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催生豆芽

A+A-

    姜弥翻了个身子,懒得搭理咔咔,懒洋洋地了个哈欠,睡着了。

    再次醒来的时候,咔咔依旧不叨叨她了。

    姜弥难得清净了一会儿,一起身,看到被自己压皱了的画。

    画上的少年眉眼清澈,身材纤长。

    姜弥低头看着陆栖白,唇角微微弯起。

    她把画收起来后就出空间了。

    其实这种事情,没什么好纠结,顺其自然就好。

    姜弥从空间里出来之后就恢复正常了。

    书房里,陆栖白这边离姜弥出去还没过几秒。

    他看着姜弥离开的方向,眼眸低垂,有些失落。

    哎……

    阿弥又跑了。

    他都没好好和阿弥话呢。

    陆栖白忽然想起来过几天他就又要走了,到时候又要好长时间见不到阿弥了。

    咔咔才懒得盯着姜弥呢,它一直在盯着陆栖白呢。

    它眼睁睁地看着,陆栖白见姜弥离开之后失落的眼神。

    咔咔直呼好家伙!

    它以前怎么就没发现呢!

    陆栖白对姜弥肯定图谋不轨啊!

    不过,咔咔翻了翻数据库,它翻找出来以前陆栖白和见面的场景。

    作为一个阅读过大量言情书,自认为对感情一事了解得十分透彻的系统,咔咔分析出来两个可能性。

    第一,姜弥现在对陆栖白产生好感了,陆栖白也喜欢姜弥,这妥妥的青梅竹马之间的爱情!

    第二,那就是,现在的陆栖白估计自己都还没意识到他喜欢姜弥。

    其实喜欢也谈不上吧,毕竟陆栖白才十三四岁。

    这个年纪的少年很可能就是因为姜弥是他接触的唯一一个女孩子,所以可能对她产生了依赖也不是没可能?

    作为一个成熟的系统,理智告诉它第二个的可能性很大。

    但是吧,许久没嗑cp的咔咔表示,它决定暂时忘记一下系统的严谨。

    第一个才是真的!

    其实咔咔猜得没错,陆栖白自己确实没去细想他对姜弥的感觉。

    反正他就是喜欢跟着姜弥上班看着她。

    哪怕不话,站在姜弥身边,他也会很开心。

    可惜时间过得很快,陆栖白待了几天就不得不离开了。

    陆栖白一走,院子里瞬间安静下来。

    倒也不是陆栖白在的时候有多热闹,而是多一个人感觉就不一样了。

    姜老太还有些可惜,陆栖白这孩子看着多乖巧,还会夸她饭菜做得好吃,还会主动帮着一起收拾。

    他走了之后还怪想念的。

    不过伤感毕竟只是走的那会儿才重了点,没一会儿,姜老太就忘到九霄云外去了。

    这几天还发生了不少趣事。

    比如徐娟虽然人走了,但是她娘朱美琴可没走。

    无论是以前的老街坊还是现在的邻居,都把她家的事情当成茶余饭后的闲谈。

    徐娟的事情不知道被谁原原本本地传了一遍,大街巷都知道了,徐娟居然给人当情人。

    没少有人拿着这件事去举报,但是都没成功。

    因为调查队的人了人家是正当的夫妻关系。

    大家才知道原来徐娟是再婚了。

    不过大家只管吃瓜看热闹,可不管事情的真相如何。

    该怎么传还是怎么传。

    可朱美琴气坏了。

    而这一切的幕后黑手,此刻正坐在缝纫机面前戳戳戳。

    姜老太每天乐此不彼地拉着宋兰芝八卦,时不时就往百货商店看里面衣服的模样。

    回来后就窝在屋子里,抱着缝纫机在那边照葫芦画瓢。

    乡下农村的老太大家都会做衣服。

    有了缝纫机之后,区别就在于速度快了,而且针脚也密。

    姜老太越看这个缝纫机越是爱得紧。

    缝纫机这东西很好上手,百货商店的营业员就跟姜老太了一遍她就会使了。

    不过姜老太虽然一直在缝纫机面前戳戳戳,但是还真没浪费布料。

    姜弥本来还以为姜老太就是一时兴起,没想到她还真是不浪费缝纫机。

    直到几天后,姜老太做出了一件新衣服。

    这件衣服姜弥见过,在百货大楼里看到过。

    除了衣服的颜色不一样,看起来简直一模一样。

    姜弥也没注意,任由姜老太搞去了。

    至于沈寒寒和吉吉,则是不停地被姜老太捉去试衣服。

    一晃,半个月过去了,到了该回村的时候了。

    这期间,吴团长也来了几回。

    每次看到沈霜霜,都十分惋惜。

    但是沈霜霜的身份她实在是没办法。

    吴团长也忍不住心里骂骂咧咧。

    沈霜霜那两个大伯和二伯真是害人不浅!

