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点火

A+A-

    九十年代, 是一个属于互联网的十年。

    也不知道是扇动了哪一片蝴蝶翅膀,比历史上早出现了一年,浏览器也在次年诞生, 比原来的历史提前两年。

    然后就是各种或昙花一现, 或将在未来叱咤风云几十年的网络公司逐一登场, 抢夺第一波互联网红利。

    因为历史的轻微变动, 多了些井熙没听过名字的公司,也少了几个按理已经成立的未来大牛, 但是她依然可以轻松赶上这波红利期——直到泡沫破灭之前。

    而她对泡沫判断的标准,就是又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

    在危机之前两年,市场隐约露出疲态,她就示意彭文开始出货, 原本以为这次危机发生得也许会更早一点,但是或许是这种系统□□件依然有着内在没有被改变的发展逻辑,危机发生的时间和顺序都没有太大改变。

    97金融危机过后, 短暂的网络热潮也随之退散, 但是在此之前,合作者彭文已经轻轻松松帮她获利超二十亿美元——这还是因为在获利了结之后, 她又选择在价值低谷, 再一次大幅吸纳了不少公司股票的缘故。

    井熙知道,再等十到十五年,她手上这些被不少人当做废纸的股票,还将为她再创造超过百亿元的回报——这还是因为历史已经发生了改变, 她也不清最后的赢家是谁,干脆大肆收购的缘故。

    彭文已经是新一代大鳄,而且在几次危机里都全身而退,看到他的收购举动, 不少资本也随之跟风买进,倒让这一回的破产倒闭潮,也不像上辈子那么严重了。

    总而言之就是,这个世界,变化更大了。

    井熙的重点依然放在国内。

    她最早投资的状元卷,已经成了一个全国知名的课辅品牌,后面哪怕井熙工作再忙,每年至少也会出一套新的高考模拟试卷,其中最出名的是各种不超纲但是难度爆表的大题,以满足她的某种恶趣味。

    在部分尖子生中还有传言,谁第一个解决了井教授当年新出的大题,就有希望报考她的学生,甚至进她的实验室——现如今,井熙的名字早就不单单在学术圈流传,这位牛逼哄哄而且非常漂亮的女教授,已经成了不少学生的偶像,甚至还有外校的学生以蹭一节她的大课为荣。

    去年,井熙还出版了一本学术专著,原本以为就是圈子里卖卖,出版社只印了两千册,谁成想,那本难度不低的光电学著作,却因为幽默而通俗易懂的语言风格,一不心成了当年的爆款书,后面不得不又加印了三四次,才勉强满足了各地书商的需求。

    后来还有国外的出版社也过来洽谈合作事项,并且很快翻译出版,但是因为国外专业书书价高昂,倒没能成为畅销读物,只是听国外不少相关专业的教授,都把这本书列入了必读书目,井熙倒是在专业圈子里又狠狠的刷了一把存在感。

    张成栋管理的机械厂如今已经一同合并到希原集团了,这子拿着分红,干脆把手底下一大摊子事都甩给了高薪聘请的专业经理人,自己成天追在井媛屁股后头跑,哭着喊着要帮井媛分忧解难,让人不堪其扰,终于让这家伙成功混成了副总,每天更加冠冕堂皇跟在井媛身边。

    面对妹妹的取笑,井媛浑不在意的:要不是看他确实能做事,早就一脚踹远了。

    井媛虽然过30岁才考虑人生大事,事实上又拖了好几年,后来她和张成栋即便都同居了,但是因为财产和股份上的麻烦,对于结婚一直兴趣缺缺,没想到因为意外怀孕,才被早就忍不下去的井母压着举办了婚礼,婚礼前还特地找律师签了婚前协议,才臭着脸走进婚姻这场坟墓。

    张成栋倒是全场乐呵呵的,就跟个傻子一样,井媛看他那傻样,也只能无奈叹口气,又笑了出来。

    还好她怀孕期间身体没怎么闹腾,又有张成栋承担了育儿的绝大多数事情,才没怎么耽误工作,即便如此,虽然只生了一个女儿,井媛也决计不肯再生第二个了——孕育生命所需要消耗的时间精力太多,对一个女强人而言,从来就不是需要考虑的优先项。

