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狠心

A+A-

    令胡九彰惊讶的是,关押着肃王的禅房门口,竟无人把守,

    他与燕昭中对望了一眼,紧接着燕昭中就推开了那间禅房的大门。

    屋内一长者正襟危坐,眼光凌厉,而在一侧的桌案前,还坐着一个人,那人一身白衣,身材纤瘦,面上还带着些许病态的苍白。不消,那正是李慕云。

    二人目光相交。

    一见到胡九彰,李慕云眼光炯炯,显是十分激动的,他好似张口想什么,可却又因为过于急迫,而无端咳了起来。

    胡九彰一见他咳,心下便是一紧。他就怕李慕云病势加重,这时也顾不上端坐在上位的肃王,匆忙拄着拐杖行至李慕云面前,抬手轻抚他后背,面上满是忧虑。

    这时燕昭中已经赶去了偏殿,只留下胡九彰一个在屋里。李慕云眼看着父亲对胡九彰的神情从提防演变成狐疑,又从疑惑最终变成了不满。他直拉着老胡的手冲他摇头,表示自己没事。

    “慕云,这是什么人?”

    “他……诶,九彰,你快见过父亲!”

    李慕云一压住咳嗽就连忙开口。可他此话一出,脸上便止不住的泛红。

    胡九彰被他这话得一激灵,他本也不知见到了本朝亲王,要施以何种礼节,只得一脸窘迫的低着头,匆忙走到肃王面前,搀着拐杖掰过两条木头做的腿,扑通一声跪了下去,膝盖磕到地面上,发出好大一声响。

    “见……见过肃王殿下。”

    胡九彰这一连串的动作,把李慕云看得眼睛都直了。

    “诶,九彰,没叫你跪啊……你快与父亲,外面现下如何了?”

    他磕这一下,可把李慕云心疼坏了。便是身子不舒服,也要起身过去扶他。

    “现在这种时候,你不必拘泥于这些礼节,况且你腿本就不便,诶……疼不疼啊,真是……”

    他贴着胡九彰耳根声着,口中热气在胡九彰脖颈上,反倒叫胡九彰慢慢放松下来。

    这两人一个扶着一个,胡九彰又借着拐杖支撑,好不容易才重新站起来,红着一张脸,在李慕云的搀扶下,颇觉尴尬的在肃王面前起了眼下的局面。

    “……如今这承山寺是整个被高句丽那边的人围住了,所以留给咱们这边的时间也不多。”胡九彰斟酌着自己的措辞。

    看着眼前这个目光凌厉的男人,他不上来的紧张。大抵是因为对方亲王的身份,但更多的,他还是在意这人是李慕云的父亲,以至于每几句,都要朝李慕云那边看上几眼。

    “肃王殿下,形势大抵如此,但您放心,人一定会救您和世子出去。”

    “你倒是有心。”

    李琮轻叹着。胡九彰言辞郑重,可肃王本人对于离开这里好似兴致不高。

    “你是叫胡九彰?”

    “是。”

    “我看你腿上好像也带了伤,本就行走不便,如今倒也不必涉险为此事奔走。你来之前,我便已经与那高凌岑过了,他要的只是我一个人,而你现在要做的,就是在这之后,照顾好慕云,护送他回京。”

    李琮语气平和,他怕是早就想好了这样一番辞,以至于胡九彰甚至怀疑,刚刚自己的那些,这老头儿是压根都没听进去。

    胡九彰不由皱起眉头,只觉得眼前的肃王,实在跟自己想象中相差了太多。

    而还未等他发问,李慕云已经按捺不住。

    “父亲,九彰涉险来此,便是为了救我们出去,况且外面还有燕家的友人肯施以援手,事情尚有转折的余地,您这又是何苦啊!”

    李慕云止不住提高了声音,以至于身子都跟着微微颤抖,脸色也愈发苍白了。可肃王看着儿子,反而只是无奈的摇了摇头。

    “诶……慕云,这里面的事你不清楚。过去的那些事,翻起旧账来,便算不尽了。但我知道,如今他找到了这种机会,定不会轻易放过我,否则也不会冒险与叛军做这种要掉脑袋的交易。慕云,你回朝之后,一定要将我那封书信面呈给皇上,倘若皇上肯念及旧情,不怪我过往与安禄山的那些旧事,便必会派人追究此事,日后他高凌岑也不会好过到哪里去。一报还一报,如今能保住你与兆朔两个回去,老天尚算待我不薄。”

    肃王感慨非常。

    显然,他是知道那些高句丽人为何要找他的麻烦的,只是他始终不肯将这里面的事清。

    他这话听得胡九彰直皱眉头,倘若不是看在李慕云的面子上,他定不会想给这么一位王爷卖命。

    况且要深,这人还曾是张泗的主人,想到这一节,胡九彰对肃王的那点敬畏,便也全都给冲没了。

    胡九彰站在一旁默不作声,李慕云却仍没法平复情绪,他长这么大,便是熬到了这里,才终于能从父亲口中听到出一句是真正在意自己的话,如今又怎么肯就这么将父亲交到仇人手里。

    他身子仍微微颤抖着,直把胡九彰看得心惊。

    “难道父亲宁愿落到高氏手中受苦,也不愿在此搏上一搏,来日一同回京吗?”

    他厉声质问。

    “诶……慕云!”

