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牢笼

A+A-

    家里有了两个萝卜头之后,姜弥感觉好像是轻松了不少。

    就比如姜老太,也有人照看了。

    姜弥出门之前烧了锅水,把鸡毛烫了之后就让这俩姐妹去拔鸡毛了。

    她得去找姜保田一下两个孩子户口的事情。

    两个孩子的户口昨天姜弥带回来的时候,赵警官顺路带她们一块儿办好了领养手续。

    因为赵警官和王局长都在,派出所翻出了姜弥一家的户籍资料之后,直接就给姜弥重新做了一本户口本。

    沈霜霜和沈寒寒姐妹俩挂在姜敬业名下,法律上她们也是他女儿了。

    至于姓氏,姜弥没有让她们改,毕竟改了也没用。

    不过这些姜保田还不知道。

    姜弥得一声。

    去姜保田家的时候,他不在家,是在地里。

    姜弥不知道是哪块地,她干脆就去了祠堂,村里的办公的地方。

    村支书肯定是在的,跟村支书也是一样,正好开一下入学证明。

    姜弥也是才知道,原来上学还要村里开证明。

    村里没有学。

    这个年代的学多也多,少也少。

    条件稍微好点的村子,匀出来几个屋子,村里上过高中的或者下乡的知青们凑一凑就是一个简单的学了。

    没条件弄学的就是得去公社那边。

    一个公社下面,十几二十的生产队挤着一个学。

    沈霜霜和沈寒寒才八岁,按着后世,这个年纪都已经该上二年级了。

    但是这个年代乡下农村的孩子上学普遍晚,十二三岁才开始送去上学的都有。

    姜弥给她们报的是一年级,想了想她干脆也给自己报了名。

    她重生前没上过学,所以在大家的眼中还是大字不识的状态。

    所以还是得先上一年级,然后才有机会跳级。

    姜弥先去找村支书开了证明,然后才去学问情况。

    如果中途不能插进去的话,就只能等秋收那会儿了。

    不过这个年代插进去应该不难。

    学在隔壁村的生产队那边,名字叫红星学。

    徒步走过去的话需要将近半个时。

    姜弥对这些流程很清楚,她带了户口本,再加上村支书开的证明,证件齐全,学校没理由不同意。

    她交了学费之后,把课本也领了。

    姜弥还特地把二三年级的课本也领了,虽然老师疑惑,但是姜弥出了书本费,老师还是给了。

    她压根就没想过姜弥是想自学跳级,只以为姜弥是帮哥哥姐姐买的。

    姜弥在外面跑了一个早上,闷声不响地把上学的事情敲定了。

    不过姜弥把上学的时间延迟了半个月。

    主要是沈霜霜她们才刚从地牢里解救出来,就又开始进入另一个牢笼……

    孩子都是不喜欢上学的,毕竟学校对她们来就是一个牢笼。

    姜弥还是得回去探探她们俩的口风。

    万一这她们不喜欢学习,甚至厌恶的话,那她只能再想办法了。

    姜弥忙活了一个早上,抱着课本回村。

    书不多,三个人的书,再加上二三年级的书也才十本。

    现在的书也没有后世那么厚,一本薄薄的。

    不过堆起来数量也很可观了,不少看到的乡亲都好奇地问了几句。

    她脸上带着笑容,老实地实话实了。

    不少人闻言摇了摇头,他们想姜弥败家,最终,还是没敢当着姜弥的面出来。

    这年头,学费和书多贵啊,还是两个女娃娃,而且还是领养回来的,读书就是浪费钱啊!

    姜弥自己去上学,然后回来教这两个孩子认认字就不错了。

    其实大家对姜弥把这两个孩子带回家这件事,就觉得她是孩子气,家里没个大人还真不行,要是姜敬业还在,怎么可能任由她这么胡来?

    这个世道谁不苦啊?

    哪能看到别人家孩子苦就往自己家领呢?

    不过一想到姜弥有人家姜敬业留下的抚恤金,公家还时不时发慰问品,她们也没蹭村里的粮食。

    就是想也没得,顶多是口头上叨两句姜弥不懂事而已。

    姜弥知道这些邻里乡亲会嘴碎,不过也没太在意。

    毕竟,有咔咔在,出什么事姜弥都能第一时间知道。

    姜弥把书抱回家的时候姐妹俩的鸡毛都揪得差不多了,不过还在低头找细节,都没注意到姜弥回来了。

    她把鸡下锅炖了之后就提着一篮子衣服去溪边洗衣服。

    沈霜霜见状屁颠屁颠地跟上来帮忙。

    出门的时候,姜弥想到另一头的河里有鱼,她又绕回去拿了个水桶。

    溪边边已经有不少人在洗衣服,姜弥领着俩孩子找好地方,教了一遍她们怎么洗之后,就准备去另一头的溪那边去。

    姜家村有两条河,准确来一条大家洗衣服的这条比较浅,水很清澈,里面没有活物。

    水才到沈霜霜膝盖上面,她完全不担心危险。

    为了区分,通常洗衣服的这条都是喊溪边,有鱼的叫河边。

    另一条是在下游,大家通常会在姜家村外面,水比较深,水里面有鱼。

    不过因为水比较深,而且早年间里面的鱼都被捕光了,连鱼苗都没留下。

    实准确来也不是没有鱼,就是很难捞。

    久而久之,大家也懒得去捞了。

    姜弥能来自然也是知道里面有鱼,而且她能捞到鱼。

    河边的那一头似乎没有尽头,而且附近也没有住户,还挺偏僻的。

    巧了。

    姜弥来的时候没想到看到了一道熟悉的身影。

    陆栖白站在河边拿着一根细长的竹棍在捞鱼。

    他脚边放着一个桶,桶里居然已经有两条鱼了。

    鱼的个头还挺大,虽然跟她的脚差不多大,但是在这里里面捞到鱼,实属难得了。

    “陆栖白,你经常来捞鱼?”

    姜弥怕吓到河里的鱼,动静很轻地来到他身侧。

    “我弄点回去炖汤,我还准备一会儿给你也送过去一点呢。”

    陆栖白的竹竿在河里捞了捞,就这么一会儿功夫,又捞上来一条大鱼。

    这回真的是大鱼,一条鱼足有两三斤。

    姜弥这才看清陆栖白捞鱼的竹竿尾部是用麻绳弄的简易渔网。

    反观她两手空空,倒是有点像是来蹭陆栖白的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