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恨天无把

A+A-

    九月十二, 重阳之会第一轮比武圆满结束, 三十二强全部出炉。

    九月十三, 大会正式进入第二轮。

    第二轮是从三十二强中决出十六强。

    这一轮是胜者队伍之间的捉对厮杀, 也不再有轮空的队伍。但同样是采取每天同时比八场的赛制, 每一场仍是由八名仲裁中的一名独自判定。

    因此甲组和乙组是在同一日比赛,场地仍是由抽签决定。

    梁御风他们荣幸地抽中了由唐紫袖唐大姑姑担任仲裁的四号场地“高并两峰寒”。

    大约是地势过于险恶, 又没有视野良好的观战角度, 导致这场比武也没什么热度。

    毕竟同时进行的八场赛事里, 除了甲组的贺云阳, 还有乙组的肖扬或是雷五等热门队伍登场。

    论起人气来, 哪怕梁少爷再是不甘, 也无法与这些武林少侠榜上的常客们相提并论。

    “高并两峰寒”一句, 最著名的出处是诗圣杜甫的《九日蓝田崔氏庄》。

    “蓝水远从千涧落, 玉山高并两峰寒”一句,虽是在描写重阳的秋色, 但本就给人以高危萧瑟的悲凉之感。

    眼见这轮赛事又是无人问津, 梁少爷心中也不由生出了无限悲凉!

    这次在定林院等候他们的引路人共有两名,分别指引两队人从两处不同的路上山。

    山势高耸, 两峰并峙。危崖百丈, 峭壁万仞。

    两处断崖相隔十余丈,中间只有一条年久失修、摇摇欲坠的吊桥相连。

    竹木板子铺就的桥面已经在前一轮的比武中脱落得七七八八, 也没有修整恢复,只剩下构成桥体的粗大铁索连接着两边。

    断崖边斜斜生着一棵老松,虬枝斜出, 苍劲有力。身为仲裁的唐紫袖便坐在那株粗大的松枝上。

    长风掠空呜咽不止,吹得她的衣袂猎猎作响,长长的衣袖也随之舞动,如同振翅欲飞的鸟儿。

    流云飞袖这门功夫,在江湖中也算是颇具盛名。唐大姑姑年轻的时候便是以这手功夫名噪一时。

    长长的水袖飞舞起来,像天上的流云一样轻灵飘逸,而挟带了内力之后,又如风卷残云,无坚不摧。更何况,绮年玉貌的女子用起这种武功来,总是赏心悦目的。

    故而唐大姑姑当年行走江湖,本名反而无人记得,都以“紫袖”称之。

    如今,唐大姑姑虽然已经年华不再,两鬓染霜,但流云飞袖的功夫却更加炉火纯青了,在比武时接住个把人完全不在话下!

    时辰已至,两名引路人分别高声唱名,四面回声不绝——

    “甲组十六号队伍,邹天雄、屠穆、屠彦到!”

    “甲组十三号队伍,梁御风、石桐宇、钟寅到!”

    唐大姑姑等待多时,当下便满怀期待地向两队选手望过去——

    这一看,脸上的笑容就有点裂了……

    对面断崖上,十六号队伍的三个人,都是虎背熊腰的黑面壮汉!

    其中一位的身高更是足有一丈开外,面如锅底,满脸虬髯。要不是亲眼看见,谁敢相信这是一位“少侠”?

    这汉子并非无名之辈,乃是武林少侠榜上的成名人物——

    彭城派的青年高手,“恨天无把”邹天雄!

    据他今年刚满二十,虽然很难令人相信就是了……但他这样的身高着灯笼也难找,想认错也有点困难。

    只不过,这三人可绝不是唐大姑姑喜闻乐见的那种年轻俊杰……

    唐大姑姑幽怨无比地收回目光,又向这边断崖望去——

    霎时间,心花怒放,鼓乐齐鸣!

    她慈祥地量了一番这边的三位选手,只觉神清气爽,耳目为之一新,身心为之一畅!

    梁御风白衫翩翩,笑容可掬,羽扇轻摇自有一番洒脱气度。钟寅虽生来苦相,但怀抱狸奴,好歹青春洋溢,萌物讨喜。

    这两位也还罢了,再一看佩剑的那一位……

    灼灼的目光牢牢钉在了石桐宇身上,半刻也舍不得移开。

    嗳呀!好俊俏的孩子。姑姑今日运道不差!

