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阮红梅回来了
“结婚能让两个相爱的人修成正果,一起面对以后人生的风风雨雨,这总比一个人要好的多,其实最重要的是要选中那个对的人。”
“我懂了,四嫂谢谢你。”
李蔓走后。
阮圆觉得自己被启发了。
人生在世,不管做什么事情都是有风险有困难的。
不能一有困难就退缩,而是要勇往直前,奋力前进。
结婚这件事情本身就是很美好的,不能因为婚姻会产生很多问题就止步不前。
想通之后,阮圆跟秘书一声,就往肖辰公司的方向离去。
肖辰正在开会呢,助理进来提醒是阮圆来了。
公司人不多,基本上都是认识阮圆的。
肖辰以为她有什么急事,对着众人:“今天的会议先到这里,下午再。”
开办公室的门,就看见阮圆坐在沙发上看着窗外的风景发呆。
“想什么呢?这么入神。”肖辰把手里的文件放在茶几上,坐下来搂住她。
“你不是在开会吗,这么快就结束了?”
“对呀,我怕你等着急就解散了。”
“我不着急,我就是过来看看你。”阮圆觉得自己耽误他的工作有些抱歉:“你要是忙的话,我等你下班后再来吧。”
阮圆起身却被肖辰拉住:“会议不重要,重要的是你。”
重新坐下,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开口。
“怎么了?感觉你心情不是很好,发生什么事情了吗?”肖辰紧握她的双手关心问道。
今天的圆看起来有些不对劲,眉宇间像是夹着一丝的愁容和心心事。
半晌之后。
阮圆鼓起勇气直视着肖辰的眼睛:“我们结婚吧。”
肖辰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双手放在她的肩上激动的问:“你什么?再一次好不好?”
阮圆笑:“我我们结婚吧。”
这句话也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的难以出口,出来之后反而觉得十分畅快,心中的大石头就像是消失了一样。
从肖辰的反应中她得到了这个问题的答案。
两天后。
肖辰的父母带着准备的礼物上门来提亲,阮正林脸上都笑开了花似的出来迎接。
这是两家人期待已久的事情,终于能够提上日程,这让老家的父母十分开心。
约定好具体的事宜以及结婚的具体日期,两家依依不舍的告别。
阮圆没想到事情决定的这么快。
就算是她早就有心理准备但还是觉得有些无法承受,心跳砰砰砰的跳个不停。
婚礼定在两个月之后。
不远也不近。
渐渐地她也就接受了这件事情,开始为婚礼的事情做准备。
娘不在了,她也不是很懂,所有的事情都是几个嫂子商量着来的。
其实操心最多的是四嫂,每天忙着给她缝被子,置办嫁妆。
这天,阮圆回家吃饭。
阮子西也带着孩子回来娘家。
“一段时间不见,你好像胖了。”
“我都是当娘的人了,早就不在意胖不胖这些外在条件了,你是不知道这娃娃有多闹人,我成宿的睡不好觉,状态能好就怪了。”
阮子西嘴上在不停的抱怨,但是看着孩子的眼神确实充满喜爱的。
阮圆想有一种爱可能就是这么矛盾吧。
“我看你这哪里是受罪啊,这分明就是痛并快乐着而不自知吧。”
“你的也有道理,等你结婚生完孩子应该就能理解我的心情了,这时间过得可真快呀,想当年我一直跟在姑姑后面去抓鱼呢。”
阮子西陷入回忆。
那时她还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屁孩,现在都已经有了自己的孩子,岁月果然不饶人呀。
“哈哈哈,你以前确实是这样,那时候的我们无忧无虑的,那时候我娘还在,唉,我多希望两个月之后的婚礼我娘能看见。”
阮子西拍了拍她:“我懂你的心情,别太难过,我们会一直在你身边的。”
阮圆不想影响别人的心情,转移话题:“我让你来公司上班的事情你考虑的怎么样了?来我这当个助手文员什么的你肯定能做得来。”
“其实不是我不想去,是我去不了呀,孩子才这么,把她交给孩子她奶奶我根本就不放心,与其这样,我还不如自己带呢。等以后孩子大点了,我再考虑工作的事情吧。”
“那行,你决定了就行,反正我那里你想去了直接跟我大哥招呼就行,工作种类并不复杂。”
阮子西点头,随即想到了什么:“姑姑,你还记得阮红梅吗?就是时候经常和我们架的那个,你还被她过屁股呢。”
阮圆面露尴尬:“我当然记得了,那可是我第一次被屁股,现在还后悔呢,早知道那会我就不惹她了,要是放在现在我指定把她得头破血流跪地求饶。”
这可是她时候最窘迫的事情,而且还被肖辰哥哥看个正着。
因为这事,肖辰哥哥没少拿出来调侃她。
“哈哈哈,前几天我听娘阮红梅回来了,扮得花枝招展的,整个人就像是镶钻了一样闪闪发光,恨不得都能闪瞎别人的双眼。”
“真的呀,估计是在外面混得不错。”
阮子西撇嘴:“你不知道,跟她一起回来的还有一个四五十岁的老男人,大腹便便的,看着就十分油腻,村里人都阮红梅是给他做了三,并且还生了一个孩子。”
“听是男孩,所以母凭子贵上位了,现在人家成了阔太太,每天除了美容就是逛街,连孩子都有专门的保姆带着,过着神仙似的生活。”
阮圆噗嗤一笑:“我怎么听出来一股子羡慕的意思。”
“谁羡慕她啊,我才不羡慕呢,整天跟一个老男人在一起生活,想想就要吐了好不好,更别还要笑脸相迎的讨好,你别看她过得好,私底下指不定是什么样子呢。”
“没想到你年纪轻轻的懂得还挺多的。”
“那是自然,这样的例子我见多了,现在的社会不比以前,以前的人干这样的事情都会觉得羞耻丢人,现在的人根本就不在乎,甚至以此为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