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高三

A+A-

    远在姜家村的挑大粪姜二丫自然也听了高考恢复的事情。

    一开始她没放在心上。

    毕竟这么些年总有类似的有关于高考恢复消息传出来,听也听腻了。

    结果两个月后的指令正式颁布,高考恢复的时间为明年5月份。

    这下子姜二丫人都傻了。

    怎么可能?

    高考明明是一九七七年才恢复的啊!

    现在是一九六零年。

    怎么想都不可能。

    姜二丫站在村口的老黄牛面前,皱着眉头,她觉得这件事情有些蹊跷。

    到底是发生了什么事情?

    居然让高考提前恢复了十几年?

    姜二丫想不通。

    几个月后,乃至未来两年,一条又一条的指令下来。

    姜二丫人都麻了。

    尤其是去年年初,夏国的核武器研究了出来。

    紧接着,各种弹的爆炸实验成功,卫星……

    一项接一项的科研成果,每隔几个月就公布一项。

    这些科研就跟好像在今天天气真好一样,不要时间研究似的,不停地公布。

    而且因着姜弥给出的那些资料,夏国公布出来的科技,直接震惊了整个蓝星,直追西瓜国和芝麻国。

    而夏国也因为这些科技,在蓝星终于有了一席之地。

    姜二丫人麻了归麻了,但是不敢置信也是真的不敢置信。

    这些科技,离研发时间最近的一项也是六九年。

    怎么可能现在就研发出来?

    难不成也有领导跟她一样重生了?

    但就算是重生的话,怎么可能记得住所有科技的研发呢?

    不得不,姜二丫的脑瓜子终于聪明了一回。

    可惜她猜错方向了。

    在姜二丫看来,她自己就是重生的,还有一个疑似重生的姜老太。

    哪来那么多重生的?

    以姜二丫的脑瓜子她自然是想不到更高深的。

    她只能皱着眉头。

    其实姜二丫察觉不到整个夏国的变化,只是姜家村的变化肉眼可见。

    姜家村这么偏远的村子都通上水电了,县城里的人也都开始开门做生意了,更别提全国了。

    今年年初开始,姜家村和附近的村子,都已经陆陆续续通上电和自来水了。

    而且全国上下也都多了许多工厂,疯狂的招聘工人。

    很多人都还停留在进厂上班是个铁饭碗,大家挤破了头都想挤进去。

    其实后世的这个时候,再过几年,那些厂子就会陆续倒闭了。

    结果现在又开了这么多工厂,怎么看也不像是会倒闭的样子。

    有的不甘心工每个月都拿死工资的人,他们把目标盯上了做生意。

    以前不能做生意,现在那叫响应夏国传下来的指令。

    去年不少做生意的人赚了许多钱,姜家村陆陆续续也有人跟着出远门做生意了。

    姜二丫一眼就看出来,这其实就是后世的下海潮。

    而且据不可靠的消息称,工分可能要取消了。

    还有那些和陆老头一样的都已经回去了。

    这些人离上辈子回去的时间明明还有十几年,怎么现在也提前这么多年回去?

    姜二丫对这种大事,啥也分析不出来,她唯一能看出来的就是夏国的发展比上辈子快了许多。

    这其中的原因,她想不到,甚至,是不愿意去想。

    这两年的变化之大,让姜二丫一度陷入了自我怀疑。

    难道是她记错了?

    上辈子其实也是这个时间研制出了那么多科技?

    不,不可能!

    她不可能记错!

    姜二丫觉得自己没错,错的不可能是自己!

    挑完一桶大粪,姜二丫坐在凳子上听着村里的大喇叭正在庆祝我国成立了医疗专家组全力攻克疟疾。

    听到这个消息,姜二丫只有这个消息才符合上辈子她经历过的事情。

    想到此,姜二丫忽然发现,好像目前为止,国内发布的那些都是关于科技上的发展。

    至于医疗方面的,好像没有任何消息出来。

    这是不是明,我国在医疗上的进展和上辈子一样?

    一瞬间,姜二丫的脸上露出了喜意。

    这个她熟啊!

    上辈子姜二丫可是买了不少成果和论文。

    这些成果早就被姜二丫据为己有了。

    姜二丫决定,她今年也要去参加高考!