    虽然姜老太不想回去,但是她们都出来这么久了,也是时候该回村了。

    出村的时候,一家人两手空空。

    回家的时候,手里塞满了东西。

    牛车拉到村子里的时候,大家伙儿看着牛车上的东西,差点以为姜老太这是上哪儿劫回来了。

    刘大神手里正挑拣着豆子呢,看到姜老太,惊讶地站起来:“秀云?还真的是你啊?”

    “腊梅啊,你吃了没?你先忙着,我这还有不少东西要卸,晚点去找你啊。”

    姜老太坐在牛车上,热情地和人着招呼。

    姜家在村尾,东西这么多,多加了一分钱,让人牛车送到了门口。

    半个月没回来,村子里一点变化都没有。

    马车上的东西看起来多,实际上都包得好的,很快就卸光了。

    带回来的这些东西看起来,其实都是一些吃的用的。

    毕竟家里啥也不缺,买的东西都放在县城里了。

    这些东西很大一部分还是要拿来送人的。

    姜老太可还惦记着自留地里的那些菜呢。

    虽然那些菜也不值几个钱,但是浪费了可就不好了。

    要姜老太她的人缘是真的好。

    上回姜老太回村的时候,她当时提了一嘴,大家纷纷表示有空的时候轮流帮着给浇水。

    这样也不会累。

    姜老太当时那个感动的啊。

    昨天回来的时候,特地去了一趟百货大楼和供销社,买了不少东西。

    这不,刚到家门,就忙着把东西挨个送出门了。

    她刚刚还去地里薅了些菜回来,地里的菜都被照顾得好好的,还有人帮着给除草了呢。

    姜老太这人最见不得自己欠着别人,确定一个人都没落下了才回家。

    回村的第一天,一家人都在搞卫生。

    回家的第二天,姜老太出去溜达了一个下午。

    当天晚上,姜老太就决定了!

    以后,每周霜霜她们放假了就回县城里住两天。

    在县城里待过之后,姜老太觉得姜家村一点也不好玩了。

    每天不是来这家串门就是去村口唠嗑,一点意思都没有。

    姜老太思来想去还是放不下她的那台缝纫机。

    她想做衣服!

    县城里虽然也是她和宋兰芝在一块儿唠嗑,但那不一样,宋兰芝温温柔柔的,谈吐给人一种见多识广,像是那种见过大世面的人。

    很多时候的都是县城里的见闻和几十年前的事情,跟她一起唠嗑可比在村里唠着那点家长里短有趣多了。

    而且宋兰芝的想法多,两个人一起做衣服,听着缝纫机哒哒哒的声音,别提多得劲儿了。

    这样一想,姜老太瞬间就想回县里了。

    姜弥听了了姜老太的想法有些哭笑不得,“奶,这么晚了,我们吃完饭,收拾一下赶紧睡觉吧。”

    “你要是实在想做衣服的话,这样吧,你把你想做的衣服,画下来,等你到时候去县里的时候,就有好多衣服可以做了。”

    姜老太疑惑地看着姜弥:“画出来?什么意思?”

    看着姜老太求知欲满满的脸,姜弥让沈霜霜进屋拿了纸笔,姜弥随手画了件这个年代最常见最简单的孩穿的背心。

    姜老太盯着姜弥手里的画,画里的背心看着十分逼真,她一瞬间仿佛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原来衣服还能这么做?”

    姜老太瞬间来了兴趣。

    她学着姜弥拿起纸笔,可惜,姜老太连字都写不好,怎么可能画得了画?

