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0章 .虚惊一场
直播间中欢乐的气氛也瞬间消失不见.
两人对话的声音虽然很,但天眼直播器的收音功能实在太强大。
两人的对话一句不落地传入直播间。
“不是吧,在这个时候出问题?”
“完蛋,肯定是超载了!”
“别慌···别慌,公交车上核载人数也是30个人,但是正常坐60个人没有任何问题!”
“国内的运输设备皮实得很!哪有那么容易出问题?”
“拜托,这是飞机,要在天上飞的你们的心也太大了吧!”
“建议立刻返程或者就近找地方把人给先卸下来,再返回火场就剩下的人!”
“同意楼上的法,毕竟这飞机上有接近40个人,万一飞机真的有问题一锅端了,这一直以来的努力就白费了。”
“下面的火势那么大,哪有时间来回跑?”
“就是···就是····就剩下几个人了,多等几分钟一起走不好吗?”
“为了等几个人,把40个人置于危险的处境这也不合理吧?”
平衡器?
挡风板?
陀螺仪?
制动滑栓?
一个个直升飞机内的零件掠过李潇的脑海。
随后,又被他迅速地一一否定。
到底是什么东西发出了异响?
如果是一些不太重要的零件,确实能像一些观众所的先等几分钟把人凑齐了一起走。
但如果损坏的是一些关键的零件。
那么李潇即便是将剩下的几人全部抛弃在火场中,也必须带着飞机上的人迅速撤离。
毕竟,相对于下面的9个人来。
飞机上的40个人相对来更加重要。
如果真的出现严重故障,等待几分钟的救援时间虽然很短,但是加上撤离的时间。
发生意外的可能性就会非常高。
他可不想好不容易把人给全部救上来了,却死在空难中。
就在李潇和周鑫疯狂思考的时候。
咔哒哒···
李潇和周鑫同时抬头,随后对视了一眼。
声音很闷显得有几分低沉。
不过并没有逃过两人的耳朵。
周鑫原本心中还有些怀疑,是不是李潇精神太过集中,导致出现了幻听。
但现在亲耳听到那种奇怪的异响。
周鑫心中唯一的侥幸顿时烟消云散。
李潇精神更加集中,所以在声音出来后他迅速转头望向后舱。
那种奇怪的有频率的异响,正是从后仓的方向传来。
如果李潇现在不是手上握着控制杆,真的很想趴到后舱的地板上等待下一次的异响出现。
“大概每10秒一次,频率很高,要是真的是什么零件出现故障,估计是非常严重的故障。”
“特征是某些传动轴出现卡死,或者脱落相互撞击一下产生的声音。”
“周鑫你赶紧趴到后舱的地上去,听听是哪个位置出现的声音。”
“然后立刻回来告诉我,好让我确定出现问题的位置大概是什么位置。”
“希望只是一些不太重要的零件出现故障!”
周鑫狠狠地点了点头。
他也没顾得上后舱,其他人诡异的目光。
径直趴在了地上,耳朵死死地贴在机舱的地板上,同时大声提醒道:
“所有人立刻闭嘴,现在飞机上出现异响,我要听听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要是因为你们的话,导致我没办法分辨具体位置。”
“所有的后果由你们自己承担!”
听到周鑫严肃的语气,原本还想窃窃私语的众人立刻闭上了嘴巴。
一些人甚至控制住自己的手脚,以免手脚碰撞发出不必要的声音。
周鑫的话让他们非常恐惧。
异响?
异响是什么?
咔哒哒···
周鑫一怔,脸色变得有些古怪,声音确实是来自后舱的。
但并不是来自夹板下面,而是于来自舱室之中。
虽然只是短短的十几秒,但他感觉整个人像是虚脱了一样。
这一惊一吓中,几乎把人的神经都弄得崩溃。
要是胆子一点怕是都已经吓死了几遍。
声音既然来自舱室之中,显然不是什么零件出现问题,而是飞机上的某人身上传来的。
周鑫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舔了舔有些发干的嘴唇对着李潇道:
“应该没事,不是夹板下传来的声音,是夹板上面的声音!”
“是吗?”
这时,李潇才发现自己的心跳像擂鼓一样,速度早就超过了180。
很快周鑫也找到了声音的来源。
让人哭笑不得的是,让两人心惊胆战的东西,居然是一块挂在一个中年男人腰间的怀表。
怀表随着飞机有规律地摇晃。
每过十秒左右,就会和凳子上的金属碰撞。
又因为衣服包裹,所以声音十分沉闷。
换个听力差一点的人,估计都会把那么微的声音忽略过去。
也就李潇这样听力极强的非人类,才会出现这样的误会。
周鑫安抚了一下众人,快步回到副驾驶的位置。
整个人瘫在了椅子上面。
他有气无力地道:
“没事,不是飞机的响声。”
“没事就好。”
李潇松了口气,他点了点头。
随后侧头看了眼下方。
刚才一顿忙活,又有4人上了飞机。
只剩下5个人,最多只要2分钟就能完事。
快点!
再快点!
廖复兴此时已经赤膊上阵,和他一样的还有两名中年男人。
此时他们分散在宝塔三层的各处。
他们用衣服不断拍着不断向上冒的火焰。
试图减缓火势蔓延的速度!
三人全都大汗淋漓,没有了水源湿衣服。
以至于衣服本身就是一个易燃物。
所以,三人动作需要非常快。
每次的拍击都会带走大量的尘土和火星。
在拍散物体表面的火焰的同时,要迅速抽回衣服。
不然衣服也会被点燃。
当然,即便尽可能的快。
也还是会时不时地失手,毕竟是易燃物,多拍几次,衣服的温度上升,很容易就会被点燃。
他们的衣服还是被不断燃烧,以至于三人此时已经赤膊上阵。
不过幸好,三人都是一直生活在高原地区的本地人。
对于高原地区的低氧环境,已经非常习惯。
换做是一些来自其他地方的人。
恐怕用不了几分钟,就会因为高原反应而昏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