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敌人

A+A-

    大晚上把人喊起来,是个人都会发脾气,但是苏策的一句话,让被喊起来的人都没有脾气。&p;lt;/p&p;gt;

    “此非九胡,乃一国尔。”&p;lt;/p&p;gt;

    “各位,不知道我的是否认同!”&p;lt;/p&p;gt;

    苏策把自己所想没有丝毫保留的托盘而出。&p;lt;/p&p;gt;

    只见五人神色各异,镇定者,惶恐者,不安者众生态。&p;lt;/p&p;gt;

    “一人之言轻!写上我的名字。”李校尉没有犹豫,他本来就有这般推测。&p;lt;/p&p;gt;

    “签!八百里加急,把信送给都护。”&p;lt;/p&p;gt;

    &p;lt;/p&p;gt;

    一封六位临时校尉联名的白纸,一个加盖着六枚红色印泥的竹筒,一队星夜疾驰的信使。&p;lt;/p&p;gt;

    &p;lt;/p&p;gt;

    蓝天白云,阳光明媚,入眼本应是草色青青的草原,如今却有无数男儿在此厮杀。&p;lt;/p&p;gt;

    天时地利人和,兵法的根本就是这六个字。&p;lt;/p&p;gt;

    “报,都护,安北城,急报!”&p;lt;/p&p;gt;

    一封信,从安北城到李思哲的帅帐用了整整一天,一伙十一人的信使,只有七人赶到,四人坠马。&p;lt;/p&p;gt;

    “哦?安北府的急报。”李思哲转身把视线从舆图上挪开。&p;lt;/p&p;gt;

    亲卫拦下了信使,把竹筒转交给李思哲。&p;lt;/p&p;gt;

    李思哲拿着竹筒,上面是六枚印章,有下戍主的,中戍主的,有旅帅的。(六人是临时校尉,实职还是之前的军职)&p;lt;/p&p;gt;

    这还是李思哲第一次收到这样的急报,都是大乾的基层军官。&p;lt;/p&p;gt;

    本来李思哲是不会收这种越级而来的信件的。&p;lt;/p&p;gt;

    但是八百里加急的军报,要是所言有假,署名者轻则贬谪,重则刑狱斩首。所以没有因为这封信来自底层军官而轻视。&p;lt;/p&p;gt;

    李思哲心里已经有了准备,这封信的内容恐怕很重要。&p;lt;/p&p;gt;

    隔开印泥,拿出里面的纸。&p;lt;/p&p;gt;

    李思哲花白的胡须一颤一颤的。嘴里呢喃道:“怪不得!怪不得!”&p;lt;/p&p;gt;

    一军之帅,不可失胆!&p;lt;/p&p;gt;

    李思哲很快镇定了下来。&p;lt;/p&p;gt;

    “传令!第三守捉郎将王琦安,带骑兵两千,攻新胡,要活口!我有大用!”&p;lt;/p&p;gt;

    “传令,辎重队征调北地商人,要去过最北边的,帐下听用。”&p;lt;/p&p;gt;

    李思哲转身去看舆图,心里进行推演。&p;lt;/p&p;gt;

    如果信件所言不假,那么现在北征大军做的不是进攻,而是收拢军队,退回安北都护府。&p;lt;/p&p;gt;

    只是这一决定,他李思哲不敢下。&p;lt;/p&p;gt;

    安北都护府卧薪尝胆十年,不断的蚕食草原,积聚力量,这才攒下来十万精锐,但是现在让李思哲率大军撤军,他,李思哲不甘心。&p;lt;/p&p;gt;

    帝都的帝君也不会甘心。&p;lt;/p&p;gt;

    毕其功于一役,此战大乾几乎掏空了关内道,要是胜了皆大欢喜,要是真像信上所,那不仅仅是撤军这么简单。北岸一百五十万百姓怎么撤走,撤往哪里。&p;lt;/p&p;gt;

    李思哲身体一阵摇晃,靠在桌子上,摸着急跳的心脏,大口吸气,口吐气,努力的让自己平静下来。&p;lt;/p&p;gt;

    将军白发,多么悲哀!&p;lt;/p&p;gt;

    两个时辰后,王琦安亲自压着两个俘虏来到帅帐,他现在越来越迷惑,今天去抓人,两千骑兵对阵三千步兵,折损两成,要不是欺负对方没有骑兵,怕是要丢下一半儿郎。&p;lt;/p&p;gt;

    “都护,您要的我带来了!”王琦安看着都护面色苍白,还以为是为了战事忧心没有休息好,也没有往别处想。&p;lt;/p&p;gt;

    在天快晚时,来了八位商人,商人们面色惶恐不安,辎重队是地方州府组织的商队,毕竟没有大乾没有闲钱在非战时养护那么多马车,所以辎重队一般是由商人经各地大族担保才可加入。&p;lt;/p&p;gt;

    “你们去过北边?”商人逐利,而且大乾默许商人去九胡底盘经商,只是商品种类进行了限制,瓷器,美酒,丝绸等等奢靡之物。&p;lt;/p&p;gt;

    “是的大帅,人可是严格按着大乾商司的规矩,一点粮食和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