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6章 一雪前耻
于是
面对这种情况,见军心可用,李牧遂准备了精选的战车一千三百辆,战马一万三千匹,敢于冲锋陷阵的勇士五万人,善射的士兵十万人,全部组织起来训练作战。
同时
他也知道,单独只是训练赵国骑兵,是没有办法对匈奴造成很大的伤害的。
于是
为了更好的创伤匈奴骑兵,他让大批牧民带着牲畜到处放牧,放牧的人民满山遍野。
而这样的计策,自然让匈奴果然上当了。
而李牧为了更好的迷惑匈奴人。
于是就在匈奴股人马入侵时就假装失败,故意把几千人丢弃给匈奴。
这让匈奴人更加以为李牧带领的赵国骑兵好欺负了。
于是!
更加没把李牧给放在心上了!
而匈奴的单于在听到这个事情之后,当即放松了警惕之心,带领着大股部队来劫掠。
但因此而忍了许久的赵国骑兵,却再也忍不住了。
而李牧
也没有打算再继续装孙子了。
他只是装孙子,又不是真的是孙子!
所以
在听闻匈奴单于亲自带兵来袭之后,李牧再也没有往日的消极。
召集军中诸将,立下各种计策,布下许多奇兵。
而后!
大战开启
李牧带领着赵国大军张开左右两翼包抄反击敌军,因为赵国士兵此前已经憋屈了很久。
都憋着一口气!
因此
杀敌特别英勇,都想一雪前耻。
而匈奴人,因为放松了警惕,完全没有把赵国放眼里,所以
面对李牧带领的赵国大军,匈奴人大败,被杀死十多万人马。
在这一战之后,李牧乘胜追击,不仅灭了襜褴,打败了东胡,还收降了林胡,吓的匈奴单于都逃跑了。
“噢噢噢!!!”
“将军威武!!”
“哈哈哈,爽,太爽了!”
打了胜仗的赵国士兵狂呼不已。
他们围着李牧山呼海啸,宣泄着自己心中的兴奋。
他们这才明白李牧的苦心,他不是不敢打!
而是李牧一直都在等待着一个会。
想起自己等人以前的鲁莽嘲讽,他们就特别不好意思。
于是纷纷向李牧道歉!
“无妨,无妨!”
李牧大一挥,并不有任何表情变化。
“也要感谢各位这么多年来对我的容忍,没有你们的支持,你们的英勇效命,我李牧也没有今天的成就。”
这话
让赵国士兵更加开心了。
看吧
这就是统帅。
跟他们这些大头兵是完全不同的。
而凭借着这一战的胜利,李牧让的匈奴人,在此后十几年内,都不敢接近赵国边境城镇。
李牧之威,可见一斑!
李牧之名,也正式传递了开来。
而赵王在知道这件事情之后,更加叫一个开心。
匈奴
那可是匈奴!
他们赵国最大的心腹之疾
如今却被李牧解决了。
李牧这样的成绩,堪称一绝!
赵王都不知道该什么好了。
他觉得
自己也算是有了一个‘白起’了。
曾几何时
他非常羡慕赵国有一个厉害的白起。
而现在
他不羡慕了。因为他也有了!
他赵国的武安君,李牧!
李牧凭借着这样的冲天功劳,也马上被从边境调往了朝中任职,以此表示赵王对李牧的重视。
而李牧,也很对得起赵王的重视。
他以国事为重,被任命为相国出使秦国。
而到了秦国,他也是不卑不亢,凭借着自己的绝对实力与威名,让秦国归还了赵国的质子!
并与秦国订立了盟约!
“多亏了李牧卿家,我赵国这质子才能顺利的回归啊。”
赵王在赵国的庆功宴上,非常开心的夸赞着李牧。
而此刻!
赵国上下自然也以交好李牧为荣。
李牧如今深受王上信任。
自然是要多多结交的,这样只有好处而没有坏处。
这样的事情,相当的划得来。
此后
李牧一直安安静静的待在朝中。
作为重臣的殊荣,那是一直都享受着的。
悼襄王一年
赵王让乐乘代替廉颇大将军之职位,廉颇一怒之下,领军攻击乐乘,乐乘自知不敌,只能逃走。
而廉颇也就没心思继续辅佐赵王了,相信朝中也容不下一个叛乱之将。
于是带领自己部下投奔魏国去了。
而乐乘,廉颇这一走,让的原本还人才济济的赵国一下子就陷入了人才短缺之中。
因为当时的赵国,名臣如田单,赵奢,蔺相如都已去世。
整个朝中,就只剩下了李牧这一个重臣。
“李牧啊,你可不要让我失望,寡人是信任你的,你是我赵国的支柱,你可千万不能离开我。”
一次宴会,悼襄王抓着李牧的恳求出声。
而李牧被吓了一跳
于是拜倒在地,对着赵悼襄王坚定的回答出声:“王上,臣绝对不会有异心!”
“臣对赵国是真心实意的,绝无背叛之心。”
他毫不怀疑
自己要是迟疑一点,悼襄王会不会干掉自己。
他觉得绝对会!
他能感觉到悼襄王这简单的恳求背后,隐藏着的绝世杀。
那是绝对能够要他的命的!
他李牧不敢赌!
也绝对不会愿意赌!
“好好好,相国有这份心,寡人就放心了。”
赵悼襄王见状非常满意。
就像李牧刚才想的那样,他就是在试探李牧,
但凡李牧刚才举动有任何一点不对劲,他都会对李牧进行严厉的打击,
不仅李牧当前所有的职位会被撤掉,而且还会被关押起来严加审问。
悼襄王现在不能够信任任何人,尤其是这些功勋卓著的将军们。
廉颇就因为一点点不满而背叛离开,还攻击自己的另一位大将——乐乘!
让他也逃跑离开了赵国,使他赵国失去了两位如此重要的人才。
如果李牧也见状起了异心的话,那他只好提前铲除李牧了。
好在
李牧没有让他失望,反应很快,也很忠诚!
是能够让他放心的!
李牧见状也不由得松了一口气。
他相信自己如果刚才有一瞬间的迟疑的话,悼襄王的屠刀绝对会落在自己的头上。
这让李牧越发的有一种想要离开朝中的想法了。
当然!
离开赵国他是没想过的。
当年先王对他如此信任,他也不能够负了赵国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