奥运会这类主流赛场的。

    约束太多,会限制他们发挥,只有“x-ge”这种疯狂的赛场,才能够让他们实现自我价值的证明。

    因而在聊起“x-ge”的时候,极限运动圈的人都会非常亢奋,再度对王会长表示的钦佩。

    因为一月份,“x-ge世界滑板速降赛(华国玉屏山)”的赛场,正是王会长通过自己的影响力一力促成。

    在华国举办的“x-ge”可是非常有限,这些年也就街舞和攀岩在华国举办过,还是因为资本有兴趣,花钱邀请过来的。

    单一通过协会邀请“x-ge”举办巡回赛,还是第一次。

    这也是王会长的魄力和能力的体现。

    举办一次“x-ge”花费不低,在赞助有限的情况下,这些举办费用可都是协会和国家拿钱。

    王会长是卖了多少面子啊。

    大家轮番向王会长敬酒,王会长不喝不喝也有点微醺,宴席快结束的时候,王会长抽了个空到杭峰笑,算是酒后吐真言,“杭峰,你的出现是大大出乎了我的意料,这次的“x-ge”因为有你,我更有信心了。”

    杭峰能戴这个帽子?

    连忙摆:都是王会的功劳,都是大家的功劳云云场面话他也会。

    杭峰当时听完,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就没往心里去,自以为是长辈对晚辈的勉励。没想到那次宴席之后,王会长就有了一系列的动作。

    还真不是玩的。

    是真要以他为核心,打破行业的举行,进行一系列的项目推广。

    杭峰又在玉屏山酒店住了一晚上,第一天一早就被东哥拉着去了c市,大中午的吃了一顿让他屁屁疼了两天的火锅。

    唐隽很幸运,因为生病才好的原因,没人劝他吃这个“地道美食”,那个“来都来了一定要尝尝的美食”,总之杭峰最后是用四罐王老吉才把这顿辣到灵魂升天的午饭吃完。

    下午,两人和东哥一起坐飞回到了n市。

    从寒冷到舒适就是一个飞的时间。

    下飞的时候,杭峰带出门的防寒服全都脱下来,换上一条长裤和夹克外套就正正好。

    今天已经算是当地比较冷的温度,也不过c,太阳晒在身上暖呼呼的,空气里都是熟悉了的海腥味。

    n市的冬天比夏天好过。

    在场分开前,东哥问他:““x-ge”要在明年暑假的时候举办,这期间你的训练怎么办?常山的滑道短期内前肯定修不好,而且熟悉赛道也很重要。你们学校能请假吗?”

    杭峰:“比赛的时候正好放暑假,我可以一放假就过去训练,能有十天时间。”

    东哥蹙眉:“那时间估计很多选也到了,训练起来赛道会比较复杂,而且只训练十天会不会不够?”

    杭峰想想也对:“那我节假日有空就飞过去训练吧。”

    东哥哽咽了一下,迟疑道:“这个训练补助很难报啊,飞来回不便宜,而且就周末”

    杭峰笑:“您能帮我申请多少就多少,剩下的我自己补。”

    东哥骤然反应过来,杭峰虽然顶着“体一代”的名头,父母在体制内都是他的领导,可人家家境也不差,浪域可是他家的产业,是n市有名的旅行打卡点,是日进斗金都不为过不行,不能想,一想又眼红了。

    所以,想要搞好一个体育项目,资金的投入也是必不可少啊。

    “打飞的”训练什么的,不能比,不能比。

    “那行,你尽管安排,我回去后就做申请,训练补助我看看能不能申请到国家标准,不多,但能解决一点是一点。”

    后续事宜谈妥,三人在场门口道别,东哥把杭峰和唐隽送上车才离开。

    计程车离开场,杭峰惬意地伸了一个懒腰,“还是回家好啊,感觉出去才三天,就像是过了一个月是的。”

    唐隽没话,只是懒洋洋地窝在座位上,就像他家的那只猫妈妈,一动不动的只是用眼睛睨着他,嘴角微微含笑。

    杭峰盯着他看了一会儿,凑上去问:“开心吗?”

