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田间

A+A-

    “某观你这里书籍堆积如山,为何不敞开出售?让更多的人能够读书明礼呢?”

    “这个,孙员外啊,读书首要识字,字都不识几个,有书又有什么用?其次要会写,再次要能读懂含义,光会读有什么用?显得你认识俩字儿?”李枫看傻子似的看着长孙无忌道。

    “为何卖给世家的书要比卖给平民的贵那么多?难道李县男不怕他们找你麻烦?”

    “怕什么?卖给他们的都是精装的。纸张、装订、包装都比卖给平民的平装好,当然要卖的贵啊。”

    “那他们就心甘情愿的买?”

    “这你就不懂了,正所谓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那些世家各个自家传承几百上千年底蕴深厚,结果家里连两本像样的书都没有,可丢人否?人家家世传承不如你,可家中子弟人一套精装,可现眼否?他们买的不是书,而是面子。”

    “李县男真是白圭再世啊。”

    “孙员外谬赞了。”

    “不知这些书可否出售给朝廷?可以啊。一套八十钱,一万套七百五十贯,五万套三千五百贯,十万套六千五百贯。”

    “某代表陛下先订十万套!”李世民最近卖盐卖的富得流油,相当的财大气粗。

    “那就多谢李郎中了。”李枫笑呵呵的拱谢道。

    几人又转到了另一间院子,李世民看着院子里的染缸,问道:“这里是染坊?”

    “一部分是染坊,一部分是织坊,大多是庄子上的妇人在里面做工。”

    李世民对纺织印染之事并不是很关心,他现在的重心在于增加国库收入,提高粮食产量,为进攻突厥进行战略储备,所以只是瞅了几眼就往农部走去。要是看到正在实验的水力纺纱,怕是能把他眼珠子吓掉下来。

    农部正在大量制造格式械,李枫要求工匠对同一产品零部件进行标准化生产,然后流水线组装提高效率。

    李家庄生产的农具在周边颇有些名气,尤其是脱粒和风车,深受广大人民好评。

    李世民给予了李家庄农具极高的评价,认为这些农具一但推行天下,必将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李枫则识趣的表示,这些农具的图纸都可以进献给朝廷,为大唐的农业做一些微的贡献。

    李世民当下了然,表示一定会在皇帝面前如是的汇报李枫的功劳。他得位不正,正是要树立自身形象进行洗白的时候。眼下由于国库没钱,所以对外发动战争是行不通的,那就只能在内部想办法提高声望。

    而李枫印刷的书籍和新式农具,正好给他提供了一个会,一个收拢下层士人和百姓人心的会。

    一行人在农部溜达了一圈后,便离开了工地,走到了地头。

    “郎君今日怎么这时间来田间了?”

    “张三,你特么怎么话呢?郎君来田里那是天经地义!就你屁话多!”

    “郎君,听您当将军了?”

    “散官而已,没有实权的。”

    “那也是将军啊!”

    “”

    看着郁郁葱葱的地头,李世民对李枫道:“李县男这庄子真是欣欣向荣啊。”

    “还行还行。”李枫谦虚的笑了笑。

    “不知庄子上地租几何?”

    “五五开,税赋我来,按人丁足额缴纳。”

    “不知李县男庄上亩产几何啊?”

    李家庄的地里种的都是麦高粱米这些传统作物,李枫不是不想种玉米红薯土豆之类的高产作物,但是它们的兑换价格太高了,按照那兑换价格,组织远洋舰队去南美挖还来的实际一点。

    所以李枫走了另一条路子,用后世高产的种子代替这个时代的种子,毕竟杂交比横跨太平洋来的简单,所以价格低

    “粟米麦高粱都差不多,一般都是四五石左右。”

    关中地区顶了天也只能是两年三熟,做不到江南地区的一两年熟,更遑论岭南地区的一年三熟了。

    “四石?”长孙无忌没来的及发言,李世民闻言先跳起来了。

    这年头算上大豆和粟米的总产量,一亩地也才收三石左右,现在光粟米就能收四石,在李世民看来这简直就是奇迹啊!

    “对啊。”

    “你可知你再什么?”李世民喘着粗气问道。

    “知道啊,我这里的粮种都是改良过的新品种,种植方式和其他地方也不同,产量自然不同。”

    “此粮种和种植之法可能献于朝廷?”李世民死死的盯住李枫道。

    “可以啊。不过某现在提供不了太多的种子,最多也就能提供千把石,更多的还是要等一等。”李枫作为红旗下长大的一代人,虽然可能不是很节约粮食,但依旧对于对于饥荒和卖粮发财很是反感,所以他对交出粮种并不是很反感。

    李世民那个感动啊,郑重的道:“李县男放心,朝廷绝对不会有功不赏!某就是拼命也要为报功!”

    李枫一见李世民这神情就知道,这位肯定是被产量冲昏了脑子,赶紧劝道:“李郎中不要这么激动,光有粮种还不行,还要有配套的管理方式和肥料使用,这些可不是能一蹴而就的!”

    李世民也冷静了来了,道:“是某唐突了,不知其中有何关窍啊?”

    李枫对李世民道:“一时半会儿也不清,我们还是回去再吧。”

    “也好,这里也的确不是话的地方。”

    一行人匆匆回到了李宅的前厅。

    “不知李县男有何见解?”

    “李郎中可进言陛下,择一州或是数县,进行农业试验。”

    “农业试验?”

    “对。贸然推行未经大规模试验的新种子,肯定会遭到农户的抵制,若是有心人煽动,怕是会横生枝节。朝廷可以选择一片区域为试验区,承诺实验区若是收成不如往年,可免除当年租庸调。实验区内采取新种子新农具和新式肥料,等实验区丰收后,农民自然愿意听从朝廷政令。强令不如利诱。”

    “此计甚好!此计甚好啊!”李世民听完大声称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