    一瞬间,姜老太把目光看向了姜弥。

    姜弥觉得她好像给自己找了件差事。

    第二天开始,姜弥多了个新任务:教姜老太画画。

    教着教着,沈霜霜和沈寒寒也加了进来。

    对于自己会画画这件事,姜弥推给了老黄牛。

    姜老太信了。

    但是沈霜霜和沈寒寒不知道啊。

    虽然这俩孩子现在还,很好哄骗,不过等长大了之后,估计就没这么好骗了。

    不过这都是以后的事情了。

    等以后再来骗吧。

    反正现在的俩姐妹丝毫没有多想,可能是因为对姜弥带着滤镜。

    所以觉得姜弥会什么都不神奇。

    其实姜老太这种当做兴趣爱好的,又不需要成为画家,只要会画点线条,会画衣服,还是很好教的。

    毕竟只要画出来的姜老太自己看得懂就行。

    第119章

    不过画画这种东西,并非一天两天就能学会的。

    姜老太在别的地方是个急性子,但是在画画上面,还是挺有耐心的。

    不过,姜老太虽然学画画,但是吧,也没落下出去玩的时间。

    虽然她觉得村里的那些七大姑八大姨的八卦无聊,但是吧,也会去听一嘴的。

    毕竟活在村子了,总不能脱节了什么都不知道吧?

    这不,今天一早,姜老太刚走出家门,就被刘大婶神秘兮兮地拉住了。

    姜老太当时看着刘大婶脸上的笑容,就知道她肯定又有什么八卦了。

    “秀云,你知道你家、不对,现在不是你家的了,你知道姜二丫那丫头又整幺蛾子了吗?”

    姜老太一听到姜二丫的名字,眉头一跳,顿时感觉不妙:“她干啥了?”

    她甚至有些不想听了。

    姜老太可不想牵扯到自己。

    刘大婶没看出来姜老太的表情,她捂着嘴笑道:“姜二丫那死丫头,不知道从哪儿学来了什么催生豆芽的办法,要带着村里的大家伙儿卖豆芽,以后发家致富。”

    姜老太看着刘大婶,她知道肯定还有后续:“然后嘞?”

    刘大婶这下是真的在嘲笑了:“姜二丫想得挺美,豆芽这玩意儿其实也不用她教,大家都会催生,但是她不知道从哪搞来了一些药水卖给大家,是用了之后豆芽能长得又白又胖。”

    “而且啊,姜二丫,等豆芽催熟之后,到时候大家伙儿直接运到供销社,他们肯定不敢不收。”

    学着姜二丫的语气完这句话,刘大婶忍不住呸了一声:“这姜二丫的心思怎么跟王春花一样多,整天变着法儿地整幺蛾子。”

    “把催熟的豆芽运到供销社门口?亏她想得出来,要真能这样干的话,那岂不是人人都这样做了,还轮得到姜二丫想出来?”

    姜老太转了转眼珠子:“村里有多少人听了姜二丫的话催熟豆芽了?”

    刘大婶掰着手指头数了数:“多不多,少也不少,十几户人家呢。”

    姜老太听着刘大神挨个地数着那几户人家。

    她皱了皱眉头。

    刘大婶见状:“你是不是也担心出事啊?”

    别,刘大婶虽然不知道具体的事情,但是她总感觉姜二丫的这批豆芽要出事。

    问就是直觉!

    她对王春花没半点好感,连带着对这个把王春花的缺点学了个十成十的姜二丫,也没多少好感。

    再加上姜二丫没少干缺德事,刘大婶用脚指头都能猜到,姜二丫能干啥好事?

    其实姜老太回村那天刘大婶就想了。

    后来一直都没找到机会,没碰上姜老太。

    刚刚吃完早饭,刘大婶又想起来这茬,立马就火急火燎地来找姜老太了。

    姜老太的直觉跟刘大婶一样,她也觉得姜二丫肯定不是在干什么好事。

    用药水催生豆芽?

    世界上哪有这么好的事情?

    那药水的来历都不知道呢,大家居然还敢用?

    尤其是和姜二丫一起种豆芽的那些几户人家,都是村里不好话的那些人。

    哪天了,就是那些人就是翻版的王春花。

    只不过他们没王春花胆子那么大。

    但是吧,姜老太有预感。

    要是这批豆芽出了事的话,姜二丫一个孩子怎么善后?

    最后的肯定得找自己擦屁股。

    虽然她和姜王春花一家断绝关系了。

    但是村里人可不认这个啊!

    他们认定了自己就是姜二丫的奶奶。

    肯定会找上自己。

    姜老太越想脸色越难看。

    “腊梅,我得回去看看,今天就先不跟你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