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十二监
大炎王朝京城—武都。
这座巨大的城池,无处不在彰显着王朝的强盛。
天启末年,虽然北辽不断的进犯西楚,可有景帝坐镇的大炎江山,依旧每年万国来朝。
当时的京城,南来北往的商人络绎不绝,城中灯火通宵明亮。
而到了如今,已是长乐十年,这座城池,也只剩下了表面繁华,内里已经是千疮百孔。
一匹快马,踏破了京城凌晨的宁静,进城之后,往城中一处飞奔而去。
“快开门,我有重要案卷要上交项大人!”男人跑到项府门口,急切的敲打着厚重的门环。
“天还没亮呢,有什么事哎,你站住,站住!项大人正在休息!”
男人见门打开,也不管少年阻拦,直接冲进了项府。
项镜之听到呼唤,便匆忙爬起来,连衣服都来不及穿就出了屋子。
京城的冬天,虽然没有西楚那么冷,不过对这位老人来,已经达到了无法抵御的程度了。
“参见项大人!这是密典司大人让我送来的案卷!”男人见项镜之快步出来,立马跪地呈递案卷。
“老爷,他”
项镜之接过包袱,将男人托扶起来,道“外面寒冷,请进屋。离,沏一壶热茶送到偏厅来。”
“是,老爷。”
项镜之与男人进入了偏厅后,离一端着热茶,一拿着一件风衣,先将茶壶放下,然后赶紧将风衣给老爷披上。
“老爷您也是的,也不知道穿件衣服再出来。”离声埋怨道。
项镜之将包袱打开,先仔仔细细的看了一遍案卷,然后将其他的东西看了一遍。
“离,准备奏折和笔墨。”
离将笔墨和奏折准备好后,项镜之立马提笔书写。
许久过后,他才将奏折写完。
“项大人,王爷与郡主问您的好。”男人拱道。
“你回去替老朽谢过王爷与郡主,离,快去准备早餐。”项
。镜之道。
很快,离将早餐端了上来。
看到几个馒头和豆浆,男人眉头一皱。
这伙食可比王府差多了啊,王府虽然被宋长明打压了这么多年,早上吃个肉包,天冷了喝一口酒也是不成问题的。
“项大人,的冒昧的问一下,您早上只吃这个吗”男人声问道。
“有大白馒头和热豆浆给你就不错了,平时老爷自己都舍不得喝豆浆。”离嘟囔着道。
“让你见笑了,府中最后一壶酒,已被老朽昨夜贪口了。这个月的奉银还没发下来,府中确实有点揭不开锅了。”项镜之一边检查自己写的奏折,一边道。
男人眉头紧皱,他在想自己是不是走错了门。
面前这位,可是朝中一品大员啊!
“离,给这位哥安排个住所休息一下,中午去醉仙阁先赊两个好菜和一壶好酒招待一下。”
项镜之完,拿着奏折便走了。
天还没亮,项镜之便已经进了宫,来到文和殿将奏折盖上章之后,便呈递了上去。
这天,已经数月不上朝的长乐皇帝,破天荒的上早朝了。
长乐十年,十一月二十四日,西楚三十万两税银案告破,公知天下,举国震动。
距离破案的日期,只剩下两日。
朝廷下令,押送宋长明进京,由项镜之负责主审。
翌日,一位年岁不大的宦官,带着圣旨到了王府。
“圣旨到”
除去楚王,王府所有人都跪下听旨。
宦官有模有样的长喝一声,然后步向前。
“王爷,这圣旨奴才就不念了。”宦官将圣旨递给楚王。
“都起来吧,起来吧。”宦官朝着跪地的人客客气气的虚托道。
“谨公公,里面请。来人,上酒!为谨公公接风洗尘!”楚王朗声道。
“王爷里面请。”
“谨公公请。”
楚王与这位佝偻着背的太监缓缓走入王府。
陆居元虽然不是第
。一次见到太监了,不过还是非常的好奇。
这个太监,看起来一点也不像女人那般细皮嫩肉,他身形消瘦,声音却也沉稳,不像传闻中那般尖细,反而有几分公子哥的做派。
若不是他穿着太监衣服,估计没人看得出他是个太监。
“娘子,能让咱父王这么客气,这太监什么来头”陆居元起身,声问道。
楚王一向随和,但是陆居元清楚的看出来了,楚王面对这位年轻太监的时候,有几分平时不多见的心。
“十二监当中最年轻的太监,御用监谨欢,他养父是大名鼎鼎的十二监之首,司礼监谨宣。”荀施声回答道。
“哦原来是他啊,没听过,比魏忠贤还厉害”陆居元问道。
司礼监的掌印太监谨宣,陆居元是有所耳闻的,读了这么多书,道听途也知道一点。
不过这位谨欢,陆居元确实没听过。
“魏忠贤是谁”荀施疑惑道。
“不重要,他是什么人”陆居元问道。
朝廷来的人,名头又是什么御用太监,还是最年轻的十二监,又是谨宣养子,一定很厉害。
“谨宣的养子众多,其中阴险歹毒的大有人在,可唯独这位谨欢公公,没听他干过什么杀人放火的坏事。父王对他的评价,也算还不错。”荀施回答道。
原本陆居元还想打一打这位太监的主意,既然是个权臣,那肯定就有弄死自己的实力。
根据陆居元多世的经验来判断,这些太监一旦阴险,那杀起人来根本就不眨眼。
可从荀施的话中来判断,这谨欢没戏啊。
“谨宣养子这么多,怎么就派他来了呢。”陆居元疑惑道。
你得先派个阴险歹毒的过来,然后让我先给你留个坏印象啊。
“派其他人过来,估计要被父王一刀宰了。”荀施声回答道。
“那就更应该派其他人过来嘛。”陆居元又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