    井熙这边的感情生活,就更让井母头秃了。

    这个女儿仿佛已经嫁给了实验室,对男女间那点事情,那是一点都不开窍,对于男性的优劣程度,她也只会从实验能力上判断,问题在于,天下间少年天才可没那么容易碰到,实验水平能够入井熙眼的男性,不是秃头就是已婚,平均年纪在四十岁以上。

    她身边也不是没有优质而适龄的男性,但基本都是井熙的属下或者学生,在这位强势的实验室主任面前,畏畏缩缩得跟鸡崽子差不多。

    所以井母后来就干脆放弃了,想着这个木头女儿,怎么也不至于跟大女儿一样,搞出人命官司吧。

    只要不祸害到孩子,她想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好了——经历得多了,底气足了,井母也越来越豁达。

    她不知道,井熙其实有个男友——或者更类似于解决生理问题的朋友,两人每个月见面的次数不多,但是某方面的关系还挺和谐。

    毕竟,井熙也是一个成年女性,虽然绝大多数精力都投入了工作中,某些时候,还是需要满足一定的生理需求。

    比起露水情缘所需要考虑的风险,当然还是一个稳定可靠的对象要安全得多。

    唯一知道妹妹感情状况的井媛,有些疑惑于她竟然没有选择志同道合的科研界人士,而是选了一个经商的华裔。

    虽然那个司宁青这几年因为事业发展方向的改变而常驻国内,但是除了脸帅一点,身材好一点,好像也没什么其他长处。

    井熙忍不住吃吃笑:“有这两点不就够了?”

    她又不用靠男人,甚至在某些不好出来的私心里,井熙也无意给自己找一个科学家丈夫来分享荣誉。

    相比之下,身材和长相都在九十分以上,知情识趣技巧也不错的伴侣,才是更好的选择。

    井媛认真想想,也只能点头承认。

    再了,妹妹和那人也不是真的没有共同话题,没见两人有空的时候,总要去参加几场马拉松呢,一边旅游一边参赛,还顺便谈情爱,这日子过得比自己还舒坦。

    想到这个,井媛酸溜溜的点了一下妹妹的额头:“你可千万心点,别像我一样中了招,那妈可不会让你好过。”

    结不结婚的井母不在乎,但要是敢未婚先孕,就做好被念一年的准备吧。

    “我没准备生孩,司宁青也是丁克,”井熙了一个现在还显得很时髦的词汇,“再了,反正不结婚,分手也容易。”

    老实,司宁青对井熙而言,主要还是生理上的吸引,要多少感情……有肯定是有的,但顶多也就是分手以后,多做几组实验排遣寂寞的程度。

    反正肯定没到为了这个人结婚生子的地步——井熙估摸着,或许这辈子也不一定找得到那个感觉。

    但是人一辈子,又不是只有结婚生子才能完整。

    在这一点上,司宁青倒是和她很有共同语言,要不然,又怎么能把这种若即若离的关系,维持这么多年的呢。

    井熙觉得自己运气还挺好的,想做的事情都做到了:有亲密体贴的家人,也有优秀的朋友和同事,至于爱情,完全就是生活里的一个点缀,漂亮,不那么实用,当然,偶尔也用得着。

    仅此而已。

    要起事业,司宁青这几年的重点也放在国内,一方面是实业,另一方面是房地产,甚至还和DAWN地产发生过几次的摩擦,不过都是商业上的正当竞争而已,井熙没怎么管,安岚徐真真甚至都不知道司宁青还和自己有点关系。

    司宁青倒是应该猜到自己和DAWN的关系了,但是两人从来没有过这些事情,他们其他能聊的话题还挺多,也就不怎么谈工作。

    甚至那些商业竞争,绝大多数还是井熙从电视报纸,或者和安岚徐真真的闲聊里听来的。

    而在两人嘴里,司宁青就属于那种财大气粗的洋财主,眼光是不错,手笔也大得很,反正和她们就不是一路人。

    安岚现在的工作重点放在了文旅地产上,开了两个主题乐园,为此还专门去国外考察了一圈,回来又开始往娱乐影视业发力,是只有持久稳定的文娱IP,才能长久带活大型主题乐园的流量。

