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A+A-

    ☆、八零之技术员也是厂工

    刘梓涛觉得这日子过得太悠闲, 感觉整个人都有些颓了。刘大哥来到县城以后,就在卖部的楼上住了下来。连带刘大嫂和三个孩子,也算是在县城扎根下来了。

    乡下的房子和地都托亲戚看着些, 他们也算是走了出来, 乡亲们对此可是羡慕不已。孩子们的上学问题倒是挺好解决的, 刘梓涛带了两条红双喜香烟以及两瓶神水—茅台, 拜访了机械厂的厂长,硬是给弄了名额。

    其实借记在机械厂的名下,每个学期交多点儿钱之后,就算完事儿了。除了刘向虎去初中,剩下刘向安跟刘向宁同一个年纪,刘向熊在三年级, 几个孩子倒是能结伴儿一起去上学。

    刘老头每天回机械厂的筒子楼, 然后送孩子去上学回来了, 就直接去卖部帮忙。因为刘大哥刘大嫂的加入,卖部的品类肉眼可见地增加了, 而且除了商品种类的增加之外, 刘大嫂还盘算着要加一个窗口,卖点吃食。

    这里离机械厂有点儿距离, 倒是跟纺织厂比较近,刘梓涛觉得卖吃食可能会很辛苦, 有心想要找些别的,却被刘大嫂拒绝了。在她看来,在城里头住着, 有块瓦遮风挡雨,还能靠着自己的劳动挣钱,哪里还能挑拣。

    更何况,她细细算过了,就算是做最简单的白馒头,好好做,销量上去了以后,肯定也能挣钱的!

    刘老头被儿媳妇得也是兴致勃勃,反正刘大哥偶尔要在外头跑进货的事儿,看店的一般都是刘老头和刘大嫂,刘大哥只能算是机动人员。两个人都决定了,刘梓涛当然也只能同意,他凭借自己的经验,给找了不少菜谱让刘大嫂摸索着做。

    刘梓涛每天就是去上班儿,下班之后会在食堂主食,再点一两个看得顺眼的菜,然后直接去卖部,让刘大嫂再张罗着煮一两个菜,等孩子们回家来吃饭,成习惯以后,一般都是一起吃饭,一大家子,倒是挺融洽的。

    他的职称证书已经到手了,眼下机械厂的技术部几乎是他了算,老师傅都走得差不多了,不是年纪到了,就是提前退休给儿女腾位置。在他显露出自己的本事之后,收了不少弟,连厂长都把他老婆的弟弟塞到刘梓涛身边来,就盼着能跟他学到一星半点儿。

    每天在厂里上班,看看新机子,维护旧机子,偶尔借调到其他厂去给人家上上课,应应急,日子过得闲,钱也源源不断地进了口袋。

    就在他闲的发慌的时候,支线任务又来袭了!

    “请宿主完成以下任务:购置家具电器,带领全家人进入电器时代!”当D带来这个支线任务的时候,刘梓涛也有些无奈。前些日子他自己已经盘算过要给家里添电器了,没想到这会儿倒成了支线任务了。

    他站在自家的客厅里,大概量着位置,应该能放得下一个电视柜。正好他这个屋子就在靠窗的位置,装个天线,从女儿的房间往外延伸,应该是hi没有问题的。

    除了电视机之外,也可以买个收音机放在卖部,给大嫂和老爹听听胶带或者听听电台。回想到当初他拥有的第一台巨无霸收音机,刘梓涛还真的有几分怀念呢。不过,一次性买这么多的东西,还是挺眼的,他盘算着该怎么不引人瞩目地完成任务。

    现在除了用票买之外,还有一个办法,就是找关系。当然,很多找关系的买到的都是走私的产品,刘梓涛不想,可要弄票的话,还是需要一定的技术的。他虽然可要在系统商城买到票,而且保证不会被发现有问题,可地方,信息基本上透明,根本没有合理的借口掏出来。

