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轰20战略轰炸机设计评审
当然对于一个大国空军来,仅仅是战斗达到了世界先进的水平,还是不够的,战略轰炸也是必须要有的。
八月中旬,朱国栋接到通知,国产轰二零战略轰炸终于完成详细设计工作,即将开始评审了,这次朱国栋又担任了专家组副组长,参与这款战略轰炸的评审。
战略轰炸详细设计评审,十分的关键,所以朱国栋这次也要肩负起重任,特别是动力系统,那是他的专长。
朱国栋来到六零三所,可是受到唐总师他们的热情欢迎。
要知道轰二零战略轰炸,要没有朱国栋的话,根本不可能立项研制,更不可能这么顺利的就完成详细设计工作。
所以这次朱国栋来到六零三所,那自然是备受欢迎。
轰二零战略轰炸,气动外形类似于图二二m三逆火战略轰炸,但是又有所不同,它的个头更大,同时变后掠翼也有所不同,是自适应变换角度的。
同时进气道的设计也是不同的,因为考虑到了一些隐身的,所以轰二零战略轰炸采用的是s型进气道,当然还有进气口,可是采用了最先进的dsi进气道。
在战略轰炸上面应用这种进气道,也是全球第一家了。
这种进气道的好处,是可以减轻重量,而且还可以很好的遮挡发动叶片,隐身效果最好。
像图60bb战略轰炸它们采用的是发动短舱的布局,所以就用不上这种进气道了。
当然那时候也没有这样的进气道。
领导和专家们,都觉得很不错,想想以前还准备放大轰六搞战略轰炸呢,还好没有搞,现在的轰二零不比那些方案强几十倍么。
轰二零战略轰炸,个头介于bb战略轰炸和图二二之间,可以是非常适合中国空军的了。
今天轰二零战略轰炸详细设计评审会,正式的举行了。
军方领导首先做重要的讲话。
看得出来军方领导很是高兴,满面红光地道:“同志们,今天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我们的轰二零超音速战略轰炸,现在终于完成了详细设计,要开展评审了,我希望这次呢,咱们的评审能够顺利通过,这样我们就能够按计划开始原型的制造,我想大家都很想看到,咱们的轰二零战略轰炸早日下线试飞,到时候会更加的激动人心,会让我们更加自豪,自信!”
掌声热烈的响了起来,大家都确实是非常的期待,不过这次评审呢,也是非常严格的,不能有一丝马虎。
所以军方领导也特别强调了这一点,不过专家们都是有数的,毕竟这样重要的型号,要是有一点问题,那影响是非常巨大的。
接下来航空工业的领导,也做了重要的讲话,他指出轰二零战略轰炸,并不是航空工业第一次向战略轰炸发起冲击了,早年的轰八方案,就是第一次尝试,虽然当时因为各种原因没有继续下去,但是现在迎来了最好的发展时,轰二零战略轰炸,性能指标达到世界一流,航空工业一定会集中力量,把它研制成功。
掌声再次热烈响起,大家都很是自豪,想起那些峥嵘岁月也是无限的感慨。
特别是一些老专家,想起当年研制轰八,此时都热泪盈眶了,现在的确是航空工业最好的时代了,当年不可能搞得成功,一是没有钱,二是航空工业基础太薄弱了。
即使是搞出来,也是性能比较落后,很难适应现代战争了。
接下来是轰二零战略轰炸总设计师唐总师,介绍轰二零战略轰炸的详细设计,对很多东西进行明。
轰二零战略轰炸采用的是先进的可变后掠翼气动布局,而且是可以自适应调节后掠角的,这比图波列夫超音速战略轰炸更为先进。
有了这套系统,就可以让轰二零战略轰炸,在任何的时候都有最好的气动效率。
当然还有轰二零战略轰炸的进气道,唐总师也进行了非常详细的明,这个dsi进气道非常的先进,可以节省三百多公斤的结构重量,并且进气效率不会比三元超音速进气道低。
除此之外,轰二零战略轰炸的动力系统,也是非常的了不起,世界顶尖。
当然了它的弹仓设计也是相当的引人关注,它拥有两个大型的弹仓,尺寸相当的大,里面有先进的旋转发射挂架,可以用来发射远程巡航导弹。
看起来这个设计确实是非常的了不起,因为旋转发射挂架,早期的战略轰炸都没有呢。
六零三所确实是下了功夫的,突破了很多关键的技术。
唐总师的汇报,赢得阵阵掌声,接下来专家们就开始进行评审了,这次要花五天甚至是更长的时间才可以完成评审工作,因为轰二零的技术基本上都是全新的,非常的复杂。
最终评审用了六天时间,经过专家们的评审,轰二零战略轰炸详细设计获得通过,接下来六零三所和西飞公司,就要着准备制造原型,然后进行试飞。
当专家组组长宣布评审结果后,全场那是掌声如雷。
朱国栋可是相当的激动,因为他改变了中国的战略轰炸的发展之路,现在的轰二零战略轰炸,虽然不算是最先进的,但也不比最先进的差多少,可以是最适合中国空军的。
当然下一步,肯定也是要发展隐身战略轰炸的。
不过现在呢还不用着急,毕竟美军的b2隐身战略轰炸也还没有服役呢。
这还得一步一步来,不然步子太大就不行,特别是飞翼布局,现在对中国航空人来,是一个巨大的难题,要解决了飞翼气动布局的设计问题,才可以研制国产隐身战略轰炸。
这次评审会结束后,朱国栋就回到了山城。
现在华轩集团的发展也是继续一路高歌猛进。
当然这时候朱国栋也在考虑,要不要进军私人飞制造领域了,因为这个在中国还是短板,华轩集团有实力来干这件事情。
朱国栋在高管会议上,提出这个想法的时候,得到了一致的支持,在高管们眼中,朱国栋的决策似乎从来没有错过。