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目标
邬春荣被王聪一通怼回去, 越想心气越不顺,又觉得辅导员肯定已经成了井熙的狗腿子,也不知道暗地里收了人家多少好处。
他在寝室里骂得厉害, 可惜这人在哪里都不讨人喜欢, 别人也懒得理他。
读中学的时候, 邬春荣就喜欢对同学颐指气使上纲上线, 那时候因为他成绩好,别人就算心里不舒服, 面上也不好什么,可是如今进了大学,大家就不吃他这一套了。
“行了行了,”有个男生被吵得不耐烦了:“人家厉害是她的本事, 你要真不服气,也进个实验室看看?”
邬春荣一下跳起来:“怎么着,成绩好就有资格瞧不起人了?我不进实验室就管不了她了?”
那人讥笑:“你就算进去也一样管不了。”
管东管西, 还真以为自己是什么了不得的人物了?
邬春荣一下跳起来:“谁我管不了的, 我偏要好好治治那个井熙,叫她知道我的本事!”
然后就冲出了寝室。
“你理他做什么, ”邬春荣走后, 寝室里另一个人才开口话,“神经兮兮的,还是个人,这种人离得越远越好。”
“听他啰里啰嗦的烦死人了。”
“也是, 碰上这么一个舍友,我们是倒八辈子霉了。”
邬春荣不知道舍友对自己的议论,正义愤填膺往办公楼走。
对于井熙缺乏集体主义精神,不好好团结同学的事情, 他觉得需要告诉给系主任知道。
他记得系主任还挺公正严明的,应该不会包庇那个井熙。
这时候,之前关于新的半导体材料那篇论文经过一次修,终于过了,钱教授正好带着井熙去给系主任报喜,顺便要奖励经费。
系主任看上去也非常高兴,先是连了三个好字,又要去校领导那里报功。
大一新生就能以第一作者发表影响因子10以上的论文,放在什么时候,都绝对是一件值得大书特书的好事情。
就在这时候,邬春荣已经到了系主任办公室门口。
办公室的门半敞开着,里头似乎有人,邬春荣鬼头鬼脑的探过去看了一眼,又飞快的缩回了脑袋。
怎么又是井熙?这人也太阴魂不散了吧!邬春荣腹诽道。
然后他就听了一会墙角,想知道她是不是也是来告黑状的。
可是听着听着,邬春荣就怂了,还没等井熙她们离开,自己就偷偷摸摸的溜走了。
他虽然愣,但也不是傻,听到了系主任的话,他知道这时候告状也没什么用,纯粹就是送人头了。
反正时间还长着呢,我总能抓到你的把柄——邬春荣心里恨恨想。
看他闷不吭声回到寝室,之前话那个男生讥笑他:“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
邬春荣把干瘦的胸脯一挺:“我仔细想过了,和一个女生计较实在没意思,我大人有大量,这回就算了,要是有下回……”
他故意重重的哼了一声。
其他人却忍不住欢乐的笑起来。
————
这周周末,井熙实验室的第二次公开面试现场
过来报名的人不少,但多半都是京城里找不到工作的无业青年,再一次面试了一个自称天赋异禀,还能让水变油的伪民科以后,井熙终于忍无可忍,把这个苦差事丢给了还在好奇跟人家侃大山的安岚,拉着徐真真和那个HK经理开了一个会。
“这么下去肯定不行,”她抱怨道,“我可不想再面试那些自称自己有超能力的家伙了。”
这时候,各种超能力和外星人是群众最感兴趣的话题,另外几个热门话题是水变油,永动机还有点金术。
总而言之,就是一个比一个更不靠谱。
“那就加工资?”HK的泥菩萨出了一个主意。
“现在的工资已经足够高了,”井熙摇摇头,“而且我必须考虑以后新进人员的工资结构问题。”
一味加钱治标不治本,更重要的是,井熙担心就算加钱,也只能找来那些更加玄乎的大师。
徐真真忽然弱弱:“那……可不可以给新员工分房?”
