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看中他的魂了
在赵大同的领路下,许灵兮他们进了水银村后,就直奔赵方泽家里去。
赵方泽家里的人口很简单,除了他爹娘还有两个兄弟,哥哥赵方远已经成婚两年,弟弟赵方境如今才十五岁。
他爹娘前些年就跟其他几房分了家单过,原因是他爹赵大仁要供养赵方泽念书。
水银村不如马蹄村日子好过,大家都普遍没什么钱,能送孩子念书的更是没有几家。
但赵大仁想得不同,他不想让儿子们都跟他自己一样,一辈子只能在偏僻的村落里刨地。
所以每个儿子八九岁的时候,都被他送去隔壁大村的学堂启蒙。
后面发现赵方泽念书有几分样子,便铁了心要送他去县里的书院念书。
赵方泽也没让家里失望,虽不算特别优异,但在今年也已经过了院试,成了水银村唯一的一个秀才。
二十岁的秀才,还是很让人称赞的。
不仅赵方泽的爹娘高兴,他爷爷奶奶、叔叔伯伯,乃至全村都觉得脸上有光。
如今这年轻的读书人突然死了,村里的人见了,都无不唏嘘哀叹。
这不,许灵兮他们带着赵方泽往赵家走,一路上经过的几户人家知道这个消息,都自发出了人跟上去。
还有两个汉子主动要去背赵大仁和赵方泽。
从赵大同那里知道事情的缘故,一个老者对许灵兮他们感谢道:“好心人啊,多谢你们送方泽他们回来,这孩子是个可怜的…”
“唉,一会儿方泽他娘见了,还不知道能不能受得住……”
听着大家的话,许灵兮想,这个村子看上去还挺团结的嘛。
不过,生死之事,受不住也只能受。
结果等他们到了赵家,许灵兮才发现,这些村人瞧赵方泽的娘亲了。
比起他爹赵大仁,赵方泽的娘赵李氏表现得要坚强得多。
见一群人往自己家来,赵李氏直觉就不太好。
等大家近了,看见走到最前面赵大同,她有些迟疑地开口:“他大伯,这是怎么了?”
赵大同叹了口气:“…弟媳,阿泽他…阿泽他没了……”
得到答案,赵李氏怔了怔。
她往赵大同身后一看,就发现有人背着赵方泽。
见到儿子的尸体,赵李氏身子不自觉往后退了两步,仿佛就要跌下去。
跟她一起出来的大儿子赵方远忙扶住了她。
赵李氏站定好,缓了缓才对大儿子道:“娘没事,快,快把你二弟接进来。”
赵方远哽咽地“嗯”了一声,忙去招呼大家进院子。
又在大家的帮助下找来板凳和木板,算停尸。
赵李氏则亲自去赵方泽的屋子里,拿来了被褥给铺到板板上。
这时候,赵大仁转醒,看见最负有期望的儿子躺在板板上,差点又要晕过去。
好在赵李氏及时给他镇住了:“阿泽的丧事要好好办,要准备的事很多,你要再敢晕,我就让你给儿子陪葬去!”
这话一出,赵大仁羞愧难当。
他、、他一个大老爷们,竟不如妻子一个妇人家能扛事儿。
“不晕了,不晕了,”赵大仁忙摆摆手,一边从躺椅上站起来,“我去老宅那边,让大哥帮忙去隔壁村找下白婆婆,阿泽遭遇不难,总得好好把他送走……”
赵大仁的大哥,是他的亲兄弟,而非赵大同这个堂哥。
赵大同此时也没走,正招待许成林和许灵兮他们呢。
听见赵大仁要找白婆婆,原本捧着热水喝的许灵兮敛了敛眸子,默默放下了水碗。
她抬眸看向对面的赵大同,问道:“赵大叔,你们村子里办丧事的时候,都是请白婆婆来吗?”
“也不全是,一般正常的丧事是不会请神婆的,但像阿泽这种遭遇意外早丧的,就会请神婆或者佛门道家的师父来安魂。”赵大同没想到姑娘会问这个,但还是认真回答道。
“而白婆婆离得比较近,附近几个村子一般都是请她来,不过据前不久白婆婆出手有误,很多人都不找她了,但没办法,我们村子穷,事情又急,眼下也只能这样了…”
到这事,赵大同还有些无奈。
他想,他们村子真的很落后啊。
今天他去马蹄村可见到了,眼前这姑娘的家,那都是青砖黑瓦房。
哪像他们村里,能有土坯房和木架房就不错了,好多人还住着茅草屋呢。
许灵兮听了这话,心想白婆婆出手有误,肯定就是上次诬陷大姐的事。
她也没指望那次的事,就能让白婆婆身败名裂,不过如今听到有人要请她作法,还是不太高兴就是了。
而且,谁让这个秀才鬼,被她看中了呢。
鬼魂都看中了,还能让别人安魂吗?自然是不能的。
于是许灵兮光明正大地截胡道:“赵大叔,你快去追刚刚出门的那个赵大叔吧,安魂一事我包了,我还会给赵方泽大哥选一个风水好的地方下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