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抽签分组

A+A-

    九月初七, 重阳之会的报名终于截止。

    九月初八, 以圣居士为首的仲裁组在蒋山定林院公开抽签分组。

    蒋山古称金陵山, 汉代称为钟山, 汉末有秣陵尉蒋子文逐盗, 死于此,后来孙权就将此山命名为蒋山。因山顶常有紫云萦绕, 又得名紫金山。

    紫金之巅, 重阳论剑。重阳之会选在这紫金山上, 比武时自有一番登临绝顶俯视众生的气势。

    而仲裁组抽签分组的仪式则定在了山脚下的定林院。

    定林寺按所处地势有上、下之分, 因世尊释迦牟尼的佛牙舍利曾藏于此, 六朝时香火极盛, 是佛教圣地之一。下定林寺则位于钟山南麓玩珠峰独龙阜之北。

    到了宋朝, 本寺的范围已经大大缩, 称定林庵,亦称定林院, 是王安石昔年的读书之处。

    此地濒临溪涧, 苦竹丛生,附近还有宝公塔、木末轩及三绝碑亭等古迹。

    尤其是三绝碑, 极负盛名, 令人叹为观止。所谓三绝,乃是唐代大画家吴道子作画、大诗人李白作赞、大书法家颜真卿所书的宝志和尚像赞碑, 又称唐贤三绝碑。

    三位大名鼎鼎的先贤大家竟然合力给一个和尚题赞。那么,这个宝志和尚又是何许人也?

    ——宝志是南北朝时的高僧,一生充满了神话色彩。

    他生于东晋末年, 历宋、齐、梁朝。他整日提着的杖头上挂着刀、尺、拂,暗示着未来的三个朝代:刀切削整齐,预言齐朝;尺用于丈量,预言梁朝;拂可掸尘,预言陈朝。

    因为他的预言灵验无比,名声越传越大,后来还成了梁武帝的国师。

    舒州潜山三祖寺后的卓锡泉,也是源于他的传。

    就连千百年来寺庙撞钟的习俗,都是始于宝志。

    传有一次,梁武帝询问宝志如何解救地狱中的痛苦,宝志回答:“惟闻钟声,其苦暂息”。于是梁武帝下诏要天下寺院击钟,从此传承千古。

    世外五绝中的清静禅心圣居士,师门便传承了宝志和尚的道统。

    传圣居士早年曾立下宏愿,要效仿先贤宝志,以一己之力解救众生苦痛。

    但,不知沧桑苦,谁知其中味?

    因此他不出家而入世,行走江湖一甲子,以大慈悲心秉公而为,反赢得了圣居士的美名。

    定林院中,钟声鸣响,恢弘绵长,传遍山麓。清净禅心圣居士就在钟声中飘然而至。

    蝉树生寒色,渔潭落晓光。

    晓光晴影,宛如佛光反照,溪涧潆洄,与之交相辉映。

    圣居士手持念珠,缓步而来。

    只见他一袭半旧的僧袍洗得泛白,黑发披拂肩后,扮非僧非俗,却有清净出尘之姿。犹之惠风,荏苒在衣。

    尤其他虽然慈眉善目,貌如谪仙,但望之也不过是个青年人,未及而立之年。

    底下来赴会的群雄看了,都是叹为观止。

    世外五绝成名在一甲子以上,都是宗师级的人物。

    所谓宗师,就是真正以武入道,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一旦到了这样的境界,真气内力将不再局限于气海丹田,而是内外交感,生生不息。更有甚者,丹成紫府,成为神仙中人。

    因此,江湖中都传进入宗师境界之后,内息会变得源源不绝,肉体生机旺盛,百毒不侵,外貌更是青春常驻,寿限绵长。

    而当众人亲眼看见圣居士,才知道此绝非妄言。

    所谓真正的宗师便是如此,形貌永远停留在晋身宗师的那一刻,青春长在,容颜不老。

    心高气傲的少侠们,其实大多都是初出茅庐,这回第一次见到真正的大宗师,也不由满心震撼,纷纷为之折服。

    梁御风也盯着圣居士猛看了一阵,目不转睛。

    石桐宇倒是奇怪起来。

    要知道沧浪主人也是宗师境界的人物,梁少爷又不是那种没见过世面的子。这般惊讶,倒是怪了。

    “怎么?”他问。

    梁少爷喃喃道:“世外五绝果然名不虚传,这圣居士比我爹看着还要年轻……”

    石桐宇:“哦?”

