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巨款
阮正林把板车推到院子里,铁疙瘩卸下来一会儿还要清洗晾干的,还有那些调料瓶子什么的都要重新装。
“爹娘,先别忙活了,快进屋来。”阮圆抱着钱盒子招呼两人。
她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数一数今天忙碌一早上的成果了。
这可是一家人的第一桶金,关系着以后能不能继续卖下去的动力呢。
正好趁着家里人都下地去干活,没有人看见,此时不数更待何时。
阮正林和徐翠花秒懂闺女的意思,他们也很想知道今天赚多少钱,立即放下手里要收拾的东西进屋。
看着闺女把一盒子的钱全部都倒在床上,分成了三部分,很明显这是让他们跟着一起数呢。
阮正林搓了搓手,坐在床边,一张一张的数起来。
数完之后抬头见闺女和媳妇还在数,压下心中的惊讶,耐心的等两人数完。
“我这里有十五块毛钱。”阮圆惊喜道:“你们呢?”
她这队堆有很多都是零钱,数了半天才数完。
数钱的感觉也太好了,尤其是靠自己本事赚来的钱。
“我这里总共有十块钱呢。”阮正林迫不及待的报上自己的。
“我这里有八块八毛钱。”徐翠花紧接着道。
“这些加起来一共就是三十四块三毛钱!天啊,这也太多了!闺女咱们重新数一数,别数错了。”
阮正林实在是不敢相信,这简直比人家一个月的工资还要多呢,简直就是一笔巨款啊。
他们这煎饼什么的成本也没有多少啊,怎么会卖这么多。
不行他得再数一数,一定是哪里数错了。
“我也觉得是咱们数错了,不然怎么会这么多呢?”徐翠花跟丈夫的想法一样。
两人重新数了三遍才一脸震惊的看着手里的钱:真是三十四快三毛钱啊!一分钱都没有数错!
这..这也太暴利了。
他心里一直都是不太看好那种做生意的人家,没想到这种生意看着挺不起眼的,竟然这么。.
“要是每天都能赚这么多钱就好了,这样就能快点还完老四的账了。”徐翠花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之中。
一天三十多块钱,一个月那可就是九百多块钱,一年就是..天啊!
那她们家岂不是要发财了!
“爹娘,你们放心吧,四哥的账根本就不是个问题,咱们肯定很快就能还完的。”
阮圆根本就没有将这五百块钱太当回事,有超市这么个大宝库在,还愁赚不来钱吗。
“闺女,你可真是我们家的福星啊,要是没有你,我跟你爹估计种一辈子地才能把那五百块钱还上啊!”
徐翠花看着长得越来越标致的闺女,越看越满意,幸亏老天爷让她捡到了宝贝闺女。
“娘,你快点把这钱给收起来,等存够了五百块钱咱们就让四哥把账给还了,堂堂正正的做人。”
阮圆知道她在爹娘眼里从到大都是个哪哪都好的宝贝疙瘩,这话她都快听了八百遍了。
赶紧转移话题,避免耳朵受摧残。
煎饼摊有了第一天的生意,第二天的人变得更加的多。
他们不知道的是,但凡昨天吃过的人都对这新奇的煎饼赞不绝口。
一传十,十传百。
吃过的人把煎饼的味道形容得让没吃过的人直流口水,在心里暗暗的想一定要买一个尝一尝。
不过一天的时间工人干活见面聊天的时候,总是会聊起煎饼这个话题。
一时间,煎饼凉皮这两种吃食被两个厂子里的工人所熟知。
阮圆看着这长长的队伍,心里高兴之余又有点担心,这样多的人,也不知道会不会影响后面的人上班。
幸亏昨天晚上多准备了些食材,不然今天很多人可就要吃不上了。
她让买煎饼和凉皮的人分成两队,这样就能更快速的解决排队时间长的问题。
由于凉皮的速度实在是快,长长的队伍很快就排完了,但是煎饼的队伍还像是一条长龙一样。
终于在上班点到达之前,所有人都买上了煎饼。
三个人歇了好一会儿才往家走去。
第二天的营业额几乎比第一天翻了好几倍,这可把阮正林夫妇两高兴坏了。
只要能赚到钱,再辛苦也觉得值得。
接下来的每一天,一家人都是干劲满满的。
阮正林十分满意这样充实的生活,早上去卖完煎饼之后回到家里也才九点多钟,还不耽误下地干活。
一连好几天,三人都起的贼早。
家里人早就察觉到不对劲了,也不知道爹娘这段时间一直在捣鼓些什么东西。
平时干活回来也能看见院子里放的那些东西,只不过累了一天也没有心思去问一问。
阮丽丽看着公公婆婆每天都乐呵呵的样子,心里早就急的直痒痒,忍不住问了婆婆一句却一句话都没得到。
最后还是从儿子阮子旭那里知道公公婆婆这是去卖早点去了,幸亏她们分家了,不然这么辛苦的事情可就要背在她们的身上了。
再了卖早点能赚几个钱,还不够来回麻烦的呢。
一个星期之后,大房和二房地里的活终于干完。
阮二华算起房子的消息在家里成了热烈讨论的话题。
这可是第一个要出去起房子的人呀,自从丈夫做出这个决定后,阮秀的尾巴都快要翘起来了。
很快她们就要有新家住,从这个哪哪都不顺眼的地方搬出去啦。
阮二华是个心里有成算的人,一般都是事情规划好了之后直接就干。
没等两天盖房子的材料就已经准备齐了,趁着大家都在闲忙的时候,正好有时间帮忙起房子。
这先找的当然是自家兄弟,再加上几个半大的伙子,起个两三间房子还是很快的。
地基好之后,这房子可是盖就盖起来了。
阮正林本来是不想过去帮忙的,可毕竟是自己的儿子,断腿还连着筋呢,最后还去帮忙了。
阮丽丽知道老二要盖房子的事情后,还跟阮大华吵了一架。
眼看着那房子就快要盖好了,她就想让丈夫也去筹备一下,接下来把她们家的房子一起盖了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