井熙眼前一亮。
她都忘了,这时候绝大多数人都还在指望着单位的分房政策,这也是不少国企的工资明明严重偏低,但是依然留得住人才的重要原因。
国人对住房的渴望,仿佛是祖祖辈辈刻在骨子里的遗传基因。
“这确实是一个好主意。”井熙点点头。
“而且我们还可以自己建。”徐真真又,“建实验室的时候我就想着,边上还可以建一幢员工宿舍,造价我已经算过了,大概十几万块就够了,之前实验室建设那边还有留存的材料,账上也有余钱,足够干这个了。”
井熙一愣,看向徐真真的目光仿佛在看未来的房产大亨。
徐真真不好意思的眨眨眼:“我也就是随便,不用当真。”
“这个主意非常好!”井熙用力拍着她的肩膀,“这一块就交给你了!咱们不但要建,而且还要往好的建,等你这回把经验练出来,以后咱们还可以盖商品房,北上广深都可以来一圈,还有其他几个大城市,对了,就是别去海南!”
虽然记不太清具体时间了,但是井熙知道,海南很快就会成为大批房地产商的坟场。
徐真真仿佛被她吓到了一样,半天才喃喃:“我……我刚才真是随便……”
井熙笑,拍拍徐真真的肩膀:“总之我先把宿舍楼的事交给你,要是真能成,到时候给你分股份。”
徐真真傻乎乎的点头,然后莫名其妙就成了一位新晋房地产开发商。
————
李文远是电子研究所的老研究员。
老研究员并不是什么尊称,事实上,只有年纪大了又爬不上去的老人,才会得到这种称呼。
在科研界,年纪大的老教授那叫德高望重,可是年纪大的研究员——就连老迈的骡马都不如了。
李文远本身又不太会来事,素来沉默寡言的,带着一副厚框眼镜,畏畏缩缩的,似乎连新来的年轻都可以随便踩在他身上跳两下。
“老李啊,我今天有个约,这点没跑完的数据就麻烦你帮我看一下,谢谢了啊,改天请你吃饭。”实验室里新来的是个明媚招展的年轻姑娘,二十出头,青春正好,人也聪明活泛,才来不久就摸清了研究所里的生态,不但和几位领导的关系不错,用起李文远这种老年骡马,也同样非常顺手。
李文远看了一眼时钟,犹豫了一会,那个年轻姑娘已经蝴蝶一样的飞了出去。
“可我还要去接我儿子……”他的话出去的时候,门口早就没人了。
等到李文远心急火燎跑到学门口的时候,的孩子已经等很久了,这个孩子就跟他父亲一样,乖巧老实,从无怨言。
李文远却只觉得一阵内疚。
父子俩慢慢往家走,半路上又碰见自己老婆刚从厂里回来。
一看见这一老一少,她心里的火气不由就冒了出来:“你怎么这么晚才接孩子?又是被同事喊加班了?我你有什么出息!工作这么多年,按理早就有分房的资格,但是这一年年的,加班贡献想到你,分房什么时候轮到你?咱们一家四口现在还是只能挤到我妈的阁楼里,颜颜都是十四岁的大姑娘了,还是只能和我们睡在一起,你觉得亏不亏心!”
李文远垂下头,一声不吭听着他妻子的骂声。
妻子骂了一阵,眼眶里也忍不住蓄着泪,吸了吸鼻子快步往前走,她也知道自己丈夫的性格,当初不就是觉得这个男人温和勤快是个老实人才嫁的嘛,但是这些年鸡毛蒜皮的婚后生活却让她发现,原来老实人,其实就是受欺负的代名词。
“听你们研究所又要分房了,这回你别拦我,我一定要去你们所长那里好好闹一回,比你晚来好几年的都分到房了,凭什么就轮不到咱们?”
李文远叹口气,没敢告诉妻子,这回分到研究所的三套房其实早就已经被订好了,一套给所长的舅子,一套给副所长的亲戚,只有一套是分给一个比李文远还要资深的研究员,人家年纪比李文远大,情况也更困难。
李文远深深的叹了一口气。
这时候他妻子忽然:“对了,之前我跟你过那个招研究员的外企,你真不去试一试?”