    唐大姑姑笑得牙不见眼。

    因崖上风急,石桐宇索性取下了斗笠,却忽然莫名地浑身一凛,有种凉飕飕的感觉……

    梁御风转头稍一张望,瞧见唐大姑姑眉花眼笑的表情,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这位唐大姑姑,看来也是个妙人哪。

    仲裁唐紫袖瞅着石桐宇的俊脸出了神,唱完名半天没反应。

    十六号队伍的三名汉子也不是傻的,加上本就不是有耐性的人,不由怒气暗生。

    这三人梁御风他们不算陌生。

    尤其恨天无把邹天雄,可不就是当初萧家别院里大声叫破他身份的那个铁塔壮汉?

    看体型便知道,三人都是天生神力、以硬功冠绝当世的猛人。可这样的人,轻功往往并不怎么灵光。

    抽中四号场地,实是下下签,对他们大为不利。

    屠彦性子最莽撞,当下便怒气冲冲道:“兀那婆娘!大会请你来做仲裁,你充什么愣发什么呆!”

    唐大姑姑被他一喝终于回神,怒极反笑:“好胆!呵呵,已经很多年没人敢同姑姑这么话了……”

    也不知她是如何动作的,轻轻巧巧便从那老松的枝干上站起身来,还伸了个长长的懒腰。看似轻而易举,但只要脚下一个不稳,便会跌入万丈深渊摔个粉身碎骨。

    屠彦张大嘴巴看着她,倒也识得厉害,立刻收声。

    唐紫袖沉下脸,冷冷道:“比武开始!双方选手可以上桥了!”

    肆虐的狂风中,两道断崖间的吊桥晃晃悠悠,形势险绝,看得人胆战心惊。

    石桐宇早被唐大姑姑盯得头皮发麻,一听此话,毫不迟疑掠上了吊桥,几个起落便到了正中间,只留给仲裁一个后脑勺。

    对面的三个壮汉却面面相觑了一会儿,一步一顿挨到了山崖边,踟蹰不前。

    唐紫袖看见他们就败兴,心情大坏,道:“到底谁上?是男人就痛快点!”

    三个壮汉在吊桥前一字排开,你望望我我望望你,均是一脸慷慨就义的悲壮,可谁也不想先伸脚。

    忽然疾风掠过,许是穿过了山石罅隙,“呜”地一声尖啸,如凄厉哨音划破长空!

    三人不约而同地惊慌后窜!一瞬间动如脱兔,比他们先前蹭过来的速度更快上百倍!

    唐紫袖:“哈哈哈哈哈哈哈!”

    梁御风:“……呵呵。”

    石桐宇:“……”

    半炷香时间过去了,还是只有他孤零零一个站在吊桥中间。

    场面一度非常尴尬。

    又等了一会儿,还是不见那三人动作,唐大姑姑乐不可支地道:“既然如此,十六号队伍,姑姑便算你们自动认输了!”

    她望着吊桥上长身玉立的背影,放柔了声线,无比和蔼地道:“石桐宇,这轮你们胜了。好孩子,下来罢。”

    石桐宇被她热切的视线看得如芒刺在背,还未开口,忽然对面传来一声断喝——

    “慢着!”

    邹天雄踏前一步,声如洪钟地吼道:“我不服!”

    唐紫袖悠然道:“连吊桥都不敢上,邹天雄,你有什么资格不服?”

    邹天雄语塞,憋得脸红脖子粗,一张黑如锅底的面皮都快发紫了。可一双大脚还是牢牢钉在地上一动不动。

    呜呜,恐高是天生的!他也不想的,个头生得再高也无用啊……

    石桐宇叹了口气,知道这一轮是注定不起来了,于是转身便走。

    “咿呀呀!我不服啊!”

    正在此时,邹天雄满是愤懑地怒吼,一步便跨到了崖边的桥台处。

    吊桥的铁索是以铁钎钉入两崖的巨石加以锚固的,称之为定龙桩。

    邹天雄弯下腰去,发一声喊,竟握住铁钎,将之生生从定龙桩中拔了出来!

    霎时间,巨岩崩裂,碎石激飞!

    要知道这吊桥虽然简陋,但两条铁索也是由数百枚熟铁铸造的铁环相扣连接而成的,粗如碗口,重逾千斤,更不要用来锚固的铁钎本身便沉重无比。

    楚霸王重生,猛张飞再世!

    古有楚霸王力能扛鼎,这邹天雄浑归浑,竟也不遑多让。

    这等天生神力,令人瞠目,难怪他有“恨天无把”这样的诨号。武林少侠榜上有他的名号,倒也不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