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取道镇江
船上气氛一片死寂, 所有人都陷入了沉默。
只有梁御风似乎完全不受影响。
背过手臂枕着头, 梁少爷仰脸朝天, 闲闲计算道:“嗯。这么来, 谢蛮、慕容聿、蓝关雪、雷简、肖扬、孟沛东、穆少淮、贺云阳, 还有唐龄……哎呀,刚刚好九个。”
乔简直要疯:“……”
梁少爷看了他一眼, 大发慈悲:“好吧, 按你们的算法, 孟沛东和穆少淮可以忽略不计, 那就七个。对了, 也没算上随从和侍卫。”
忽然“啪叽”一声!
船头掌舵的钟寅劳累了一夜, 实在支撑不住, 当然也可能是传来的消息太惊天让他受不了……
他倒就倒, 摔成个大字型瘫倒在船头。
乔慌了,惊呼着跑过去把他搀起来, 嘘寒问暖。
可怜钟猫有气无力, 回话有一句没一句。
梁少爷了个哈欠,终于舍得支起身子从舱板上坐起来, 懒懒道:“不要紧, 他这是饿极了。吃点东西就好了,最好是甜的。可惜我们都忘了带食物, 诶,对了!”
他走进船舱又匆匆出来,手里拿了点吃的硬塞进钟寅嘴里, 不顾对方惊骇欲绝的眼神……
乔欣慰不已:“幸好,你有带干粮。”
梁少爷很无辜:“没有啊。事急从权,拿了点猫食给他吃……”
钟寅泪流满面:“呜呜……”
舱内,大黄猫在愤怒地嚎叫:“喵呜!”
船上几个人闹成一团,石桐宇却只是沉默地目视远方。
江面上大雾弥漫,如烟如纱,随着朝阳的出现渐渐染上了颜色。
从淡黄到灿金,在逐渐明亮的光线里,他看见水中的影子里出现了屋宇飞檐的轮廓,和江岸上的山峦树影重叠在一起。
最后太阳终于慷慨现身,天空中的厚厚云层宛如裂开了一个口子,像珠蚌张开了蚌壳。炫目的金光从这裂缝中激射而下,汹涌而热烈,形成了一束明亮的光柱。
他近乎痴迷地凝视着那束光,堂皇璀璨,仿佛一切黑暗都将被驱逐……
可是——
光柱之外,江面上仍有大片阴影笼罩。
那光与影的交界是如此清晰而分明,投射在江面上,像是凭空生出了一圈光带。闪烁着细碎金光的江水既柔软又坚硬,艳丽无匹。
“……金山到了,靠岸吧。”他。
那几个闹够了,依言停船靠岸。
镇江古称润州,两宋时设两浙西路镇江府。长江和京杭大运河在此交汇,素有天下第一江山的美誉。
而金山雄踞于其西北,这时还是屹立于江心的一个岛屿,与瓜洲、西津渡成犄角之势,为南北来往要道。
坐落在金山上的金山寺,更是被誉为禅宗之正宗,有“寺裹山”之称。天下所有的寺庙山门都是坐南朝北,唯有金山寺山门朝西,朝向西方极乐世界。
高宗南渡后,镇江一带是守卫南宋朝廷的前哨,迁入大量南逃的难民,外地人非常多。他们几个虽然口音各异,想必混入其间也不算显眼。
因为可怜的钟寅都饿晕了,猫食毕竟不能当饭吃,于是众人决定先去觅食。再大家几乎都熬了一夜,又都是最能吃的年纪,早就又冷又饿精神不济了。
梁御风前半夜虽然累了些,后半夜却有石桐宇接替踏桨,踏踏实实睡了一觉,精神反而是几个人里最好的。
他轻摇羽扇,当仁不让领头带路,笑道:“镇江这边,我虽然没来过,但却是向往已久了。”
他也不在乎没人捧场,径自侃侃而谈:“水晶肉你们知道吗?就是水晶肴蹄,据色泽嫣红,肉皮晶莹,入口细嫩,酥润不腻,实乃人间美味也!”
乔嘟囔道:“我饿得能吞下一头牛。随便吃什么都行,只要快点上菜!”
他算是最先恢复精神的。虽然之前大呼叫,想到要面对那么多高手会没胃口云云。但可能是后来震惊过头反而淡定下来了,即所谓虱多不痒,债多不愁是也!
这时太阳早已升得高高的,天光大亮。离岸不远处,便有长长一排开了门做生意的店家。最多的是香烛铺子,卖点心早饭的也不少。
要知道,早起来金山寺进香的虔诚信徒多不胜数,前两波早就进去了,他们这时已算迟了。
梁御风随意张望了下,在最尽头处找了家兼卖早点的僻静茶肆进去。所谓闹中取静,别有意趣。
四个人选了一张桌子坐定,上了壶茶,又点了各种大碗的汤饼索面和大盘的水晶肉,配着当地产的香醋和姜丝,纷纷大快朵颐。
起这镇江当地的醋,也是一绝。相传早在夏时,酿酒鼻祖杜康之子,便在造酒时造出了镇江醋,冠绝天下。
梁少爷一边吸溜着三鲜面,一边还在:“可惜此时不是时令,吃不着长鱼面。下次再来一定要尝尝。”
石桐宇忍无可忍,夹起一大块水晶肉堵住他的嘴:“食不言,寝不语!”
乔顾不得烫,几筷子就扒完一大海碗用料十足的笋泼肉面,这才放慢了动作,慢条斯理地在夹那水晶肉吃,吐舌道:“来也怪,这水晶肉我也不是第一次吃。但好像今天的味道特别好!”
钟寅已经招手道:“店家,这边再上一大盘水晶肉!”
仿佛想要化悲痛为食欲,他吃得最多最猛。而且他不光自己吃得欢,还顺便在自己碗里夹了一堆,一片片喂给怀里的大黄猫吃。
四人正吃得痛快,忽然听见有人从门口帘子进来,店家惊喜地迎上前去:“唐神医,您老又来啦!”
这话落入耳中,众人皆惊,不由齐刷刷循声望去。
姓唐的神医,此处又离金山不远……
难道是那位杏林春暖——
古时医家,多以杏林中人自居。
相传三国时,医仙董奉在山中结庐而居,为人治病却不收钱,只要求病愈的患者在山坡上种植杏树,重病者五株,轻病者一株。
如此数年,他所住的山中已有杏树上万株,蔚然成林。春暖花开时节,枝头春意盎然,百兽纷纷来此嬉戏。杏子熟了,董奉就告知大家,谁想买杏不需要和他,只要自行拿容器装了米来换就好。
有个不肖之徒趁机来偷杏,结果被林间的老虎一直追到家,咬到重伤垂死。家人这才发现他偷东西,于是把偷来的杏送回去,叩头认错,董奉见了,就将这个垂死的人救活了。
每年,董奉都用杏子换来的粮米救济百姓和穷人,还周济那些客羁他乡的旅人。他的高明医术和高尚医德,深为世人敬仰。后世很多医生都以他为榜样,效仿他的事迹。
杏林春暖一词,也因此脍炙人口。
不过,当今江湖中,提起杏林春暖,人人都知道,的是和天山贺云阳齐名的蜀中神医——
唐龄!
作者有话要: 关于水晶肉,这里就是指肴肉,现在大部分法认为是明朝才正式有此菜肴。但也有种法,这种做法是从古方中传承的。这里姑且认为宋朝就有了类似的菜色,只是名字不同罢了~
安利一下,肴肉和镇江锅盖面都很好吃,尤其是肴肉~口水~
感谢天使灌溉营养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