    等她上了京大,她就可以进入科研院了。

    到时候,她要大展身手,让全世界都记住她的名字!

    这辈子她要站得比上辈子更高!

    这一刻,不远处臭气熏天的粪池在姜二丫看来都没那么恶心了。

    她开心地哼着歌,动作麻利了不少。

    然而,姜二丫忘了一件事。

    现在是六三年,是高考恢复的第三年。

    第一年的高考没有任何要求和限制,任何人都能参加。

    但是第二年的高考严格了起来,除了学生就只有上一届参加过高考的人才能参加。

    至于今年第三年的高考,恢复了正常的制度,能参加的只有学生。

    “姜弥,你给我等着!等我恢复上辈子的成就之后,我要你好看!”

    姜二丫把粪瓢重重地往粪桶里戳,把它当成姜弥一样发泄着!

    姜弥正在吃饭,她看着这一幕,嘴角抽了抽,手里的饭瞬间没味道了。

    本来吧,她确实没那个闲心关注姜二丫,也没那个兴趣去关注姜二丫。

    但是吧,咔咔闲,尤其是姜二丫这群人,只要提起姜弥的名字,就会被咔咔自动监测。

    尤其是咔咔想要读取她们的心里话简直易如反掌。

    姜弥顺理成章地知道了刚刚姜二丫那些想法。

    这也是姜弥刚刚嘴角忍不住抽抽的原因。

    这姜二丫怕不是失了智?

    连姜弥一眼都能看出来了的问题,姜二丫居然没想到?

    她想搞科研,起码得拿出点真材实料啊。

    先不提姜二丫参加不了高考这件事,就算她能参加,且考上了大学。

    姜二丫恐怕自己都忘了她上辈子一共买了多少论文和成果了。

    至于那些内容,俗话,不是自己的东西有哪个人能清清楚楚得记得全部?

    姜二丫能记得住的大概也只剩下名字了。

    可只记得名字有什么用?

    可惜,姜二丫沉浸在自己的梦里不愿意醒来。

    姜弥不忍心戳破姜二丫这倔强的梦。

    她倒是想看看看姜二丫能怎么蹦哒。

    必要的时候她倒是不介意放根搅屎棍进去搅一搅浑水。

    “宿主,实话,寡人挺欣赏姜二丫的自信,正常人都没她自信。”

    姜弥闻言忍不住笑了:“咔咔啊,你要记住一句话,正常人千篇一律,憨批们各有千秋。”

    咔咔赞同地点头:“对,你得在理!”

    “姐!我来晚了,刚刚老师拖课了。”

    姜弥和咔咔先聊着,不远处,沈寒寒端着饭盘在姜弥面前坐下。

    两年的时间,沈寒寒成功地从四年级跳到了初一。

    值得一提的是,千年就开始执行了学六年制。

    沈寒寒多上了一年学。

    不过她的学习能力快,而且学习好,对于学霸来,多学一个学期的内容,不过是一个暑假的时间而已。

    这相当于是,沈寒寒花了一年半的时间,从四年级跳到了六年级,然后在去年的九月份,上了初一。

    和姜弥一样,成了全校初中里年纪最的人。

    至于姜弥,她现在是一个高三的学生。

    也是全校高三里面,年纪最的那个。

    其实姜弥当初还想着要不干脆再等两年再参加高考。

    毕竟她现在的年纪还太了,才十三岁,等她大学毕业了也才十七岁。

    进研究院的话好像也是有点年轻了。

    后来想想,陆栖白在十三岁的时候就已经是科研院的院长了,她十七岁才进入科研院也正常?

