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A+A-

    ☆、八零之技术员也是厂工

    就在刘梓涛为两个孩子的成绩操碎了心, 回到县城的刘向晖两兄妹,已经顺利靠自己的实力,一路过关升上了三年级。而且, 在三年级上学期结束的时候, 两人都成功取得了双百的好成绩。

    三年级中间的寒假过去了大半, 新年到来, 县城的过年气氛超级浓厚,而刘家今年在城里过年,事儿倒是少了很多。趁着这几天的时间,刘梓涛带着他们去了几个县城的景点,好歹算是见识过了县城的风景名胜。

    刘大哥和刘大嫂忙了整年,好不容易休息, 对孩子们那是有求必应。刘梓涛本来就是个能花钱会玩儿的, 一行人可谓是尽兴至极。

    大年初五, 难得待在家里,刘梓涛掏出了前几日偶然所得的宣传单研究着。

    从七岁到十岁, 他的两个孩子已经有了巨大的变化, 刘向晖还好,三年的时间并没有给他太多的改变, 性子还是皮得很。刘向宁却初初有了女孩子的矜持和娇羞,整个人开始抽条似的长, 初现女孩子该有的特质。

    刘梓涛有些犯愁,女儿跟儿子有很大的区别,一个是纤细敏感, 一个是大大咧咧,他得那不同的态度对待。他一个大男人,也很难跟女儿交心谈些什么,为此可算是操碎了心。哪怕拜托过刘大嫂给帮着照顾些,可他还是不大放心。

    事实上经过这三年的经营,他在县城已经算是扎根下来,家里头陆陆续续添置了不少东西,钱滚钱,成为富起来的头批人。作为一个过来人,他当然知道怎样藏着掖着,闷声发大财,并且低调地改善自己的生活,做到不引人注目。

    受宣传单的刺激,他郑重地考虑一个问题,那就是,要不要送孩子们去学点才艺。

    眼看着儿子的成绩渐渐跟上了,课余时间多了很多,电视和收音机已经不足够吸引他。反倒是常常跟楼里头的孩子到处晃,他觉得这大好的时光还是不要浪费了的好。

    毕竟,经历过这么几辈子的折腾,他已经非常明白一个人的立身之本是什么。多少的金钱都比不上自己有本事,儿子和女儿的未来,还是要好好规划,学这些东西不仅仅是为了给他们陶冶一下情操,还是为了以后有一技之长。

    未来,哪怕他们学习成绩不好,又或者家庭突然遭遇什么变化,有个一技之长,也能挣钱养活自己。当然,什么事儿都没有的话,也能兼个职赚点外快,手头上宽裕才能过得更好。

    对金钱已经看淡了很多的刘梓涛,不纠结怎么给孩子们攒身家,而是纠结给孩子们选一个什么样的才艺作为未来的发展方向。

    “儿子,来,这几样给你选一选,我尊重你的意见。”刘梓涛将少年宫的宣传手册放在刘向晖面前,“这个少年宫是今年新开的,我去看过了,里面的老师还不错,你跟妹妹商量一下,看报个什么班,趁着这段时间还没上课,去好好学学。”

    先是适应阶段,等开学过后,每周末再送孩子过去,三年入门,十年磨砺,等他们毕业的时候,应该就能勉强算是成才了。

    刘向晖无语,他爸这人真是搞笑,他才多大年纪,刚刚搞定了自己的学习,就忙不迭地给他加课了。少年宫的课程眼花缭乱,什么都有。主的是中西合璧,其中有很多高大上的课程,除了从前只在电视上听到过的类似钢琴提琴之类的,还有传统的书法国画等等,让人看着就很向往。

    他当然也想学点儿高大上的东西,最好是别人都不会的,到时候能有机会炫耀一下。刘向晖还是蛮享受这种万众瞩目的感觉,想想就很美。不过他跟他爸教当父子这么多年了,对他的性子非常了解,如果他答应了,那可不仅仅是简简单单上个课,是要一直一直坚持的。

    按照他爸爸的品性,估计选了以后,就没有反悔的机会了。

    “成吧,我跟她商量一下。”刘向晖看着他爸认真的表情,突然想到一个更重要的问题,“那大哥他们跟我们一起去吗?”突然想到刘向虎他们,要是他跟妹妹去少年宫上课,那不就不能跟着刘向虎和刘向熊他们去玩儿了。

    而刘向宁跟刘向安俩感情这么好,估计也舍不得分开吧。

    “我已经把册子给了你大伯,他到时候会安排的。”刘梓涛也不确定他哥会不会让孩子们去上少年宫的课程,毕竟不便宜。而且他的侄子侄女跟自己的儿女差不多,可不是那么容易搞。