    目前这一块还没看到什么回头钱,但是听徐真真,安岚这丫头最近正跟一个鲜肉得火热,甚至还亲身上阵,凭着好身手和鲜肉一起合拍了一部功夫片,片子票房倒是出人意料的好,甚至还去海外收割了一笔票房回来。

    井熙摇摇头,也懒得管她,只叮嘱这丫头眼光放高一点,可别早早就拍一堆烂片来毒人眼球。

    徐真真如今则继续扎扎实实做她的山村产业,一方面是把山里农特产品往外头卖,另一方面则是介绍城里人来山村休闲度假,跟当地政府的关系处得尤其融洽,竞标的时候也得了不少实惠。

    而司宁青则专攻北上广的高端楼盘,最近还看中了新近崛起的深圳,往南边飞的次数,一下子增加了不少,据在那边还参股了几家互联网企业,回来的时候带了不少东西,有专门给井熙买的礼物,也有那边企业送的伴手礼。

    井熙看一眼那几个熟悉的LOGO,啧啧两声,也只能感叹这家伙眼光真是不错。

    井熙则继续忙着项目,当然,最主要的精力,还是放在激光惯性约束上。

    核聚变需要的温度高达上亿度,目前根本没有什么容器能够直接承受这么高的温度,所以才出现了惯性约束这种虚拟容器,它的驱动部分和反应堆相互分离,利用内爆产生的向心运动物质的惯性来约束高温热核燃料等离子体。

    激光作用于装填了燃料的微型球状靶丸表面,向外猛烈膨胀出高温高压的等离子体,在极的区域内形成高温高密度热斑,从而完成点火。

    这一系列动作可以分成四个步骤:强光辐照、内爆压缩、聚变点火和聚变燃烧。

    而每一个步骤,又要面对无数个难以逾越的关卡。

    比如驱动内爆的方式,最开始井熙选择了直接驱动,但是对表面均匀度的要求太高,最后只能改成更复杂的间接驱动,就是利用激光照射特殊材料产生X射线来完成驱动。

    均匀度是有了,但是又涉及到非常复杂的流体力学问题,根本不是她们一家实验室能搞定的。

    于是,项目组就被迫不断外扩,虽然主导者还是井熙,但是一同试图攻关这个世纪难题的相关实验室和科学家至少超过了百人,要是再细究其他相关人员,至少也是两三千人的规模。

    不知不觉间,井熙已经成为了一个重大课题组的负责人,不但需要协调众多实验室的合作,还要找经费,分项目,忙得不亦乐乎。

    还好国家对这个项目也相当重视,再加上井熙以往的赫赫功绩,经费投入相当大,要不然,她这些年积攒下来的这点钱,可不够点火器烧几天的,更不用提高昂的设备费用了。

    对激光惯性约束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70年代,从利用激光束内爆来实现聚变的相关研究开始,到对直接驱动和间接驱动的研究,再到第一次激光驱动内爆实验的成功,还有各种激光器和点火装置的迭代更新,到今天,井熙面前摆的是一台充满了科幻电影色彩的大型OMEGA激光系统。

    跟磁约束那种体积可以达到一个镇规模的庞然大物比起来,这套系统的体积要得多,但也差不多有一个足球场大。

    60束激光脉冲线路经过重重转换和集中,射入一个直径大约为10毫米的圆筒内,圆筒内置豌豆大的氘氚靶丸,直接承受30千焦的能量激发,从而实现点火。

    为了这一套系统,井熙的团队已经整整努力了十年,从皮秒级的高强度短脉冲,到提升转换效率的大口径KDP晶体,还有等离子体电极开关,高损伤阙值光学薄膜等等等等,每一个项几乎都是从零开始,都是靠着研究员们一遍遍实验,才艰难攻关。

    而今天,这台耗资巨大的OMEGA激光系统,终于向靶丸成功发射了第一枪。

    微的等离子体被激发,又因为惯性向内卷束,最终,她们成功采集到了一定的能量——虽然比为了点火耗费的能量要了好几个量级,而国外的相关进展,也比她们快了足足五年。

    但毕竟,这依然是国内核聚变研究中一次伟大的进步,而人类文明发展的脚步本来就是如此,步蹒跚,但又坚定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