    梁少爷真情实感地叹气:“我爹直到三十三岁那年才晋身宗师,加上他这人不修边幅,落拓得紧,除了个头比人家高点,哪及得上圣居士半分风仪?”

    他完就继续对着圣居士流口水,满脸艳羡。

    石桐宇:“……”

    他简直无话可。

    三十三岁晋身宗师,很迟吗?

    要知道武林这几十年来也只出了一个好吗?

    要不然沧浪主人凭什么靠着以讹传讹的恶行登上恶人榜的榜首?连嗜血狂魔血沿檐都盖不过他?

    什么叫作“直到”?什么又叫作“才”?!

    梁少爷何时才能改掉这看人先看脸的毛病!

    继圣居士之后,仲裁组的另外几人逐一亮相。

    余下七人之中,以落梅山庄庄主刘世义年纪最大,不仅白发苍苍,双腿也已不良于行。他坐着木轮椅,是被一身红衣的谢蛮推着出来的。

    据刘世义的大弟子林宗可已经和这位江湖四秀之一订了亲,还是要入赘倒插门,看来传言至少有九成可信。

    天师道掌教张浩初和唐门名宿唐紫袖,年纪也都不了。这两人一道一俗,虽然两鬓染霜,幸好精神都还颇为健旺。

    唐紫袖唐大姑姑也是所有仲裁中唯一的女性。

    至于禅宗大德鉴云禅师、北五省绿林盟主谢啸峰和太湖山庄少庄主周立秦,这三人虽然名头响亮,但年纪其实都不大,均未超过而立之年,都是风华正茂的青年模样。

    其中的鉴云禅师就是梁御风他们曾经在潜山三祖寺见过的那位住持。

    这位高僧以修炼闭口禅而闻名于世,根本不会开口话,也不知道请他来做仲裁到底是哪个天才出的主意!

    仲裁组里还有一位,就是姑苏名宿慕容安。

    这位曾经名满天下的慕容公子,也许因为习练的是玄门正宗内功,年过不惑依然驻颜有术,瞧来也不过三十许人。

    积石如玉,列松如翠。郎艳独绝,世无其二。

    昔年倾倒千万少女的玉潘安,容貌虽颇见清减,但仍是面如冠玉,恂恂儒雅,俨然世家贵公子的模样。

    只有眼角的淡淡细纹,才悄悄泄露了他的真实年纪。

    梁御风暗自心想,也只有这样的相貌,才生得出慕容聿和石桐宇这两个儿子……

    只是,有他在此,梁少爷却不高兴过去抽签了。

    他拉着石桐宇,退到不起眼的角落里站好,把抽签的重任交给猫钟寅。

    这次重阳之会,报名参与比武的侠少人数相当之多。即使推出了组队战的新形式,也足足有六十三组之多。

    所以圣居士宣布,他们将让每组代表自行上前抽取号码。再按照相邻的奇数和偶数号码,队伍之间两两对战。

    因为第一轮将有一个队伍轮空,所以有三十一场比赛。鉴于比赛轮次过多,时日不宜拖得太久,所以他们在紫金山上选取了八个比武场地。

    综合了各位仲裁的意见,地形地貌设置得各不相同。

    最初两轮,也就是六十三进三十二,和三十二进十六,都采取每天同时比八场的赛制,每一场分别由八名仲裁中的一名独自判定。

    至于比武的场地安排,也是由抽签决定。

    比到后面,到了十六进八的时候,就改成每天四场,每一场两个仲裁。

    至于八进四、四进二和最后决赛的时候,则是每天一场,每场八个仲裁都会到齐。

    除了决赛之外,无论哪一场,比赛场地都是由抽签决定。

    这样算下来,直到决出冠军,赛程总共要持续半个月左右。

    基本上,每个胜利的队伍都有充足的休整时间,不用担心体力消耗过多而惜败的问题。

    听完了安排之后,各位少侠都觉得挺公平,大家跃跃欲试等着上去抽签。

    这时圣居士见众人并无异议,功成身退,口宣佛号转入后殿。

    仲裁组里最年轻的两个走上前来,分别是北五省绿林盟主谢啸峰和太湖山庄少庄主周立秦。

    作者有话要:  呃,朋友建议把本文题目换成《邪门萌主》~大家觉得可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