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岁岁今朝
面对莫惊人的好胃口, 王爷也语塞了。
可他就爱和乔抬杠, 于是又找了个理由奚落他:“莫不挑嘴!你呢?偷奸耍滑, 还挑肥拣瘦!”
乔笑了:“嘿嘿, 盖聚物之夭美, 以养吾之老饕。我是什么人?能跟他这种土包子一样?寻常那些粗陋鄙物,根本不看在我眼里!”
王爷很怀疑:“你又能分辨什么好坏了?”
乔扬了扬眉毛:“比如角黍, 我就从来不吃。”
梁少爷在旁边听见, 奇道:“角黍?你是粽子?为什么?粽子那许多种, 角粽、锥粽、菱粽、筒粽、秤槌粽、九子粽, 你都不吃的吗?”
乔得意洋洋道:“不吃就是不吃, 哪有为什么。不信你们问猫。”
钟寅老实道:“嗯, 是真的。”
王爷从鼻子里喷出气来, 气得乐了:“这明明叫偏食!得意个什么劲啊。”
梁少爷失笑:“就算乔没口福好了。”
他是风便是雨, 倒是被勾起了食欲,立刻向石桐宇要求:“哥哥, 听苗人有一种五色粽, 我从来没吃过。不如下次做给我尝尝呗?”
石桐宇无奈了:“五色粽以琼州当地的最为正宗。我并没有亲口尝过,虽然约略知道做法, 做出的也不知是否对味。”
乔忽然道:“到五色粽, 我怎么好像有点印象似的……”
石桐宇奇道:“五色粽此物,应该只有迁居琼州当地的苗人会制作, 也不对外售卖,外人绝少得见。”
王爷立刻道:“哼哼,还从来不吃粽子, 自己都圆不过来了吧?”
乔道:“切!我只是有印象,又没吃过。那多半是我和兄长还在八闽时的事情,再了,徐愿便是琼州人,不定是他带来的……哎呀,那时候我年纪太,已经记不清了……”
梁少爷一听,饶有兴趣地问:“你和乔庄主不是舒州潜山人吗?”
乔道:“潜山是祖籍啦。我们时候是在八闽长大的。直到十二岁以后,我才跟着兄长回了潜山。也是那时候才认识猫的。”
钟寅点头:“是啊。”
福建古为闽地,南宋分为八府、州、军,即福、泉、漳、汀、南剑五州,建宁府和邵武、兴化二军。故又称八闽。
最早的沧浪城雏形便位于八闽中的泉州,梁御风也是在泉州出生的。只是不久后,他生母病逝,老爹梁欢带着他远赴海外,才创立了沧浪海合欢岛霸业。
但最早的沧浪城居民,其实最初并没能全部跟随沧浪主人一同出海,所以在泉州还遗留了很大一部分人。
就在他老爹梁欢出海的第二年,即绍兴十四年,五、六月间,福建遭遇前所未有的大洪水。
闻讯之后,沧浪主人忧心众人的安危,不得已又回过一次故地……
梁御风记得,乔庄主曾过,他们兄弟幼年时有幸见过沧浪主人一面。难道就是那一次不成?
算一算,乔只比他一岁多,正是那一年出生的呢。
梁少爷想起这一点,忍不住问乔:“那你时候住在八闽的哪里?是泉州吗?不定咱们还能算是半个同乡。”
乔不能肯定:“这个嘛,我只记得时候好像一直居无定所,兄长他们带着我在几个州府都待过一阵吧。不过兄长过,我们的娘是兴化人。”
石桐宇忽然问:“兄长他们?”
乔怔了怔,道:“呃,时候除了兄长好像还有一个人,成天都陪着我……”
他脸上浮现出微微的迷惘之色。不知为何,童年记忆混沌不清。他绞尽脑汁也想不起,那人到底是谁?
梁少爷猜测:“是徐愿吗?”
乔摇头:“不是,徐愿那家伙是外人,我的才不是他呢……”他抓抓头,“好奇怪啊,完全记不清那是谁了。”
王爷嘲道:“我听师父过,人上了年纪,便会患上一种类似痴呆的病症,叫作老人痴呆,什么事都记不清楚。跟你是不是很像?”
