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伤胳膊,缴公粮

A+A-

    王桂英她们午饭吃了一半,才反应过来,问古珍琦:"珍琦,你咋不吃呢?"

    "我们来之前吃过了,娘,你们干了一上午的活,肯定累坏了,赶紧多吃一点,可不许剩,咱们现在要跟全村人一起吃饭,伙食上不能太,晚上再吃好些吧!"

    "我瞅着这些,就挺好的了,咱们的菜上飘着很多油水,还有干货的,米粥熬得也好,挺知足,你别太累着自己了!”

    “瞧着村里其他人,只能喝半碗半稀的玉米糊,菜直接是放水里一煮,我可听过很多家都断粮了,靠着晚上摸黑去山上寻摸吃的呢?”

    “都盼着快点结束秋收、分粮,盼得眼睛都快绿了!"王桂英讲这话时,意有所指地用余光瞥了几户人家。

    古珍琦也透过她的余光,朝那些人看去,看过后心里咯噔一下。

    虽自己算这七十年代土生土长的人,可经历过上一世,丰衣足食,物资丰富,国强民富的时代!

    再看到这种,食不果腹、衣服破烂不堪、手里端着一碗飘着一点野菜的汤水饭。

    不免被深深地触动了,好在,这种苦日子马上就快结束了!

    一两年,政策一变,农民也会逐步迎来他们的好日子的!

    而且,几十年后,靠农业发家致富的农民,都不在少数。

    她自己最后的主业是做有机食品,虽然财富增长明显,著名女企业家,实质上也是做一名踏实的农民!

    中午休息时间很短,十五分钟过后,村民们各自吃过午饭,大队长就喊着继续上工了。

    古珍琦收拾好碗筷,带着孩子往家走,穿过成熟的庄稼,满眼都是弯腰劳作的村民们。

    这会的天气,真的是非常好,秋日阳光不毒辣,对于农民来,真是件非常舒心的事情。

    这样的舒心天气,维持了整个秋收时节,真真的算是天公作美!

    秋收后,生产大队就要去缴公粮了!

    而葛云和范春在秋收时,由于拉犁伤了肩膀。

    在忙碌的那阵子没当回事,每天累成了狗,回家倒头就睡,第二天继续劳作,压根没去注意胳膊的事。

    疼是疼,但两人也只觉得是累着了!

    等秋收结束后,再去做凉晒粮食的活计,人轻松了了下来,但胳膊疼痛却一天重过一天。

    今早起来,两个人的胳膊,竟然抬不起来,而天刚蒙蒙亮,缴公粮的大部 队就要出发。

    无奈,古珍琦和王桂英,只好代替她们俩,临走前,留了一瓶药油给她们涂抹。

    去粮库的路,坑坑洼洼的,村里有牛、马、骡子车的人家有限,大部分村民使用的工具还是独轮车。

    每个独轮车上都堆有五六百斤粮食,陈国、陈强推,她们在一旁边扶,边协助向前推。

    到公社粮站时,她们前面已经排了差不多一公里的队伍。

    折折腾腾,半下午才轮到他们,大队长负责和粮站的质检员核对。

    今年的光景还算好,雨水也充足,她们生产大队上缴的玉米,苞谷,麦,红薯等都通过了质量合格检验。

    等忙忙活活地赶回家时,天已经擦黑了,一到院子,就听到了屋内传来阵阵的哎吆声。

    瑞朵、飞安一直在屋里探着脑袋,往院子外瞧。

    经过这几个月,母子三人的相处,两个崽崽格外地黏妈妈。

    这差不多一天没见着,尤其天又黑了,心里想得紧,没有妈妈在身边,深深地感觉不安。

    葛云、范春胳膊疼得厉害,心里是想顾着两个崽崽,可实力不允许。

    她们俩大人,胳膊不敢抬高分毫,还丢脸地需要靠两个孩子来照顾。

    葛云自家的两个孩子,放学回来,刚一进屋,关心了她们几句,就被她发去写作业了。

    古珍琦要再不回来,两个崽崽就要把院子大门盯出一个洞来了。

    这一见着自己心心盼望的妈妈,两人撒欢似的跑出来,一头扎进了古珍琦怀里。

    "妈妈,你可回来了,瑞朵想死你了,你再……"

    "咕噜,咕噜……"

    就在瑞朵得很委屈,快要掉下金豆子时,一道不和谐的声音,突兀地响起。

    她有些不好意思地揉了揉自己的肚瓜,抬头望向妈妈,神情很是委屈。

    古珍琦立马心疼得心揪揪的,弯腰将两个孩子抱了起来。

    朝王桂英道:"娘,我先抱孩子回屋,给找点吃的,您和大哥、二哥赶紧去看看大嫂,二嫂,听着动静,该是疼得紧了,不行赶紧去卫生所瞧瞧,我留的药油,怕没起啥大效果!”

    "你赶紧先照顾孩子们,看架势,肯定没吃东西,别把我的乖乖宝们,饿坏了!"

    "那行,弟妹,一会还要麻烦你给我家那俩孩子做口吃的,我们的,你就甭管了,随便拿点中午剩的贴饼子,对付一口就行。"陈国道。

    "我去瞧瞧你二嫂了,今天真……"

    陈强的话,还没完,屋里就传来范春很不耐烦的叫喊声:"陈强,你赶紧给我进来,看看我的胳膊,这到底是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