    再加上这个时代的人,可不比当初那个地方的人好糊弄,刘梓涛可不想因失大。为此,烦恼了好一阵子,直到……

    “梓涛啊,这辆车可是厂里头的集体资产,要是出点儿什么问题,我就是引咎辞职也过不去啊!”纺织厂的牛厂长头发都快掉光了,最近他愁的啊,简直了。

    因为纺织厂去年超额完成了年目标,所以县里头决定拨一笔资金给厂里做奖金。牛厂长想到自己去年到经济开发区的时候看到的那辆非常拉风的汽车,就想给厂里配一辆。正好县里头也想要树典型,讨论过后,同意了牛厂长的申请书。

    这辆汽车来了以后,几乎就成了展示的标配,牛厂长先给送到县城政府大院用了三个月,之后才轮到纺织厂。热闹看过了以后,恢复正常,这辆车也在纺织厂扎根下来了,平时谁要出差就能申请着用一用。

    原本车队的师傅兼管着这辆汽车,前几天来了一个新司机,没什么经验。恰巧遇上他当值,开着车带牛厂长出去,结果,车子半路就抛锚了。

    纺织厂里头的师傅对此束手无策,所以只能求助于刘梓涛了。牛厂长面色不大好,拉着刘梓涛就往纺织厂去了。机械厂厂长刚好在边上看着,结果他们居然都没看到他,刚想招呼,看牛厂长真的着急,他暗自撇嘴,幸灾乐祸中。

    当初纺织厂买这辆车的时候,他可是羡慕了好长一段时间呢。现在可好了,这车出了问题,全县城的人都在看笑话。

    刘梓涛倒是不在意,被牛厂长拉到了纺织厂的空地上。这里原本是个球场,这会儿正空着,车子就在边上放着,纺织厂的维修师傅正在努力。

    “老许,快让开,我带刘师傅来了。”牛厂长咋咋呼呼的,拉着刘梓涛一路跑着过来,“快,刘师傅,看看到底是个什么情况。”虽然他私底下跟刘梓涛感情不错,都是喊他梓涛,可在别人面前,还都是叫刘师傅的。

    在他拿到了证的时候,大家都会习惯性地给他缀上师傅两个字,当然了,因为他年纪不大,所以大家还加上一个字。

    “我看看吧,给我一双手套。”刘梓涛没有推脱,接过许师傅递过来的手套,带上了之后就开始倒腾。

    虽他不是这个专业的,但是好歹学了系统下发的技能书,一通百通,应该是没有多大问题的。拿着扳手左弄弄右弄弄,再用起子拧了拧,三番两次火看看情况,再听听发动机的声音,还是没找出毛病。

    无奈,他只能求助于D,这一次,他用了上一次的奖励的极其扫描仪。等检测出问题了以后,才跟许师傅商量着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这个零件不好弄呢,所以刘梓涛想着该怎么去给找个合适的。

    许师傅其实也没办法,因为县城并没有汽修厂,刘梓涛已经将缺少的零件跟他讲了。牛厂长在边上听着,想着应该去哪儿弄这个零件。很快,他就舔着脸开始跟刘梓涛商量,“梓涛啊,你不是认识那个厂长,就是那个……”他尝试着跟刘梓涛商量:“要不你去找找他,看能不能弄一个回来。”

    刘梓涛这些日子常常到处支援,认识不少人,牛厂长也是听了,开发区那边也有人来问,想要挖走他。想必他应该有法子的,牛厂长心里头怀着一点点希望,眼巴巴的看着刘梓涛。

    被这么一求,刘梓涛倒是不好拒绝了,“行吧,我问问,等有消息了告诉你。”他想到了之前认识的一个车队的队长,他们经过开发区的时候倒是可以叫他帮忙去看看。

    牛厂长被他这么敷衍的态度惹急了,什么叫等有消息,现在都火烧眉毛了,怎么能等呢!