    “估计大哥不会去,二哥也不会去,不过安应该会去吧,她跟宁那么好。”刘向晖随口道,拿着册子往里头走,他得跟妹妹好好商量一下,看看选个什么样的比较好。“行了,爸,我先进去了。”

    刘梓涛被留在客厅里,他瘫在新买的沙发上,开电视,开始重温春晚的节目。

    从春晚开始有了以后,刘梓涛总是习惯性地看,从中重温一点点当年的感觉。穿越这么多次,哪怕这些节目看着都似曾相识,可刘梓涛还是看得津津有味,一个众所周知的笑话,也能被逗得乐哈哈的。

    已经来这儿三年多了,他渐渐适应了这个身体,适应了这里的生活,适应了这个世界。对于前主留下来的记忆片段都已经完全融合,主线任务进度缓慢,但是支线任务一直都是完美完成的。他积攒着的奖励也算是不少了,腰包鼓鼓,也不关注什么时候要走,所以随性得很。

    现在刘梓涛对于未来的态度其实挺奇怪的,既期待下一次穿越的到来,又颇享受这种悠闲的生活。最近他正在考虑是不是该辞职了,这个工作对他来,已经成了累赘。反正他的事业方面的支线任务已经触发过了,任务完成之后,应该就不需要在这儿上面熬死。

    随着商业化的到来,工厂的效益下降挺厉害的,步入八十年代中期之后,竞争越来越激烈了。最近刘梓涛的工作量下降了很多,厂里头也人心浮动,人浮于事,很多时候就容易出问题。他觉着再继续耗时间,对谁都不好。

    反之,如果他辞职之后,找个别的营生,应该也能过得不错。

    当然了,还要照顾孩子们的感受,如果他要辞职的话,筒子楼是肯定住不了的。他并不想搬到卖部那里跟他们一块儿住,所以,就得重新买房子。辞职之后,还得考虑一个问题,现在的人对于下海做生意的都有偏见,除非生意做很大,别的不,他还要顾及两个孩子的想法。

    刘梓涛觉得需要好好规划一下未来,尽量找个体面,而且轻松的活儿。毕竟,钱他又不缺,还是面子工程比较重要。

    就在刘梓涛忙着找新房子的时候,支线任务又来了!

    “请宿主完成支线任务:给侄子补课,帮助他顺利进入金山高中。”D翻了个滚儿,卖萌似的出现了,“宿主好久不见,最近有些松懈哦,请不要忽略系统的存在,多多在商城购物哦~”着还眨了眨眼。

    刘梓涛无奈,这个D,都相伴这么久了彼此之间已经不能是熟悉这么简单了,还要对着自己卖萌。“行吧,我正好在考虑要转行,看来学生课外辅导这方面的也是能做做。”

    正好,儿子女儿需要上才艺课,他办个培训中心,除了文化课,再给涵盖上这些,放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显然更安心些。

    既然决定了,刘梓涛就开始找地方。有目的性的找了一个楼房,这里原本是一个厂房,机器设备搬走之后空荡荡的,想必,简单装修之后就能用了。三间门面,楼上三层,不临街,位置却还不错,价格也有点儿高。

    没有惊动别人,他先是在商城买了假证,去了一趟开发区,伪装成一个归国华侨,在银行存了一大笔钱。然后签授权书,给自己授权。他用一种非常非常简陋的障眼法,把自己伪装成了一个工的人。

    然后租房,装修,招人,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着,中间发生的大大各种问题,都一一解决。得益于前几辈子的经验累积,以及这三年积攒的钱,他简直得心应手。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基本的架构就完成了。

    当一切上了轨道以后,刘梓涛为了自己的侄子,还特意开了一个中考辅导班,希望在仅剩的三个月时间里,能把这些孩子的成绩拔高一个级别。当然,这样做也是为了最快出成绩,把这批当招牌。

    刘向晖和刘向宁分别给塞进相应年纪的辅导班,尽量不让他们有太多空闲的时间。也是因此,除了固定的才艺课程,两人平时也在培训中心玩耍,耳濡目染,感觉还是长进了不少的。刘梓涛招了两个从国企出来的能人,将培训中心交给他们之后,就开始关注自己的侄子。

    刘向虎同学开始了他水深火热的中升高考试备战阶段。

    作者有话要:  今天终于赶在了十二点之前,别了,蠢作者还在努力更新另一篇,没有存稿的人就是这么苦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