乔立刻反唇相讥:“是啊,我上了年纪,那你呢?乳臭未干!要不要回去喝奶啊矮冬瓜?”
“你!”这话正中王爷死穴,他的脸顿时鼓成了个包子。
“你什么你?嘻,一个矮冬瓜,一个大胃王,来呀,你们咬我呀?”
乔张口,“噗”地一下,两枚螺蛳壳正正击中王爷和莫风止的脑门!
王爷大怒,当即便张弓搭箭,箭如流星,连珠速发,射得乔在屋梁上几无立锥之地。
可怜莫风止平白受了池鱼之殃。只不过他抬头看看,一时也不着乔,干脆还是化悲痛为食量,继续抱着海碗吃得起劲。
钟寅这回学乖了,不肯去触霉头了,抱着大黄猫远远躲到一边,明哲保身。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王爷几轮箭雨过后,乔瓦罐脱手,被梁御风纵身掠起接了个正着。
梁少爷顿时又开始纠结了!
想吃又怕辣,他馋涎欲滴,左右为难。
石桐宇看得好笑。想了想,他出言建议:“今日做的吃食太多,往日闵姑娘对我们多有照拂,不如送些去给她尝尝?”
梁少爷生性大方,听他这么一立刻点头:“哥哥得对,正该如此。”
于是将手里的瓦罐乖乖上缴。
乔:“……”
他踞在梁上,眼睁睁看着石桐宇将他预先留起来的环饼和螺蛳利落地包,泪流满面。
梁少爷教训他:“闵姐姐还请你们吃过千岁果哩。投桃报李,方是君子之道。”
虽然乔完全没兴趣成为一位君子,但胳膊扭不过大腿,还是只能含泪与那些零食挥别。
莫风止好奇问道:“千岁果是什么?”
乔眼珠一转,又开始耍他:“此物乃是始皇帝遣徐福两次出海去往海上仙岛,求取得来的长生仙果。三千年开花,三千年结果,再三千年方能成熟。凡人吃了,可以长生不老,寿与天齐……”
“呸呸呸!”王爷断他,“不要信他的胡八道。”
钟寅附和:“嗯,我尝过一次,滋味甚美,但并没那么神奇。”
王爷神气活现道:“哼哼,我也不过吃过百十来次,并不爱吃。只是师父曾道,这果子长生延寿虽不可能,但吃得多了,倒也对身体有些裨益。”
莫风止似懂非懂地点头,眼睛瞪得溜圆。看样子很是向往!
醉仙楼本就地处于秦淮河畔的坊市,与闵三娘所在的人家离得并不远。
几人乘兴而去,到了那些曲曲折折的巷陌里头,才不得不下马步行,这时食盒还尤带温热。
闵三娘听见他们的动静,移步出来迎接,欢欢喜喜接过了食盒。
见到这回又多了两个的,她十分喜爱,又请他们入内吃果子。只是千岁果已剩得不多,不够他们分。她就另外添了二色灌香藕和澄沙团子等点心。
除了莫来者不拒,照样狼吞虎咽。剩下几个的都不爱吃甜食,分完了几个鲜果,又都目光灼灼盯上了她手里的食盒……
闵三娘哑然失笑,略尝了几口,便把那些吃食又分给了众。莫吃完了所有的甜点,又想去分他们的零食,结果被乔没好气地赶开。
梁御风看见了,这次也没再替他出头。
无他,只是生怕这孩子不知饥饱,再吃下去会硬生生撑破肚皮!他就纳闷了,莫那身板到底是怎么吞下那么多食物的?
得知今日是石桐宇的生辰,闵三娘特地取了蔷薇露来,斟上满盏,向他祝酒:“愿君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
梁御风也斟了一杯,含笑祝他:“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
乔他们看见了,也争先恐后过来敬酒。
一片欢声笑语中,石桐宇目露微笑,满饮了这杯寿酒。他从不知道,原来寿酒的滋味是这样好。芬香淑郁,琼浆玉液也不过如此。
那甘美香醇的滋味从唇齿之间扩散开来,滑过喉咙,直至沁入到心底深处……
点点滴滴,都叫他今生难以忘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