    唐隽不理解地点头。

    “看我比赛开心吗?拿了冠军。”这话的杭峰再没有低调谦逊,张扬中的那抹骄傲自信就像骄阳般耀眼。

    唐隽眯了眼:“我病了一场,你我开心吗?”

    “肯定开心啊?”杭峰笑开一口白牙,“你喜欢看我比赛,而且不喜欢看我输,我没输,拿了冠军,你肯定高兴。”

    唐隽抿了抿嘴:“自恋什么呢。”

    “不是啊?我猜错了?”

    “对,猜错了。”

    其实两人都知道杭峰的没错,唐隽就是喜欢看杭峰玩运动打比赛,喜欢看他以一种让人仰望的姿势拿下冠军的模样。

    那是一种生命绽放的色彩,是世间最为漂亮的颜色之一,犹如雨后的彩虹,北极的极光,和这个人本身无关,单纯就是被那种耀眼所吸引。

    唐隽不但喜欢,甚至喜欢到生病了都要从床上爬起来去看。

    唐隽后来后知后觉地想,自己是不是在追星?

    只不过和别人不一样,他是在近距离的追着这颗星星看,欣赏他的棱角峥嵘和闪耀。

    无关其他。

    不过这颗“闪亮的星星”回家后,第一件事竟然是赶作业。

    学校给他假打比赛,不代表文化课就能放下,该做的作业一样不能少。杭峰亏就亏在不在体育班,普通班的老师布置作业下来一点不客气,元旦的三天假,布置的作业能让你一动不动在桌子前写上一天半的时间。

    杭峰这次比赛带了作业过去,晚上也赶了一些,但作业量还是太多了,外面的环境也不适合学习,所以一回家就栽进房间里,连老杭同志兴致勃勃的庆祝会都没有兴趣参加。

    老杭同志昨天一比完赛就得到了结果,今天还特意休假一天等在家里,买了些卤肉排骨,还有一只大烤鸭,就为了儿子回来一起庆祝。

    结果,儿子为了赶作业,四点到家一直赶到晚上八点,才出来吃完饭。

    老杭同志一听见动静,就麻溜儿的去开冰箱,端饭菜,结果累瘫了的儿子:“爸,咱们吃简单一点吧,中午吃的到现在还在肚子里闹腾,而且我作业还没写完。”

    老杭同志一颗骚动的老父亲心被伤害了,不知所措地端着那盘烤鸭:“至少吃点儿鸭子吧,你不是最喜欢吃烤鸭了吗?我让他们把皮都单独片出来了,你吃皮就好。”

    完,老杭同志转身又奔到冰箱前将一瓶鲜榨冷藏的西瓜汁端出来:“再喝点儿果汁,补充能量。”

    杭峰起身伸:“快快快,我正好需要补充水分。”

    于是老杭同志乐呵呵的给儿子倒了满满一杯的冰镇西瓜汁,结果就是半夜杭峰跑了四趟厕所。

    这时候爷俩儿也不知道那可怕的后果,就用西瓜汁配着卤菜和烤鸭下了饭,顺便聊起了这次比赛的想法。

    算是个赛后复盘吧。

    体育家庭的习惯,比完赛后都要去思考自己哪里比好了,哪里没有比好,以及对下一场比赛的想法。

    没有视频,杭峰只能靠回忆,:“决赛的时候,最后一个弯,我用的单撑和提板的技术90度过弯,现在想想,其实我前面也是可以的,只要有时间多练练,稳定在90迈过弯,不定能行。”

    “嗯。”老杭同时边听边点头,“比赛是最容易突破的时候,所以才要多比赛。”

    “对,本来出发点的蹬板加速我没有那么快,就因为比赛我挑战了一下自己,就发现其实还可以更好。”

    “还有赛道的熟悉度,你要参加“x-ge”可不是开玩笑,既然去了就要努力拿成绩,训练不能停下来,我记得你初中时候不是跑东省去玩滑板吗?林锐佳在技术上能帮上你吗?还是我直接找他们教练?”