李文远摇摇头:“人家给的工资是高,但是也太不稳定了,要是被解雇了,我不连工作都丢了嘛……”
所以就算那边给出的工资差不多是研究所的十倍,李文远也不敢轻易动心。
“我听人家开出新条件了,是招进去的人能直接分到房,我就想着,就算以后被辞了,不还有一套房嘛,大不了咱们也跟我姐一样去做生意,赚得也不少,总比你一天到晚在研究所受欺负强。”
李文远眼睛也跟着一亮。
————
随着分房的消息传出去,这个周末的面试质量果然一下子高了不少,井熙还真碰到了几个感觉不错的人选——虽然距离她的标准,依然还有一定的距离。
她对应聘者的要求其实不高,主要是作为实验室的副手来找的,对论文没有要求,更不需要独立的科研能力。
但问题是,当她对标的是光电实验室那些学生的时候,发现其实差距还是很大的。
清北毕竟是全国顶尖的理工科大学,就算是被嘲不会做实验的本科生,学习能力其实也个个都不弱。
放在一般院校和科研单位,都绝对是相当出众的存在。
井熙清楚以她目前新建实验室的资质,不可能招揽到这帮子天之骄子,稍微做了一番心理建设,才重新开始认真选人。
井熙选人的标准非常简单:有能力协助她完成实验,脾气好,愿意加班。
她本来的目的就是寻找副手,不需要那些事事都太冒尖的人物,水平在及格线以上,愿意踏踏实实完成任务的人,才是她这一回寻找的目标对象。
一轮简单的筛选以后,井熙选出来三个人进入第二轮面试。
候选人两男一女,都是相对有经验的研究员,年纪最大的那个已经四十多了,另两个也年轻不了多少。
大概更年轻有冲劲的研究员,也看不上这个一点名气都没有,论文也没有发过一篇的新实验室。
其实进入第二轮面试,井熙已经基本上确定招录他们了,只是需要当面再确定一下对方的意向,顺便谈谈具体待遇。
两个稍微年轻一点的研究员回答的都很干脆,两人都是不满研究所的死板,又听这边一进来就有房分,才想跳出来。
年纪稍大那个更直接,唯一在乎的就是是不是真能分到房子,什么时候能住进去。
徐真真这个提议,看样子是真挠到了不少人心窝里了。
井熙对他们解释道:“房子还在建设中,工期大概还需要半年时间,但是想要拿到房子的产权,需要和实验室签至少十年的工作协议和保密协议。”
然后井熙还带他们去看了正在建设中的宿舍,房子就挨着实验室,是一幢六层楼。
一听这里每套房子都是三室两厅,面积超过100平,年纪大的那个二话不就想把协议给签了,另两个只是稍微犹豫了一会,也愿意签协议。
只能,国人对房子的执念,多少年来都没什么改变。
“先别急,”井熙拦了一下,“我首先明,在我的实验室工作,收入和待遇都不会亏待各位,但是这边的工作时间肯定会比你们在研究所工作的时间长,加班也会更多——当然,平时加班工资按两倍,重要的节假日按三倍算。”
井熙并不觉得996是什么福报,但是科研工作的性质决定在关键时刻,24时守在实验室都是正常现象,而她唯一能够保证的,也只有按时按量的发加班工资了。
“加班工资这么多!”没想到一个研究员听了井熙的话,眼睛一下子亮起来,“要是有这么多钱,我巴不得天天加班。”
井熙一顿,笑道:“工作量也是有计划的,一般时候也不需要加班。”
————
李文远回到家的时候,脸上还发着光。
他妻子紧张的问:“你面试通过了?”
李文远用力点点头。
“他们单位是真有房子分?”
“真的有,我看了,都是地地道道的大洋房,一套有100多平呢,下半年就能建好了,我看了图纸,有三间卧室两个客厅,厕所都有两个,稍微改造一下,不但两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房间,以后不定还能把妈也接过来一起住,再不用住在那个没有厕所的筒子楼里受罪了。”
“真有这么好?”他妻子有些不敢置信。
“可不止呢,这边给的工资也高,我问了,不但基本工资是我以前的将近十倍,还有奖金和加班费,节假日加班,加班费足足有三倍!”
他的妻子更欢喜了:“这么好,那还不是天天加班。”
李文远不好意思的笑:“人家也不傻,是要按照实验室的工作量做加班计划,故意拖拖拉拉,人家不定还会开除你的。”
“那是,咱们肯定还是要好好工作,至少也要对得起人家发的工资。”她妻子美滋滋的道。
“唯一可惜的就是没有编制。”李文远又叹。
“要是有编制,这么好的工作能便宜你这个老实人?”他妻子啐道。
“也是。”李文远傻呵呵的笑。
第二天他就去研究所辞职,所长虽然假模假样的挽留了他几句,但是总体上还是很顺利的。
等到李文远收拾东西的时候,才听其他同事,所长这么干脆不为难他,主要是因为所长舅子的弟弟也想进研究所,李文远这一走,正好空了一个编制出来,所长可巴不得呢。
“你突然辞职,这是准备下海了?”有人好奇的问他。
李文远含含糊糊的哼了一声,也没直接答。
那个同事摇摇头:“好好的工作不要,犯这个混干嘛,呆在所里条件是一般,但是以后老了毕竟还有单位给你养老送终,总比那些个体户强吧。”
李文远还是傻傻的笑。
这时候另一个同事忽然低声问:“你是不是被那个外国实验室录取了?”
