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6章 一错再错
项羽想了想,觉得这个买卖非常的划算。
于是
打算同意!
刘邦如今认怂了!
他还得到了实际性的利益,又怎么能不同意呢。
“我都知不知道该怎么你好了。”
看到这里
始皇帝忍不住吐槽,摇着头道:“我要是你的话,项羽,我就直接将刘邦彻底置于死地!”
“绝对不让他这个心腹大患再有复起的会。”
他真的有些搞不懂项羽这脑子是怎么想的。
都已经占据了这样的优势了,居然还想着放过刘邦?
就因为刘邦决定割地求和?
既然已经取得了这样的优势,那还怂什么,强硬到底啊。
一口气解决这个心腹大患,兼并他的势力不好吗?
非得让他逃走了?
然后让自己再多出一个心腹大患?
要知道
项羽如今可是最强大的诸侯
灭掉刘邦,那其他地方诸侯,又有谁还能够威胁到他的地位呢?
他想不通
放走刘邦这是个什么神仙操作。
这不是明摆着将敌人放走么!
“哼,始皇帝,我用不着你来教训,我项羽怎么做事不需要你来指导。”
被始皇帝教,项羽看起来显得相当的不耐烦。
见的这样
始皇帝不由得摇摇头,道:“难怪你会被别人击败,最终成就别人的霸业。”
“就你这态度,已经相当的能够明问题了。”
这话
无疑是让项羽更加不爽起来。
凭什么的好像他做什么都不对一样。
他项羽可不需要被人如此教训
他项羽自己会做事
不需要别人教导他怎么做事。
见的这一幕
在场不少人都不有的摇了摇头。
项羽什么都好,唯独就是听不进劝。
这样的性格正是导致他最终身死功垂的主要原因。
但凡项羽能够听得进劝,也就不至于会这样了。
“但项羽确实有一个好的谋臣啊!”
刘邦这时候感慨出声,看着项羽:“范增当真是将我们差点逼上了绝境。”
但如果你以为刘邦是在感慨的话,那可就太看刘邦了。
他接下来一句话,直接就让项羽差一点暴走。
“可惜”
刘邦一脸无奈之色:“项羽确实不懂的什么叫做听人劝的道理,也没有多大的容人之量,范增何其重要的谋臣,却被他猜忌而不得不告老还乡,然后在途中病逝了。”
这句话
毫无疑问的是戳中了项羽的弱点。
让他一下子激动起来。
劝导项羽要以解决刘邦为主,悼念范增这些事情都可以往后推。
但项羽从来就不是一个能够听得进劝告的人。
当年的范增如此资历的人,尚且没办法让项羽完全听从。
就别韩信这一个的执戟郎了。
“你好大的胆子,竟敢妄议军政大事,的执戟郎,做好你的本分事务,别想着投取巧!”
项羽本就自责懊悔,而韩信却劝导他不要太重视范增的丧事,这无疑撞到枪口上了。
自然
项羽对着韩信就是一顿呵斥!
他根本没将韩信放眼里
他也不认为一个的执戟郎有什么高见。
因此,严厉呵斥之
可
他要是知道,眼前这个被他看不起的执戟郎,未来却会成为将他逼入绝境的人的话,他还会这么看不起韩信么?
大概不会!
韩信听闻这话
愤怒的咬紧了牙关,彻底断绝了继续效力项羽的想法。
坚定了心中‘亡楚归汉’的想法。
他知道
项羽现在看着威风,但要不了多久
项羽就会落入失败之中。
整个天下之中
除了项羽还算成气候之外,也就只有刘邦还算有才能。
他知道
未来打败项羽的人,一定是刘邦。
只要刘邦逃过这一劫
那么
未来他的成就不可限量!
韩信决心投靠刘邦
他相信刘邦总不可能像项羽这样不识人才!
即便刘邦不识人才,他下的萧何,张良也应该识人才才对。
他相信
自己在刘邦军中,一定会有出头的那一天。
但在项羽军中
绝对不会有这一天。
韩信心中暗暗发誓,既然项羽不珍惜他,看不出他的才能,那他就让项羽知道他的才能。
按照苏阳的意思,这句话就叫:今日你对我爱答不理,日后我让你高攀不起。
虽然并没有采用韩信的意见
但项羽还是决定要攻打刘邦,灭绝后患。
虽然他中了离间计,间接害死了范增。
但范增的计谋是对的。
刘邦是一个非常大的威胁,要除掉他。
他不听韩信的意见,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本人意见正是这个。
既然他已经有了主见,那为何还要听别人的。
刘邦本以为范增死了,项羽应该军心大乱。
自己应该有会突围了。
不曾想
项羽段非凡,稳定军心之后,立刻发起对刘邦的围攻。
将刘邦围困在了荥阳城之中,四面围定攻打。
可谓是插翅难逃!
刘邦绝望了!
“天亡我乎?”
刘邦真的没辙了
情况如此危急,局面可谓是险象环生。
项羽的大军他快要顶不住了,他真的快要被俘虏了。
“儿郎们,活捉刘邦,灭亡汉军!”
项羽依旧的亲自领军作战
必须承认在作战这一块
无人能够与项羽争锋,荥阳城眼看着就要告破了!
可是
也就在即将突破的时候,城中突然冲出一员将领,领军两千求见项羽。
若范增在这里
既然不会同意项羽求见,或者能看的出来刘邦这打的什么算盘。
可惜
范增不在了!
所以
项羽傻傻的还以为刘邦终于撑不住了。
于是
他接见了这名名为纪信的将领。
“所来何事?莫非要求饶?”
项羽非常的直接。
根本不跟纪信绕圈子,直达主题。
“是的,汉王让我转告霸王您,他愿意投降!”
项羽听的这话大笑不止,他就知道刘邦撑不了多久。
这不
果然投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