    “梓涛啊,等不了了,县长马上要接待开发区来的考察团,到时候没车去接人,可不是丢大发了。”牛厂长哭丧着脸道,“虽然县城里也不是只有这一辆,可是多一辆也能多一份力量。”好吧,就是多一个撑脸面的。

    几乎是一瞬间,他就明白了牛厂长的意思,想了想,点了点头,“那你给我开证明和介绍信吧,我自己去找。”想到前几日刚刚想要添置的电视机和收音机,刘梓涛觉得值得走这一趟,公器私用,不对,应该是互取所需。

    当然,得私底下给牛厂长个招呼,让他帮忙掩盖掩盖,否则,怕是要出问题呢。

    跟他了声招呼,刘梓涛就带着东西回去了。他还在上班时间呢,总得回去给你厂长个招呼,看看能不能顺带帮着厂里头也给采购一些零件,跑一趟成本很高的,要是多几个分担的,也能省一点儿。

    基本上已经将这件事定下来了以后,刘梓涛才去找了老杨。拿了假条之后,将两个孩子交给刘老头,自己就只身前往不远的经济开发区了。

    搭的是认识的司机的车,然后一路畅通来到了开发区,找到了之前认识的两个跳槽过来的师傅。

    “怎么样,能找到吗?”他当然要先问清楚零件的事儿,除了牛厂长的汽车,还有机械厂的一批紧缺的零件,这一趟,其实算下来也不亏。当然了,还有他的电器。

    八十年代前中期的经济开发区Q市已经算是很发达的,宽敞的马路都是用的水泥,宽敞不,很多地方都是四车道,路上大多数人都用自行车,偶尔过去一辆汽车,当然,还有摩托车。这些在他们县城里都不多见的交通工具,这儿几乎都配备了。

    刘梓涛观察着这里的人,开始盘算着要不要趁这个机会,在这儿买一套房子先放着,等到时候搬过来了,也能省点事儿。更何况,这时候的房价还是很低的,买到都是赚到。

    “也不是没有,但是有难度。”刘梓涛今天请的是徐先阳和霍山,他们都是原先在机械厂上班的人,被开发区的民营老板挖了过来,现在都是厂里的技术骨干了。“明天我给你问问,应该没问题。”霍山人脉广,他了没问题,刘梓涛也就放心了。

    三人很久没见了,闲聊间,把彼此的情况都了解了一遍,之后才开始闲聊。即使对面的两人已经是技术骨干,住着的都是厂里头的房子,但是,Q市已经有房子可以出售了,霍山听到不少消息,都现在买房是稳赚的。

    虽然他们也没明白为什么会稳赚,但是霍山总感觉是对的。

    到这事儿的时候,刘梓涛难得也出声了:“要是有房子卖的话,我也想买一套。”他看着徐先阳和霍山震惊的样子,解释道:“我两个孩子都七岁了,已经在上学,等再大一点,总是要上初中高中的,最好还能上大学。所以,这个房子有备无患。”

    “兄弟行啊,看来这段时间没少挣。我们在开发区呢,都不及你有钱。”徐先阳有些泄气,他就算是搭上家里人的所有存款,也仅仅够买一个五十多平方的房子而已,想想就泄气。“哎,我是没办法了,反正还有地方住,不着急。”

    反倒是霍山,因为家里人多,厂里头分的房子根本不够住,他受够了这种蜗居的生活。当然,想要一个大房子的话,还是要更努力一点。也是因此,所以霍山更愿意出去交际,也是为了找更多的路子。

    “也没什么,人总是要变的,外快嘛,找到方法了,能挣不少呢。”他闷下去一口白酒,将自己的一些钱财来源公开,“我就是给其他厂里修修机器,平时收点二手东西,修一修再给转手了,钱就有了。”

    好吧,也就做过几次而已,但是不妨碍刘梓涛拿来当借口。徐先阳和霍山还是信他的,一听就来劲儿了,细节都问的很清楚。他们这儿资源可比家乡那个县城多,刘梓涛在县城都能攒下来这么多,没道理在开发区的两人会输给他啊。

    “对了,我想买个收音机,还有电视,现在不是都流行买彩电了,你们有没有门路?”刘梓涛随意地问了问,“听开发区有私底下交易的,质量不知道好不好,我们那儿的供销社还是要票,不知道这儿的要不要……”言下之意,他是有意思要买的。

    其实开发区的第一个商城已经开始对外开放了,徐先阳跟火山对视一眼,觉得这里头有文章可以做。

    刘梓涛的嘴角微微勾起,一切都在掌握中。

    作者有话要:  好了,刘梓涛是掌握了一切,可是蠢作者没有,惨痛的周末,一大堆人找我,加更又泡汤了,只能多码一些当补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