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3章 君臣对话!英雄也有迟暮时!

A+A-

    朱高煦走了,被朱棣一怒之下赶走了。他走出天子寝宫,看着跪在地上的朱瞻基,最终自嘲地笑了笑。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啊!他朱高煦自从觉醒之后,从未想过要争那个位置。可是一路走到现在,面对大胖胖即将撒人寰的突发情况,朱高煦却不得不选择站在宣德大帝朱瞻基的对立面。既为了保全自己,也为了保全自己的亲故好友,更为了保全他朱高煦前面推行的各项新政!朱瞻基感受到了目光,抬头看着朱高煦,叔侄二人相顾无言,都没有吭声。沉默良久后,朱高煦叹气道。“起来吧!”“你爷爷让你滚回东宫!”“大侄儿,多陪陪你爹,别瞎折腾了!”朱瞻基听到他这话,冷哼一声后当即起身离去。他自然听得明白,这位二叔口中的“瞎折腾”是什么意思。无非是指责他朱瞻基过早参与皇位斗争,生出不该有的野心罢了。可是,他朱瞻基是太孙啊,那个位置本来就该属于他的!即便汉王朱高煦曾经救过他朱瞻基的命,可那又如何?在皇位面前,在龙椅面前,什么血脉亲情都不过是笑话!他朱高煦要是真坐上了那个位置,难道会容忍朱瞻基好好活着?纵观历朝历代,没有坐上皇位的国之储君,没有一个好下场!那些废太子不是被杀,就是离奇死亡,在史书之上留下讳莫如深的凄惨一笔!朱瞻基绝不能接受这种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他是朱棣的嫡长孙!他是一生下来就备受瞩目的好圣孙!他是“可旺大明三代”的传世之孙!源自内心深处的骄傲,驱使着朱瞻基不断向前。他绝不允许,有人染指他的皇位,斩断他成为千古一帝的道路!哪怕这个人曾经救过他的命,那也不行!朱高煦看着朱瞻基的背影若有所思,随即大步离开了皇宫。他要去追查幕后黑,这是当前最重要的事情。任由一个堪比姚广孝的妖人在暗中搅弄风云,朱高煦始终定不下心来。乾清宫内。朱棣已经停止了痛苦大笑。这是他戎马一生留下的老病,一旦痛苦到了极点,就会不受控制的张口大笑。但方才那笑声,要多凄凉有多凄凉,要多愁苦有多愁苦。他朱棣啊,难道还是避免不了子孙相残的悲剧吗?难道这就是老天爷给他的惩罚吗?朱棣默然,涕泗横流。不知过了多久,永乐皇帝很想找一个人话。然而一时间,他反倒不知该找何人才好。老大病危,老二混账,老三还未回京,太孙更加混账!自己这几个子孙后人,没一个让他省心的。而朝中的大臣,不是太子党,就是汉王党,甚至已经形成了太孙党!少有的那么几个不结党营私之人,又是诸如鲁穆鲁铁面之,所谓刚正不阿的纯臣直臣,朱棣也没有跟他们谈心里话的兴致。环顾一周,朱棣有些悲哀地发现,自己好像当真成了个孤家寡人!以前每当这个时候,他还可以找和尚话。可是那和尚一想起姚广孝,朱棣眼神中顿时迸射出滔天杀意。杀了姚广孝,他并不后悔,谁让那个妖僧胡乱插储君之争,甚至妄图操控储君争斗!这样的臣子,无论他对大明有再多的贡献,那都该千刀万剐!但是现在没了和尚,他朱棣又能找谁话呢?思索了片刻,永乐皇帝陡然想起了一人。或许,可以找他!半个时辰后,杨士奇匆匆走进了乾清宫。在这个敏感的时刻,杨士奇有些不太明白,皇上突然召见自己做什么。他从南洋回到大明后,就干了一件大事,促成朝廷同意解开海禁。然而想要解开海禁,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还需要做足一切准备工作,所以在征得皇帝陛下开海同意后,杨士奇就受命筹备此事。起初皇帝陛下的意思,是等到郑和携带神种返航归来,利用神种的神奇能力,一举冲破海禁枷锁。然而令人绝望的是,郑和此次出海整整两年之久,连半点消息都没有传来。海禁一事也因此一拖再拖,杨士奇本人也受此牵连,顶着一个翰林学士的名头,在朝堂中形如透明人。毕竟他是南洋相国,不是大明相国。杨士奇很明白自己如今的身份有些尴尬,所以也没有怨天尤人。不过现在皇帝陛下突然召见,当真让杨士奇有些摸不着头脑。一进入寝宫,杨士奇就跪倒在地。“平身吧!”“过来这边坐下!”朱棣有些疲惫地摆了摆,示意杨士奇坐到自己身前。此刻他宁愿相信杨士奇这个透明人,也信不过朝堂之上的任何人!待杨士奇坐下,朱棣却再次陷入了沉思。不知过了多久,他才幽幽开口道。“杨爱卿,你素有‘南洋相国’之名,朕想问问你,在朕这三子一孙中,何人可承继大统?”此话一出,杨士奇脸色大变,吓得直接跪倒在地。何人能够承继大统?这是他杨士奇敢的吗?古往今来,插皇位争斗之人,都没有什么好下场!但如果不的话,只怕今日也没有那么轻易糊弄过去!“陛下,大统自应由储君承继,这是惯例!”思来想去,杨士奇给出了最稳妥的回答。皇帝百年之后,皇位本来就应该由太子由储君继承!他这个回答,了等于没。但唯一不同的是,大明朝现在有太子!朱棣闻言摇了摇头,出了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事实。“太子已经病危了。”“哪怕他真能挺过去,只怕也会是个活死人!”“朕百年之后,龙椅上坐着一个活死人,不能做事不能理政,朕怎么跟祖宗交代啊?”“皇上!”杨士奇有些惊讶,急忙追问道:“太子殿下身子骨出了什么问题吗?为何会突然病危”“这些没用,事情已经发生了!”朱棣有些疲惫地摆了摆。“朕现在是在问你,太孙能否当国?”太孙,当国?杨士奇陷入了沉思。太孙朱瞻基如今尚未及冠,且汉王羽翼早已丰满,如果太子殿下撒人寰,太孙当国的话,那大明天下势必大乱!“皇上,太孙殿下有待磨炼!”“皇上可效仿太祖高皇帝,亲自培养太孙殿下!”这个回答,也是无懈可击。毕竟太祖朱元璋也是在太子朱标死后,亲自培养太孙朱允炆,然后把皇位留给了他。然而听到杨士奇这个回答,朱棣却是嗤笑了一声。“朕还有几年可活?”“培养出瞻基那孩子,最后把皇位交给他,他就真能压的住老二和老三?”“老三去了南洋暂且不提,但是老二这个人你是知道的,他认准的事情,一定会做,哪怕是天王老子都阻止不了!”“如果朕当真效仿太祖高皇帝,等到朕百年之后,瞻基定会死在老二中,哪怕这孩子有着一些聪明,但聪明难登大雅之堂,他是斗不过老二的!”“除非”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