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大结局

A+A-

    两个大檐帽一来,:“呦,又是这大爷,晚上赌博,白天伤人?精力够旺盛啊。”

    戴爱国迷迷瞪瞪就被拎走了。

    青叶后来才知道,戴爱国摸到这儿来,并不是碗姐告诉了他。

    是碗姐儿子有次在家漏了嘴,戴爱国这才知道,碗姐竟然在青叶这儿当保姆。

    昨晚上赌博输又输了个精光,家里也早就断了他的经济来源。

    他就摸到这儿来了,遇见了带快快晒太阳的碗姐,非要逼问青叶家门牌号。

    警察问他:为啥带着刀?原本算伤谁?

    戴爱国哼唧着:“我就算吓唬闺女、女婿的,没算真动刀,喝醉了,儿媳妇又非要拦我,拉拉扯扯,就失手了。”

    虽然他是失手,还是被关了起来。

    碗姐是皮外伤,没伤到骨头,医院住了一段,好差不多了,青叶又把她请了回来。

    “反正他进去了,没什么后患。”青叶对安樱。

    回来之后,碗姐干活更卖力了,当初青叶把她的医药费都承担了,现在还给她涨了工资。

    因为青叶自己越来越忙,家里的活儿几乎都依赖碗姐,快快也喜欢碗姐抱。

    碗姐在家尽心尽力的照顾的,安樱和祝大妈也时不时的来照应一段。

    那年冬天,青叶就把丽萨订的车出口了,大熊叔叔那边的地毯订单也转到了青叶这儿。

    青叶干脆一咬牙,注册了公司,租了办公室,自己做起出口贸易。

    过年时候,她还邀请家里这些人到办公室去看了看。

    祝民觉得稀罕:嫂子,人家那公司都乌泱泱的一群人,你这就你自己?

    青叶:规模没那么大,我一个人能干完,要一群人做什么?

    其他人纷纷表示担心:这行不行啊?啥都要靠自己。

    只有祝良支持青叶单干。

    青叶性子没那么爱热闹,以前总是为了单位那些人事关系烦恼。

    现在她有出口经验,又有客户资源,国内合作的工厂也考察好了。单位破产,进别的公司也是工作,单干也是工作,何不就选自己喜欢的?

    要风险,肯定是有。做生意吗,当然没有铁饭碗稳定。

    “做好了赚钱也多。”青叶跟祝良,“而且,我不喜欢像我爸那样一辈子浑浑噩噩的。”

    青叶一个冬天出了一批车,一批地毯,赚了一万多块钱。

    过年时候,她给祝大妈屋里买了21寸的彩电。

    祝大妈:“哎呀,那黑白电视好好的,换啥换?糟蹋钱!”

    “妈,别为我单干这事儿担心,你看我这一个冬天赚的钱,都比得上以前好几年,买个彩电算什么?”

    祝大妈还有些不信,偷偷问祝良:“青叶不是哄我了吧?”

    “青叶什么时候哄过人,妈?”祝良问他妈。

    祝大妈一想,没有哄过,只能相信了。

    春节过后,安樱本该回省里学校。

    她了报告,表示愿意扎根现在的学校。

    领导就挺纳罕的:人家都是从地方往大地方努力,你怎么偏要往地方跑?

    谈了两次话,也就批准了。

    安桦回来过年时候也问她:“你这视工作为一切的工作狂人,舍得更广阔的天地?”

    安樱笑笑:“教育这事儿,哪儿都是广阔天地。再了,我要回去了,怎么见快快和青叶?”

    安桦直摇头,“隔辈亲,真是不得了,把人生信条都给扭转了。”

    那边青叶工作虽然忙,但她有自己的原则,就是能白天干的事儿,绝对不推到晚上,不是十万火急的事情,坚决不加班。

    她要把时间留出来,回家陪快快。

    一想到快快,青叶就忍不住笑。以前听人“心都快融化了”,不懂那是什么感觉。

    现在青叶懂了,那就是看见孩子粉嘟嘟的脸,天真无邪的笑容,这种时刻的心情啊。

    快快的肤色是唯一遗传青叶的地方,白嫩嫩的,很水灵,抱出去,人家常被人认作女孩。

    “哎呀,看这闺女多漂亮!”

    碗姐就得意的:“俺这是男娃,就是长得秀气了些而已。”

    祝良学会了开车。

    以前过周末就爱待在家,市里面那些公园,他从旁边经过都不会进去。

    自从快快能出门,只要天气不是太差。他都要开车带快快和青叶出去。

    公园啊,博物馆啊,城外的河,家里的果园,哪哪儿都去。

    男老师聚在一起常爱聊国家大事,祝良对这种话题只偶尔插两嘴。反倒是那些女教师起来孩子的时候,祝良时不时也会起来,“我们家快快……”

    男教师们就:“瞧祝老师都成家庭妇男了,孩子的事儿,是咱大老爷们操心的吗?”

    连白都跟着附和,“咱们男人就不擅长这个。”

    孙晓的肚子已经鼓起来了,不冷不热的接了一句:“那你们男人擅长什么?”