    李琮怕也是从未见过儿子对自己摆出如此的态度来,惊讶的同时,却又叹出一口气。

    “这里面的事你不懂!那姓高的可不是想单单买一个大唐的亲王回去,他是想我死!诶……事到临头,也不怕告诉你。慕云,你父王我,虽敢保证对大唐的一腔忠正之心,但我从不是什么正人君子。如今落得这步田地,也是自作自受,轮回业报而已。你不必带着你的这些朋友在这里拼命,如今中原叛乱尚未平息,你与兆朔两个若想要安然回到长安,定也少不了人随行护送。况且高凌岑已经答应过,可以放你回去。他赌的就是朝廷不敢在中原大乱尚未平息之际,再分出兵力治理安东诸部。你便听我的,倘若能走,现在就赶快寻你二哥去。否则若是将姓高的逼急了,我真料想不出,他还能做出什么事情!”

    这几句在胡九彰听来,倒是十分在理。

    这话出来可能有些狠心,也自私了些,但他从始至终想救的,也只有李慕云。

    只是李慕云仍不肯罢休,仍要再些什么,怎料这时,禅房的大门竟被人从外面一脚踢开,来者竟是一全副武装的唐军军官!

    此人怒目圆睁,好似已然气极。

    只见肃王李琮忽然起身,拉过李慕云到自己身后,便即叫出这人名姓。

    “董俊生!高凌岑早已经过,只要我一人而已,你莫伤我儿。”

    “哼!老子就是来捉你的!”

    那董俊生不知是受了什么刺激,一来便是一脸凶煞样儿。他怕是没想到这屋中竟有三个人,睁大了眼睛在胡九彰身上扫了遍,见到他腰间的佩刀,便转瞬显出杀意。

    “他奶奶的,你是什么人!”

    董俊生叫骂着,已然抽出腰间横刀。胡九彰一见来者不善,也拔出刀来,拦在那父子二人与这叛军首领之间。

    “老胡,你心些!”

    李慕云虽然被父亲护在了身后,可他这一双眼全在胡九彰身上。

    只见胡九彰一手持刀一手拄仗,架势倒是摆好了,可董俊生腰圆体壮,单是块头儿都要大过他两个,再加上一身的甲胄加持。他立在胡九彰面前,便好似一面巨墙横在那里。

    董俊生根本没将胡九彰放在眼里,横刀一挥,冲着胡九彰头顶就是一记杀招,全然没有要给他留下活路的意思。胡九彰反应得倒快,单手举刀相迎。

    可他这一只手的力气,如何能抵得过这大汉当头一击。二者刀锋相交的瞬间,发出一声铮响,胡九彰匆忙丢了拐杖合双手之力支撑,一瞬便顶开了那当头砍来的横刀。但他这一扔一举的动作,到底还是慢了些许,以至于董俊生刀锋被架开的瞬间,胡九彰头顶也有血迸溅而出,顺着额头向下,流过眉宇间。

    他头皮上被划出了一道浅浅的刀伤,不深,疼感更可以忽略不计。只是丢了拐杖,他身边更没有可以搀扶的东西,这一下撞击,便叫他整个人向后跌去,刚刚从头顶流下的血流,也跟着溅到地上。

    他轰隆一下坐倒在地。虽是劣势,但他也已经做好了迎接董俊生第二刀的准备。或者,像这样坐在地上,对他而言才更加有利。

    只是他还沉得住气,站在后面的李慕云可就沉不住气了。

    他一见到胡九彰流血,脸色瞬间就变了。这时也不知是哪儿来的力气,发足从父亲身后冲出,直冲到胡九彰面前,跪到地上将他整个护在怀里。

    这可将胡九彰吓了个够呛,但好在董俊生并没冲着李慕云挥刀,而只是不屑的冷笑了一声。

    “哼……好子,世子爷都肯出来替你挡刀,你是什么人啊?”

    董俊生没有再向前迈步,但也没有就此收刀。

    “我要的,只肃王一人。谁敢拦我,就是天王老子也得死!”

    他厉声喝道,又挥刀指向李慕云。

    “子,我不想杀你,但你也不要再碍着我的事儿。”

    他狠声威胁着,李慕云转头对其怒目而视,而胡九彰已经揽过李慕云的身子,将他护在自己刀锋后。

    “哼……李琮,识相的你就自己出来,让一个瘸子在这里撑护卫,你是看不起我,还是看不起你自己?”

    董俊生的目光转向肃王。

    从始至终,怕是只有他,才是那个最想让这笔交易达成的人。

    李慕云脸色青紫,头上已是一层薄汗,显然已经尽了全力,他又想去叫父亲,却被胡九彰一只胳膊死死搂在怀里,不得起身。

    “区区一个叛将,少在这里废话。”

    此时的肃王,已然恢复了身为上位者的威严之气。他面色冷峻,坦然走向董俊生,双手背在身后,腰杆挺得笔直。

    “走吧,不要为难我儿子。”

    “哼,你道我想把你们这群皇室宗亲带在身边吗?”

    董俊生抱怨了一句。见着肃王老实出来,他身上的凶煞气都跟着消去了大半。

    董俊生转身便押着肃王出了屋,李慕云连叫了几声父亲,李琮都不曾回头,他挣扎着想要起身,怎知自己身子又被胡九彰牢牢圈着,如何都使不上力气。

    眼睁睁看着父亲的身影在门边消失,李慕云眼角落下一行清泪,胡九彰看着,也只是将李慕云在怀中抱得更紧了。

    “对不起……”

    他在李慕云耳边轻声着。

    “但是我不能让你去。对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