    杭峰咀嚼的动作停下,略微沉吟:“肯定能指点一些吧,但能请过来吗?”

    “你是林锐佳?还是他们教练?”

    “当然是教练了,佳哥我自己能请。”

    “这多大的事儿啊,你爸这点儿面子还是有的。”

    “行,就这么定了。”

    杭峰塞下最后一团裹着鸭肉的面饼,囫囵地嚼着,冲回屋里写作业去了。

    老杭同志在外面打扫剩菜,吃着吃着突然就笑了。

    这就是主动性和被动性的差别啊。

    儿子也终于找到了一个热爱的项目,并且愿意去全力以赴的成长,他实在是喜欢儿子这一刻的锋芒初露。

    不得不庆幸,他们最后松口让儿子去参加比赛。现在想来,哪怕是这种极为众又危险的运动,只要是真正热爱的就好。

    老杭同志背着儿子,给在外地集训的妻子发了消息过去,把杭峰这一变化了出来。

    陈虹女士发来消息:这有什么好庆幸的,又不是第一次,杭阳现在不也很好吗?当时我们虽然把他留下,不也在项目上妥协了?现在他们发展的这么好,你以为就没有我们的功劳?兴趣爱好是父母强制学习,但发展到专业我们家向来民主。你就,杭峰要没有冲浪和单板滑雪的底子,他滑板能这么好?

    老杭同志叹气,发去语音:“当年杭阳就是我们做出反应太晚了,如果能像杭峰这么早,估计就不是现在这样。”

    陈虹女士一声嗤笑:“现在这样也没什么,他又没叛出家门,不就是不着家吗?男孩子不都这样儿。别想了,等结婚有了孩子就明白父母的苦衷。”

    “”老杭同志不过爱人,但他知道爱人这想法不对,他们过去确实错了。

    好在,儿子被他们带的很好,尤其是找到未来方向这事儿上是个好事,值得再吃一只鸭腿!!

    第一天,杭峰一脸惨烈地到了学校。

    赶作业加上拉肚子,铁人也遭不住啊!

    不过又过一天,杭峰就活蹦乱跳地恢复了健康,不得不保持运动的人就是身体好。

    杭峰出去比赛,并且拿下冠军这事儿,在学校里一直静悄悄的,除了有限的几个人知道以外,包括班里的同学在内都不清楚。

    变化是在元旦假期结束后的第三天,一个奖状送到校长办公室开始。

    杭峰课间操的时候,被校长叫去了办公室,正副校长都在,办公桌上就摆着那张奖章。

    “呵呵,回来静悄悄的,我还以为没什么成绩,你看这都冠军了,也不和学校一声?”

    刘校长平时和杭峰沟通最多,一开口便透着丝亲切。

    杭峰摸着鼻尖笑:“王会长要发奖状过来,我也在等着这个奖状。”

    “早点我们能早高兴几天啊,那现在不?”

    杭峰点头,大声:“张校长,王校长,这次参加第一届全国滑板速降比赛,我拿了第一名。”

    “好!”两位校长就笑,看着杭峰一个劲儿地点头。

    学校有体育生班级,也有特招进京城体院的优秀学生赵彦,但必须要,学校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体育生拿着全国冠军的头衔回来,就连赵彦也没有。

    赵彦是省里拿了冠军,去参加全国赛的时候也只拿了第三名,是因为各方面都很有潜力的情况下,被国家田径队的教练看中,才有了特招资格。

    别看杭峰家里一堆全国冠军的奖牌,但事实上这可是全国冠军啊,再众他也是全国范围内的冠军,千军万马比出来的第一名。

    难。

    大众化的体育项目竞争对多,但教练体系完整,设施配套齐全。众化的项目竞争是不激烈了,可各种资源也少,想出成绩也不容易。

    因而杭峰的这个全国冠军对于学校价值很高。

    尤其是这个特意发来的奖状,可以王会长是钻到了校领导的心坎里。

    这不正是国家极限运动协会对杭峰的喜爱,以及对三中的感谢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