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路遇相救之人
这时,从她们的对面冲出来几个黑衣人,他们持长剑,气势汹汹而来。
春花吓得连连尖叫,秋月忙捂住她的嘴巴。
“王妃,您先走,我来挡住他们。”
苏沐儿抿着嘴轻笑,“不出两下,你们两个就会成为他们的刀下魂,你们怎么挡住他们?”
她的话让秋月无语,她本来就是个无缚鸡之力的女人,怎么能挡得对这些黑衣人的长剑呢?
但是她真的不想让王妃死,虽然刚才朱大头一再叮嘱她,要尽快将王妃解决了,她还是下不去,现在在这样的危难关头,王妃竟然挡在她们姐妹前头,她的心里感动的不知如何是好。
那几个黑衣人正步步上前,他们不由分,对准苏沐儿劈头盖脸的便砍了过来,苏沐儿忙将春花和秋月接开,可是她里没有武器,只能不停的躲闪。
这时,不知从哪里冲出来两个人,他们挡在了她的面前,与黑衣人对打在一起。
春花忙扯着苏沐儿的衣角叫道:
“王妃,我们快跑吧。”
“不行。”她皱紧了眉头,“我要看看救我的人是谁,在这江南城中肯舍身救我的人,一定是贵人。”
秋月眉色扭紧,轻轻的道:
“如果我没看错,他们中有一人是郭先。”
郭先?
苏沐儿一愣,她诧异的看向秋月,秋月的脸瞪时红了,春花直接瞥嘴解释道:
“他和我姐是相好的。”
“别胡。”秋月忙瞪了春花一眼,春花这才吐了吐舌头,不再言语了。
一会功夫,那几个黑衣人被打退,来救场的两个人也是不解的面面相觑,从他们的表情来看,他们不是相约而来,而是赶上的。
苏沐儿直接上前抱拳道:
“二位,既然是同路人,可否摘下面纱?”
其中一人有些犹豫,郭先则痛快的将面纱摘下,春花忙指着他高兴的喊道:
“秋月,你真猜对了,还真是郭捕头。”
郭捕头看了秋月一眼,意味深长的对她点点头,然后看向苏沐儿,
“王妃受惊的。”
苏沐儿摇头,“哪里,还要多谢郭捕头出相救。”
郭先转头看了另一人一眼,随即道:
“摘下面纱吧,既然我们都是为了保护王妃而来,何不坦诚相见呢?”
听到这话,对方将脸上的面纱扯下,郭先直接叫道:
“王大人?”
王极有些不好意思的挠挠头,“现在我已经成了丧家之犬,哪里还能被称得上大人?郭捕头不要嘲笑我了。”
郭先忙摆,“王大人此话差异,在下觉得,这江南城就应该归王大人管,谁想到天不遂人愿哪。”
王极忙抬阻止他的话,
“郭捕头可不敢这样,这话被人听了去,我王极怕是真的要成为通缉犯了。”
这时,苏沐儿直接皱眉道:
“此地不宜久留,我们换个地方话吧。”
郭先也点头道:
“对,还是去我家里吧。”
于是一行五人,再次向郭先家的那栋有些破旧的宅院而去。
这次,郭先的弟弟竟然没有睡觉,他正坐在院子里,见大门打开,他忙不迭的拿着里的油灯过来查看,并且声的询问,
“是哥哥回来了吗?”
郭先忙回道:
“是我,你怎么还不睡?”
“我担心你啊,这么晚你一个人出去又不带上我。”
到这时,他看到了和他一起进屋的人,有些诧异的指着这几个人,
“他们是?”
郭先警觉的向门外张望了一眼,随即将房门关上,这才对他的弟弟郭生道:
“这位是王妃,我和你提过的,这位是王大人,你也知道的,这两位是”
春花见郭先不好介绍,忙抢先回道:
“哦,我们是丫头。”
郭先看了秋月一眼,倒也没再解释,郭生忙抱拳对苏沐儿行礼,
“王妃在上,请受人拜。”
苏沐儿忙虚扶一下,
“客气了,是我们来叨扰你们才是。”
郭先忙伸做了个请的势,
“王妃里面请,别站在这里客气了。”
苏沐儿点头,率先向屋里走去,王极和春花秋月紧随其后。
依旧是郭先的房间,仍旧是那盏有些昏暗的油灯,今天的人却有点多。
郭先礼貌的让大家依依落座,苏沐儿才有些诧异的问道:
“你们两个怎么同时出现在那里呢?”
郭生抢先回道:
“你还不知道啊?我哥每天晚上都出去,他怕有人要害王妃,要在暗中保护王妃。”
听到这话,苏沐儿的心里一热,她看向王极问道:
“你也是这样想的?”
王极有些不好意思的点头,“我这身份本就特殊,又在半年前被朱大头革了职,他明面上是革我的职,其实是想杀我灭口,若不是我一直东躲西藏,早就被他杀了。”
王极边边叹着气,他的样子让人有种世态炎凉的感觉。
苏沐儿抿着嘴点头,她站起身,对面前的两个男人抱拳道:
“二位,你们是这江南城中的一股清流,我很感动能认识你们这样的人。”
王极忙摆,“王妃言重了,在下早就听闻王爷和王妃深得皇上的器重,如今王爷出了事,我等深感不安,所以如果王妃有事,尽管开口,我王极一定冒死相助,反正在这江南城中早晚都是一死,不如做点大事出来。”
听王极话里的意思,他大概是知道苏沐儿要做什么事,所以才会这样的。
苏沐儿很是欣慰的点头,“既然你这样了,那我也就不相瞒了,我打算在三日后朱大头的生辰宴上动,既然动用朝廷时间太久,不如先将他杀了,然后再向皇上回禀。”
听得这放在,郭先有些愕然的看着她,“王妃,这不妥吧,私自斩杀朝廷官员要被皇上问罪的。”
苏沐儿皱着眉头摊拿出皇上的那块金字玉佩,
“这是我出门前皇上所赐,见它如见皇上,皇上有口谕,一切事务,我可以替他做主,所以我不想让朱大头作恶太久,我也不想呈报朝廷后,自然会有人给他通风报信,那样就会让他有所察觉,到时再动唯时已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