李文远看他一眼,还是笑。
之前第一轮面试的时候,他也看到这个同事了,不过俩人没话,互相都当没看到对方。
这个同事啧了一声:“你还真相信那些外国资本家画的大饼啊,什么房子,我看压根没影,那个实验室我也查过了,就是一个新实验室,一篇拿得出手的论文都没有,不定过两年做不下去就倒闭了,可没有咱们这个事业单位稳定。”
李文远不是一个机巧人,也分不清这个同事的是肺腑之言还是酸话,依然只好脾气的笑,还是不答话。
研究所这些人里,反而只有那个许诺了他好几次饭,但是从来没兑现过的新人,真有几分伤心。
“李大哥,我刚进来就知道你是一个好人,”她的神情有点黯然,“希望以后能有和你共事的机会。”
李文远还是笑。
他心里清楚,这个新人伤心,最主要的原因,估计还是以后更难抓到给她代班跑数据的人了。
搬着纸箱子离开研究所的时候,李文远只觉得浑身轻松,而当他签了正式入职协议,拿到第一笔安家费的时候,这种松快,几乎直接能上天。
“安家费怎么有这么多!”李文元的妻子拿着厚厚一叠钱,团团转着想找个地方马上藏起来才好。
“我们主任了,安家费是半年的工资,也是方便我们安心工作,”李文远脸上也全是笑,“里头还有几百块的外汇券呢,你不是早念叨着想买一台彩电嘛,凑一凑也差不多了。”
“等搬到新房子里去再,”他妻子精细算着,“那么大的房子,电视肯定也要买大的吧,还有装修费,也是一笔开销。”
结婚这么多年来,李文远头一次看到妻子脸上露出幸福女人的笑,不由觉得自己之前实在没有尽到做丈夫的义务。
李文远的辞职手续办得是最顺利的,另两个人的单位多多少少都有些阻碍,那个女研究员跟所里闹了一回,差点撕破脸,终于把职给离了,另一个却依然被卡着不放。
他原本想着直接来上工,可惜外企对这些的要求好像格外严,是没有正式签入职协议,肯定不能加入实验室。
没办法,他后来只能捏着鼻子给他们单位的主任提了一条烟两瓶酒,好歹,人家才高抬贵手,勉为其难把他给放了。
这个研究员离开的时候,除了长出一口气,也实在不出什么来了。
还好,那笔巨额的安家费很好的缓解了他离职以后的纠结情绪,也和另两个人一样,高高兴兴的投入了工作。
人员到位,井熙的实验室,也终于正式开始运转起来。
井熙给自己实验室选定的第一个目标,是对氮化镓的研究。
这种材料属于半导体研究的前沿,是研制微电子器件、光电子器件的重要材料,事实上,还关系着一个诺贝尔奖级的发明:蓝色发光二极管。
更重要的是,这个诺奖同时还关系着一个万亿级别的市场:LED产业。
事实上,在井熙选择这个专业的时候,她脑子里已经浮现了关于这个重大发明的不少趣闻,但是很显然,在没有建立自己实验室之前,她不可能主动加入对这种新材料的探索。
而现在,万事俱备,她也终于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做实验了。
其实现在时间已经很紧了,按照上辈子的记忆,今年本子国就有人成功制备出高质量的氮化镓晶体,三年后,成功研发出蓝光LED。
如果想把这个诺奖成果牢牢的握在手中,从第一步开始,井熙就不能落后于人。
虽然上辈子看过一些粗浅的相关文献和新闻,但是井熙对这种材料的了解依然还在起步阶段,除了对未来方向的清晰把握,她也并没有其他更多优势。
但是同样的,井熙也不存在丝毫心里负担,所以更能够毫无保留的加入这场对诺贝尔的角逐中。
如果这时候有人知道,井熙准备从科技发达,资金雄厚的本子国实验室手里抢诺贝尔级别的成果,大概换来的只有几声嗤笑。
虽然她只有一个草创阶段的百万级实验室,手下更是只有三个不太能的科研助手,井熙却依然有某种莫名其妙的信心,觉得自己能赢。
她坚信自己,终将取得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