    而且她是陆老头的徒弟,反正她在县医院的经验也混得差不多了。

    陆老头也回去了。

    早在前年,高考恢复没多久,那些和陆老头一样的老人家,都断断续续地离开了。

    这些年的指令一条接一条地下来。

    陆老头身为陆栖白的爷爷,自然是第一批离开的人。

    其实从陆栖白把空间上交的那一刻开始,陆老头就注定不会同那些一样去农村了。

    但是,陆栖白觉得那几年京城的浑水太深了,干脆离开京城躲避一段时间也好。

    这几年,京城上下都井然有序,已经影响不到陆老头,陆栖白就让陆老头回去了。

    陆老头这种闲不住的老头,自然也是迫不及待地想回去。

    陆栖白是最了解陆老头身体状况的人,况且有他的灵泉水养着,他丝毫不担心陆老头的身体。

    起来还是因为姜弥给出的那些科技资料,原本还有些不和的领导,瞬间收起了互相针对的心思。

    能当上领导的人,都是拎得清的人。

    平大家互看不顺眼归不顺眼,是一旦出现在了关乎夏国科技的,他们会把一切恩怨放下。

    左右也不是什么杀父害母之类的深仇大恨,和这些科技一比,什么都不重要了。

    夏国举国上下,皆是一片和睦。

    实话,这些领导们也挺激动的。

    两年前陆栖白拿出来的那些科研成果,就可以跟西瓜国和芝麻国他们一较高下了。

    不一较高下,甚至让夏国在面对他们的时候完全不怂,甚至还有话的资本。

    他们原本以为那些就是全部了。

    事实证明,他们还是想的太简单了。

    陆栖白当时不慌不忙地拿出了亩产五千斤的水稻培育方法!

    陆栖白是不慌,但是整个夏国的领导慌了。

    倒也不是慌,就是震惊,且不敢置信。

    领导们一开始的反应都是不可能!

    但是想想陆栖白都能拿出这么多科研成果了,再拿出刚亩产五千斤的水稻好像也不是不可能?

    好在水稻的成熟期也不长,三四个月就能收获了。

    结果,三个月的时间过去了,那一批水稻,最低的都亩产四千八百多斤,而最高的一亩达到了六千一百斤。

    这个年代的水稻亩产才多少斤?

    五百斤到六百斤。

    但是陆栖白给出的水稻培育方法亩产多少斤?

    四千八百斤到六千一百斤!

    足足翻了十倍的差距!

    现在夏国除了科技落后,还缺什么?

    粮食啊!!

    有了粮食之后,很多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这一消息公布出来,举国上下直接震惊了!

    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不可能!

    但那又是官方报纸公布出来的消息。

    官方总不可能发假消息吧?

    不过因为水稻的培育还没普及到全国,没亲眼见过的只当是听个笑话。

    而那些政治嗅觉明锐的人,则是从这件事里嗅出了不一样的味道。

    他们和那些普通老百姓的差别在于他们读过书,毕竟官方的报纸,怎么可能是假的消息?

    这亩产五六千斤的水稻,恐怕是真的。

    对于拿出这一切资料,且这两年把夏国弄得风云变幻的姜弥,此刻安安静静地坐在食堂里和沈寒寒吃着午饭。

    姜弥平时不会来学校,今天是期中考,她是来考试的。

    “姐,还有两个月就高考了,你有把握吗?听去年的高考试卷比前年的难了许多。”

    沈寒寒眨着大眼睛看着姜弥。

    实话,她觉得她姐简直是太逆天了!

    两年的时间,她姐就从初一跳到了高三!

    她一直在紧赶忙赶地赶学习进度,但是还是赶不上姜弥!

    沈寒寒还有些气馁。

    如果姜弥知道沈寒寒心里的想法的话,大概会拍着脑袋告诉她,“宝,你已经很逆天了。”

    沈寒寒确实也很厉害。

    姜弥的跳级是靠后天的,但是沈寒寒却是第一次上学,她能读成这个样子已经是完虐全国的孩了。

    毕竟有咔咔在手,姜弥知道,沈寒寒确实是整个夏国学习最好的,年纪最的崽了。

    因为别看沈寒寒在上初一,但是她也一直在自学初二的知识。

    “高考我不担心,我觉得我该担心的是我去京城上大学之后,家里可就只剩下奶和你们了。”

    姜弥扒着碗里的饭,她就是随口一而已。

    沈寒寒陷入了沉思,半晌,她抬起头,双眸闪亮:“姐,我要不转去京城上初中怎么样?”

    姜弥闻言筷子顿了顿:“好像也不是不行?这件事我去想想办法。”

    听到姜弥的话,沈寒寒开心地笑了,脸颊上露出甜甜的酒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