    白一下就被堵住了嘴,自己挠头想了一会儿,服软:“仔细一想,我还真没什么擅长的。”

    “那就去学习当个好爸爸!”孙晓不客气的。

    孙晓好不容易才怀孕,没想到白竟发表这种言论,当面怼他两句都是轻的,回家还得继续收拾他!

    春天时候,青叶参加了省里举办的进出口博览会,发现好几个外宾对农产品感兴趣。

    青叶没回家,直接就跑到了义乌那边,拍照、拿样品、找工厂……直溜溜待了半个月。

    把祝良给担心的不得了。青叶对人情世故不太懂,万一人家灌她喝酒咋办?人家故意刁难她咋办?

    但青叶回来时候虽然有些疲惫,但心情很好,:“那边人好交道,不像咱们这边的风气,又是灌酒又是场面话,生意就是生意,有一一。”

    青叶的业务就这么自然而然的扩大了,也就起步一年而已,她自己一个人报价、验货、跟单等这些货,已经忙得有些吃力了。

    恰好有天遇见当初借过钱的同事王,王下岗后一直找不到如意的工作。正好,青叶:“你到我这儿来吧。”

    王来了之后,见青叶这儿虽然人少,但业务做得很好。青叶给她的提成点不低,这按劳分配,王干活当然卖力了,她家里就指望她赚钱养家呢。

    快快两岁时候,青叶又招了一个人,还是大专毕业的。

    祝大妈觉得很惊讶:大学生咋进这个人公司了?

    “大学生也不包分配了,得自己找工作。”青叶。

    祝大妈更想不通了,“那祝良还读那研究生有啥用?反正不包分配。”

    “不包分配才更应该多学习啊,妈,”祝良笑着,“接下来这两年可得辛苦你了,我得去北京上课。”

    祝大妈挥挥手,“只要你们好,我在那儿住都行,再了,现在家里有保姆,我辛苦个啥。”

    祝良考了研究生,学的是儿童文学方向,只有北京的师范类学校才有这个专业。

    本来他想过两年等快快长大些才读,但青叶鼓励他去,“你不想错过快快的3岁,回头还会舍不得错过他的5岁,趁年轻去读吧。”

    北京离这儿不远不近,好在现在火车提速了,原来一天的车程,现在四五个时就到了。

    “有时间了就回来,我跟快快都想你。”青叶往他的钱包里塞了一沓子钱,“别心疼车费,有时间了我也带快快去看你。”

    祝良任由她塞钱,临出门才抱抱青叶:“别太忙,照顾好自己和快快。”

    随后两年祝良在北京读研,好巧不巧,宋宝学校就在他右边,还有祝良最早教过的学生,在那儿倒是不孤单。

    青叶时常带快快去北京,还安排祝大妈、素美他们去长城什么的。

    快快不到五岁就遍游北京了。

    他们还在北京见过尹琳一面。尹琳和大熊回国,几年不见,尹琳成熟了很多,有了一个两岁的女孩,虽然辛苦,但很幸福。

    祝良毕业之后,留在市里的一所新设的大专做老师。

    素美和祝民也早就在市里买了房,两家离得也不远,时常能串门。

    那天青叶下班早,回家时候祝良还没下班。

    外面下雨,青叶:“快快,我们去接爸爸下班吧。”

    青叶开车带快快去学校,大自习室里,祝良正在上课。

    他穿着白衬衣,牛仔裤,还是那么瘦瘦高高的,唯一和以前不同的是戴了眼镜。

    青叶牵着快快的手,站的远远的。

    “爸爸还没有下课,我们要等一会儿。”

    快快乖乖点头。

    林荫道的树一片葱茏,雨似下非下,就像十年前的傍晚。

    十年过去,最初的陌生人有了家,有了孩子。

    趁青叶不注意,快快自己跑到教师门口。

    他用手把门一推,忽然脆脆的喊了一声:“爸爸!”

    祝良正准备在黑板上写字的手顿了一下,扭头一看,一个毛茸茸的脑袋探进来,又喊了一声,“爸爸!妈妈跟我来接你!”

    上课的同学们纷纷伸着脖子往外看,然后叽叽喳喳:“师母来啦。”

    “哇,师母好年轻,真漂亮。”

    “师母开的奥迪啊。”

    “祝老师,你赶紧的跟师母走吧。”

    祝良牵着快快的手走过来,“你怎么来了?”

    “来接你啊。”青叶拿着把伞过来,递给祝良。

    “给,把伞上,别淋湿,我们回家。”

    作者有话要:

    预收文《九十年代之她咸鱼翻身赢麻了》,正在存稿中,求收藏~

    林雨湘回到了十年前,姥姥喊她“胖妞”,妈叫她“赔钱丫头”。

    订婚现场,三百斤的男人一边使劲把戒指往她手上套,一边嫌弃的:“你太肥了!”

    林雨湘手一抽,桌子掀翻:去你娘的定亲,我要去高考!

    她又回到了教室,回到穿格子衬衣的同桌身边。

    这一世,林雨湘要金榜题名,要继承房产,还要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